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股 票研究计算机评级:中性中性2016.12.29上次评级: 智能驾驶舱,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 细分行业评级行计算机中性业符健(分析师 S0880515040001缪欣君(研究助理 S0880116100027专题研证书编号究本报告导读:智能驾驶舱,有望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受益于此,前装中控行业增速有望从20%升至 30%。对于中控厂商而言,其以中控为切入点实现了产品线的延伸和升级。摘要:相关报告计算机:积极关注消费金融和无人驾驶主题 2016.12.24计算机:牌照资源叠
2、加技术创新,中国民营金融崛起在即 2016.12.21计算机:千亿解禁,恐成打破均衡的边际变化 2016.12.19计算机:风险加速释放,静待指数出清完成 2016.12.17计算机:数据与场景驱动,消费金融数倍空间待释放 2016.12.16 智能驾驶舱,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舱将实现从现在的 单一中控交互,到未来“中控+液晶仪表+HUD+后座娱乐”的多屏融 合体验,并由一颗芯片提供运算能力输出。其中液晶仪表,有望首先落地。对于新能源汽车和 ADAS 汽车,智能驾驶舱是必需品。终端创新,往往从运算能力创新(芯片)开始。英伟达,高度重视智能驾驶舱领域,其构想未来汽车两块主芯片分别为智能
3、驾驶舱芯片和无人驾驶芯片,同时其预期两者的未来市场空间相当。 空间:智能驾驶舱,蕴含五倍向上弹性空间。智能驾驶舱产业覆盖硬件(芯片、屏幕)、入口和软件(多屏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产业链以传统中控为核心延伸,基于中控而又高于中控。硬件的角度, 我们预计 2020 年智能驾驶舱总价预计为传统中控的五倍。其中液晶仪表售价约为 3000 元,售价为传统中控终端的 1.52 倍,总体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元。软件的角度,无人驾驶场景下,安全性退居其次, 智能驾驶舱软件服务的价值=时间。考虑美国人一天中开车出行所用时间大约为智能手机的两倍,我们认为智能驾驶舱软件的远景空间是移动互联网的两倍。 时间
4、:2017 年,产业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考虑新能源汽车和 ADAS 2020 年渗透率大概率分别达到 7%和 50%,我们预计液晶仪表作为智能驾驶舱首先落地产品,其 2020 年渗透率有望达到 30%。而 2017 年,以奔驰 C 系应用为代表,液晶仪表有望向 30 万以下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同时,新锐本土车企和科技系车企带来的产业鲶鱼效应值得期待。根据产业调研,2017 年自主品牌近 5%产能有望采用液晶仪表,本土新锐自主品牌占比超过 20%。 2017 年主题有望迎来价值演绎行情:考虑智能驾驶舱由一颗芯片提供运算能力输出,我们预计未来产业集中度较高。而以液晶仪表为例, 其软件属性又决定了相
5、比传统指针仪表厂商,中控厂商具备显著优势。基于此,我们依次推荐索菱股份、路畅科技、中科创达、四维图新、东软集团。东风科技,亦有望受益。对于中控厂商而言,其以中控为切入点实现了产品线的延伸和升级。考虑相关车型推向市场,我们判断 2017 年下半年相关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爆发。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智能驾驶舱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渗透推广受限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专题研究目 录1、前言:人机交互,IT 终端创新核心32、产业趋势:智能驾驶舱,定义未来汽车人机交互32.1 过去与现在:汽车人机交互 = 智能手机交互32.2 未来:智能驾驶舱,定义未来汽车人
6、机交互新体验42.3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芯片巨头下一个战略重点52.4 成本和需求端催化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无人驾驶必备93、智能驾驶舱,蕴含五倍向上弹性市场空间103.1 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基于中控又高于中控103.2 中游:中控厂商占据制高点,蕴含五倍向上弹性空间113.3 下游:智能驾驶舱软件服务,两倍于移动互联的新蓝海124、2017 年,产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134.1 智能驾驶舱,已经在高端车型开始广泛应用134.2 2016 年智能驾驶舱开始从高端向中端下沉渗透144.3 高端下沉叠加鲶鱼效应,2017 年有望成为大众化元年154.4 汽车电子巨头,正为智能驾驶舱领域积极储备1
