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8 : - 压强和浮力-作者 : _-日期 : _专题 8: 压强和浮力考纲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说明:不要求计算不规则容器的繁杂计算和压强问题,但可以有定性的分析。压强只要求应用公式本身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不要求与其他公式综合解决计算问题。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说明:测量大气压强,在实验设备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课程标准只提出了“了解”的要求。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做综合题。抓住两点,一是阿基米德原理本身
2、,即浮力与所排液体所受重力的等量关系;二是浮沉条件,即物体的浮沉决定于浮力与物重的关系,它是二力平衡条件的延伸。只限于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运用。过多的综合计算会冲淡学生对这两个重要物理规律的认识。5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明:要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实际应用问题。命题导向纵观全国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考查有关本章知识所涉及的内容有:实例辨别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如何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实例辨别连通器,用有关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大气压强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利用浮力知识设计实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等对本章的考查,一是考查应用技能
3、,如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浮力的计算等,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为主,试题难度以中等为主本章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例约是12,属于重点、难点内容。知识架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与重力方向不压力的大小影响压力作用效压强受力面积的大小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基本概念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用符号p 表示。计算公式 : pf(f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 s物体的受力面积)s(1)s 不变, f;增大压(2)f 不变, s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减小压强 :与增大压强方法则相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形变体
4、验液体压强的存压强计: u 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特液体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与浮力计算公式:pg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 /米 3;h,g=9.8 牛/千克;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做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大气压 :吸盘,吸管等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高度(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高度越大,气压越低)天气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
5、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定义:一切浸在气体或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气体或液体对其的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方向: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浮力浮力浮力大小浮力利用浮沉条件称重法 :下沉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 浮g 物g物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 = g,= vg 。(1)称量法:f 浮 = g f ,(g 是物体受到重力, 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计算浮力方法的读数 )(2)压力差法 :f 浮=f 向上 -f 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 :(1
6、)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浮与沉重力与浮力的大小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悬浮f 浮g 物物液下沉f 浮g 物物液上浮f 浮g 物物液漂浮f 浮g 物物液核心考点解密一、压强1、压强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饔眯 奈锢砹俊 ?压强公式: p=f/ s ,其中:p压强帕斯卡( pa);f压力牛顿
7、( n)22s受力面积米(m)。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6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2、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公式: p=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3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kg/m ;g n/kg ;h m 。从公式中
8、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3、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总是相平的。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7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原理分析:
9、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结论:大气压 p0=760mmhg=76cmhg=1.0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 。说明: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 =760mmhg=76cmhg=1.013105 pa ,可支持水柱高约10.3
10、m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8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五、浮力1、浮力的大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2、浮力的公式: f
11、浮= g 排=液 v 排 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浮力的产生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六、浮力的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2、浮力的应用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9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
12、,实现上升下降。经典例题突破( 2011山东临沂) 9. 根据某建筑工程需要制成了一体积为31m的正方体大理石块,经测定大理石块的质量为3kg。( g 取 10n/kg)2.7 10( 1)该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 2)该大理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解题思路】( 1)已知大理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m / v 可求密度。( 2)知道大理石的质量,可以求对地面的压力f=g=mg,又知道正方体的体积可求其边长,然后可求受力面积s,再根据压强公式求解;【答案】解:( 1)大理石密度m2.7 103 kg103kg / m31m32.7v( 2)大理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mg2.7 1
