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和倍、差倍问题_第1页
鸡兔同笼、和倍、差倍问题_第2页
鸡兔同笼、和倍、差倍问题_第3页
鸡兔同笼、和倍、差倍问题_第4页
鸡兔同笼、和倍、差倍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鸡兔同笼】是我国著名的趣味数学题之一,实际上这题的答案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题目是这样的:鸡兔同一个笼子,头35,脚34只,请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方程法一元一次方程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4x+2(35-x)=944x+70-2x=942x=94-702x=24x=1235-12=23(只)或 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2x+4(35-x)=942x+140-4x=942x=46x=2335-23=12(只)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抬腿法法一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除以2=47只脚。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头数多1,这时,脚与头的总数之

2、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法二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还剩下94352=24只脚 , 这时鸡是屁股坐在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所以有242=12只兔子,就有3512=23只鸡二元一次方程解:设鸡有x只,兔有y只。x+y=352x+4y=94(x+y=35)2=2x+2y=70(2x+2y=70)-(2x+4y=94)=(2y=24)y=12把y=12代入(x+y=35) x+12=35x=35-12(只)x=23(只)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练习题(八)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公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

3、数-每只鸡脚数) 鸡兔同笼问题例题透析1 1、 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我们设想,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脚的总数的一半,也就是2442=122(只).在122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122减去总头数88,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122-88=34,有34只兔子.当然鸡就有54只. 答:有兔子34只,鸡54只. 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

4、单!能够这样算,主要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2倍.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对这类问题给出一种一般解法.还说此题. 如果设想88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88只脚,比244只脚多了 884-244=108(只).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884-244)(4-2)= 54(只).说明我们设想的88只“兔子”中,有54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88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88=176(只),比244只脚少了244-1

5、76=68(只).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4-2)只脚,682=34(只).说明设想中的“鸡”,有34只是兔子,也可以列出公式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上面两个公式不必都用,用其中一个算出兔数或鸡数,再用总头 数去减,就知道另一个数.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常用这样的思路求解,有人称为“假设法”. 鸡兔同笼问题例题透析2 红铅笔每支0.19元,蓝铅笔每支0.11元,两种铅笔共买了 16支,花了2.80元.问红、蓝铅笔各买几支? 解:以“分”作为钱的单位.我们设想,一种“鸡”有11只脚,一种“兔子”有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 现在已经把买铅笔问题,转化成“

6、鸡兔同笼”问题了.利用上面算兔数公式,就有蓝笔数=(1916-280)(19-11)=248=3(支).红笔数=16-3=13(支). 答:买了1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 对于这类问题的计算,常常可以利用已知脚数的特殊性.例2中的“脚数”19与11之和是30.我们也可以设想16只中,8只是“兔子”,8只是“鸡”,根据这一设想,脚数是8(11+19)=240.比280少40.40(19-11)=5.就知道设想中的8只“鸡”应少5只,也就是“鸡”(蓝铅笔)数是3。 308比1916或1116要容易计算些.利用已知数的特殊性,靠心算来完成计算. 实际上,可以任意设想一个方便的兔数或鸡数.例如,设想1

7、6只中,“兔数”为10,“鸡数”为6,就有脚数1910+116=256.比280少24.24(19-11)=3,就知道设想6只“鸡”,要少3只. 要使设想的数,能给计算带来方便,常常取决于你的心算本领. 鸡兔同笼问题例题透析3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 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解: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 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 “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

8、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4.5,“鸡”数=7-4.5=2.5,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 答: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4.5,“鸡”数=7-4.5=2.5,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 答: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 鸡兔同笼问题例题透析4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 是17岁.四

9、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 解: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254-86)(4-3)=14(岁).1998年,兄年龄是14-4=10(岁).父年龄是(25-14)4-4=40(岁).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40-10)(3-1)=15(岁).这是2003年. 答: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

10、 鸡兔同笼问题例题透析5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解:因为蜻蜓和蝉都有6条腿,所以从腿的数目来考虑,可以把小虫分成“8条腿”与“6条腿”两种.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条腿的 蜘蛛数=(118-618)(8-6)=5(只).因此就知道6条腿的小虫共18-5=13(只).也就是蜻蜓和蝉共有13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再利用一次公式蝉数=(132-20)(2-1)=6(只).因此蜻蜓数是13-6=7(只). 答: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蝉.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5下载券 973人已下载下载

