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1页
高三地理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2页
高三地理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3页
高三地理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4页
高三地理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从容说课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漫长的演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促进了地球表层整体性的发展。生物演化在地理环境变迁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而在地质历史时期, 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这充分体现了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 也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 又是地理环境中特殊的要素。 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广泛而深刻。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促进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三维目标1.2.3.1.

2、2.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 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不板书: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推进新课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 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构成了奇妙的自然地理环境, 环境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师 生物作为自然环境的有机成分,在地球

3、发展的历史中,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板书: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阅读教材p6667第 1 页共 6 页思考:1.2.生 1. 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2. 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 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 一方面,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 另一方面, 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 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师 在生命出现前后,地球表层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 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生物系统演化是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 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

4、地理环境的变迁从那时(展示教材图311.2.3.1. 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个纪。它们是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地壳运动和岩石的年龄等综合划分的。投影:2.早期 生物大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 、 珊瑚中期 出现了脊椎动物 鱼类后期 鱼类演化成两栖类,这时蕨类植物繁生,森林茂密早期 海洋占优势中后期 陆地面积大大增加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雏形已基本形成投影:第 2 页共 6 页3. 中生代生物的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龙繁生。后来,空中出现了始祖鸟, 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该时期蕨类植物衰退,

5、出现了大量的较高级的裸子植物。投影:4. 新生代: 是最新的一个代, 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第三纪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投影:动物界: 爬行动物时代鱼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动物孕育、 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人类时代植物界: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生物发展阶段代纪距今年代(亿年)动物界植物界新生代第四纪0.03 0.02第三纪0.7白垩纪1.4侏罗纪1.95中生代三叠纪2.5二叠纪2.85两栖动物时代石炭纪3.3泥盆纪4.0古生代志留纪4.4奥陶纪5.2寒武纪6.0第 3 页共 6 页元古代25太古代38原始细菌(

6、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地球初期发展阶段46投影:师生师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 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生物的出现,不仅使自然界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加快了画一个钟表面,把整个地球发展历史比作12 小时,根据上面地质年代表上五个代和第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衰板书: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师 阅读教材p68“自主探究” ,思考: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生 (阅读教材归纳)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

7、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 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投影:师 阅读教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材料,回答问题: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第 4 页共 6 页生 1 中生代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储量异常,而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这说明富含铱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并发生过爆炸。这次爆炸可能生 2 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师 同学们可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来解释中生代

8、恐龙灭绝之谜。感兴趣的同学,还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非常板书: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师生 1 植树造林地面植被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气候湿润、减弱噪生 2生 3 我国兴建了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的大型水利工程,开挖了许多人工河道,修建生 3师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目前,已引起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典型事实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生 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

9、 两极冰雪部分融化, 引起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灾难;其次,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 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课堂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内容: 在世界许多地方的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科学家发现铱元素含量异常,高出相邻岩层平均值的30 倍左右,这成为支持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的证据。因为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 而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有些地质学家认为,如果一颗足够大的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那么,大量的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就会散发到大气层中,在地球表面就会覆盖一层富含铱的尘土层,最后形成的地层铱元素含量就会异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