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内容课件模板,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身体部位:,胸部。,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科室:,小儿科。,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简介:,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炎症和纤维变性、溶解或坏死。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易变性。,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一)发病原因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人心肌炎(表1),其中肠道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16型(CVB16型)多见,最近研究资料表明,腺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二)发
2、病机制 病毒感,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染是心肌炎的重要原因,其中以柯萨奇B1B5型最常见;其次有柯萨奇A4、A16型;埃可病毒9、11、22病毒感染,是否发病和病情轻重都与所染病毒致病力和患儿的易感性有关。发病机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 1.免疫机制 美国和日本一些学者研究证实、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免疫起主导作,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用,病毒的局部作用次之。受亲心脏性柯萨奇B病毒感染后,脾脏受刺激可产生自家反应性、溶细胞性T淋巴细胞,此种细胞对作为抗原的心肌细胞有自体免疫作用,对已受感染和未受感染的心肌细胞都有溶解作用,引起广泛病变、细胞坏死严重,还可产
3、生病毒特异性溶细胞性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表面,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有被病毒改变的心肌抗原,由于T淋巴细胞能识别这种抗原、使受染心肌细胞溶解,引起炎症。 以上二种T细胞都是胸腺依赖性T细胞,切除胸腺后,病毒再感染不会发生以上反应。研究还表明同样亲心脏病毒感染,不同个体产生病变程度不同,有的甚至不发生病变,可能与受染者遗传和体质有关。此外还有的,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学者证明除T细胞外,还有自然杀伤细胞也参与了心肌细胞的溶解。 1987年首都儿科研究所生化免疫实验室,在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病毒,发现病毒和T细胞损伤心肌的机制不同,病
4、毒感染细胞后,在其中复制后释出,导致细胞自溶和感染扩散;而T细胞是杀伤心肌细胞,破坏病毒复制的场,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所,最后导致病毒感染的终止。本病在临床出现心脏症状时,多数受染心肌已分离不到病毒,故学者们认为心肌炎时,心肌损伤主要是T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机制,病毒感染是作为免疫反应的启动者。 2.自由基的研究 氧自由基是指具有奇数电子的原子和原子团。氧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电子受体,在氧化代谢,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过程中,可产生多种自由基,其性质极为活跃,对组织具有很大破坏性,最常见有3种,是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氢氧自由基(-O
5、H)。正常心肌含有许多酶,可将其随时清除,主要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氧自由基通过对细胞脂质、蛋白质、糖,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及核酸代谢的影响,使细胞膜失去完整性,结果通透性增加,亚细胞器及核中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破坏,细胞功能受损,细胞破坏,死亡。,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_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据报道40%80%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先驱病毒感染史。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症状轻重相差悬殊。轻型可无自觉症状,或表现为乏力、多汗、心悸、气短、胸
6、闷、头晕、面色苍白。 体,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征:心动过速(或过缓)、第1心音低钝,时有舒张期奔马律和第3,4心音,心尖区轻度收缩期杂音及各种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多见)。重型起病较急,可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也可发生猝死。重型可有以下类型(可重叠出现): 1.急性泵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型 此型多突,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继而可发展为肝、胰腺、肾和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本型在急期超声心动检查有时可见室间隔为主的心室肥厚,随心功能改善心室肥厚亦平行减轻。心功能和心肌肥厚恢复到正常时间
7、为数周或数年。急性期的心室肥厚可能为心肌细胞肿胀和间质水肿所致,肥厚持续时间长者,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推测与细胞浸润等因素有关。 2.阿-斯综合征发作型 本型突然起病,极为迅速,临床表现为突然晕厥,重者意识完全丧失,面色苍白,常伴有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听诊心动过缓(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以前者多见。心电图可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本型多有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染等前驱症状,至出现心脏症状的时间较短(平均1.5天)。急性期(经临时起搏或终止室速发作)后,多可恢复正常。如治疗正确及时,预后较好。 3.心动过