7、75、前装中控行业增长中枢,有望提升至 30%+195.1 传统前装中控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95.2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 ADAS,智能驾驶舱渗透率井喷195.3 智能驾驶舱:一片有望达到三百亿元的新蓝海216、投资建议:新产业,新机遇227、风险提示2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1、前言:人机交互,IT 终端创新核心每一轮IT 创新由终端创新开启,而终端创新又以人机交互创新为核心。从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每一轮 IT 创新周期都由新的终端所开启。而每一个终端式创新,又以人机交互创新为核心。如 PC 终端从代码输入到界面互动、鼠标操作,智能手机从按键输入到
8、触屏交互。人工智能时代,汽车有望成为应用落地的第一个终端。那么,汽车的人机交互 创新将以何方式演绎? 图 1 作为人工智能第一终端,汽车的人机交互将以何方式演绎?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产业趋势:智能驾驶舱,定义未来汽车人机交互2.1 过去与现在:汽车人机交互 = 智能手机交互传统座舱信息与功能碎片化,同时 UI 设计老旧。仪表盘、中控显示屏、 车载信息及娱乐终端等功能分区形成汽车座舱的驾驶操作和信息交互环境,将行车信息呈现给驾驶者。但是,这样功能布局碎片化和复杂操作环境可能造成驾驶者注意力分散,降低驾驶体验。同时,传统座舱 UI 设计老旧,当前汽车的人机交互正如智能手机前夜的“诺基亚”
9、。 图 2 传统驾驶舱功能区布局碎片化造成信息过载资料来源:NXP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3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汽车驾驶舱的交互现状:汽车 HMI(人机界面)被智能手机所替代。传统汽车的人机交互以中控屏为核心,UI 设计老旧,按钮和触屏的交互方式安全性低,难以满足行车驾驶需求。这就造成目前汽车 HMI(人机界面)被智能手机替代的局面,驾驶员大多通过智能手机来操作车载应用。因此,中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厂商)价值被大大低估。 图 3 智能手机成为中心,汽车本身入口的价值被大大低估资料来源:新浪科技2.2 未来:智能驾驶舱,定义未来汽车人机交互新体验智能驾驶舱,即以多屏融合(液晶仪表
10、+ HUD + 中控屏 + 后座娱乐) 实现的交互体验。多屏互动在未来有望由一颗芯片提供运算能力输出, 以 UI 创新设计和 CAN 总线协议打通为基础,通过液晶仪表、HUD、中控屏及中控车载信息终端、后座 HMI 娱乐屏、车内外后视镜等载体, 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等更智能化的交互方式。这背后是新科技时代 人工智能、AR、ADAS、等技术融入,更是产业 IT 创新力的释放。 图 4 智能驾驶舱核心在多屏融合,由一颗芯片提供运算能力资料来源:日经技术在线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4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智能驾驶舱的概念,意味着汽车人车交互中枢将重回汽车。未来汽车智 能驾驶舱的发展方向
11、是人车交互智能化,智能驾驶舱将为驾驶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操作和交互方式,提升行车驾乘体验,有望成为未来汽车设计寻求突破的重要差异化亮点之一。无人驾驶汽车先行者特斯拉最早对汽车驾驶舱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如配臵 17 英寸中控触摸屏、数字化组合仪表盘等。智能驾驶舱所定义的多屏融合交互体验下,汽车 人机入口价值回归。 图 5 特斯拉Model X 萌生了汽车智能驾驶舱的雏形资料来源:搜狐汽车2.3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芯片巨头下一个战略重点在英伟达的规划中,智能驾驶舱与无人驾驶业务并重。根据芯片处理器 巨头英伟达的未来展望,未来汽车芯片主要有两枚,一个是智能驾驶舱芯片,一个是无人驾驶芯片。英伟达
