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11.ppt_第1页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11.ppt_第2页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11.ppt_第3页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11.ppt_第4页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解读,2013年6月18日,一、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框架基本情况 二、土地管理法律主要制度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改革方向 三、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和矿产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改革方向,第一部分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框架基本情况,1.国土资源管理法律基本完善,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011年3月,截至年月底,我

2、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部、行政法规部、地方性法规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目前国家出台了法律3部,配套行政法律12部,部门规章50余部,基本上各省区市都制定了配套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和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土地管理在土地权利、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征收、建设用地、土地市场等各方面,矿产资源管理在探矿权登记、采矿权登记,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矿山环境、地质资料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是社

3、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和测绘法制建设逐步完善。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包括海洋和测绘法制建设的内容。,国家法律法规框架组成,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组成一,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组成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组成四,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组成五,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组成六,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框架组成七,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框架组成,2.国土资源管理法制建设要注重加强内部和谐统一建设,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中开展了对法律法规的全面清理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了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部行政法规,对部行政法规作出修

4、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废止地方性法规部,修改地方性法规部,基本解决了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明显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等问题。,共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906件(其中规章54件,规范性文件852件),废止规章1件、修改规章6件,废止和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152件、修改规范性文件24件。清理后,国土资源部现行有效的规章53件(含修改后的6件)、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700件(含修改后的24件)。根据发布文种的特点和形式,分别以5部规章、1个通知、3个公告共9个文件发布此次清理结果。,通过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保障法制的统一性,什么是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 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

5、指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布,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在本系统或者本辖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首先是文件。具有规范的体式。符合公文的基本要求。 其次涉及当事人。部门内部人、财、物管理的文件不能算规范性文件。如国土资源部加强机关财务管理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等等。 第三是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反复适用。关于某个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关于某个矿山问题的函。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形式: 通知、决定、意见、规定、办法等等(国土资发,国土资厅发) 发布机关:国土资源部、厅、局及其办公厅(室) 发

6、电、函复、党组文件、检查方案、实施方案一般不是。但其中有抽象的约束行为的例外。 涉及法律应用解释的复函属于规范性文件。,审查主体:法制机构 审查内容:一是否合法。首先要符合上位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的,要提请人大常委会裁定。 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定。,其次要符合行政管理法律相关规定。如不得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收费。 再次要符合部门职权。国家主权、政府机构设置、国家基本制度、基本民事刑事制度、基本经济、财政、税收、海关、

7、金融、外贸、诉讼、仲裁、财产征收由法律规定。,二是兼顾合理性原则。 是否公平、公正 是否行业保护、市场垄断 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是否有利于保护财产权人的权益 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的,3.法制建设的制度选择要注重科学性 法律要有刚性和要有延展性,要能够适应情况的变化 制度设计要科学合理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审批清理,经典案例 英国运送犯人到澳大利亚 二战期间美国军用降落伞的合格率,1788年1月26日,由菲利普率11艘船只组成的第一舰队载罪犯700余名抵达悉尼港。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英国向澳洲运送囚犯始于1788年,终于1868年,期间英国共向澳大利亚运送了约16万名男女囚犯

8、。 犯人船理论。,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选择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制度的科学性。,第二部分土地管理法律主要制度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改革方向,土地权利制度 土地规划制度 耕地保护制度 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市场制度,土地权利是土地权利人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权利法定。物权的种类与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我国物权法:第五条明确,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土地权利制度的法律条款 宪法 民法通则 物权法 土地管理法,宪法: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第九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

9、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第十条,物权法:除关于动产的规定外,几乎其他条款都与土地权利有关。,土地管理法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关于土地权利的规定。,操作性规定 土地登记办法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办法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规定,土地权利体系,混合住宅分割登记? 依法批准的用途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级类不对应的,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级类重新确定归属地类,按照新归属地类办理登记,同时在土地证书“记事栏”内标注批准用途。(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134号),土地规划制度 土地分类

10、制度 土地规划编制 土地计划指标分配 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土地用途分类是基础 土地分类 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 建设用地: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旅游军事用地 其他用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全国五级规划 上级规划约束下级规划 使用土地必须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土地计划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

