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古近代出版业的发展.ppt_第1页
2、中国古近代出版业的发展.ppt_第2页
2、中国古近代出版业的发展.ppt_第3页
2、中国古近代出版业的发展.ppt_第4页
2、中国古近代出版业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中国古近代出版业的发展,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古代出版业的特点,1出版管理制度上以皇权为主的至高无上性 2形成以官刻为主导,坊刻与私刻并存的出版制度 3出版根本目的是保证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事业的管制,古代出版业的特点,4强调编辑的作用与编著合一 5出版编辑活动十分注重学术性 6出版编辑工作与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有密切的关系,著、刻、藏一体,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叶德辉(18641927),他的书林清话、书林余话,记载了宋、元、明等历代关于书籍印刷、出版、收藏、鉴赏等种种史迹,是中国古代出版研究的必读著作,刻书之动机,“积金不如积书,积书不如积阴德”, “积书与积阴德皆兼之,而又

2、与积金无异,刻书也”, “其书终古不废,则刻书之人终古不泯灭” 叶德辉,坊刻,余英时,“明清商业书是从商人观点所编写的日用百科全书,从天文、地理、朝代、职官、全国通商所经的里程道路、风俗、语言、物产、公文书信、契约、商业算术以至商业伦理等无所不包 “,近代民间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的体现 传教士、封建官僚以及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民族资本家和知识分子等纷纷设立出版机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伦敦布道会就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创刊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近代化中文报刊 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实猎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文月刊,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

3、份中文报刊,墨海书馆,1843年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这是外国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近代出版印刷机构,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铅印出版机构 该书馆还出版了六合丛谈月刊,它是我国最早的铅印杂志之一,近代出版业,发表的论文如陶涤亚1935年7月发表在汗血月刊第5卷4期上的出版检查制度的研究、申报1937年2月18日发表的出版家对教科籍定价谈话、剑农1919年11月发表在太平洋第2卷1期上的宪法上的言论出版自由权,近代出版业2,傅逸生1935年3月发表在现代6卷2期上的中国出版界到何处去、李伯嘉1934年10月发表在大厦第1卷5期上的十年来中国出版事业、汪集庭1917年6月发表在妇女杂

4、志第3卷6期上的女青年与出版物之关系,近代出版业3,朱松1936年10 月发表在医界春秋第10卷10 期上的中医书出版的检阅和期望、申报1934年8月16日发表的翻印啼笑因缘三友社控林子厚、1935年1月发表在教育与职业第161期上的出版业经营家王云五传略等,近代出版业4,据创刊于1932年10月的中国出版月刊的调查显示,1932年全国出版类杂志共有中国出版月刊、中华书局图书月报、中华新书月报、中医出版界、佛学出版界、出版消息、现代出版界等7种,名人手迹,陈云与商务,1982年商务纪念建馆八十五周年时,陈云题词“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在解放前

5、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事业单位”,胡愈之(18961986),先做练习生,后做东方杂志编辑、主编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矛盾与商务,茅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 后因著文抨击“鸳鸯蝴蝶派”,引起一场纠纷,便辞去主编之职,由郑振铎接任,郑振铎与商务,由茅盾介绍,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2年,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该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深受小读者的欢迎他不仅是刊物主编,同时也为儿童世界撰写和翻译了许多诗歌及童话1923年,他接替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担任了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等职,创始人之一高凤池,夏瑞芳,创

6、始人之一夏瑞芳,(18711914),字粹方,江苏青浦人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教会学校清心书院读书在捷报(China Gazette)馆工作,精通排字技术 劳资纠纷,夏瑞芳与清心书院的老同学鲍咸恩、咸昌兄弟、美华书馆职员高凤池等7人便集资3750元,于1897年2月在上海江西路办了一家印刷厂 第一家家族式股份制经营的印刷作坊,创始人鲍氏兄弟照片,最初经营业务,由于他们最初主要承印商业方面的帐簿、表册和广告之类印件,也为教会承印圣经等书报因此便由鲍氏兄弟的姐姐给这家印刷厂起名为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运用近代先进的印刷技术;1900年以一万元低价盘入日本人开设的印刷出