12、预测,未来智能驾驶舱芯片对应市场空间(2020 年)不小于无人驾驶,其已将智能驾驶舱与无人驾驶的芯片业务并重。虽然目前智能驾驶舱极少被提及,但已经被英伟达视为未 来的战略重点。 图 6 未来汽车两大芯片,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图 7 两块收入预计等同,但前者目前却极少被提及数据来源:英伟达2016 Investor Day Tomorrows Cars Today - Rob Csongo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5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不仅是英伟达,英特尔的智能驾驶舱业务已在中国悄然落地。芯片领域 的另一巨头英特尔近期与东软集团展开合作,二者将共同研发智能驾驶舱领
13、域,全新车载芯片项目落地中国。2016 年 10 月,英特尔、东软集团和一汽联合发布了智能驾驶舱平台,该方案采用英特尔的新款车载处理器凌动 Apollo Lake,支持车内硬件和功能的虚拟化,对座舱内的液晶仪表、车载信息系统中控、后座娱乐 TFT 多屏互动及 ADAS 等功能进行整合。英特尔通过此举加速布局汽车行业,抢占智能驾驶舱领域 先机。 图8 合作开发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智能驾驶舱平台数据来源:腾讯汽车终端变革,运算能力先行,芯片厂商暗流涌动。智能驾驶舱的人车交互 终端核心是车载芯片处理器,其提供的高性能运算能力将承载车联网应用、高级辅助驾驶(ADAS)、车体数据监控分析、车载信息安全等功
14、能。智能驾驶舱芯片包括以下核心技术:行车环境实时运算能力,机器学习算法,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系统,高性能内存和 FPGA 技术,云端数据平台,人机交互 HMI 接口和信息安全等技术。在汽车行驶的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高速、实时的信息处理与呈现,车载终端才能正常发挥其 功能,因此芯片处理器的高性能运算能力是终端创新的基础条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6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表 1: 专为智能驾驶舱设计的车载芯片处理器芯片厂商产品DRIVECX/PX英伟达凌动 ApolloLake A3900英特尔骁龙 602A/802A高通ARMCortex-R52资料来源:新浪科技,腾讯科技、国泰
15、君安证券研究智能驾驶舱本质在于硬件虚拟化,GPU 加速助力。将车内一切硬件实现虚拟化,集成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形成智能驾驶舱统一的交互平台和界面,比如液晶仪表增强图像渲染,引入 GPU 芯片进行加速处理。智能驾驶舱HMI 上显示的信息来自车体通信系统CAN/LIN 总线上的各个电子控制单元 ECU,形成整车电子系统集成运算能力的智能交互接口和主节点。新型图形处理架构能够为一系列应用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帧率的仿 真模拟图像,包括多屏联动与后座娱乐系统,外臵摄像系统的集成虚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7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加速,高级音频接口和数字仪表图形处理,车舱内自然语言处理,交互式驾驶
16、舱控制,以及具有直观可视化显示的 3D 导航应用。 图 9 硬件虚拟化加速,形成智能驾驶舱 HMI 交互接口资料来源:NXP 网站液晶仪表有望成为智能驾驶舱首先落地环节,HUD、后座娱乐等顺次先后落地。仪表盘是驾驶者行车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成为汽车智能驾驶舱人车交互的关键窗口之一。传统的物理指针仪表盘正在经历数字化升级革新,如今液晶仪表已经应用在一些高端车型,将行车数据、导航信息、娱乐功能等全部集成在了一块高分辨率的智能 TFT 液晶显示屏上, 简化了界面布局。普通视图可以模拟成原有的圆形仪表盘,红色的指针和白色的数字显示行车数据,而多媒体视图可切换到信息覆盖更全面的 车载导航信息娱乐模式。
17、图 10 奥迪虚拟座舱(Virtual Cockpit)液晶仪表已然实现落地资料来源:Tech Bulletins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8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2.4 成本和需求端催化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无人驾驶必备成本端:以液晶仪表为例,其为新能源、ADAS 功能的必需品。随着新 能源汽车、ADAS 的大众化应用,车内将呈现更多的行车信息,传统仪表难以应对信息的指数级增长。而液晶仪表的信息承载量级和多样化组合显示,成为未来汽车交互的最佳选择。同时长期技术累积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使得液晶仪表有望成为驾驶舱的标配和必需品。 图 12 液晶仪表能够承载更多信息量,如 ADAS 预警、剩余
