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细胞社会的联系,.,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 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 可分为三大类 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 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结结构称为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细胞连接的体积很小,只有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第一节 细胞连接,.,一、封闭连接(tight junction),(一)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带,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间(图),长度约50-400nm,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紧密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的上端,.,在电镜下可以看到
2、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形成的焊接线网络,焊接线也称嵴线(图),封闭了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隙。上皮细胞层对小分子的透性与嵴线的数量有关,有些紧密连接甚至连水分子都不能透过。,紧密连接的模式图,.,紧密连接的主要作用是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防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从而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消化道上皮、膀胱上皮、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都存在紧密连接。后者构成了脑血屏障,能保护这些重要器官和组织免受异物侵害。在各种组织中紧密连接对一些小分子的密封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小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对Na+的渗漏程度比膀胱上皮大1万倍。,.,兔子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冰冻蚀刻),.,(二)间壁连接(se
3、ptate junctions),是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图)。连接蛋白呈梯子状排列,形状非常规则,连接的细胞内骨架成分为肌动蛋白纤维。在果蝇中一种叫做discs-large的蛋白参与形成间壁连接,突变品种不仅不能形成间壁连接,还产生瘤突。,间壁连接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一)桥粒(desmosome)与半桥粒,桥粒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图)。,桥粒位于粘合带下,二、锚定连接,分散机械力,使细胞承受机械力的能力增强。,.,相邻细胞间形成纽扣状结构,细胞膜之间的间隙约30nm,质膜下方有细胞质附着蛋白质,如片珠蛋白、桥粒斑蛋
4、白等,形成一厚约1520nm的致密斑。,桥粒的结构模型,.,斑上有中间纤维相连,中间纤维的性质因细胞类型而异,如:在上皮细胞中为角蛋白丝(keratin filaments),在心肌细胞中则为结蛋白丝(desmin filaments)。桥粒中间为钙粘素。因此相邻细胞中的中间纤维通过细胞质斑和钙粘素构成了穿胞细胞骨架网络(图)。,.,半桥粒(hemidesmosome)在结构上类似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面与基膜之间(图)。,它与桥粒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在质膜内侧形成桥粒斑结构,其另一侧为基膜;穿膜连接蛋白为整合素而不是钙粘素,整合素是细胞外基质的受体蛋白;细胞内的附着蛋白为角蛋白。,.,半桥粒处的
5、64整合素,.,(二)粘合带与粘合斑 粘合带(adhesion belt)呈带状环绕细胞,一般位于上皮细胞顶侧面的紧密连接下方(图)。在粘合带处相邻细胞的间隙约1520nm。,粘合带位于紧密连接下方,.,间隙中的粘合分子为E-钙粘素(图)。在质膜的内侧有几种附着蛋白与钙粘素结合在一起,这些附着蛋白包括:-,-,-连锁蛋白、粘着斑蛋白-辅肌动蛋白和片珠蛋白)。,粘合带结构模型,.,粘合斑(adhesion plaque)位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通过整合素(integrin)把细胞中的肌动蛋白束和基质连接起来。连接处的质膜呈盘状,称为粘合斑。,粘合带处的质膜下方有与质膜平行排列的肌动蛋白束,钙粘蛋
6、白通过附着蛋白与肌动蛋白束相结合。于是,相邻细胞中的肌动蛋白丝束通过钙粘蛋白和附着蛋白编织成了一个广泛的网络,把相邻细胞联合在一起。,.,三、通讯连接,在连接处相邻细胞间有24nm的缝隙,而且连接区域比紧密连接大得多,最大直径可达0.3m。在间隙与两层质膜中有大量蛋白质颗粒,是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子(connexon),中心形成一个直径约1.5nm的孔道。,(一)间隙连接(gap junction),间隙连接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组织。,间隙连接电镜照片,.,间隙连接的通透性是可调节的。在实验条件下,降低细胞PH值,或升高钙离子浓度均可降低间隙连接的通透性。当细胞破损时,大量钙离子进入,导
7、致间隙连接关闭,以免正常细胞受到伤害。,通过向细胞内注射分子量不同的染料,证明间隙连接的通道可以允许分子量小于1.5KD的分子通过。这表明细胞内的小分子,如无机盐离子、糖、氨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等有可能通过间隙连接的孔隙。,.,左,连接子电镜照片;右,间隙连接模型,.,间隙连接的功能包括:,1. 参与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相互协调发育和分化。小分子物质即可在一定细胞群范围内,以分泌源为中心,建立起递变的扩散浓度梯度,以不同的分子浓度为处于梯度范围内的细胞提供”位置信息”(positional information),从而诱导细胞按其在胚胎中所处的局部位置向着一定方向分化
8、。 2. 协调代谢:例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把不能利用外源次黄嘌呤合成核酸的突变型成纤维细胞和野生型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则两种细胞都能吸收次黄嘌呤合成核酸。如果破坏细胞间的间隙连接,则突变型细胞不能吸收次黄嘌呤合成核酸。 3. 构成电紧张突触:平滑肌、心肌、神经末梢间均存在的这种间隙连接,称为电紧张突触(electrotonic synapses)。电紧张突触无须依赖神经递质或信息物质即可将一些细胞的电兴奋活动传递到相邻的细胞。,.,(二)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特有的通讯连接。是由穿过细胞壁的质膜围成的细胞质通道,直径约2040nm。因此植物体细胞可看作是一个巨
9、大的合胞体。 通道中有一由膜围成的筒状结构,称为连丝小管。连丝小管由光面内质网特化而成,管的两端与内质网相连。连丝小管与胞间连丝的质膜内衬之间,填充有一圈细胞质溶质。一些小分子可通过细胞质溶质环在相邻细胞间传递(图)。,.,胞间连丝结构模型,.,(三)化学突触,化学突触(synapse)是存在于可兴奋细胞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作用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兴奋。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图)。,化学突触的结构 (具有小囊泡的一侧为突触前膜),.,图 化学突触的结构模型,.,第二节 细胞黏着及其分子基础,.,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
