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pptx_第1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pptx_第2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pptx_第3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pptx_第4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总纲目录,考点一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题。,1.(2019课标,6,4分)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答案B读图可知,该地区河流基本上呈放射状分布,铁路基本沿河谷方向延伸,原因是河谷沿岸地形相对平缓,可以降低铁路的建设难度,并保证铁路运行安全,B项正确;河谷地带等高线向高值弯曲,图中铁路走向与河流一致,说明铁路是与等高线相交的,A项错误;河流发育于山谷,因此铁路不是沿山脊线分布,C项错误;铁路沿河谷伸展,经过海拔较高的部位,因此不

2、是仅分布于山麓地带,D项错误。,2.(2015课标,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

3、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4、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 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3)冬季。(2分)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 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

5、: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解析本题以青藏铁路为背景重点考查了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从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的特点入手分析太阳辐射、气温年较差对冻土形成的影响。 (2)材料中提到“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则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的原因,要结合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对其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及其冬季冻结状况的影响角度分析。 (3)从材料中可知“当热棒地上部分冷凝段温度低于地下部分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因此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为冬季,因为冬季地温高于气温;热棒需

6、要把铁 轨下面的热量散失,因此其倾斜是为了深入铁轨正下方。,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名师点拨1.地形特征描述方法 (1)以地形为主(最多写两种),(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走向),(3)起伏大小(相对高度大小),(4)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5)特殊地形特征描述(喀斯特地貌,海岸线平直)。,2.我国交通线“以桥代路”原因分析 (1)青藏铁路:首创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以桥代路”的先河,是为了克服高原冻土、山地地形等问题,同时也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被截断,保护大河源头不被截断等。 (2)京沪高铁:该高铁干线穿过我国东部平原农耕区,“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对

7、土地的占用,节约耕地;有利于达到铁路的高标准平顺性,大大提高路基稳固程度;可以避免与其他交通线路平面交叉,实现全封闭,保证交通畅通和安全。,日本川崎环形公路,由山顶到山麓,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有20层楼那么高,公路限速为30千米/小时,因为螺旋结构会产生极大的离心力,时速过快容易被甩到山下去,该公路被称作死亡之路。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9山东青岛二中模块考试)有关该地区环形公路设计的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有利于双螺旋工程建设 B.多地震,双螺旋结构设计更稳定 C.避免修盘山公路开山凿洞,破坏植被 D.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答案C由题目可知,日本川崎环形公路位于

8、高低悬殊的山区,坡度大,因此A项错误。所在地区多地震,相对于修建在地表的盘山公路,地震对双螺旋结构的环形公路危害更大,因此B项错误。该线路没有开挖隧道、架设高桥,目的是减少修路对地表结构和植被的破坏,因此C项正确。该环形公路在山区,耕地有限,因此保护耕地也不是目的,D项错误。,2.(2019山东青岛二中模块考试)该地区公路两侧除了交通标志指示牌外,无广告、标语的主要原因是() A.为山区,经济较为落后 B.为了保证驾驶员专心驾驶 C.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D.车流量小,广告效益小,答案D公路两侧的广告、标语一般设在车流量大的地方,而该地区车流量小,广告效益小,因此除了交通标志指示牌外,无广告、标

9、语。,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2019山东济南质量评估)图示区域() A.地形以丘陵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起伏较大,答案D读图可知,图中等高线稀疏且数值较大,所以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较大。,4.(2019山东济南质量评估)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如图分布的原因有() 建设工程量小 洪水灾害威胁小 地质灾害威胁小 耕地资源占用少 A.B. C.D.,答案A读图可知,图中交通线大致沿山麓地区等高线修建,工程量小,且地势高于河谷,避免了洪水威胁和地质灾害威胁。,考点二全

10、球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6课标,6,4分)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答案C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高山苔原带受海拔、坡向、纬度等因素影响明显。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二者都会影响植被生长,故A、B、D三项都与海拔相关。积雪厚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故C项正确。,2.(2016课标,7,4分

11、)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答案D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长白山西北坡冬季冻害高发,主要原因是该地冬季风以西北风为主,风力大,降温明显,因此冻害高发,故D项正确。西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而积雪对植被起保温作用,故A项错误。冻害在气温低于0时就有可能发生,而不一定是气温最低就会造成冻害,故B项错误。夏季,长白山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多,云量多,日照少,故C项错误。,3.(2016课标,8,4分)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答

12、案C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蒸腾加剧,但与冻害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冻害是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出现的对农作物的伤害,低温更低,不一定使冻害加剧,故B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生物生长旺盛,雪期缩短,气温降到0以下,没有积雪覆盖而使冻害加剧,故C项正确。气候变暖,不一定使太阳辐射减弱,故D项错误。,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2016课标,10,4分)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

13、、果洛山、太白山,答案B本题考查自然带及读图分析能力。经历三次冰期的果洛山应该最早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其次是经历两次冰期的雪宝顶,太白山最后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5.(2016课标,11,4分)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答案B本题考查自然带。读图可知,点苍山经历了末次冰期,应该有过冰川。没有现代冰川发育,应该是气温升高,雪线升高所致,B项正确;点苍山位于抬升带,海拔不会更低,D项错误;日照长短与有无现代冰川发育关系不大,A项错误;植被对雪线影响不大,C项错误。,6.2019课标,37(2)(3),12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解析(1)淡