11、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审批程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相同,一经审批下达,必须严格执行。(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内容,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第二十五条),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12、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 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农用地转用审批。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不管是征收为国有的,还是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建设的,都应当首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耕地保护制度 占一补一制度 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的经济制度,一是占一补一制度。非农业建设项目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要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要求的

13、,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实践中大部分建设单位都是通过缴纳耕地开垦费落实补充耕地义务。建设单位缴纳费用完毕即为履行义务。由收取开垦费的政府以代履行的方式实施补充耕地。先补后占。,二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以省为单位,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三是

14、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哪些土地必须划入基本农田,并且规定了基本农田占耕地的比例,即基本农田的数量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法律同时规定,建设项目需要征收基本农田的,一律由国务院批准。,四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耕地。收取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国务院或者省政府在批准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时,向取得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市县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纯收益。中央地方三七开,用于耕地开发。,国务院31号文件调整相关税费,提高征地成本。提高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的缴纳标准。,国务院3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政府领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主要负责人对本

15、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及土地规划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征收审批制度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 征地程序制度 征地纠纷解决制度,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过程。,宪法 土地管理法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的通知 征地公告办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土地管理法在“建设用地”一章中规定了土地征收的有关内容。,国务院有关文件在关于征

16、地补偿安置制度、征地程序等方面给予了完善。,国土资源部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土地征收的程序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对征地工作的具体实施的操作性方面进一步完善。,征地审批制度。 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建设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千亩以上的,由国务院批准。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基本农田;(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征地补偿安置制度 土地补偿费: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国

17、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至六倍。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 1986年土地管理法规定,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二至三倍。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28号文件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城市规划区内的无地农民进社保。 全国逐步推行区片综合价和统一年产值标准,大概提高20-30%。,国务院

18、31号文件提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征地程序制度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了两公告一登记的征地程序。 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实施后增加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确认程序。,征地纠纷解决制度 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以下简称土地权利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土地管理

19、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通知),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 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其作出的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收土地方案已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 (二)市、县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

20、已经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程序实施征地行为 ,补充: 2004年区分土地征收与征用 2004年宪法与土地管理法的修正,这样修改,主要的考虑是:征收和征用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之处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关于土地征用的规定,以及依据这一规定制定的土地管理法,没有区分上述两种不同情形,统称“征用”。,从实际内容看,土地管理法既规定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情形,实质上是征收;又规定了临时用地的情形,实质上是征用。为了理顺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征收、征用而

21、发生的不同的财产关系,区分征收和征用两种不同情形是必要的。,土地市场制度 土地有偿出让制度 公益性用地划拨制度 闲置土地处置制度 土地估价制度,宪法 土地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镇国有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宪法第十条第四款),1990年国务院出台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国家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明确了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作

22、出了规定,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做了法律安排。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将这些规定上升为法律。,土地有偿出让制度。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公益性用地划拨制度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2008年国务

23、院3号文),闲置土地处置制度 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六条),土地估价制度 土地估价人员依据土地估价的原则、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方式、土地预期收益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对土地收益的影响,综合评定出某宗地或多宗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的某一时点的价格。,国家实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 房地产价格评估,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国家规

24、定的技术标准和评估程序,以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为基础,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进行评估。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四条),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改革方向初探,土地管理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要通过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解决。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征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先期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解决其他问题。,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十七届三中全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

25、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十七届五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首先看公共利益 界定公共利益,缩小征地范围,我国宪法修正案第2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尽管上述法律规定了国家只能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征收集体土地,但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内涵是什么

26、?其范围如何界定?等等,对此,宪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土地管理法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使用国有土地。”,“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这就是说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除使用国有土地外都可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实际上扩大了征地范围,没有体现法律规定征地为公共利益需要的特定条件。,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设项目都是国家投资,建设单位体现国家利益,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及工商企业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成分多样性,投资主体多元化,除了国家

27、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用地外,还有以各种形式投资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不同所有制企业或个人用地,显然这些具有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已经不属公共利益的范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规定 日本:公共利益详细的规定见于土地征用法 台湾:土地法界定 英国法律中没有对于公共利益的明确定义,(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

