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及答案.ppt_第1页
习题及答案.ppt_第2页
习题及答案.ppt_第3页
习题及答案.ppt_第4页
习题及答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上浮的因素有哪些? 利用水中悬浮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当颗粒的沉速大于截留速度时,颗粒在沉淀池中沉于池底而被去除。 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符合stocks公式: A与颗粒、水的密度差成正比。当s时,u0,颗粒下沉;当s20m的颗粒。对于粒径较小的颗粒,可以通过混凝增大颗粒粒径,促进沉淀。 C. 与水的粘度成反比。因粘度与水温成反比,故提高水温有利于加速沉淀。,4. 已知某小型污水处理站设计流量Q=400m3/h,悬浮固体浓度SS=250 mg/L。设沉淀效

2、率为55。根据实验性能曲线查得0=2.8m/h,污泥的含水率为98,试为处理站设计竖流式初沉池。 解设计参数:污水在中心管内的流速 v0=30mm/s=0.03m/s 表面水力负荷q=0=2.8m3/(m2h) 估算竖流沉淀池直径,确定池数。 设计沉淀池数为四只,池型为圆形,估算单池的直径约为7m,符合要求。 单池流量Q=Q/4=100m3/h (2) 中心管的截面积和直径,(3) 喇叭口直径d1=1.35d=1.351.1=1.5m (4) 反射板直径=1.3d1=2.0m (5) 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h3 (6) 沉淀区面积 (7) 沉淀池直径 (8) 沉淀区的深度:h2=v

3、t=2.81.3=3.643.7m (设沉淀时间为1.3h) D/h2=7/3.7=1.893 符合要求,(9) 污泥斗的高度和体积 取下部截圆锥底直径为0.4m,贮泥斗倾角为55,则 h5(7/2-0.4/2)tg55 =4.7m V1=(R2+Rr+r2)h5/3=(3.52+3.50.2+0.22) 4.7/3=64m2 (10) 沉淀池的总高度H H=h1 + h2 + h3 + h4 + h5=0.3+3.7+0.3+0.3+4.7=9.3m (11) 污泥区的容积 排泥周期按2d设计,则污泥区容积 在工程设计中还包括进水槽、出水槽、出水堰、排泥管等设计内容。,5.已知某城镇污水处理

4、厂设计平均流量Q=20 000m3/d,服务人口100000人,初沉污泥量按25g/(人日) ,污泥含水率97计算,试为该厂设计曝气沉砂池和平流沉淀池。 解设计参数:曝气沉砂池的水平流速v0.1 m/s 污水在曝气沉砂池内的停留时间t2 min 池的有效水深h2 m 设计中理应选择两组曝气沉砂池,但污水流量较小,故只设一组。 Q=20000/86400=0.231 m3/s 沉砂池计算: 沉砂池的有效容积: V=60Qt=600.2312=27.7 m3 (2) 池断面面积 (3) 沉砂池宽度,(4) 沉砂池长度 (5) 所需曝气量 q=60DQ=36000.20.231=2.77m3 /mi

5、n (D取0.2m3/m3污水) (6) 沉砂室所需容积 平流沉淀池计算 (1) 平流沉淀池的表面积 (2) 沉淀区的有效水深 h2=qt=21.5=3m (t取1.5h) (3) 沉淀区的有效容积 V=Ah2 =416.73=1250m3,(4) 沉淀池长度 L=3.6vt=3.651.5=27m (v取5mm/s) (5) 沉淀池的宽度 B=A/L=416.7/27=15.4m (6) 沉淀池数量 nB/b15.4/4.2=3.85 取n4 (b取4.2m ) 每格池宽15.4/4=3.85m (每格宽度取4.2m) (7) 校核长宽比及长深比 长宽比27/4.2=6.4 4 符合要求 长

6、深比27/3=9 8 符合要求 (8)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9) 每格沉淀池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V=V/n=83.3/4=20.8m3,(10) 污泥斗容积 h4 (4.20.5)/2tg60=3.2m V1= h4 /3(a2+a12+aa1)=3.2/3(4.22+0.52+4.20.5)=21.3m320.8m3 (11) 沉淀池总高度 H=h1 + h2 + h3 + h4=0.3+3+0.3+3.43=7.03m 式中:h1沉淀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 h3 缓冲层高度,m,一般采用0.3; h4 污泥部分高度, m,一般采用污泥斗高度与池底坡 度i1的高度之和, h4 3.

7、2+0.01(27-4.2)=3.43m 在工程设计中还包括进水配水井、进水槽、进水穿孔墙、出水槽、出水堰、进水出水挡板、排泥管及刮泥装置等设计内容。,7. 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悬浮颗粒相黏附性能? 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可用黏附前后界面能的变化量来分析:当E = LG(1-cos )0时,微气泡可与悬浮颗粒黏附,E越大,则粘附后界面能降低值越大,气泡与颗粒越易粘附。 E取决于接触角和气液界面张力LG。 可从改变颗粒的疏水性来改善悬浮颗粒相黏附性能,具体方法有: 投加 (1)混凝剂(如无机或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2)浮选剂(如极性-非极性分子,松香

8、油、石油、表面活性剂、硬脂酸盐等) ; (3)助凝剂(如聚丙烯酰胺); (4)抑制剂(如石灰、硫化钠); (5)调节剂(如pH值调节剂)。,9. 在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各有何优缺点? 与沉淀法相比,气浮法具有以下特点: 表面负荷高(可达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短(1020min),池深较浅(2m左右),占地较少,节省基建投资; 具有预曝气作用,出水和浮渣都含有一定量的氧,便于后续处理; 对那些沉淀法难以去除的低浊含藻水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浮渣含水率低; 可回收利用有用物质; 药剂量较沉淀法省,但耗电量较大; 气浮池代替活性污泥的二沉池,可消除污泥膨胀; 气浮法主要适用于

9、密度与水比较接近的颗粒,而对于密度比水大的多的颗粒采用沉淀法较适合。,10. 某工业废水水量为1200m3/d,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为800mg/L,需要进行气浮法预处理,请为其设计平流式气浮池处理系统。 解 设计采用部分出水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 设计参数:反应室 反应时间:515min,取15min 接触室 水流上升速度:15 mm/s, 水力停留时间=2min 分离室 停留时间1020 min; 表面负荷 68m3/(m2h), 取6 m3/(m2h); 下流速度 1.53.0mm/s; 长:宽12:1。 有效水深:22.5m,取2m Q= 1200m3/d=50m3/h=0.83m3/min

10、=0.014m3/s (1) 溶气水量 设计溶气压力p=0.3MPa,水温20,溶气效率 f 取0.9 设计气固比A/S=0.02 溶气水量QR 进入接触室和分离室的总水量为: Q= Q+ QR=1200+520=1720m3/d=72m3/h=1.2m3/min=0.02m3/s,(2)分离室表面积 A=Q/q=72/6=12m2 (3)分离室的水力停留时间 T=Ah/Q=122/1.2=20min (符合要求) (4)分离室的长与宽 L=A/B=12/3=4m (分离室的宽度取3m) L/B=1.33符合要求 分离室的下流速度 v=Q/LB=0.02/(34)m/s1.67 mm/s符合要求 (5)接触室容积 A1= Q/v=0.02/0.015=1.33 m2 V1=h A1 =21.33= 2.66 m3 校核:V1= QT=1.22=2.4 m3(符合要求) 接触室宽度b: b=V1/Bh=2.66/(32)=0.44 m, 设计中取0.6m (6)反应室容积 V2=QT=0.8315=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