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工程施工_第1页
大树移栽工程施工_第2页
大树移栽工程施工_第3页
大树移栽工程施工_第4页
大树移栽工程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 大树移植栽工程施工,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大树移栽概念,概念:一般是指胸径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大树移植,一、大树移植的目的意义及特点 目的意义 1.调整绿地树木密度:初植密度大,随着生长调整密度。 2.建设工地原有树木保护: (1)尽可能保留 (2)必要性移植 3.城市景观建设需要:易形成景观,但不能过分强调大树,大树进城,要适度控制。 特点 A.成活困难 1.年龄大,发育深,细胞再生能力下降,根系恢复慢。 2.水平根、垂直根范围小,新根形成缓慢使有效的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投影附近,而移植所带土球内吸收根很少,且高度木栓化,故极易造成树木移栽后失水死亡。

2、 3.树体高大,蒸腾作用大,地上部蒸腾面积远远超过根系的吸收面积,树木常因脱水而死亡。 4.土球易破裂。 B.移植周期长:作移植前断根处理,几个月或几年。 C.工程量大、费用高:规格大,技术高,机械化程度高。 D.限制因子多。,大树移栽工程施工,1)树种及规格选择 2)施工区域的树种规划及定植穴 3)运输线路勘测及设备准备 4)大树移栽技术及相关培训,移栽前制定完整配套移栽方案,1)树种及规格选择,确定好树种品种及规格 选树的原则:一般选用乡土树种 确定好树种的来源 做好移栽前各项准备工作,(1)选苗的技巧 要选成活率高的树苗:,长势缓慢,树冠丰满,树杆低,树皮厚,树体老结的的树成活率高;,根

3、系生长受到障碍物阻挠无法向外扩张的树成活率高;,选择移植过的大树、苗圃里的树、公路边的树和房前屋后的树;,选择便于挖掘、吊装及运输的树;容器苗移植成活率高。,(2)选苗的关键点,须根多的苗才是要选的好苗 山苗不利于移植成活;不要选又高又瘦的树苗,2)施工区域的树种规划及定植穴,根据绿化工程要求做出详细的树种规划图,确定好定植点,并根据移栽大树的规格挖好定植穴,准备好移栽时必需的设备、工具及材料,如吊车、铁锹、支撑柱、肥料、水源及浇水设备、地膜等。,3)运输线路勘察及设备准备,根据运输要求,提早考察运输线路,如路面宽度、质量、横空线路、桥梁及负荷、人流量等做好应对计划,准备好运输相关的设备,如:

4、汽车、吊车、绑缚及包装材料等。,4)大树移植技术及相关人员培训,根据大树移植要求,制定好相关移植技术规程并进行人员培训,明确分工和责任,协调联动,确保移栽工作准确、有序的进行。,大树移栽工程施工,1)大树移栽的时期 2)大树的处理 3)大树挖掘和包装 4)大树的吊运 5)大树定植,大树移栽技术,1)大树移栽的时期,选择最佳时期,可以提高成活率。,1春季移植:早春为好,树液开始流动,枝叶开始萌芽生长,根系易愈合,再生能力强。,2夏季移植:树体蒸腾量大,不利于移植,需处理:加大土球,强度修剪,树体遮荫。,3秋季移植:水分和温度适宜,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移植成活率高。,4冬季移植:使用较少,不宜于低温

5、、寒冷的地方。南方冬季移植应保温防冻。,2)大树的处理,1.大树预掘的方法 多次移植 预先断根法(回根缩坨) 根部环状剥皮法 切根处理:采取断根(回根、切根)使主要的吸收根系回缩到主干根基附近,在大树移植前1-3年,分期切断树体根系,以促进侧、须根生长。 以树干为园,以胸径3-4倍半径画园断根。 用萘乙酸0.1%浓度切口涂沫,促生根。 拌着肥料的泥土填入夯实,定期浇水。,2.大树的修剪 修剪枝叶 摘叶 摘心 剥牙 摘花摘果 刻伤和环状剥皮 平衡修剪:根系受伤严重,对树冠修剪,减少蒸腾 全株式:全株式原则上保留原有的枝干树冠,只将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及过密枝剪去,适用于萌芽力弱的树种,如雪松、

6、广玉兰等,栽后树冠恢复快、绿化效果好。 截枝式:截枝式只保留树冠的一级分枝,将其上部截去,如香樟等一些生长较快,萌芽力强的树种。 截干式:截干式修剪,只适宜生长快,萌芽力强的树种,将整个树冠截去,只留一定高度的主干,如悬铃木等。由于截口较大易引起腐烂,应将截口用蜡或沥青封口。,3.编号定向 4.清理现场及安排运输路线 5.支柱、捆扎 树冠麻绳收冠,绳着力点垫软物,以免擦伤树皮。 大树高时,并有倾斜,在挖前用毛竹杆将树支撑枝,以防倒伏。 6.工具材料的准备,(1)带土球软材包装,有软包装土球移植法移栽大树方法与方木箱移栽相似,但不需用木箱板、铁皮等材料和某些工具材料,只要备足蒲包片、麻袋、草绳等