28、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土地管理法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管理法修改需要界定公共利益,能够界定公共利益,但更重要的是补偿到位,再次看补偿安置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补偿安置,现行征地补偿模式的沿革 1953年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实行产量总值法。规定,一般土地以其最近三年至五年产量的总值为标准。,1957年征地办法在保持原有征地补偿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补偿费改由当地人民委员会会同用地单位和被征地者共同评定.对于一般土地,以它最近两年到四年的定产量的总值为标准

29、,如无影响的可以不补偿。该办法一直实施到1982年。,1982年的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征用耕地(包括)菜地的补偿标准,为该耕地年产值的3-6倍,年产值按前3年平均年产量和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安置补偿费为每亩年产值的2-3倍。 产值倍数法。,1986年土地管理法 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级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总和不超过前3年平均产值的20倍。 明确了青苗补偿。,1998年土地管理法 土地补偿费,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安置补助费,4-6倍,总和不超过30倍。 明确了青苗补偿。,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 征地补偿安置指导思想发生

30、重大转变。更加注重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明确要求制定新的补偿安置测算方法。补偿安置标准进一步提高。明确要求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沿革:从计划经济发展到目前 安置为主、补偿为辅 到1998年货币补偿为主,安置为辅 从补偿依据看,从土地用途到土地的产值到人的需求 从补偿原则看,从国家建设优先,到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世界各国的做法 美国:合理补偿。土地征收补偿根据征收前的市场价格为计算标准,它充分考虑到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不仅补偿被征土地现有的价值,而且考虑补偿土地可预期、可预见的未来价值;同时,还补偿因征收而导致相邻土地所有者、经营者的损失,充分保障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 。,加拿大:当时

31、的市场价格补偿 。 被征用部分的补偿,必须依据土地的最高和最佳用途,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补偿。,有害或不良影响补偿(如严重损害或灭失价值),主要针对被征用地块剩余的非征地,因建设或公共工作对剩余部分造成的损害,还包括对个人或经营损失及其他相关损失的补偿。这种补偿不仅包括被征地,还包括受征地影响相邻地区的非征地。,干扰损失补偿,被征地所有者或承租人因为不动产全部或基本征用,因混乱而造成的成本或开支补偿。 重新安置的困难补偿。,日本:完全补偿。土地征收补偿是根据相当补偿的标准来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完全补偿标准确定土地补偿费。具体来看,日本征用土地的补偿包括5个部分:,征收损失补偿,对征地造成的财产

32、损失进行补偿,按被征收财产的经济价值即正常的市场价格补偿;通损补偿,对因征地而可能导致土地被征者的附带性损失的补偿;少数残存者的补偿,对因征地使得人们脱离生活共同体而造成的损失的补偿;,离职者的补偿,对因土地征收造成业主失业损失的补偿;事业损失补偿,对公共事业完成后所造成的污染对经济和生活损失等的补偿。另外,日本的土地征收补偿方法,除了现金补偿,还有替代地补偿(包括耕地开发、宅地开发、迁移代办和工程代办补偿等)。,解决方式 从土地功能角度解决补偿问题 从土地作为当事人的财产角度进行物权补偿 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角度进行社会保障补偿 从宅基地作为居住保障的角度进行安居保障,现行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

33、会保障问题 国家社会保障的种类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安排,最后看征地程序 关于土地征收程序,现行征地程序主要是: (1)市县政府拟定征收土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包括征收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权属、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等。 (2)提出申请。由市县政府持有关文件,逐级向有准权的政府(国务院或省政府)提出征地申请。,(3)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征地申请。 (4)市县政府组织实施。内容包括: 在收到征地批准书后,将批准书有关内容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补偿登记。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农业等部门拟定征

34、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公告,听取意见。组织、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5)市县政府支付补偿安置费用。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由全额支付。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不议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发争议的,由市、县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上一级地方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6)交付土地。,国外的征地程序: 既确保国家征地权的行使,又充分保护土地被征用者的合法利益的原则。 基于保护人民合法财产权以