8、速型 本型可表现房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前者前驱症状至心脏症状出现的时间稍长(平均10天,即心房心肌炎型),多为一过性,预后一,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般良好。亦可发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移行为慢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血流动力学障碍)多属病情危重。亦可发生猝死。但多为一过性,急性期过后心动过速消失,预后较后。遗留室性期前收缩者应密切观察。 4.新生儿心肌炎型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初可先有腹泻、食少等前驱症状或,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突然起病。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症状且累及多个脏器或类似重症败血症的表现。据Cherry统计45例
9、,喂奶困难占84%,心脏症状81%,呼吸急促75%,发绀72%,发热70%,咽炎64%,肝脾大53%、双峰型经过3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7%,出血或黄疸13%,腹泻8%。 据Roz,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kovec报道,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超声心动图表现可呈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或呈心室壁瘤样改变。新生儿心肌炎的病情进展迅猛,病死率高,预后差,易有流行倾向。自Javett(1956)首次报道了柯萨奇B病毒引起新生儿心肌炎的流行(南非某医院婴儿室内,在1个月左右时间内有10例新生儿,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发病),10例中5例死亡,3例做了尸检
10、,心肌以炎症及坏死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以后在罗得西亚、荷兰及美国等先后有多次暴发流行。 近年我国也有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的报道,东北地区某医院婴儿室(1993)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发病38例,合并心肌炎14例(占36.8%),,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及病史:,其中8例除心肌损伤外伴多脏器受累(肝损害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脑膜炎2例)并有类似重症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死亡8例。病原证实为柯萨奇B3及B5病毒。,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我国9省市心肌炎协作组于1978年提出的临床和病毒学依据,
11、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诊断标准为: 1.病原学诊断 (1)自患儿心包穿刺液、心包、心肌或心内膜分离到病毒,或特异性荧光抗体检查阳性。 (2)自患,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分离出病毒,且在病的恢复期血清中同型病毒中和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2.临床诊断依据 (1)主要指标: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脑综合征。 有奔马律和心包炎表现。 心脏扩大。 心电图示明显心律失常(指除偶发及频发期前收缩以外的异位节律,窦,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性停搏,二度以上的房室、窦房、完全左或右和双、三束支传导阻滞),或明显的ST-T波改变(除标准导联
12、外的ST-T改变连续3天以上),或运动试验阳性。 (2)次要指标: 发病同时或1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史。 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促、胸闷、头晕、心,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前区痛、手足凉、肌痛等症状,或至少两种,婴儿可有拒食、发绀、四肢凉、双眼凝视等,新生儿可结合母亲流行病学史作出诊断。 心前区可闻及第1心音明显低钝或安静时心动过速。 心电图有轻度异常(指除上述的明显心律失常以外的心电图异常)。 病程早期可有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氨酶(AST)或乳酸脱氢酶(LDH)增高,病程中多有抗心肌抗体增高。
13、 3.确诊条件 (1)具有主要指标2项,或主要指标1项及次要指标2项者(都要有心电图指标)。 (2)同时具备病原学第12项之一者,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生心肌炎同时、身体其他系统如有明显的病毒感染,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而无病毒应进行病毒学检查,再结合病史,临床上可考虑心肌炎亦系病毒引起。 (3)凡不全具备以上条件,但临床怀疑为心肌炎,可作为“疑似心肌炎”进行长期随诊。如有系统的动态变化,亦可考虑为心肌炎或在随诊中除外。 (4)在考虑上述条件时,应先除外下列疾病: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肌炎、结核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胶原性疾病
14、和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伤、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克山病、高原心脏病、神经功能或电解质紊乱、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良性期前收缩以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等。 4.临床分期 主要根据病情变化分期,病程长短仅作参考。 (1)急,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性期:症状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6个月内。 (2)恢复期: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等逐渐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3)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心电图和X线改变迁延不愈,实验室检查有病情活动表现者,病程多在1年以上。 (4)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或反复心力,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衰竭,病程在1年
