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1页
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2页
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3页
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4页
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备考指南】 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用区位理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活动。从多角度获取信息,充分利用材料,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答题方式和答题要点的全面性,能够区分主导区位和限制区位。理解把握世界农业地域发展的条件、特点等,并能与我国相似区域进行比较,并加以借鉴。注意一些热点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2013大纲文综,56)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题。,农业区位因素,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

2、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解析第1题,以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8月底到次年5月中旬,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一年中气温偏低,不利于西瓜种植的季节,而同期海南岛因为纬度低,气温高,利于西瓜的生长,既能降低种植成本,又能利用冬季全国市场需求较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种植利润,综合比较四个选项,C项为最佳选项。第2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58月,全国南北普遍高温,西瓜大量种植,海南岛的西瓜种植和

3、市场优势大为削弱,D项正确。 答案1.C2.D,3(2013广东文综,2)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在伊朗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耐旱怕涝的开心果生长非常好,这表明只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即便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故B项正确。 答案B,42013天津文综,12(1)读图文材料,

4、回答问题。,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温度、降水、坡度等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结合甲、乙两地区的位置及等高线形状可知乙地更适宜茶树生长。 答案乙地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2013北京文综,4)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5题。,农业地域类型,5甲、乙、丙分别位于 ()。

5、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南非和印度的玉米生产活动过程。据图可知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是春播、秋收,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最接近,故甲为与中国华北同处于北半球的印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四个选项,可确定C正确。 答案C,62013江苏地理,27(3)(4)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 (2)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理由是_。

6、,解析(1)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科技、技术装备等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典型的水稻种植业,所具有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丰富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需求、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等。 (2)此题可进行开放式回答。如回答不可行,要抓住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热量不足的限制性条件;如回答可行,就要从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措施着手阐述。 答案(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2013江苏地理,1516)2

7、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7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 上升 解析本题以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地理图表的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03年前下降,迅速,2003年之后

8、下降速度趋缓,A项错误;粮食产量在19992001年间和20022003年间下降明显,B项错误;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在20012002年间呈缓慢上升趋势,C项错误;2003年之后粮食产量持续上升。D项正确。 答案D,8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的相关知识,以及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通过政策促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是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C项正确。 答案C,9201

9、3重庆文综,12(4)图1为某河段示意图,图2表示该河段上、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表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解析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读表即可得出。原因与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技术水平发展等有关。 答案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结合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土地利用状况、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特点、

10、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这一考点出现的频率将会加大。 (2)结合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考查结构调整及农业意义,特别关注粮食问题及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掌握 核心知识,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

11、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

12、业布局主要分析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误区警示】 最具优势的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不正确。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主导区位

13、因素是水源,而不是优越的光照和热量条件。,1(2013课标文综,12)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探究 命题角度,(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解析(1)本题以鲜切花的生产和销售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相关知识。哥伦比亚地处

14、赤道附近,与美国相比,在冬季其生产鲜切玫瑰花的突出优势为气温较高。(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位置关系。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 答案(1)C(2)A,2(2013广州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百平方米)”。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和最主要的优势条件分别是 ()。 A光照降水 B气温光照 C降水气温 D光照土壤,(2)该地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大豆 D玉米 解析图中各种农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

15、均最高,而光温生产潜力则较低,由此可判断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是热量,而最主要优势条件是光照。由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和最主要优势条件,并结合主要农作物类型判断该地区可能为我国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 答案(1)B(2)D,1判断和确定农业地域类型的技巧 (1)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掌握 核

16、心知识,(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3)根据农业特点判断: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根据存在问题判断: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

17、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对比,3. 我国主要农业区和农作物分布,3. (2013武汉名校调研)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探究 命题角度,(1)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2)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以自给为主,应为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高;

18、乳畜业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混合农业牲畜和作物并重,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故A正确。第(2),题,美国以小麦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以农作物为主,科技发达,劳力密集程度低,商品率高。甲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商品率低,故A错误;乙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高,故B正确;丙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故C错误;丁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故D错误。 答案(1)A(2)B,4 (2013沈阳市模拟)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某水果的主要产区,读图回答(1)(3)题。,(1)该水果产区的主要水果种类是 (

19、)。 A柑橘 B苹果 C柠檬 D葡萄 (2)该水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土层较薄、土壤质地疏松富含钙、磷、钾等多种 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A B C D,(3)该区域水果价格比世界平均价格低39.1%。造成该地水果价格低廉的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B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C生产规模大 D对外交通便利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陕西渭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而且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陕西省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答案(1)B(2)

20、A(3)A,考点三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掌握 核心知识,在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5(2013课标文综,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下题。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B C D,探究 命题角度,解析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依然有一定的保温、保土作用,故排除,A项正确。 答案A,6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A B C D,(2)关于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