35、及防止征收权恣意行使的考虑,都特别重视征收程序,且程序是以被征收人利益的保护为中心来设计。,以日本为例,公用征收程序分为:举办事业的认定、征收范围及补偿金的裁决、补偿金的给付与征收的完成。,以英国为例,征收程序分为:征收申请、征收核准、补偿的拟定或裁定、让与合同的订立与补偿的给付。,以法国为例,土地征收程序分为:举办事业的核准、征收土地范围的核定、提请法院给予裁决、法院裁定补偿金额、补偿金给付与征收完成。,从我国改革方向看,主要是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调查、确认、预公告、听证、听取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意见、人大审议,另外完善征地纠纷的解决机制,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日本为代表的

36、行政系统内的裁决制,日本在行政系统内部设立专门的土地收用委员会负责征收裁决;另一类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法院裁决制,在普通法院内部设立专门的土地法庭负责土地征收裁决。,英国: 对强制购买令不服,主要是向规划监察署提起上诉 对补偿数额不满意,由土地裁判所来处理 对上述裁决不服,最终由法院解决,山东和北京 签不签协议 如何制约政府权力,长远看, 土地管理法制建设需要分步骤地推进,(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权属变动的要登记 土地权能要明晰 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二)继续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落实责任制 绩效考核 问责制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采取激励措施,(三)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还有很多限制

37、地方财政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 缩小划拨用地范围,(四)严格实行节约集约用地 对不同产业区域、布局等进行调控 严格准入条件,建立土地使用标准体系 推进市场化配置,充分竞争 处理好闲置土地 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五)完善法律责任 明确竞合的处理。 实事求是规定法律责任。,第三部分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和矿产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改革方向,矿产资源勘查制度 矿产资源开采制度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矿业权制度,(1)矿产资源勘查制度 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制度 地质勘查许可制度 整装勘查,关于地质勘查资质制度 1991-2003年实行的是地质勘查资格准入制度 依据1991年地矿部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2003-

38、2008年实行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制度 因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这项许可。国土资源部颁发了一个文件。,2008-至今 实行地质勘查资质准入 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包括了“地质勘查单位资质的认定”,在此基础上制定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关于地质勘查许可制度 两级审批登记机关 中央负责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产资源;领海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外商投资勘查的矿产资源;34种矿种。 在规定时间内审批。许可证有有效期等等,符合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的特征,关于整装勘查 同一构造成矿区带上,对同一构造单元的成矿集中区 ,明确方向,集中力量,开展找矿工作,力

39、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对原有矿权不符合整装勘查要求的,要逐步退出。,(2)矿产资源开采制度 开采许可制度 综合开采制度,矿产资源开采登记办法详细规定了采矿权的行政许可制度,包括审批权限,审批主体,申请人应当提交的资料、审批时限等等。符合行政许可法关于行政许可的特征,属于典型的行政许可行为。,综合开采制度 矿产资源法规定,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当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对暂时不能综合开采或者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还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失破坏。,(3)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有偿制度),有偿制度的几个阶段 一

40、是无偿开采阶段(1986年以前) 体制:国家投资找矿-地质勘查成果无偿提供给国有矿山企业-企业开采矿产资源生产矿产品交给国家。,二是有偿开采阶段(1986-1996) 198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1993年的资源税暂行条例按照矿产品销售量普遍征收。 1994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1982年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明确要缴纳矿区使用费。属于有偿开采制度的一部分。1984年的资源税条例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企业开征资源税也属于这一部分。但毕竟面

41、还比较窄。,三是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1996-至今) 199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 。 随后,1998年国务院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对矿业权有偿取得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对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矿产地的矿业权的,矿业权申请人除按规定缴纳矿业权使用费外,还应当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价款。确立了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作为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具体表现形式。矿业权使用费按勘查面积或矿区面积及时间计收;矿业权价款,即国家地勘投资收益,按评估价计收。,(4)矿业权制度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度 矿业权的物权制度,一、矿产资源所有

42、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宪法: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1986年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1996年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二、矿业权制度的发展 一是矿业权初步具有财产权属性阶段(1986-1996) 1986年民法通则:国家所有的矿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开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采挖。国家保护合法的采矿权 。此部分属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 一节。,同年3月矿产资源法: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登记。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 。国家保护合法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不受侵犯 。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 探矿权是否是财产权不明确。 采矿权虽是财产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