15、以上。 1994年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又对原诊断依据进行了修订,在病原学诊断依据部分,增加了从患儿心肌或血液用PCR方法测得肠道病毒特异核酸蛋白;在主要指标方面增加核素检查阳性等条件。有人提出急性心肌炎计分诊断法:见表7。 评分:肯定诊断30分,可能诊断20分,少于,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20分不能诊断。 5.心内膜心肌活体组织检查应用的评价 心内膜心肌活体组织检查从80年代以来在国外已开展,为心肌炎诊断提供了依据。国外主张以此作为惟一的诊断依据,活检的病理改变是诊断的很好根据。1984年一些国家的心脏病理学者在达拉斯就心肌炎的诊断提出了达拉斯标准(Dalla,内科学疾病部分
16、: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s Criteria),得到许多学者的承认。 (1)病理改变诊断: 活动性心肌炎(有或无纤维性变):要求炎症细胞浸润和附近细胞损害包括明确的细胞坏死、含空泡、细胞外形不整、细胞崩解并附有胞外淋巴细胞,未受累细胞多属正常。 临床性心肌炎(非诊断性的需活检复查):炎性浸润,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稀疏,光镜未见细胞损伤。如以原活检标本再行切片检查。发现活动性心肌炎改变,可免复查活检。 无心肌炎迹象。 (2)治疗后复查活检结果:分3类: 进行(持续)性心肌炎:病变程度与原检结果相同或恶化。 消散性心肌炎:炎性浸润较前减轻,并有明显修复改变。 已消,内科学
17、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散心肌炎:无炎性浸润或细胞坏死遗留。 (3)临床表现结合活检:1983年Fenoglio根据病前多数有病毒感染史的34例心肌炎,以临床表现结合活检,也将心肌炎分为3类: 急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心力衰竭,心脏情况逐渐恶化,多数于6个月内死亡,少数好转或痊愈。尸检,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活检示心脏增大,心肌广泛分布的坏死灶,心肌细胞坏死,间质炎性渗出和水肿。 急进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心力衰竭,心脏情况逐渐恶化,好转又恶化,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多在6个月3年内死亡。尸检心肌病变广泛,散在分布心肌细胞坏死灶,并伴有修复过程和局
18、部纤维化,少数有心内膜,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增厚及血管周围纤维化。 慢性心肌炎:临床病史较长,病情较缓,检查有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常多次反复,活检见散在较少的局限性病灶,病灶处有心肌损伤和间质纤维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性变较明显。导管法心内膜心肌活检死亡率0.04% 0.07%,活检可提供70%80%确切病理学,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 1985199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和武警总医院小儿心血管研究中心先后共进行了心内膜心肌活检103例,无一例死亡,成功率为96.9%,可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占99.1%。 6.病毒性心肌炎在诊断中须注意的问题
19、 (1)对某些心电图的认识: 临床可以看到交,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界性期前收缩或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一般都应加作立位体表心电图,如果立体心电图正常说明是神经调节不平衡引起,但如立体心电图仍不正常应怀疑器质性改变,须结合酶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进一步明确诊断。 T波改变的鉴别,在常规体表心电图上,T波的易变性甚大,可以是形态、极性改变或是振幅异常,,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也可三者均有,故在小儿或青年多导联T波改变可能是病理性的,也可能属非病理性,因此须进行必要的鉴别。 A.两点半综合征(half-past-two syndrome):“两点半综合征”时、aVF导
20、联T波倒置,故小儿易误诊为心肌炎。其心电图特点是当额面QRS电轴 90,T电轴,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为-30时,T-QRS电轴类似钟表两点半,正常人T-QRS电轴夹角45,但少数人可增大至120,结果:导联QRS波振幅之代数和等于0;、aVF的QRS主波向上,而T波均向下;运动或口服钾盐可促使倒置T波转为直立。 B.Da Costas综合征:由于忧虑、惊恐等均,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可使、aVF导联T波倒置,心神经官能症者发生率尤高,故又称战士心,当静息时T波恢复正常。 C.。,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症_小儿病
21、毒性心肌炎有哪些并发症 各种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多见,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亦可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并发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阿-斯综合征。新生儿心肌炎常并发黄疸,多脏器功能损害,DIC,出现心-脑-肝综合征等。,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西医治疗 1.卧床休息 在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减少心脏负担及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再开始逐渐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 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肤痛及,内科学疾病部分:
