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_第1页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_第2页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_第3页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_第4页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配合物)是一类较复杂的无机化合物。 complex complicated (早年称为“络合物”) (右图配合物中,氧原子连接着3个键) 生命体系中存在许多配合物。 晶体衍射技术使我们“看到”配合物的结构; 用化学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结构。 过去认为复杂的物质,现已不再感到复杂。,硫酸亚铁氨,7.1 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由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体组成。 中心离子主要是金属离子。 配体是指与中心离子有化学键作用的 分子或基团。 配体与中心离子间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 例如在右图中, fe2+离子是中心离子, h2o分子是配体, so42-离子nh4+离子都不是配体。

2、 (硫酸根与配合物阳离子之间存在氢键(虚线) 根据晶体结构中原子间距离判断配位键的存在。,1.配合物的组成,在上图的cu(h2o)4so4.h2o晶体中,o原子是配原子,每个cu2+离子周围有6个配位o原子。 每个硫酸根离子同时连接着两个cu2+离子。 同时与两个或多个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体,称为桥配体,意思是指它像桥梁连接着相邻的中心离子。,2.配体,配体中直接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 配(位)原子。n、o、s和卤素原子是常见的配原子。 含有多个配原子的配体,称为多齿配体,例如硫酸根。,3.配体的配位方式,1)单齿配位 配体的一个配原子与一个中心离子 配位,称为单齿配位。,吡啶与铜的

3、单齿配位,2)螯合配位(双齿,多齿) 多齿配体可采取螯合配位方式与一个中心离子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邻菲罗啉对铜的螯合配位,双齿的邻菲罗啉分子,3)桥联配位,原子桥联配位:一个配原子同时 与两个或多个中心离子配位。,右图中,氧原子桥联配位。,基团桥联配位:多齿配体的多个配原子与不同的中心离子配位。,丁二酸根利用两端羧基形成分子桥联的配位聚合物,7.2 配位几何,1.配位数,配合物分子中与中心离子成键的配原子数,称为配位数。 过渡金属的常见配位数为4,5,6; 稀土元素常见配位数为8,9,10,12。,2.配位几何和配位多面体,配原子围绕中心离子所形成的几何形状,称为配合物的 配位几何(co

4、ordination geometry)。,四方锥,晶体结构测定揭示,在过渡金属配合物中,以下这些配位几何是常见的。,正方形 正四面体 四方锥 三角双锥 八面体,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也可能具有不同的配位几何。 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常见四方锥(金字塔形)和三角双锥两种不同的配位几何。,3.配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配合物的异构现象,主要指与配位键相关的异构现象,例如配位位置的差异可导致异构。 例如,具有正方形配位几何的pt2+配合物pt(nh3)2cl2, 两个clpt配位键的相对位置不同形成顺式(cis-)与反式(trans-)两种异构体。 cl cl h3nptcl (顺式) h3nptnh3

5、(反式) nh3 cl 这两种异构体分别被称为顺铂和反铂,性质有差异。 顺铂是一种抗癌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与dna结合称为cis-dna加合物,能阻止癌细胞dna的复制。 反铂能被细胞识别而排除,没有抗癌作用。,7.3 配位键理论,1.共价配位键,配原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轨道,与金属离子的空的杂化轨道重叠,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配位键。 金属离子采用不同的杂化方式,导致不同的配位几何。,共价键性质的配位键 离子键性质的配位键,配位键,可以采用lm表示配位键(不推荐)。,1)配原子的孤对电子,氧原子、氮原子是常见的配原子。 水分子的氧原子和氨分子的氮原子,它们的sp3杂化轨道上都有孤对电子,所以水

6、和氨都是常用的配体。,o原子,n原子,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咪唑和卟啉等,也是常见的配体。这些杂环化合物中n原子的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形成3个sp2 杂化轨道,其中2个sp2杂化轨道上各有1个电子,另一sp2杂化 轨道上则有一对电子,能参与形成配位键。,n原子上还保留1个p轨道未参与杂化,该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参与形成杂环上的离域大 键。,2)金属离子的杂化轨道,用金属离子的杂化轨道解释配位几何。,例1.zn2+离子的原子轨道采取sp3杂化,形成109o夹角的4个 杂化轨道。形成的配合物具有正四面体的配位几何。,zn原子序数30,电子构型:,1s2 2s2 2p6 3s2 3p6