7、物即可。土球的大小,可按树木胸径的7-10倍来确定,开挖前,以树木为中心,按比土球直径大3-5cm为尺寸划一圆圈,然后沿着圆圈挖一宽60-80cm的操作沟,土球厚度不小于土球直径的1/3。挖到底部应尽可能向中心刨圆,一般土球的底径不小于球径的1/4,形成上部塌肩形,底部锅底形。便于草绳包扎心土。起挖时如遇到支撑根要用手锯锯断,切不可用锹断根,以免将土球震散。,3)大树挖掘和包装,(2)木箱包装移栽法,对于必须带土球移植的树木,土球规格如果过大(如直径超过1.3m时),很难保证吊装运输的安全和不散坨,改用木箱包装移植,适于移胸径15-30cm或更大的树木以及沙性土壤中的大树。,泥球起挖与包扎的关

8、键点,起挖工具准备要充分;起挖时间越短越利于成活。,起挖时碰到粗大根必须用锋利的铲或锯子切断,不可用铁锹 硬性铲断;超大规格的树应预先缩坨断根。,起挖泥球大小必须符合规范;泥球包扎腰箍与网络以“紧”为准则。起挖时 有主跟的树木尽可能保留主根,特别是山苗,以免养分流失,影响成活率。,施工中要注意泥球起挖包扎的好坏,这将直接影响树木移植的成活率。,4)大树的吊运,(一)人工装卸,1土球1.2米以下,又难以使用吊车,可进行人工装卸。,2人工抬运,抬绳必须双股扣栓系土球上,不得栓在树干基部。,3起坑前应在前进方向挖一斜坡,宽度大于土球60cm,前杠须有人扶撑上肩,后杠要用力挺腰,左右杠要分别用左右肩,

9、树干要有人抬平。,4人工装车用跳板,厚6cm、宽30cm、长4m以上。,(二)吊装,1吊运用带钩钢丝绳或双股大绳捆土球,并在钢丝绳或大绳里面垫上几个小木板,以免勒破土球。,2吊装时,吊绳可栓在树干基部,钢丝绳里应垫麻袋等软材料,以免勒伤树皮。,3装车时,土球向前,树身向后,后车厢板要垫草袋或软其它材料。,4装车后,树冠超长超宽,应再用绳接紧树冠悬挂红色标记。,(三)运输、卸车,1运大树,须有专人在车押运,2,行车稳,车速宜慢,20-30公里/小时,路面不好,要降速,超过 100G的市政课件下载地址: 访问密码 d5cf 十一月市政培训班的网址: 12年过的一级市政和造价师 一次性八门 ,携手十

10、一 通过市政 qq群:136816564,装运要点与技术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点:,争取最短时间完成挖掘到栽植的过程;,装运中保护泥球不松散,泥球两边用土包固定;注意 保护枝杆与树皮不被磨损;,喷洒蒸腾抑制剂,最大程度减少树叶的蒸发,对成活 大有好处;,罩上遮阳网,减少叶片晃动,减少树木的招风面,树 体需用绳与车厢紧密连接。,-随挖、随包、随运、随栽,1栽前按设计定好位置,测定标高,编好坑号,对号入坑。,2栽植坑规格,应比土球直径大80-150cm,深度比土球高深30cm,栽前坑土成包子形,栽植深度以土球表面低于地面5cm。,3吊装入坑时应转动树冠,最佳形态方向朝主要观赏面。,4树木吊正后,要尽量取

11、完所扎材料,修剪断根,破根,在分层填土整实,填土深为球深1/5。,5)大树定植,5夯实后要毛竹杆支撑,绑扎处采用软材料衬垫,同时放开树冠,进行二次修剪。,6定根水分2次浇灌,第一次在支柱、修剪完后满浸淹水至坑面,经查浸透后复土回填至地面平,在坑内边缘筑一小圈,高30cm,再进行二次浇水,直至堰土浇水不浸为止,若发现塌陷漏水,应填土漏洞。,7浇水量:树坑直径150、200、250、300cm浇水量600千克,7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大树起挖过程,1将土球四周的土挖出 2球体底面离地3将球体包严固定 4用绳索捆扎5将木板放人球体下 6准备启运,大树移栽工程施工,大树移栽后的养护,1)支撑树干:高大乔木,栽植后应立即立支柱支撑树木,防止大风松动根系。以正三角支撑为好,支撑点为树体高度2/3处,支柱根部应入土中50cm。 2)水肥管理:水慢浇方法;叶面施水(带肥)20-30天用100mg/L尿素+150mg/L磷酸二氢钾浇于叶面 。 3)生长素处理:促发新根。 4)包裹树干:防树体水分蒸腾过大,用草绳等软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