22、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肌痛,应及时处理,可用解痛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控制心力衰竭 并发心力衰竭必须及时控制,由于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故多选用速效及速排的制剂,如毛花苷C(西地兰)或地高辛,剂量应使用有效量的1/21/3即可,在急性心力衰竭,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控制后即可停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使用偏小的维持量,直至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为止。利尿药的使用要注意补钾,防止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4.肾上腺皮质激素 经一般治疗后心力衰竭或末梢循环衰竭未能控制及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
23、的松每天510mg,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kg或地塞米松0.30.6mg/kg,好转后改口服泼尼松(强的松)剂量开始每天12mg/kg,12周后减量。但在感染早期(起病18天内)一般不宜应用,因激素有抑制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有些学者提出使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 (1)心肌炎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短期使用。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2)心肌炎时新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短期应用。 (3)心肌炎严重,其他治疗无效,可在严密保护下试用,情况好转后,出院在家继用,并注意防治感染。 5.免疫抑制药的使用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泼尼松(强的松)加或
24、不加硫唑嘌呤azafhioprine治疗,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多用于有心力衰竭而用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病人,治疗前后用心内膜心肌活检随诊,治愈率只有3.17%,好转加痊愈占42.9%,死亡及恶化占38.1%,可见对重症合并心衰的心肌炎,用免疫抑制药治疗只能争取1/2的机会。少数病例长期使用这种药物往往继发危及生命的周身感染。,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6.维生素C的应用 维生素C有促进心肌病变的恢复、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和纠正心源性休克的作用。剂量为100200mg/(kg次)加5%葡萄糖20ml静脉缓注,1次/d,急性期疗程4周。 7.改
25、善心肌代谢药物 三磷腺苷(ATP)、辅酶A、细胞色素C(先作皮试),及泛癸,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利酮(辅酶Q10)等均可应用,1次/d,肌注,亦可静脉缓滴极化液。 8.心肝宝(冬虫夏草头孢菌丝) 可直接作用于心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且具有活化T和B细胞、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抑制抗体形成作用,剂量:5岁以上4粒/次,3次/d;5岁以,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下3粒/次,3次/d,(每粒相当于心肝宝0.25g),根据目前国内学者研究多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单独使用效果似不够理想。 9.心源性休克治疗 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必须进行抢救。 (1)输液:为了恢复有效循环量,应静脉输液,但不可过多过快,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全,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天总入量10001200ml/m2(每天3050ml/kg),其中先给低分子右旋糖酐10ml/kg可在12h输完,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而后将余液匀速在2223h内输入,有酸中毒者可加5%碳酸氢钠。 (2)维生素C:每天100200mg/kg,开始即刻静推、如注射后,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健康体育微课
-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助力金融审计:2025年智能算法在合规性审查中的应用报告
- 内科患者的护理
- 回肠造口关闭术后的护理查房
- 大叶性肺炎并发症
-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全流程解析
- 2025至2030基金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骨肿瘤患者公休会健康教育
- 二零二五年度厕所革命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合同
- 医学教程 《精神卫生法》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粪便菌群移植(FMT)行业经营风险与投融资趋势预测报告
- 2024年银发族消费报告-京东
-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全册课堂作业
- 银行灭火和应急疏散应急预案
- 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书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4年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装饰雕塑课件-基于形式的装饰雕塑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下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食品营养学(暨南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暨南大学
- 大一新生的学业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