7、 3d10 4s2,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4s(空) 4p(空),zn2离子电子构型:,(二氯二硫脲合锌),二氯二硫脲合锌中zn的配位几何,可以用sp3杂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例2. ni2+离子,原子序数28,核外电子数26,外层电子构型3d8。 杂化过程: 原先分布在不同d轨道上的2个d电子配对后占据同一轨道,空出一个d轨道参与dsp2杂化,得到4个按正方形指向的杂化轨道。可生成具有平面正方形配位几何的配合物,,例3. fe2+离子,原子序数26,核外电子数24,外层电子构型3d6。 杂化过程: 原先分布在不同轨道的4个d电子配对后占据2个d轨 道,空出2个d轨道

8、参与d2sp3杂化。得到6个正八面体指向的杂 化轨道,可生成具有正八面体配位几何的配合物(6配位)。,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碳原子上含孤对电子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也可以与金属离子的空轨道重叠,形成碳金属配位键。 含有碳金属配位键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organometallic compound)。,3)碳金属配位键,金属有机化合物大多不稳定,常用作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配位,参与形成碳碳间键的一对p电子, 也可以参与形成金属碳之间的配位 键,这种配位称为配位。,-配位键,-配合物,环戊二烯阴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p-配合物; 离域大p

9、键上6个p电子,共同与金属离子 形成配位键。广泛用做高分子聚合催化剂。,环戊二烯形成的p-配合物(略),环戊二烯与强碱作用,成为环戊二烯阴离子,6个p电子形成离域大p键。,2.离子键性质的配位键,具有规则的配位几何的配合物,可以用杂化轨道解释配位键的形成,认为配位键是共价键。 但许多配合物并不具有规则的配位几何,难以用共价键理论解释配位几何。通常认为这些配合物中,配位键具有离子键性质。,稀土元素配合物的配位键,被认为具有离子键性质。在稀土配合物中,配位数和配位键方向,主要由稀土离子半径和配体体积决定。具有大半径的稀土元素,如钐(sm)、铕(eu)的配位数可高达12。,十一配位的eu配合物,配合

10、物中的配位键是共价键还是离子键,仍可能存在争议。,3.共价键还是离子键的进一步考虑(略),配位几何显然并非可靠的判断依据。 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否导电,也不是可靠的证据。 例如,fe(h2o)4so42水溶液能导电,说明水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和fe2+离子。但是晶体结构显示六个feo配位键长几乎相等,结合正八面体的配位几何,提示了so4fe配位键可能与h2o fe配位键具有相同的共价性质。,fe(h2o)4so42,配位键键长/: fe-o1 2.144 fe-o2 2.045 fe-o5 2.073 fe-o6 2.038 fe-o7 2.109 fe-o8 2.082,右图为苯甲酸与mn2

11、+离子桥联配位形成的配合物。 部分配位键长和相关键角如下:,mn1-o1 = 2.121 ; c1-o1-mn1 = 116.6 mn2-o2 = 2.104 ; c1-o2-mn2 = 161.8,键角c1-o1-mn1 = 116.6提示o1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与mn1原子轨道很好重叠,形成稳定的配位键;,键角c1-o2-mn2 = 161.8提示o2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与mn2原子的轨道重叠不多,形成的配位键应该较弱。 但是,事实上mn2-o2键长显著短于mn1-o1键长,说明mn2-o2的配位键更强一些。 因此该配合物的配位键不是纯粹的共价键,而具有部分离子键性质。,7.4 配体交换和

12、配位平衡,配位键可断裂,也可形成。 若溶液中存在多种配体,就可能发生 配合物配体交换反应。 金属盐(如cuso4)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相信是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配位键的 过程(水与酸根离子的配体交换反应)。 所以,溶解也是化学反应。,1.配体交换,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的溶剂,都可能是金属盐的良好溶剂,例如,水、乙醇、四氢呋喃等含氧原子的溶剂。 如果液体分子不含孤对电子,它们对金属盐的溶解能力就 很有限,例如,苯等。,2.配位平衡,配位反应的平衡,也遵循化学平衡的一般原理。例如,,平衡常数k1称为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k不稳。 k不稳值越大,配合物越容易分解。,由于配体数目大于1的配合物,都存在分级