13、03kg10n/kg 2.7 104n3的正方体大理石块底面积为2体积 1ms1m大理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f2.7 10 4 n2.7 104pap1m 2s【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较大。( 2011浙江绍兴市9题4 分)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10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解题思路】此题主要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通
14、过甲、乙两图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乙、丙两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故答案为c。【答案】 c【点评】此题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解答时知道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的实验探究题。(2011广东湛江)222010 年 12 月 30 日通车的湛徐高速,使得从湛江市区到徐闻县海安港口全程只需约1 个小时,从而使雷州半岛的居民从此真正进入湛江市“一小时生活圈”今年“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李兵从湛江市区出发沿湛徐高速到徐闻参观“大汉三墩”景点,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 ) 质量为 1.8 103
15、kg,车轮与地面2的总接触面积为0.09m ,当汽车以 90km/h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1000n,效率为 30,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 kg( 假设汽油完全燃烧, g 取 10nkg) 求:11(1) 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2) 汽车以 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3)若汽车按照这种方式行驶,这次旅行全程往返 250km,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李兵应该提醒爸爸至少要加汽油多少 kg?f【解题思路】( 1)压强的公式 p= s ,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汽车的总重f g总mg力 g总 ,g=mg,所以 p=s = s =s ,代入数据可求出路
16、面受到的压强。(2)w根据功率的定义可得牵引力的功率p=t,牵引力所做的功w=fs,而速度公式w fsv=st,即: p=t = t=f v;(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是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可利用公式w=fs进行计算,发动机做功时,一部分内能散失在空气中,还有一部分能量克服摩擦而损失,牵引力做的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例即为发动机的效率。根据效率的wwq放公式=q放可得 q放 = ,再利用燃料的热值公式变形为m= q 得出所需要的汽油质量。【答案】 22. 解: (1) 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f=g=mg=1.8 103kg10nkg=1.8 10
17、4n4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pf1.810 n2105pas0.09m2(2) 汽车以 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p=fv =1000n25m/s=2.5 104w(3) 全程往返约 250km牵引力所做的功12w=fs=1000n2.5 105m=2.5108j由 w w 得q mq全程往返约 250km需要汽油的质量为:w2.5108 j18.12kgm30% 4.6107qj / kg答: (1) 汽车静止时对在地面的压强2105pa( 2)汽车以 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2.5 104 w( 3)全程往返约 250km牵引力所做的功 2.5 108
18、j;全程往返约 250km需要汽油的质量为18.12kg 说明:用其他方法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点评】f、功率v、机械功、效率、燃料的本题考查了压强 p= sp=fw=fs热值 q、热量 q放 等知识点,由于压强和功率的符号相同,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功率 p=fv 的公式也比较难理解,效率的问题中,要判断有用功和总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本题难度较大。(哈尔滨)边长为、密度为33201127.210kgm 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4cm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 以33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水 =1.0 10kgm,g=10 n kg)(a. 橡皮泥块的
19、质量是 l2.8 g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28 n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 0.64 n-43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 10 m【解题思路】3334cm=128g,a 错;橡皮泥浸没后,排开液体体积m=v=2g cm等于物体体积,浮 液排33-2m)f =gv=1.010133=0.64n,b 错;橡皮泥小船漂浮时,二力平衡f 浮物10 n=g =mg=0.128kgkg=1.28n,c错; v 排 =f 浮/ 液 g=1.28n/ (1.0 1033kgm10 nkg)=l.28 10-4 m,d对。【答案】 d【点评】本题考察浮力的相关计算
20、,先分析物体的状态(下沉,漂浮),选择合适的公式,是解决本题关键。本题难度较大。( 2011广东) 12如图 5 所示,密度为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 v 的 a、b、c三个实心物体, c正在向上运动, b 静止, 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_,请写出 b 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 fb =_, b物体的密度为 _。【解题思路】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 ,则 fa f b fc vg,b 物体的密度b =m/v=g/gv=fb / gv= vg/vg=, 其实这个地方也可以根据实心物体悬浮时物 =液
21、判断。【答案】答案内容faf b fcvg【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本题难度较大。( 2011 北京) 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7 所示。甲、乙14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 和 s2 ,且 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 ,且 p2 =2p1。将 a 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 b 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甲图 7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 b 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 f1 和 f2。则下列
22、判断正确的是()af1 f2 , 1 2b f1 = f2 ,12cf1 f2 , 1 2df1f2 ,1 2解析: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形状不同,装入液体的密度不同,但液体的深度相同,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 = 1gh;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 = 2gh。根据p2 p1,可推知 2= 2 1,故有 1 2。当甲、乙两球放入两液体静止后, f=2甲 = f 乙,则有 f1 + 1ghs1= f2 + 2ghs2,因为 1 ghs1 2 ghs2,所以有 f1f2,答案: a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液体的压强、浮力等知识,本题涉及
