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第20课《秋水》课件_第1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第20课《秋水》课件_第2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第20课《秋水》课件_第3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第20课《秋水》课件_第4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第20课《秋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水,课文删节部分,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寡闻陋见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此指浅陋)。尔将可于语大道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小,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秭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

2、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聚集)九州,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争),仁人之所忧,任士(有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也。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太极图,道家初始人老子,古今异义:,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 始旋其面目,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古义:脸朝东。 今义:方位词,东面。 古义,脸,面部。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古今异义:,至于北海 见笑于大方之家 子之难穷也,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

3、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对比,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这里,因此欣然自喜,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道的理解,道是说不清的 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 万事万物都是等同的 人应该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回到毫无矛盾的天道境界,道的境界,怎

4、样达到最幸福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聪明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太平的境界? 如何看待生与死的问题? 如何看待欲望、追求? 如何看待事业、人生观?,儒道之争,儒家 孔 子,道家 庄 子,思路延伸,1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2知足长乐不知足长乐 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4“扫一屋”与“扫天下” 5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应多想想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和辨证的思维,秋水中的成语,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大方之家:,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史记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是借寓言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的高手,其任自然、齐生死、绝圣弃智、避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言表现出来。秋水就含蓄地说明了不要囿于一孔之见、闭目塞听、目空一切、盲目骄傲的道理。,庄子 文章特色,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