11、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我要定制简历 鸡兔同笼问题例题透析6 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解: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52-7-6=39(人).他们共做对 181-17-56=144(道).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兔脚数=4,鸡脚数=2.5,总脚数=144,总头数=39.对4道题的有(144-2.539)(4-1.5)=31(人). 答:做对4道题的有

12、31人. 鸡兔同笼练习题 1 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2 在一棵松树上有百灵鸟和松鼠共15只,总共有48条腿,百灵鸟和松鼠各有多少只? 3. 56个学生去划船,共乘坐10只船恰好坐满,其中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4.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它一连运了17天,共运了222次,问这些天中有多少天下雨? 5.某食堂买来的面粉是米的5倍,如果每天吃30千克米,75千克面粉,几天后米吃完了,而面粉还剩下225千克,这个食堂买来的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6.鸡和兔放在一只笼子里,共有29个头和92只脚,那么笼中有多少只兔? 7.

13、15元钱买50分邮票和20分邮票共63张,那么20分邮票与50分邮票相差多少张? 8.人民路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每人栽3棵树,学生平均每3个人栽1棵,一共栽100棵。那么,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植树? 9.张三买了两种戏票一共30张,付出200元,找回5元。甲种票每张7元,乙种票每张6元。张三买了多少张甲种票? 10.杨帆每学期的21次测验成绩全是4分或5分(老师采用5分评分制)。总共加起来是100分。他得了多少次5分? 11.给货主运2000箱玻璃。合同规定,完好运到一箱给运费5元,损坏一箱不给运费,还要赔给货主40元。将这批玻璃运到后收到运货款9190元,损坏了多少箱? 12.

14、 20分和50分的邮票共36枚,共值9元9角,那么两种邮票分别有多少枚? 13.有一堆土方共400方,有大小两辆汽车,大车一次拉了7方,小车一次拉4方,运完这堆土共拉了70车。那么大车拉了多少次? 14.电视机厂每天生产电视机500台,在质量评比中,每生产一台合格电视机记5分,每生产一台不合格电视机扣18分。如果四天得了9931分,那么这四天生产了多少台合格电视机? 15.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可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那么这几天当中共有几个雨天? 16.有大小拖拉机共30台,今天一共耕地112公顷,大拖拉机每天耕地5公顷,小拖拉机每天耕地

15、3公顷,大小拖拉机各有几台? 17.现有大小塑料桶共50个,每个大桶可装果汁4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果汁2千克,大桶和小桶共装果汁120千克。问大小塑料桶各有多少个? 18.某运动员进行射击考核,共打20发子弹。规定每中一发记20分,脱靶一发扣12分,最后这名运动员共得240分。问这名运动员共打中几发? 19.某校在组织篮、排球联赛之前一次拿出720元人民币,准备购置一些比赛用球。已知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要贵20元,6个篮球和8个排球的价格相等。请你算一算,如果用这些钱都买篮球能买多少个?如果都买排球能买多少个? 20蜘蛛有8条腿,蜻蜒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虫16只,

16、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小虫各几只? 21搬运1000只玻璃瓶,规定安全运到1只可得搬运费3角,但打碎1只,不但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如果运完后共得运费260元,那么,搬运中打碎了几只玻璃瓶? 22、一辆卡车装运玻璃仪器360个,每个运费5元,若损坏一个仪器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50元,结果司机只收到运费1250元,问损坏了几个仪器?和 倍 问 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及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叫和倍问题。 解这类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数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

17、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 小数(1倍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或两数和小数(1倍数)=大数(几倍数) 解决和倍问题,为了理解题意,可以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 1、三、四年级的同学们一共制作了318件航模,四年级同学制作的航模件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的同学各制作了多少件航模? 2、 哥哥和弟弟共有图书120本,哥哥的图书是弟弟的3倍,哥哥有图书多少本?3、 小强和小明共有28本练习本,小强的练习本比小明的2倍少2本,小强和小明各有几本练习本? 4、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360,已知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

18、的2倍,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5、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若是把0去掉,则与加一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6、商店运来橘子、苹果、香蕉共5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少3千克,香蕉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多2千克,橘子重多少千克? 7、一个除法算式,商是5,余数是1,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9,除数是多少?差 倍 问 题 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与差相对应的倍数差,从而示出一倍数,再求出其它的数。解题时,我们一般也是先借助线段图帮助自己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 小数(一倍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或小数(一倍数)+两数差=大数(几倍数)1、 三年级图书比四年级图书多50本,并且三年级图书数是四年级的3倍,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图书多少本? 2、 果园里栽的梨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