13、的配体解离过程,配位平衡的计算比较麻烦。,cu(nh3)42+ cu(nh3)32+ + nh3,达到分解平衡时,k不稳的倒数称为k稳。 k稳大的配合物不易分解(稳定)。,cu(nh3)42+ = cu(nh3)32+ + nh3 cu(nh3)32+ = cu(nh3)22+ + nh3 cu(nh3)22+ = cu(nh3)2+ + nh3 cu(nh3)2+ = cu2+ + nh3,例. cu(nh3)42+配离子的分级配位平衡,总的配位平衡常数k等k1、k2、k3、k4乘积。,溶液中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反应,就是配体交换的过程。 配合物合成就是让所选择的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由于

14、金属离子本来就已经与水分子、酸根阴离子等形成了配位键,所以需要创造条件,使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得到希望的配合物。 把cu(h2o)4so4.h2o晶体溶解在氨水中,氨分子就会与水分子发生配体交换,形成水、氨同时配位的配合物,如cu(h2o)2(nh3)2so4,cu(h2o)3(nh3)so4 等。 配体交换反应的速率、配位平衡常数的大小,都对能否成功实现目标配合物的合成有影响。由于提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如有必要,可在加压条件下进行溶剂热合成。,3.金属配合物合成,co催化的配体交换反应nil2 + nir2 = nilr,反应(1),反应(2),实验表明: 温度对(1)和(2)反应速率的影响

15、相仿; co能显著加快反应(1)的速率,但不影响(2)速率。 原因?,(1a),(1b),(2a),(2b),(略),化合物1a和2a的分子结构 右图:空间填充(space filling)模型(原子的范德华半径),1a,2a,间位br的空间排斥使甲氧基靠近ni原子, 阻断了co分子对ni原子的进攻路线。,电镀:要在“铜锌合金”金属表面电镀 一层光洁的铜锌合金膜。 已知: (假设“某”电极的标准电位为1.0v) 若电解液中zn2+、cu+都等于1 mol.dm-3. 当外电源电压 1.76v e 0.48v时, cu+ cu (但没有zn析出) 当外电源电压 e 1.76v时, cu+ cu

16、zn2+ zn (两种金属同时析出,但cu析出过快) 利用络合剂改变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使两种金属的电极电位相近,等速析出,得到光洁的电镀层。,1.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络合剂,7.5 配合物的应用,2)氰基(cn)配合物的k稳很大。,1)降低cu+浓度,使电位降低(接近zn电极)。 根据,cn-(氰基)使一种常用的络合剂,若调节氰化钠用量,使游离的cn-1,则可使cu+很小。 cu+=10-24cu(cn)2-,寻找其他络合剂,替代有毒害的氰化物。,cu+2cn- = cu(cn)2-,如:黄铜合金电镀液的工业配方(略) 氰化亚铜 cucn 22-27 g/l 氰化锌 zn(cn)2 8-10

17、g/l 总氰化钠 nacn 54 g/l 游离氰化钠 15-18 g/l 碳酸钠 30 g/l 氨水 0.3-1.0 ml/l 温度 2538oc ph 9.510.5 阴极电流密度 0.3-0.5 a/dm2 阳极材料 铜锌合金(8:2),高分子聚合反应的zigler-nata(齐格勒-纳达)催化剂。 催化机理涉及烯烃与ticl3之间的配位。,2. 聚合反应的催化剂,聚合反应的“茂金属”催化剂(metallocenes catalysts),(环戊二烯阴离子与金属形成的p-配合物),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合锆 与甲基铝氧(ch3alo)组成的催化剂,催化活性好于ziegle-natta催化剂。,由

18、茂金属和助催化剂组成的烯烃聚合催化剂。 改变茂金属配合物中配体的结构和组成,可以设计特制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结构与作用示意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血红素载氧功能的分子结构解释,生物体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常以配合物形式存在,称为生物无机配合物。他们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质辅基,酶的活性中心)。,3.生命体系中的配合物,例如,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的辅基,是卟啉和fe2+ 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 血红素分子由卟啉的四个n原子和fe2+ 离子配位而形成,具有平面结构。 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分子与蛋白质中组胺酸的咪唑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四方锥的配位几何。,血红素分子,.,光合作用psi复合体(飘带模型),2)光合细菌细胞膜蛋白质(1188个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