7、版机构修文馆提高了其印刷技术水平和能力;,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以承印业务为主,逐步开展出版业务; 夏瑞芳对有光纸的使用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本书是谢洪赉译注英语课本华英初阶,后来又译注了华英进阶一、二、三、四、五集,张元济像,张元济( 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1892年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 青年时期,他是个维新派人物,曾参加康有为等人发起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 1898年底,他到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因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人夏瑞芳相识 1902年,应夏瑞芳的邀请,张元济抱着“以扶助教

8、育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进入商务,确立商务的出版宗旨,昌明教育平生愿 故向书林努力来 此是良田好耕植 有秋收获仗群才 1952年告别商务同人时赋诗相赠,张元济对商务的贡献,成立编译所与出版教科书; 出版宗旨的确立“昌明教育”; 吸纳人才,扩大经营范围; 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教科书的编辑奠定基础,1903年开始开创出版最新教科书,吸收日本编辑教科书的经验; 初小修身、高小国文都是张元济自己编的,商务印书,政治上的态度,以普及教育和传播文化为本,在政治上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 婉拒出版孙文学说 不出版报纸 不允许官方资金介入公司业务,商务发展的策略,日本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金港堂(在明治时期是日本最大的

9、教科书出版机)要在上海开设印刷所 1903年与金港堂合办,双方每方出资10万,商务印书馆还加上其现有的资产,商务以入股方式吸引人才,1901年张元济、印有谟入股,资本上升到5万 与日本合资时又吸纳国内股东,甚至包括作者,如严复、谢洪赉等,高梦旦,商务兴起的原因鲁迅“京派近官,海派近商”,废科举,兴学堂 梁启超1902年概括晚清文化现象时,曾概括为“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 变法维新,朝野一致的主张 据学部的统计,1904年在新式学堂就读的学生总数才92,169人,而到1909年急增至1,560,270人,而今人的研究成果表明,辛亥前夕学生数为300万,是1905年的12倍 “商务之成功半

10、由人事半由机会”商务总经理高凤池,教科书的印制与教育普及,教科书光绪二年(1876年)传教士组织学堂教科书委员会编制教科书才有教科书的名称 以前有蒙学读物和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等 商务成为国内最大的教材出版中心,中国现代中小学教科书的定型,商务教科书编撰是全国之典范,教科书质量很高,编排体例上讲究由浅入深,内容上的衔接,这些受日本出版的影响 最新中小学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第一套采用现代教育原理编写的系统教材 后来清政府成立学部,学部对其他教科书的审订,主要以商务的最新教材为依据,教科书编撰之典范,当时国内其他书局编订教材在体例上多效仿商务 民国以后有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作为教科书出版社,到1949年前商

11、务教科书市场是全国的六分之一 三大出版社,创办人均出自商务,民间对教育发展的作用,1906年清政府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暂用书目共计有102种,其中民营出版企业出版的教科书就有85种,占教科书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多元化经营发展的思路,印刷、出版、兴办学校、建藏书楼、办图书馆等、经营学校用仪器文具和模型、创制华文打字机、制作影片等,经营管理的逐步完善,三所创设到一处三所 设立印刷分厂,各地支馆; 一处三所建制的形成:建立总务处,统领编译所、发行所和印刷所,东方图书馆照片,胡适“此书之出,嘉惠学史者,真不可估量”,涵芬楼与东方图书馆,1909年由图书室扩大为涵芬楼,1926年建成东南地区藏书

12、最多的东方图书馆 上海最大的图书馆,也成为国内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 为商务编译出版服务 由藏书楼向图书馆职能的转变 1932年一二八战争中商务印刷厂和东方图书馆遭日本人的轰炸,图书馆所藏全部化为灰烬,“东方第一图书馆”,藏书最多时达46.3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26.8万册;外文图书8万册;地方志2千多种2万多册,占全国地方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还藏有5万多张照片、地图、图表和绘画26万多册中文书中,善本古籍有近5万册,海内外孤本和珍本多达574种5千余册此外,中外报章杂志也多有收藏东方图书馆收藏之富、之精,在当时中国乃至亚洲都名列第一,涵芬楼的主要成果,涵芬楼秘笈;四部丛刊仿四库全书的分类体例