18、电量等资料来源:网易汽车需求端:消费者追求汽车智能化和科技感的驾驶舱配臵需求。汽车从外 观到内饰升级换代,消费者越发追求类特斯拉产品的科技感。智能驾驶舱概念从应用于高端车系走向大众消费车型,成为驾驶者提升汽车驾乘体验的差异化亮点之一。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调研,液晶仪表将有望成为提升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配臵,且其更倾向于大尺寸的液晶仪表,在功能显示的信息越全越好。除了常规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包括高精度导航、中控互联、酒驾提醒、疲劳检测、防碰撞预警等驾驶辅助 信息。 图 13 消费者对液晶仪表的配臵需求成为主流趋势资料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9 of 24 行业专题研
19、究从英伟达的角度,智能驾驶舱是无人驾驶实现的前提。根据英伟达的预 测,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 ADAS 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必需配臵。基于对成本端和需求端的分析,考虑到新能源汽车、ADAS、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在汽车上加速应用以及消费者对汽车驾驶舱的差异化需求等因素,我们认为仅就液晶仪表的部分而言,汽车行业已形成对智能驾驶舱的配臵趋 势。 图 14 英伟达预测中,智能驾驶舱对应车辆数大于无人驾驶资料来源:英伟达2016 Investor Day Tomorrows Cars Today - Rob Csongo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3、智能驾驶舱,蕴含五倍向上弹性市场空间3.1 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基于中控
20、又高于中控智能驾驶舱产业链,以中控为基础,软件能力是核心。智能驾驶舱产业 链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相对于传统驾驶舱,智能驾驶舱产业中的硬件既包括传统中控和仪表盘,对其进行了数字化液晶化的更新升 级,又纳入了抬头显示器 HUD、后座显示屏等 HMI 多屏。而软件部分, 由于对硬件进行虚拟化同时加入手势与语言在内的交互技术,这就需要 底层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服务、ADAS 系统等应用的支撑。 图 15 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全景图,基于中控又高于中控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0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基于中控,高于中控。硬软结合的产业链使智能驾
21、驶舱功能和技术更加完善,高性能 GPU 的嵌入使信息呈现更为稳定和高速实时的特征,能够满足未来无人驾驶的产业需求。比之传统中控, 智能驾驶舱的多屏融合实现了更多层次信息组合的处理操作和更多样 的 HMI 交互体验,具备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 16 汽车电子分层架构:传感器-硬件处理器-操作系统 UI-软件接口数据来源:Tech Bulletins3.2 中游:中控厂商占据制高点,蕴含五倍向上弹性空间智能驾驶舱开启未来汽车人机交互新时代,中控厂商价值被重新重视。车载信息终端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IVI)是智能驾驶舱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
22、,形成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可提供导航定位、车体控制、无线通信、车内娱乐和汽车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服务内容。在智能驾驶舱产业链中,中控厂商凭借对硬件和软件整合的产品优势和技术积累,已经占据智能驾驶舱产业的制高 点。 图 17汽车中控 IVI 系统整合硬件软件领域数据来源:FirstPartner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1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相比传统中控,智能驾驶舱时代的中控厂商营收蕴含五倍向上弹性空间。如下表所示,假设 2020 年智能驾驶舱产品线完整,中控厂商营收保守蕴含五倍向上空间。传统中控功能较为简单,主要装臵包括汽车仪表盘、音响设备、安全装臵等,售价在 1500 元-250
