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核医学诊疗技术.ppt_第1页
现代核医学诊疗技术.ppt_第2页
现代核医学诊疗技术.ppt_第3页
现代核医学诊疗技术.ppt_第4页
现代核医学诊疗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核医学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及进展,一、核医学内容: 二、核医学诊疗技术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 及进展: 1、影像诊断临床应用及进展: 2、体外分析技术临床应用及进展: 三、核医学诊疗技术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 及进展: 四、展望:,第一部分内容: 核医学的分科分类和内容:,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学科分类:一级学科属临床医学。 核医学分为:实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 研究生学位点设置: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基础核医学 Radionuclide tracing technique Radionuclide dynamic analysis Radioau

2、tography and activation analysis In vitro radioassay 其任务是进行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创立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 治疗核医学 医学研究 体外诊断 体内诊断 接触 内照射 影像诊断 非显像的功能测定,二、 核医学诊疗技术在 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影像诊断应用 体外分析技术应用,1、影像诊断核医学: 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图,放射性药物根据自己的代谢和生物学特性,能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特定的器官或病变组织,标记在放射性药物分子上的放射性核素可以放出射线,被体外探测器探测到,因此说核医

3、学显像不仅可以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也可以显示其功能和代谢情况。,核医学常用影像设备: 1、-照相机(较早期) 2、SPECT(目前常规应用) 3、PET/CT(已经开始普及),Single Photon Emission SPECT Computed Tomography,Positron Emission PET /CT Tomography,超高档研究型PET(5mm) 临床型PET(8mm) PET 临床实用型PET(810mm) 小动物PET(0.5mm),PET显像原理: 主要利用发射正电子的元素(如: 11C、13N、15O、H的类似物18F),这些都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

4、,与主要反应病理生理改变的显像不同,可获得先于病理生理改变的生化影像,是体内分子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活跃,糖的无氧酵解增强时18F-2-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利用增加,另外,氨基酸摄取与蛋白质合成增强时,11C蛋氨酸(MET)被摄取利用也增加,核酸代谢、氧代谢和肿瘤病灶血流灌注、乏氧细胞产生等情况,均可由相应的正电子发射药物显示。,目前常用于肿瘤诊断的显像剂: 肿瘤糖代谢方面 18F-FDG 氨基酸摄取 11C-MET 蛋白质合成 11C-tyrosine 肿瘤增殖方面 18F-FLT 肿瘤乏氧方面 18F-FMISO 还有一些乙酸代谢、胆碱代谢、氧代谢、基因显像、抗肿瘤药

5、物、受体显像等方面的显像剂。,标记胸腺嘧啶:,N,N,H,O,O,H,O,F,O,CH3,FLT,N,N,H,O,O,H,O,O,H,O,CH3,Thymidine,DST16 - 3D 全身扫描(床位/1.5分钟),Total Scan time: 13 min Active dose: 4.3 mCi,Courtesy of NTUH,18F-FDG,DST16 - 3D 采集脑扫描,18F-FDG,11C-MET:乳腺癌,患者 50 岁 PET/CT(+) 乳腺癌伴纵隔转移 注射后 10min 采集模式: 2D 采集时间: 1min/bed,PET/CT诊断:前列腺癌 病理:前列腺癌 G

6、leason III级,C-11-胆碱,FDG 和 FMISO 在分子生物靶区中作用,Target FDG 50% FMISO,2020/10/9,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PET-CT中心,28,18FFDG,18F-MISO,核医学影像方面最 新进展分子显像:,分子诊断和分子影像,解剖、功能和代谢影像,分子影像和传统解剖、功能及代谢影像区别,DNA mRNA 蛋白质(受体、酶),代谢(FDG、FMISO) 血流灌注 解剖结构,脑受体显像,F-18-memantin (NMDA-receptor),F-18 fluoro-2- deoxy-glucose,C-11-raclopride (dopam

7、ine D2 receptor),C-11-McN 5652 (serotonin transporter),C-11-b-CPPIT (dopamine transporter),C-11-flumazenil (benzodiazepine-receptor), Nuc.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Zurich, Switzerland,21号染色体,11C-PIB,阿尔茨海默病:app基因 Alzheimer Disease 老年性痴呆,单拷贝基因,淀粉样蛋白 Amyloid- -protein,A 前体蛋白 -Amyloid precursor Pr

8、otein,APP,SUV,18F-FDG 葡萄糖代谢,Alzheimers 病诊断淀粉样 斑块结合11C-PIB,11C-PIB 淀粉体结合,正常对照 Alzheimer s病人,Neurology application(AD),N-methyl-11C2-4-(methylamino)-penyl6-hydroxybenzothiazole (6-OH-BTA-1 ,PIB,4q21-23,4号染色体,帕金森病:-synuclein基因 Parkinsons Disease, PD,11C-Raclopride D2 Receptor,Synuclein蛋白,突触末梢或 细胞浆包含体,神