13、,将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精选善本影印出版 目的在于解决“旧籍日就沦亡,求书之难”与“流行版本之差”的问题,以便“所求之本,具于一编,省事省时” 1936年商务复业后影印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学不可不读史,尤不可不读正史”,这是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见到的最系统、最可靠的正史,主要出版范围,教科书 西学译著 丛书 辞典、百科全书 有关时局的书 整理校勘,重编古籍 杂志,翻译著作,翻译印刷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群学肄言、法意,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和日本鹑滨渔史撰写的罗马史、英人默尔他的万国国力比较、日人清浦奎吾的明治法制史、日人黑田茂次郎的日本明治学制沿革史等,商

14、务杂志的出版,1897-1919创办21种杂志,约占1949年商务杂志总数的78% 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妇女杂志等,商务的发展,商务印书馆於1903至1905年资本增值最快,1905年(100万元)是1903年(20万元)的5倍,是初创时(1897年)的266.6倍从1903年与日本合资起,到1914年日本退股止的11年间,商务印书馆的年平均增长高达40倍,几次危机,1910年夏瑞芳橡皮股票风波; 中华书局的成立与教科书之争; 反日风潮与收回日本股份; 1914年夏瑞芳遇刺身亡触发商务管理层的内部危机教会派与书生派之间的对峙;,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1912年成立

15、,陆费逵与中华书局,原在文明书局任职,後商务印书馆出重金礼聘其加盟商务 辛亥革命前夕,陆费逵私下、暗中与商务印书馆图文部编辑戴克敦、发行所沈知方等人筹集资金,筹办新书局 当时中国兴新学必需大量新式教科书,聘请各方面专家着手编辑新式教科书 以新编中华教科书投放市场,一举获得成功,中华书局的八大杂志,大中华、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等八大杂志,退股风潮,条件:经理及董事都是中国人,只举日人一人为监察人;二是聘用的日人随时可以辞退 提高了印制技术,对国内印刷业的发展也有帮助 1914年日资退股,当时资产已达到200万,18971919第一阶

16、段,为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人机制上主张“喜新厌旧”,王云五,张元济与王云五相加为商务的全部品格 核心理念:文化+商业,王云五,(18881979),字岫庐,广东香山人现代著名的出版家作为一位资本主义企业家,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王云五是1921年经他在中国公学教书时的学生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所长的从当年9月进馆,到1946年5月辞职从政,他在商务工作过25年,先后担任编译所长、总经理和编审部长,王云五对商务的贡献(19211946),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在商言商; 几次危机中力挽狂澜; 开启现代出版丛书之风,出版百科小丛书、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丛书集成等

17、,商务鼎盛时期,1937年全国新出版物总数为9438册,而商务新出版物就有4938册,占52% 每天出版一种新书,商务经历的几次危机,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1925年二次工潮; 1932年“一二八”事件;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41年12月太平洋 战争爆发,东方图书馆被炸图片,商务印书馆在中国出版史上的地位,1897被定为“中国现代出版年” 近代最早运用股份制经营的出版企业 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者 出版物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传播文化,启蒙民众,保存古籍,影响时代等 对现代出版转制的意义,良友,大型画报良友创刊于1926年的上海 良友较为固定的栏目/内容包括国内外时事、妇女界、体育界、电

18、影界、学生界、戏剧界、美术界等;并涉及新技术、新文学、华侨动态、音乐舞蹈、时装、饮食 敏锐地把握着都市文化的最新动向,参与塑造了普通市民理想中的“新生活”。,良友 “新生活”,新的政治制度; 新的思想方式(主要指西方启蒙思想); 新的科学技术; 新的文学创作手法; 新的民众生活观念; 新的学术体系,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生活周刊 (Life Weekly) 中国抗日战争前有影响的时事和青年修养刊物。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刊。第1卷由王志莘任主编。以宣传职业教育为宗旨。每期出4开1张,发行1000多份。1926年10月第2卷起,由邹韬奋任主编,主张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选材要注重“有趣味有价值”,文风要“明显畅快”。先后开辟“读者信箱”“小言论”等专栏;同时重视处理读者来信,征求读者意见,开展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基本内容仍为对青年进行“事业修养”教育。,生活周刊,1929年12月第5卷起,扩充篇幅,改为16开本。选材以时事为主,着重讨论社会、政治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