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1、两条线索: 一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2、分析理解: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要善于分析说明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1,PPT学习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则是最聪明的一页。,2,PPT学习交流,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排名(剑桥大学历史系), 1.穆罕默德 2.
2、艾萨克牛顿 3.耶 稣 4.释迦牟尼 5.孔 子 6.圣保罗 7.蔡 伦, 18.秦始皇 20.毛 泽 东 21.成吉思汗 75.老 子 82.隋 文 帝 92.孟子 ,3,PPT学习交流,第1课孔子与老子,4,PPT学习交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70多位学者发表了一项声明称:人类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纪里找到一条生存道路,必须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那儿去寻找智慧。,是什么原因,使孔子具有如此巨大的长久的魅力呢?,主题:“和衷共济”、“讲信修睦”,5,PPT学习交流,曲阜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孔子故里。 西方学者将孔子与耶稣、释迦牟尼齐称为“世界
3、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因而孔子故乡曲阜便被誉为“东方圣地”。,6,PPT学习交流,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其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7,PPT学习交流,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其人,(二)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2、哲学思想,3、教育思想,8,PPT学习交流,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其人,(二)
4、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仁”:,仁者爱人,9,PPT学习交流,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论语雍也,孔子之“仁” 仁者爱人,10,PPT学习交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及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1.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仁”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内涵)?,11,PPT学习交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现“仁”的途径:,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才能实现仁?,12,PPT学习交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礼”:,1.政治思想,(二)思想主张,13,PPT学习交流,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正名”,14,PPT学习交流,
6、“礼”,“克己复礼”,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克己复礼”体现了保守的一面,15,PPT学习交流,“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你知道孔子把握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什么吗?,关系: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方法:中庸思想,“克己复礼为仁。”,16,PPT学习交流,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礼”:,(1)政治思想,“德”:,为政以德,17,PPT学习交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7、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以礼治国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18,PPT学习交流,“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边看边想:,“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19,PPT学习交流,孔子食黍 一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
8、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地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而桃子是较低贱的,祭祀时从来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20,PPT学习交流,2、孔子的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存在。,21,PPT学习交流,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9、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孔子关于鬼神的言论,对待鬼神: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22,PPT学习交流,3、孔子的教育思想,(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23,PPT学习
10、交流,孔子讲学图,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有教无类 受教育者的范围大, 孔子是最早开创私学的人,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24,PPT学习交流,孔子死后,众弟子云集其墓前守丧三年,然后相继离去,惟有子贡守墓六年。
11、 子贡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墓六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在孔子墓西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25,PPT学习交流,3、孔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温故知新;持之以恒;学思结合; (4)学习态度:实事求是;当仁不让。,26,PPT学习交流,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1)孔子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其“仁”的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2)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学。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3)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
12、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 (4)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7,PPT学习交流,1、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 2、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3、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28,PPT学习交流,仁”“礼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天是最高的人格神,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仁:爱人、忠恕。反对统治者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
13、“为政以德”。 礼:周礼:君臣父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启发式教学方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9,PPT学习交流,孔子周游列国,“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讨论探究,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30,PPT学习交流,讨论探究,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1)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主
14、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可见,孔子的“仁”和“礼”的主张不适合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社会需要,而比较适合天下一统后巩固国家统治的社会需要。,31,PPT学习交流,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其人,(二)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2、哲学思想,3、教育思想,(三)孔子评价,32,PPT学习交流,孔子的名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
15、行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3,PPT学习交流,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 中国古代史,中国看孔子,文圣吾祖,恩泽海宇。 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2004年祭文,34,PPT学习交流,世界看孔子,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3.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35,PPT学习交流,孔子的
16、文化教育思想早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36,PPT学习交流,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成为
17、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37,PPT学习交流,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1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8,PPT学习交流,200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隆重举行。已成功举办了20届,一直重视对儒家文化的弘扬和发掘,及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39,PPT学习交流,当堂检测 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18、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孔子对“仁”的学说的解释,不包括 A.仁者爱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恭、宽、信、敏、惠 D.民贵君轻,B,D,40,PPT学习交流,3、下列对孔子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B.孔子要求恢复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C.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D.孔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C,41,PPT学习交流,4、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
19、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A,42,PPT学习交流,孔子拜谒老子,孔子对弟子说: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43,PPT学习交流,二、老聃与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及其著作,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任东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老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简介,44,PPT学习交流,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有一座老子的石刻雕像,因为老子叫李耳,他的耳朵特别大。,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
20、来源于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东汉时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唐朝皇帝以道教尊奉的教主老子李耳的后代自居,道教在当时有特殊地位。,45,PPT学习交流,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善者不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遇弱势强,遇强示弱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厚道载物,上善若水。 道德经,46,PPT学习交流,1、哲学思想,(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二)思想主张,47,PPT学习交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
21、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探讨宇宙自然的本原和规律,(2)“道”是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48,PPT学习交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49,PPT学习交流,2、政治思想:,1、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
22、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无为而治”,评价?,50,PPT学习交流,老子中的名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天网恢恢,_。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祸兮福之所倚,_。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_。,51,PPT学习交流,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正是这种道家思想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愈来愈繁荣昌盛。,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52,PPT学习交流,3.老子的评价,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53,PPT学习交流,54,PPT学习交流,“仁”学、“礼”学、“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对鬼神持怀疑态度,优先考虑实际问题,“道”和辩证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