10、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可大致分为五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方式,.,一、钙粘素,钙粘素(cadherin)属亲同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至今已鉴定出30种以上钙粘素,分布于不同的组织。,钙粘素结构模型,.,钙粘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导细胞连接,在成年脊椎动物,E-钙粘素是保持上皮细胞相互粘合的主要CAM,是粘合带的主要构成成分。,.,2参与细胞分化,钙粘素对于胚胎细胞的早期分化及成体组织(尤其是上皮及神经组织)的构筑有重要作用。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钙粘素表达的种类与数量可决定
11、胚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粘合、分离、迁移、再粘合),从而通过细胞的微环境,影响细胞的分化,参与器官形成过程。,.,3抑制细胞迁移,很多种癌组织中细胞表面的E钙粘素减少或消失,以致癌细胞易从瘤块脱落,成为侵袭与转移的前提。因而有人将E钙粘素视为转移抑制分子。,.,二、选择素,选择素(selectin)属亲异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主要参与白细胞与脉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粘合及“淋巴细胞归巢”。已知选择素有三种:L选择素、E选择素及P选择素。,选择素结构模型,特异性的糖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uperfamily,Ig-SF)包括分子结构中含有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的所有分子,
12、一般不依赖于Ca2。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系指借二硫键维系的两组反向平行折叠结构。,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的结构模型,.,四、整合素,整合素(integrin)大多为亲异性细胞粘附分子,其作用依赖于Ca2。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图)。几乎所有动植物细胞均表达整合素。,整合素结构模型,.,半桥粒处的64整合素,.,(五)透明质酸粘素(hyaladherin),CD44族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分子量范围为85 KD250KD,介导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是由胞外,跨膜及胞质三个部分构成的糖蛋白,糖链为硫酸软骨素及硫酸乙酰肝素。,透明质酸
13、粘素包括可结合透明质酸糖链的一类分子,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构象。,.,CD44的功能包括: 与透明质酸、纤粘连蛋白及胶原结合,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参与细胞对透明质酸的摄取及降解;参与淋巴细胞归巢;参与T细胞的活化;促进细胞迁移。 CD44在很多种肿瘤细胞的表达比相应正常组织为高,并与肿瘤细胞的成瘤性、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性有关。,.,第三节 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如:膜骨架、鞭毛和纤毛、微绒毛及细胞的变形足等等,分别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细胞的物质交换等功能有关。,.,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 cell coat ) 或糖萼(glycocalyx)。
14、 质膜下的表层溶胶中具有细胞骨架成分组成的网络结构,除对质膜有支持作用外,还与维持质膜的功能有关,所以这部分细胞骨架又称为膜骨架。 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细胞表面。,.,一、细胞外被,动物细胞表面的一层富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用重金属染料,如钌红染色后,在电镜下可显示厚约1020nm的结构,边界不甚明确。 作用:保护、细胞通信、并与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有关。 红细胞质膜上的糖鞘脂是AB0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糖链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糖链末端的糖基有所不同。A型血的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B型血为半乳糖;O型血则缺少这两种糖基。,.,.,Simplified diagram
15、of the cell coat (glycocalyx),.,三、质膜的特化结构,质膜常带有许多特化的附属结构。如:微绒毛、褶皱、纤毛、鞭毛等等,这些特化结构在细胞执行特定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结构细微,多数只能在电镜下观察到。,.,.,健康人的肺纤毛,.,(一)微绒毛 microvilli,直径约为0.1m。内芯由肌动蛋白丝束组成。 肌动蛋白丝之间由许多微绒毛蛋白(villin)和丝束蛋白(fimbrin)组成的横桥相连。 微绒毛处质膜有myosin I 构成的侧臂与肌动蛋白丝束相连,从而将肌动蛋白丝束固定。 作用: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同外环境的物质交换。如小肠上微绒毛,使细胞表面积扩大了30倍。,是细胞表面伸出的细长突起,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小鼠肾曲管上皮细胞微绒毛,冰冻蚀刻,.,(二)皱褶(ruffle) 细胞表面的扁形突起,也称为片足(lamellipodia )。 在巨噬细胞的表面上,普遍存在着皱褶结构,与吞噬颗粒物质有关。 SEM image of alveolar (Lung) macrophage attacking E. coli. (Show ruffle on the cell surf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词语教学课件背景
- 36 选择性必修1 第七单元 第30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尊重国旗班会课件
- 02 必修1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 毕洁与李阳的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及子女共同成长计划
- 采石场矿产资源勘查与承包管理协议
- 专业代养托管服务合同书
- 抵押贷款合同范本适用于设备融资
- 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场地租赁意向书模板
- 矿山爆破作业安全责任协议书
- 小学学校教务处年终工作总结以及计划PPT模板下载
- 蒸汽锅炉的对比分析
-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
- 医学课件-快速康复ERAS普外科幻灯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全国卷评分标准
-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人教版五四制六下地理复习提纲详细笔记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厂酸洗硫酸烟雾治理设施设计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复习课件(164页PPT)
-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