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5 学习与学习理论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5 学习与学习理论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5 学习与学习理论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5 学习与学习理论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5 学习与学习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什么是学习,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相对持久的 变化,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即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 华生 学习即尝试错误 桑代克 学习即强化 斯金纳,潜伏学习与认知地图 托尔曼 学习即模仿 班杜拉,1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原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从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从而开创了条件反射的研究,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排名24位,(1849-1936),实验的基本装置,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重要概念,泛化(generalization):对相似的刺

2、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消退(extinction):是刺激出现但反应不再出现或消失的过程。,为科学作出了”无私”奉献的狗的塑像。,学习即条件反射,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20世纪最著名的100位心理学家中名列第17位。,(J.B.Watson,1878-1958),学习的实质 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认为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模式适用于建立人类行为的科学,可以解释各种类型的学习和个性的形成。 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小阿尔伯特恐惧的形成过程,2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

3、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在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中名列第19位。,在一个系列的实验中,桑代克把一只被剥夺食物的猫放到一个石板做成的迷箱中。迷箱外面放着食物,如果猫从箱中跳了出来,就可以获得食物奖赏。这只猫必须拉动一个杠杆或者一条链子才能拉动门拴,打开箱门。,桑代克的迷笼实验,尝试错误说(联结说),学习的过程:动物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试而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结,即形成S-R的联结。 学习定律:

4、效果律、练习律等,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B.F.Skinner 1904-1990),Skinner Box 斯金纳箱,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条件反射的分类 经典条件反射 vs 操作条件反射 两者的区别: 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 学习的实质 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

5、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强化的类型,正强化:增加行为 行为之后给予奖励 负强化:增加行为 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 消 退:减少行为 行为之后无强化 惩 罚:减少行为 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 或撤销正面刺激,例: 不爱惜玩具就把玩具拿走。 努力学习,爸妈就给自己买iphone。 写完作业就可以离开教室。 小孩子哭闹,不去理会。 上课讲话就要罚做清洁。,谨慎使用惩罚,惩罚不能教人恰当的行为,但没教人适当的做法 惩罚必须是及时的 惩罚要指向明确的行为 惩罚的负作用 引发厌恶感与惩罚实施者的联结 表明了使别人遭受痛苦这种行为是合理的 惩罚行为成了学习的榜样 惩罚还会带来消极

6、情绪,比如恐惧和焦虑,怎样的强化效果好,及时而确定的强化效果好 遥远而不确定的强化效果差,以戒烟为例子,行为塑造,塑造老鼠按压门闩的程序: 老鼠走到安置门闩的实验箱一侧时 当它向门闩方向移动时 当它在门闩前直立时 当它触及门闩时 当它用双爪触及门闩时 当它试图按压门闩时 在它作出按压门闩的反应时,塑造:强化一系列与期望行为相接近的行为将目标分成小步子,逐步强化,停不了的赌博,不定比率的强化 在不定反应数后给予强化, 反应建立的速度很快,强化后几乎不会暂停。反应具有最长的持续性,且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难以消失。,迷信的鸽子,斯金纳把鸽子放到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落下食物。然后

7、.然后什么也不做。就观察鸽子就可以了。几天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在每次间隔的15秒没有食物的时候: 一只鸽子总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 一只鸽子总是用头撞箱子的某一个固定的地方 .,4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对各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博采众家之长而著称。,E.C.Tolman(18861959),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托尔曼的经典实验,位置学习实验 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即“认知地图”。,实验曲线图

8、:,潜伏学习实验 实验结论: 操作水平的变化并不是学习的同义词。动物在未获得强化前已出现学习倾向,只不过未表现出来。 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不是说所有的进步都要有奖励。 潜伏学习:有些行为的变化是无法立即显现出来的,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或场合才会表现出来,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2、学习是对整体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5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认知对行为的影响,1925-,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 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通过示

9、范所进行的学习:是通过观察示范者(榜样)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区分了行为的习得与行为的表现。通过观察习得的行为不一定要表现出来。 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取决于我们怎样预期表现这一行为的后果。 如果自己从未表现过某行为,我们对结果的预期来自对别人行为的观察,即,榜样的行为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替代强化)。,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1965年,班杜拉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幼儿园的孩子观看一段电视节目,节目中一个成年榜样对一个充气人进行攻击。然后会有三种不同结局: 榜样得到了饮料和糖果的奖励 榜样被人用卷起来的书打头,并警告不能再犯 榜样没有得到奖励,也没有受罚 孩子们被随机分配

10、去看到其中一个结局,然后让孩子在一个房间自由活动10分钟,房间里有各种玩具,包括一个充气娃娃。观察记录孩子攻击充气娃娃的次数,结果,认知对行为的影响,除了外部强化,人们也会通过内部强化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内部奖励:实现目的时的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 内部惩罚:未达标准则会自我贬低或对自己感到不满,行为的表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该期望分为: 行为结果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例,如果自己能进入状态,连续努力学习三个月是否就能考上研究生? 自我效能期望: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11、 例:自己是否能做到进入状态,连续努力学习三个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成败经验:“我又失败了” 替代经验:“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言语劝说:“你能行”,“这事你做不了” 情感唤起:“我好紧张”(高唤起通常导致低自我效能),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 提出的观察学习是人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其它理论所无法取代和解释的。 进一步发展了传统了强化理论,并指出强化不是机械地塑造或改变人的行为,而是通过人的认知调节来实现。,二、 认知派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等。 基本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的刺激与反应

12、联结,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 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获得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1 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 经典实验(苛勒): 黑猩猩“接竿问题”实验 黑猩猩“叠箱问题”实验,“叠箱问题”实验,“接竿问题”实验,“接竿问题”实验,顿悟-完形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从学习的结果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结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其次,学习过程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程。,对学习顿悟说的评价,贡献:对于

13、揭示人类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复杂的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 局限性:过分强调顿悟,全面否定尝试错误。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以尝试错误为始,而以顿悟为终结。另外,顿悟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它的心理活动机制没有揭示清楚。,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于1960年创建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19621964年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思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发现的行为。,J.S.Bruner(1915 ),学习的本质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学习的途径是“发现学习”:学生不能被动接受知识,需要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发现学习,x2+

14、2x+1=(x + 1)(x + 1) x2+4x+4=(x + 2)(x + 2) x2+6x+9=(x + 3)(x + 3) x2+8x+16=(x + 4)(x + 4) x2+2nx+n2=(x + n)(x + n),3 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理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先行组织者实验,要求被试学习有关佛教的材料,在学习之前分成两种情况 先学习有关佛教与基督教异同的材料 先学习有关佛教历史的材料 最后考察对佛教的学习成绩,接受学

15、习教学观,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接受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过的、有组织的、完整的形式,使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相关观念,然后找到新旧知识不同点,于是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 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之前应该给学生呈现准备性、引导性材料先行组织者。,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因为其观点不同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而被称为“第三次思潮”或“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洛罗梅。,亚伯拉罕

16、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行为跟着改变;行为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命运跟着改变!,成名作:需要层次理论,匮乏性需要,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生活中,那些满足了所有需要的人会关注怎样才能发挥出全部潜能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促进个人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促使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 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他们的潜能得以完全的发挥。,人本主义学习观,1、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2、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人本主义教育观,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教师是“助产士”与“催化剂”。,学习与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流派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