9、经元变性,6q24-25,6号染色体,脑阿片受体显像 -Opioid Receptor Imaging,11C-Carfentanil,-Opioid 受体,10q24-26,10号染色体,11C-mHED,充血性心力衰竭:1受体显像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1受体显像,突触前1受体,2、体外免疫分析测定: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剂测定从人体采取的血、尿、组织液等样品,来测定人体内所含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代表性的是放射免疫测定和免疫放射测定,发明者Yalow军医获197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

10、析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都属于核医学范畴。 (摘自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核医学第五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自1994年2005年期间 检索词化学发光医药卫生类 标题篇名检索文章:414篇 关键词检索文章:1809篇 主题词检索文章:2768944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免疫反应系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上,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

11、时,同时发射出光子(h),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就可测知体内某些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类型: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三大类: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优点:安全,测定灵敏度高(10-15g/ml,稳定性好,重复性较佳,结果漂移小,线性较好,准确度高,操作方便,试剂货架期长(半年1年),浪费少,出结果快速。 缺点:仪器价格昂贵,试剂成本较高,目前有些检测项目不能用化学发光检测,待开发。,甲状腺炎扫描图,治疗后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正常,治疗后恢复正常,正常甲状腺扫描图,治疗1个半月后,目前

12、临床上靠一张甲状腺功能检查单(T3、FT3、T4、FT4增高和sTSH降低)诊断甲亢是不正确的,化验单只证明患者血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毒症),而甲亢只是其中的一种,碘甲亢、亚甲炎甲亢、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亚急性淋巴肉芽肿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医源性甲亢等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是无法区分的,因此,首诊病人必须做131-I摄取试验才不会造成误诊。,如果临床上患者症状不典型,化验FT3、 FT4升高、TSH正常,131-I 摄取试验正常。 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1、检验误差: 2、个别病人血浆中某些干扰物(蛋白质)干扰FT3、FT4竞争免疫反应,造成假性升高,如测定T3、

13、T4可正常以鉴别。 3、中枢性甲亢。 4、亚临床甲状腺疾病,(亚临床甲亢) 5、甲状腺激素耐力状态。,甲功正常区域,三、 核医学诊疗技术在 临床治疗方面的 应用及进展: 内照射治疗 外辐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前,右图:治疗后,治疗时注意事项: 1、T-POAb的测定数值的解释: 2、131-I治疗中甲功恢复正常后的 甲状腺素类制剂应用 a、甲状腺片 40mg b、优甲乐 50g c、加衡 25g,治疗3个月后,男,5 个月,上嘴唇处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前,左腮腺混合血管瘤 治疗前 03-5-17,治疗后消失 03-9-11,背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前,治疗后消失,左侧腮腺处海绵状血管瘤,

14、治疗前,治疗后,上图:腮腺黏液样混合瘤, 治疗前,32P胶体注射治疗后,外侧肿瘤消失。口腔内瘤体进行第二次治疗,电话随访效果明显。,131-I治疗Plummer病,治疗前瘤体显影,正常甲状腺受抑制不显示。,治疗后瘤体消失,正常甲状腺组织显影。,131-I治疗Plummer病,04-8-18 04-9-13 04-11-9 05-3-18,131-I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灶,女,19岁,术后20天 04-4-12,04-9-17 04-10-16 04-12-23 05-3-18,患者 男 69岁 肾透明细胞癌、前列腺癌,全部椎体成骨性、溶骨性骨转移,肋骨转移,骨盆骨转移,进行89Sr治疗 20

15、00-6-21,患者 男 70岁 肾透明细胞癌、前列腺癌 89Sr治疗后 2001-1-8,上颌骨囊肿(直径9cm)32P胶体治疗,上图:治疗前囊腔显像。 左图:治疗后9天明显缩小。,四: 展 望 核医学的过去 核医学的现在 核医学的未来,Ernest Lawrence生产了第一个回旋加速器,Becquerel 法国物理学家1896年发现铀和Curie夫人共获Nobel物理学奖,Fermi 建立第一个核反应堆,首先进行放射性碘甲状腺研究,1938年获Nobel物理学奖,Marie S Curie 在巴黎的波兰化学家1898年发现了镭,1903年和丈夫一起获物理学奖,现在全国有600多个核医学科室,4000多位核医学专业人员,拥有近500台SPECT、PET或PEC/CT中心55家,近70多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