15、水湖的盐度小,据此从淡水补给大于湖水蒸发的角度分析即可。注意题干中的“末次冰期晚期”的提示。 (2)咸水湖的盐度高,从盐分的汇入、排出分析即可。,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

16、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4)加强国际合作。,名师点拨全球变暖的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复习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时,应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 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高考比较注重对思路的考查,应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加以分析。如在分析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时,主要从全球变暖会引起水循环环节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两方面展开,如下图所示:,气候变化对

17、植被演替有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 1402 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二诊)该区域草本植物的入侵方向是( ) A.向较低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 B.向较低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 C.向较高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 D.向较高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答案C根据图示,海拔较低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已经较高,故草本植物应向较高海拔入侵;从坡度来看,坡度较大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较高,说明草本植物是沿陡坡入侵的。,2.(2019河北“五个一

18、名校联盟”二诊)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风力D.土壤,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的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土壤发育程度较低。陡坡土层比缓坡薄,致使陡坡的原生植被长势不如缓坡好,更容易被草本植物入侵,据此分析可知,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3.(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二诊)与灌木相比,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使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是() A.土壤蒸发加剧 B.生长耗水减少 C.植株高度减小 D.枯枝落叶量增加,答案B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耗水量少,在区域降水情况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草本植物入侵会导致土

19、壤水分增加。,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2019广东惠州二调)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量超过蒸发量 C.湖中有泄水暗河D.多冰雪融水汇入,答案C该湖为淡水湖说明该湖补给量大或湖水可以外流。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湖虽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但有断层存在,说明湖中可能有泄水暗河;湖泊中盐分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气温低,蒸发弱不代表该湖就是淡水湖

20、;降水量超过蒸发量,若没有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湖水水位会不断上升,农耕区将不会存在;滇中高原湖水的补给方式是以降水补给为主,多冰雪融水汇入不符合实地情况。,5.(2019广东惠州二调)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A.冷湿B.冷干 C.湿热D.干热,答案A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从图示信息可知,时期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碳酸盐含量偏低,说明该时期湖泊的水位应该偏高;而气候呈现冷湿的特征时,蒸发弱、降水多,此时湖泊的水位较高。,6.(2019广东惠州二调)研究发现,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显著下降 B.入湖泥沙减少 C.农业引

21、湖水灌溉D.径流汇入增加,答案C时期降水丰富,湖泊水位升高,此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应呈下降趋势,这与设问中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不符,据此推测,此时虽然降水量大,但可能由于农业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水位下降,从而使得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从1986年至今,全球气温没有呈现显著下降的特征;受湖泊周边人类农耕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应有所增加,入湖泥沙应呈增加趋势;径流汇入增多,湖泊水位会升高,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应下降。,考点三自然资源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5课标,7,4分)图示

22、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答案B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更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2.(2015课标,8,4分)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答案A一般而言,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

23、A项正确。,3.(2015课标,9,4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A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1.水资源的利用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

24、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3.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0%);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国际

25、能源(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冲击较大。,(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建立能源(石油)储备体系;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加快西电东 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稳定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开发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名师点拨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2)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开源”和“节流”。 “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节流”的具体举措:增强节

26、约意识;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水面的海拔,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而地下水“埋深”则是指其相对于地表的埋藏深度。下图示意苏州市20052015年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与平均埋深。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9广东惠州一调)苏州市地势() A.西南高东北低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高西南低,答案C由材料可知,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据此读图可知苏州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2019广东惠州一调)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浅层地下水流速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B结合材料

27、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地下水位线越密集则代表地势落差越大,据此判断乙地地下水位线最密集,地下水流速最大。,3.(2019广东惠州一调)图中丁地的海拔约为() A.5.2 mB.2.8 mC.4 mD.1.2 m,答案A由材料可知,某地的海拔约等于该地的地下水位加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故丁地的海拔约为4.0+1.2=5.2m。,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市20002013年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2019江苏七市三调)导致该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建占耕B.生态退耕 C.灾毁耕地D.抛荒弃耕,答案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不同的坡度上耕地面积都有所减小,而城市一般选址在地势较平坦的

28、地方。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进行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小。灾毁耕地在所有的坡面上都会发生且连年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黄土高原地区抛荒弃耕的可能性不大。,5.(2019江苏七市三调)该市耕地面积的这种变化趋势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土壤肥力提高B.坡面径流增多 C.粮食供应紧张D.农村发展迟缓,答案A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市进行生态退耕,导致耕地面积减小,这有利于土壤休养,减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考点四自然灾害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5课标,4,4

29、分)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 C.18时19时D.19时20时,答案C据图可知,该地在18时至19时气温明显下降,气压明显上升,该时段风力大,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故C项正确。,2.(2015课标,5,4分)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B沙尘暴过境时,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沙尘暴经过时,大气中灰尘增多,所以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强,则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故C、D项错误。,3.(2016课标,4

30、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冰川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可从物质条件(松散堆积物)、水源条件(大量的水)、比降大的沟谷三方面回答。,1.气象灾害,名师点拨1.自然灾害分布的描述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