23、了两个过程,运用对比分析,抓住等量关系列式,是解题的关键。真题初体验( 2011山东菏泽) 24( 6 分)你可以把轮船改装成“水下飞机”吗?参照你对飞机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1)为保证船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让这个水下飞机在失去动力时自动浮上水面,舱体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15(2)若没有潜艇的“吸水和排水”装置,如何让水下飞机下沉呢?(要求:用简短文字和简图说明你的设计)(3)按照你的设计,水下飞机下潜时,会停留在需要的深度做水平前进吗?要能控制水下飞机的下沉速度,并能让它保持一定深度水平前进,你又将怎么改变你的设计呢?(2 分难)【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意在考查液体压强与流速
24、的关系、浮力等知识。【答案】( 1)密封(密闭、空心)等均可(2 分)(2)给轮船安装一对下凸上平的机翼(1 分)。机翼截面如图所示( 1 分)(3)不能( 1 分),使机翼的上下表面的弯曲程度可调(或安装活动机翼)( 1 分)【点评】根据题意,细心答题即可。( 2011黑龙江鸡西) 9. 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16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解题思路】 a、c、d出现的现象,都能说明流速大的位置压强下。b 是利用大气压把饮料吸到嘴里。【答案】 b【点评】气体流速与压强的知识和大气压的知识容易混淆,同学们一
25、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难度较小。(2011福州) 19 2010 年 7 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南海成功下潜 3759m,并通过机械手在海底插上中国国旗,如图8 所示,这标志我国已成为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潜入水下经过一段时间调试后匀速下潜,在匀速下潜过程中,它的动能,受到的浮力。在插旗过程中,国旗相对于海底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蛟龙号”能到达设计的深潜目标7000m处,它受到海水的压强是3 3 pa。( g 取 10n/kg,海水 1.03 10 kg/m )【解题思路】由于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在“蛟龙号”潜入水下经过一
26、段时间调试后匀速下潜过程中,动能不变;而浮力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在插旗过程中,国旗相对于海底的距离在减小,所以是运动的; p=gh=1.03103kg/m310n/kg 700m=7.21107pa。17【答案】不变;不变;运动;7.21 107。【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反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了会用。( 2011 重庆市) 17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
27、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选填“大 或“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 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2) 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15( 甲) 中 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 15( 甲) 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相同。甲图 15乙(3) 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_。(4) 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_(选填“不变 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28、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18【解题思路】( 1)压强计应该有良好的气密性,若气密性差,里面进入空气,则对外界压强的反应不灵敏,加不同压强时,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若调节好,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液体的压强不但和液体的种类(密度)有关,还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当比较不同液体的压强时,应控制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3)同种液体密度不变,离液面越深,压强越大,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4)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答案】( 1)小相平( 2)深度(3)大大(4)不变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强计的使用,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对
29、结论性的内容的考查相对简单,难度较小。(2011 年无锡市) 23.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升力和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解题思路】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重力作用,直升机停在空中受到的升力作用,是由螺旋桨转动时,螺旋桨上下表面空气产生不同压强差造成的。【答案】重空气【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的理解,学生易错在认为升力的施力物体是直升机的发动机,难度中等。( 2011江苏南京18 题2 分)如图为运载 “渣土 ” 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1) 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规定 “渣土车 ” 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30km 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 渣土车 ”
30、行驶 3000m至少需要h19(2) 图中的 6 轮“渣土车 ” 装载渣土后总质量为 12t ,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n5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 pa ,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2,则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力不得超过n(g 取 10n为 0.02m kg)【解题思路】()ts3kmf g mg4kg10n1v30km/h0.1h ;( 2)= =1.210kg=1.2 105f ps526=8.4l04。n; =710pa 0.02mn【答案】 (1)0.1(2)1.21058.4 l0 4【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压力和压强的简单计算。易错点:受力面积因为6个轮子的着地面
31、积。试题难度适中。( 2011江苏南京20 题2 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b 和 pc( 酒精 =0.8 1033kg m)(1)pa、pb 和 pc 的大小关系是;(2) 要使水在 c 点的压强 pc 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 20【解题思路】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可知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 pb pa。同一深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故papc。则 pb papc。( 2)要使水在 c点的压强 pc变小,只能减小液体的深度,故可以倒出适量的水。【答案】 (1) pb