23、0 元左右。而智能驾驶舱提供更多车载信息和娱乐功能,相应的大部分投入在前后座的显示屏和数字仪表盘上,售价是传统中控的 510 倍。未来随着消费者用户需求的增加,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表 2: 中控厂商占据制高点,营收蕴含五倍向上弹性空间保守售价(元)乐观售价(元)传统中控:一屏15002500智能驾驶舱:五屏820018500中控:前座15002500中控:后座20004500数字仪表盘25008000HUD20003000语音与手势控制200500数据来源:产业调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3.3 下游:智能驾驶舱软件服务,两倍于移动互联的新蓝海无人驾驶场景下,需求从安全性转向娱乐性,软件服务价值
24、凸显。无人 驾驶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驾驶者逐渐减少对汽车的长时间控制和周围环境巡查,安全性退居其次。汽车人机交互入口价值凸显,软件层面(系统、UI、应用软件)入口价值重新被发现。智能驾驶舱的液晶仪表和中控屏等 HMI 屏是汽车域控制器架构中座舱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车数据、导航、ADAS、夜视情况等信息都会在 TFT 液晶屏上体现,这离不开一套能实时处理信息的底层操作系统和多种应用软件的支持。智能驾驶舱设计使汽车走向“操作系统集成控制”和“软件定义功能”。尤其是在车联网日益广泛覆盖的背景下,软件开发和 TSP 服务商将首先获益,成为智能驾驶舱内容的先行者。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2
25、of 24倍数:智能驾驶舱/传统中控5.57.4 行业专题研究图 18 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背景下车载软件服务凸显价值数据来源:Visteon价值 = 时间,下游软件TSP 服务面临两倍于移动互联的新蓝海。根据腾讯科技,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如今美国人日 常开车的时间将近智能手机使用时间的两倍,凸显出车载系统软件的价 值。类比智能手机 APP 的繁荣,汽车智能驾驶舱的内容服务基于应用软件,而处理、分发相关数据,是实现增值的关键一环。在车联网的时代, 座舱内信息系统的定位由软件接口产品转向中心服务平台,拥有数据处理和分发能力的软件 TSP 服务商将从智能驾驶舱这片新蓝海中大
26、幅获益。 图 19 美国人日常生活中,开车出行时间近两倍于手机资料来源:腾讯科技,国泰君安证券研究4、2017 年,产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4.1 智能驾驶舱,已经在高端车型开始广泛应用IT 产品创新一般遵循高端下沉策略,智能驾驶舱亦如是。智能驾驶舱概 念在 2013 年和 2014 年开始为产业界所提出,包括博世和英伟达。正如其他 IT 新品一样,汽车驾驶舱最初应用在高端市场上,奔驰、奥迪、宝马等是高端车系的典型代表。以液晶仪表为代表的智能驾驶舱已经在奔 驰 S、E 系列,奥迪几乎全系,宝马 7、5 系等车型实现配臵,并取得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3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好反
27、响。汽车驾驶舱的人性化、智能化、全面的功能设臵逐渐成为高端汽车销售的重要差异亮点之一,为汽车产业增添附加值。 图20 奥迪、奔驰、保时捷等高端车型已经广泛配臵智能驾驶舱智能仪表资料来源:奥迪网站,网易科技,Rightware,BMW BLOG,国泰君安证券研究4.2 2016 年智能驾驶舱开始从高端向中端下沉渗透智能驾驶舱高端下沉趋势,从高端车型向中端车型渗透开始加速。随着技术积累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更多消费者的追捧,智能驾驶舱的配臵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已经开始向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以液晶仪表应用的领头羊奔驰为例,2016 年已首次应用于 100 万以下中高端车型 E 级。根据产业链调研,奔驰汽车的
28、智能驾驶舱配臵有望在 2017 年 H2 应用于 50万以下的 C 级(改款),开始向中低端渗透。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4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图 21 以液晶仪表为代表,明年智能驾驶舱有望为奔驰 C 级改款所配臵资料来源:网易科技,产业调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4.3 高端下沉叠加鲶鱼效应,2017 年有望成为大众化元年两类车企引发鲶鱼效应,有望助推智能驾驶舱大众化趋势。随着国际上智能驾驶舱的概念推广和应用配臵,国产车企同样对智能驾驶舱产生兴趣,两类车企表现尤为突出,一是新锐本土车企,代表众泰、比亚迪, 二是科技汽车公司,代表蔚来、乐视。根据产业调研,科技汽车公司有望标配智能驾
