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海陆变迁(学案)中图版精编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海陆变迁(学案)中图版精编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海陆变迁(学案)中图版精编版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海陆变迁(学案)中图版精编版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海陆变迁(学案)中图版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比例。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识与技能3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4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世界火山、 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并能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1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过程与方法3“观察地图、生活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的科学探索模式。1树立运动是绝对的观点。2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

2、神。观3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二、教材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 地球自诞生以来就处于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其千姿百态的地貌,不过是地球发展历史的一幕。本节内容是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只有知道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海陆位置也处于永1名校名 推荐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并掌握这种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解释地球表面所发生的一些地理现象。本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沧海桑田的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解释现象沧 海 桑 田发展理论的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解释火山、地震等地理

3、象教材从探索开始, 安排这项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海陆变迁;二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欲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沧海桑田的变化” 部分内容不是本节的重点,因此,教材简单介绍了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证据。对于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证据,只需简单了解即可, 没有必要完全掌握。“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这部分教材首先讲述了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旨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科学兴趣的培养。故事之后, 教材用一页的篇幅提出三个方面的证据证明大陆漂移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并补充了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证据。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陆是

4、怎样漂移的,教材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有关大陆漂移的小实验,此实验充分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非常便于操作,一定要做。通过做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地理课也是可以“做”的。这既能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学说。也是目前得到大家普遍公认、并能较好地解释地球表面一些地理现象的一种学说。 因此,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该学说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的一些地理现象。教学重点: 1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名校名 推荐2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分布规律。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三、教学过程指导

5、新课引入方式:方案:可以通过教材12 页探索活动引入。方案:可以通过复习第一节海陆分布引入。方案:可以通过教材14 页图 d、e 设问方式引入。方案: 可以手持建筑用鹅卵石设问: 同学们, 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种鹅卵石?引出爱观察生活的同学:在山上也看到过,为什么会在山上也有呢?引导同学讨论引入。【沧海桑田的变化】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即形象地比喻为“沧海桑田”,也即海陆变迁。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以由学生阅读教材 13 页“海陆变迁的原因”后,完成连线题: (设计此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探索活动与学习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地壳运动教材12页 探 索海平面升降活动图人类活动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

6、总结出:地球表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海陆面积的变化,还有海陆分布也有变化(让学生树立运动是绝对的观点) 。转入【大陆漂移】对于教材 14 页有关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阅读材料,建议用如下三种处理方案之一:3名校名 推荐方案:由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讲 (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但要注意调控时间) 。方案:教师讲故事。方案:全体学生阅读这则材料。(引导学生明白“观察地图、生活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的科学探索模式,以及为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对于教材15 页的图,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f 图组,在第一幅图中认真观察非洲和南美洲陆地轮廓的相似性;在第二

7、幅图中认真观察非洲和南美洲古地层的相似性;在第三幅图中认真观察非洲和南美洲动物(生物)的相似性。从而得出这两个大陆原来是联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分离的结论。对于教材15 页,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二自然段课文,然后提问: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关大陆漂移学说还有什么证据?学生回答后,再由学生结合图h进行总结 (教师要注意纠正和评价)。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学生在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之后,多数学生也会产生这个问题,要解释这个问题比较困难)我们共同来做一个实验(此实验易做,同时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地理课也可以“做” ,这既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大陆漂移),来证明这个问题。

8、从而让学生总结: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建议用如下六个步骤(步骤顺序可以调整、步骤也可以取舍)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第一步:由学生阅读教材16 页的阅读材料(从而树立感性认识)。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第二步;引导学生读图i ,各大板块都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从而总结出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较频繁,多火山、地震(形成理性认识)4名校名 推荐第三步:由学生阅读教材17 至 18 页正文部分,学生更正自己总结的板块构造理论。第四步:教师再做强调、更正、补充。第五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巩固板块构造理论):( 1)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有哪两条火山地震带?( 2)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与六大板块的关系?( 3)若干年后地中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中国是否多火山、地震?为什么?( 5)日本是否多火山、地震?为什么?关注日本是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第六步:挤压和撕拆海绵块演示。( 1)当演示两块海绵挤压时, 在两块海绵上放入几个粉笔头, 再把它从两边往中间挤压,请同学观察思考会产生什么情况?活动总结:两块海绵相互挤压的地方粉笔头滚动脱落,其它地方的粉笔头位置基本不变。( 2)当演示撕拆一块完整的海绵时,同样加入几个粉笔,请同学们思考撕裂海绵时又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