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ppt_第1页
《长亭送别》.ppt_第2页
《长亭送别》.ppt_第3页
《长亭送别》.ppt_第4页
《长亭送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长亭送别,王实甫,西厢记之,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艺伎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泊文人。编撰杂剧13种,只有西厢记、破窑记与丽春堂传世。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西厢记故事来源:,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记,

2、西厢记的故事题材取自公元九世纪唐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四百年左右的时候,即金代章宗时,说唱家董解元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后人习惯称之为董西厢),使崔、张恋爱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也有人称作王西厢)的基础。,张生到普救寺游玩,巧遇姨母崔氏孀妇携女也寄居此寺,值当地驻军将领去世,军士四出骚扰。崔氏因家财较多,颇见惶骇。张生与蒲将有交情,设法护卫,使崔家幸免于难。崔氏酬谢设宴,让女儿莺莺拜见张生,张生迷上莺莺。张生私求莺莺的婢女红娘,为他献策。张生写了春词两首,让红娘转交莺莺。莺莺则写了引用明月三五夜作答(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

3、人来)。张生猜出含义,于十五日晚上逾墙赴约到了莺莺所住的西厢房。不料莺莺“端服严容”将张生训了一通。张生绝望之余,却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被红娘推醒,原来莺莺主动来了。此后张、崔二人经常“朝隐而出,暮隐而入”,直到张生到长安赴考,终于诀别。张生科举未中,留在长安,曾寄信莺莺。莺莺回信凄婉,并捎来玉环、青丝等物 “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生却将信拿给朋友们看,还发了一通议论,认为女色是祸水,自称“予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为自己抛弃莺莺造舆论,朋友也都说张生“善于补过”。一年后,莺莺嫁了人,张生也别娶。,莺莺传故事梗概,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

4、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董解元把轻薄文人张生改变为用情专一的青年;把深受封建礼教压抑的莺莺塑造成为能够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少女;加上对正面人物如红娘、法聪、白马将军和反面人物如郑恒、孙飞虎、老夫人等的刻画,初步完成了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改造。,董西厢,王西厢,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

5、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本课所选这折,明人题为“长亭送别”。传说王实甫写到此折“碧云天,黄花地”处时,因伤心过度,呕血而亡,此事查无实据,但却表现了此折崇高的艺术欣赏性。,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该剧共5本21折。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课文选自第四本第三折。,此前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经过多次心灵沟通,莺莺终于大胆地与张生私下里结为夫妻,而代表传统礼教权威的崔老夫人知道后

6、十分恼怒,幸得红娘运用智慧和辩才将其折服,迫使其不得不承认了既成事实。但老夫人不甘心就范,又强令张生“明日千里上朝取名去”。,戏曲常识,1、什么叫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美术、武术、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因“唱为 主,白为宾,故曰宾白”。 有散白、韵白,又分为对 白、独白、旁白、带白(插 中曲词的说白)等;,科介: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 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也 叫“科范”简称“科”。,2、杂剧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

7、分组成。,3、杂剧角色分类:,末、旦、净(花脸)、杂(丑)四大类,末:分为正末、副末、冲末、 大末、小末;,旦:分为正旦、外旦、贴旦、 老旦、花旦,净:分为副净、二净,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邦老(盗匪)等。,中国四大名剧,中国四大悲剧,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昇长生殿,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贾仲明续编录鬼簿,第六才子书 金圣叹

8、,西厢记的评价,以离骚为第一才子书,南华经(庄子)为第二才子书,史记为第三才子书,杜诗为第四才子书,水浒为第五才子书,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基础过关,1、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张珙,迍迍,玉骢,金钏,靥儿,搵做,谂知,玉醅,泠泠,赓续,2、说出下列词语的含义,举案齐眉:,蝇头微利:,筵席,形容夫妻相爱相敬,比喻极小的利益,按照崔莺莺的行动可以把全文分为哪四个部分?,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深秋霜林图,黄叶衰草图,古道烟霭图,整体感知,赏析“深秋霜林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

9、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渐紧,北雁南归,霜林红透,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黄色的菊花飘落满地,西风刮得正猛,北方大雁向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得这样红,一定是离人带血的泪。,整幅图画有什么特点?在整折戏中起什么作用?,空间广阔、色彩斑斓。衬托出了莺莺为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萧瑟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明确:意象 :,碧云: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大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西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10、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赏析“黄叶衰草图”,“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用散文描绘这幅图画,西风怒号、黄叶纷飞、寒气刺骨、衰草凄迷,这情景何等凄清、何等悲凉,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所描绘的是筵席之中的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之景,以景衬情,衬托出莺莺浓得化不开的愁绪。,明确:意象,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西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寒烟衰草: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思考:“恨塞满愁肠胃”,莺莺

11、“恨”的是什么?从中看出莺莺的什么性格?,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莺莺这种“轻功名、重爱情”的精神还在哪里得到了体现?,【么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二煞】休“金榜无名誓不归”,赏析“古道烟霭图 ”,用现代汉语改写【一煞】,连绵的青山啊,你为何阻挡我送行的目光。枯槁的树木啊,你为何不为我望穿的秋水打开一条通途。烟云雾气,你遮蔽了这孤单的古路,也掩埋了我苦闷的心灵。 夕阳,你的到来使弥漫在这古道上的最后一句窃语也烟消云散,只让无情的秋风将这悲凉的马嘶送到我的耳畔。 马车啊,来时我是那样催促你追

12、寻他的脚步,而归去时你也只能步履为艰,因为我的心情很沉重!,【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古道烟霭图。其作用是否与开头【端正好】所写相同?,稍有不同,【端正好】先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然后用两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人物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一煞】写“别愁”,使用了哪些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找出有关“愁”的诗句。,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等四种意象。,青山: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

13、逋长相思吴山青,古道: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霖寒蝉凄切,2、从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 莺莺是怎样的一个人?,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文中旦角的 曲词,然后回答:,1、女主人公莺莺的感情经 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叛逆、倔强的妇女形象。,合作探究,再次阅读文章中的曲词,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来极力渲染这一对恋人的离愁别恨?这些写法的作用是什么?,一、典型意象的选取,例: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

14、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碧云 黄花 西风 北雁 霜林,意象,碧天白云,黄花堆积,西风阵阵,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请仿照此例,找找其它曲词中的意象,并加以分析,二、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全折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请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三,三、典故的运用,课文使用了大量的典故。梁鸿与孟光的传说、望夫石的神话、薛灵芸的红泪、江州司马的青衫,都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包含了对于那个时代的反叛,对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反叛。王实甫用这些典故,表现了崔对于举案齐眉的

15、渴望,对一往如故的爱情的坚贞,也表现了对张生的担心。,四、古典诗词的化用,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范仲淹苏暮遮,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柳永诉衷情近,一春鱼燕无消息,秦观鹧鸪天,伯劳东去燕西飞,乐府诗东飞伯劳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苏轼满庭芳,五、儿化及叠词的大量运用,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得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儿化与叠音形容词,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回

16、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五、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的表现手法,端正好:采用因景生情的写法,凄凉的暮秋景物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采用了由情及景的写法,柳丝系马儿、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金钏减玉肌等等所有的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来的。,曲词警人,余香满口,意象的精心选用 情景的密切交融 诗词的巧妙化用 典故的适当运用 修辞的广泛使用 叠词儿化的运用,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的叛逆性格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