32、 papc(2)倒出适量水 ( 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影响液体大小的因素。试题难度适中。( 2011江西) 25、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 16 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 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评估交流】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
33、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21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等问题,尽管我嫩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进行测量。【解题思路】根据p=f/s,测出压力 f 和受力面积 s,就可计算出大气压;其中根据二力平衡,利用转换法间接测出压力的大小;实验中主要有两个地方带来较大的误差:拉力的测量和盘内不是真空。【答案】 p=f/s吸盘中
34、的气体挤不干净(不是真空)拉脱所需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 4f/3.14d2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气压计(托里拆利实验)【点评】本题注重考查科学探究中的“评估”环节,试题立意新巧,考生对如何测量大气压问题不大,但对误差分析普遍比较欠缺,试题难度中等。( 2011 哈尔滨) 44.(2 分 ) 重 8n 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n;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 ,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a.【解题思路】当水平拉力为2n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又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
35、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都没有改变,因此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当拉力增大到 3n 时,滑动摩擦力仍是2n,两个力方向相反, f 合 =f 拉-f=3n-222n=1n;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此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根据p=f/s=8n/0.02m2=400pa【答案】 1400,【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受力分析能力,通过平衡状态判断平衡力,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求合力,知道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和联系,会求压强。本题难度较大。( 2011广东) 21(6 分) 在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 20
36、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2) 分析比较图 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3) 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 进一步综合分析图 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23【解题思路】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这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通过海绵的形变大小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从乙和丙图可以看出,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但是受力面积不同导致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乙和丁图比较发现
37、海绵形变大小不同是由于压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分析所有的图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受力面积的大小也有关系,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压力越大,且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答案】答案内容形变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点评】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题难度中等。( 2011 北京) 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7 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 和 s2
38、 ,且 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2 ,且 p2 =2p1。将 a 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 b 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甲图 7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a、 b 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 f1 和 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4af1 f2, 1 2b f1 = f2 ,12cf1 f2, 1 2df1f2 ,1 2解析: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形状不同,装入液体的密度不同,但液体的深度相同,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 = 1gh;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 = 2gh。根据p2 p1 ,可推知 2= 2 1,故有 1 2。当甲、乙两球放入两液体静止后,f=2甲 = f 乙,则有 f1 + 1ghs1= f2 + 2ghs2,因为 1 ghs1 2 ghs2,所以有 f1f2,答案: a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液体的压强、浮力等知识,本题涉及了两个过程,运用对比分析,抓住等量关系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2011 北京) 17意大利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设备捐赠管理办法
- 供暖供水考核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对电商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 小学描写人物作文写作指导
- 绿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施工方案:道路与地坪拆除工程
- 智能预测系统在化纤生产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培训机构聘用管理办法
- 探索和完善科研过程中的容错机制以促进创新活力的策略研究
- 供暖企业热源管理办法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保险品质管理制度
- 2025年辽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适用)
- 全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竞赛80题及答案
- 2023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
- 2024年四川省资中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成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护理团标解读
- 某律师事务所内部规章管理制度大全
- 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
- 急性右心衰的治疗与护理
- 制约理论(TOC)驱动制造业突破性增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