29、驶舱,新锐本土车企 20%以上产能配备液晶仪表。 图 22 众泰 SR7 座舱的数字仪表和中控屏显露驾驶舱智能化趋势数据来源:网易汽车智能驾驶舱大众化应用,有望首先在众泰等国产厂商取得突破。根据产 业调研,新锐本土车企 20%以上产能有望配备液晶仪表。我们判断,智能驾驶舱作为未来汽车关键属性,有望在本土新锐汽车厂商带动下成为消费者的青睐因素。第一,当前国产汽车的智能化座舱领域规模较小, 渗透率较低,需要厂商差异化追赶发展。第二,据我们了解,众泰等国 产厂商在智能驾驶舱领域已有一定的产品经验和技术积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5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图 23 蔚来超跑 EP9 驾
30、驶舱富于科技感和智能化,2017 年有望在量产车型得到普及资料来源:蔚来汽车IT 属性的的科技汽车 2017 年集中发布,或引发智能驾驶舱热潮。互联 网科技汽车厂商对智能驾驶舱这样的新概念新技术有更强的配臵意愿,有望将其规模化应用于量产车型的生产之中。根据产业调研的报告,科技汽车公司有望实现智能驾驶舱的标配。以蔚来、车和家、乐视、威马汽车为代表的科技车企将于 2017 年陆续发布新车型,智能驾驶舱有望 成为其突出亮点。 国内汽车自主品牌车型有望在 2017 年首先加速落地液晶仪表。2015 年中国新车销量中,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 30 万以下中低端车型销量占比超过 90%。而根据产业调研,201
31、7 年我国自主品牌近 5%产能有望采用液晶仪表,代表为比亚迪、众泰、长城等。我们预计,智能驾驶舱在 2017年将有望加速落地。 图 242015 年 30 万以下中低端车型销量占比约 90%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 3: 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有望实现液晶仪表落地类型主机厂车型销量合资/进口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A/S3 A/S4 A4L A/S5 A/S6Q7 TT/TTSTT&Q7 57000奥迪16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i3 i8 5 系 GT 6 系E 系 S 系 7 系i 系&7 系65877宝马奔驰S 系 125000N/A N/A N/AN/A比亚迪秦
32、唐LS5 H7T600一 汽 长城众泰 自主数据来源:产业调研、国家信息中心、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液晶仪表车型 注释:上图表为已配备4.4 汽车电子巨头,正为智能驾驶舱领域积极储备全球汽车零部件商和汽车电子巨头已加大对智能驾驶舱领域产品的研发力度。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智能驾驶舱产品覆盖从数字液晶仪表、中控显示屏、HUD 等信息显示器,到手势控制、语音交互等领域。意法半导体公司(STMicroelectronics)、迈来芯公司(Melexis)等汽车零部件厂商均在加大对智能驾驶舱领域的研究开发力度。比如座舱内的视线追踪技术能对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行实时监测,当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看向车载信息终端或中控平台
33、时,系统会自动感应到视线落点并点亮相应屏幕。电子芯片制造商赛普拉斯(Cypress)公司最新研发的车载屏幕传感器,驾驶员可以通过预设的手势变化来操控车内信息系统,令其在驾驶 时无需分心操作。 专注于汽车座舱电子业务的伟世通公司(Visteon Corporation)在 2016 年推出了首款智能驾驶舱系统“Smart Core”平台。该系统把以前汽车座舱内独立运行的电子仪表盘、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控、抬头显示 HUD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整合到基于单一芯片控制的多域集成系统中,可通过智能化人机交互界面 HMI 进行操作和交互。智能驾驶舱的不同电子系统可并行运作在同一处理器上,有效提高驾
34、驶的效率和安全 性,并且降低了座舱相应的冗余成本。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7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图 25伟世通智能驾驶舱电子整合方案 SmartCore 平台数据来源:Visteon图 26Rightware 公司为智能驾驶舱液晶屏设计 UI 界面数据来源:VisteonRightware 是用户界面(UI)设计与实施软件领域的芬兰 IT 科技企业, 服务于移动、汽车及其它嵌入式行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设计及部署用户界面的解决方案。该公司的人机界面软件 Kanzi 在汽车驾驶座舱取得相当的成就,有 15 家以上的汽车 OEM 厂商将其应用于 HMI 和工程设计,包括数字仪表盘
35、和信息娱乐系统。奥迪车系上虚拟座舱的交互界面就是由 Rightware 公司进行研发的,二者于 2009 年开始合作。此外 Kanzi 还应用于 Karma 公司提出的 Revero 数字概念驾驶舱、Skyships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8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公司设计的超跑中控系统和仪表盘群组、QNX 概念车型、Nissan 概念车型、Renesas 公司的 R-Car H3 SoC 系统等。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有更多车企和一级供应商推出搭载 Rightware 产品的量产车型。 5、前装中控行业增长中枢,有望提升至 30%+5.1 传统前装中控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传统中控预计
36、在 2020 年前复合增速预计在 20%左右。根据易观的 数据,受益于新车销量和渗透率加速双升,过去五年中控行业保持复合30%+增长。渗透率加速提升对冲销量增速下滑和中控降价,我们预计, 未来中控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前装车载导航出库量、渗透率、市场规模将有望继续扩张。受益于智能驾驶舱的推动,广义中控行业未来五 年复合增速 30%+是大概率。 图 27 预计前装中控受益于出库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数据来源:易观国际、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注释:20172020 年为国君计算机团队 预测;2016 年根据 Q3 数据推算 图 28 但受制于新车销售增速下滑等因素,行业增速下滑至 20%左右数据来源:易观
37、国际、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注释:20172020 年为国君计算机团队 预测;2016 年根据 Q3 数据推算 5.2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 ADAS,智能驾驶舱渗透率井喷智能驾驶舱加速落地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和 ADAS 等因素的推动。随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9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着世界各国科技政策助力、汽车厂商的研发力度加大,未来新能源汽车和 ADAS 等新技术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广。根据我国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目标,国内新能源汽车 2020 年销量占比达到 7%将是大概率。而参考 Lux Research 的数据,我们预计 ADAS 辅助驾驶系统在 2
38、020 年的前装配臵占比有望达到 50%。 图 29新能源汽车 2020 年销量占比有望增至 7%数据来源: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目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 30前装 ADAS 的汽车销量占比有望增至 50%数据来源: Lux Research、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注释:ADAS 渗透率为国君计算机 团队根据Lux Research 做出的预计 新能源汽车和 ADAS 对信息处理和呈现的需求将催化智能驾驶舱渗透率井喷。随着新能源汽车、ADAS 的应用推广,为了更有效呈现海量行车信息,液晶仪表将成为驾驶舱的必需品。液晶仪表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是刚性需求。相比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需要显示更大
39、数量级的行车信息,比如剩余电量信息、当前的驾驶模式、能量回收系统情况等。而ADAS 同样需要液晶仪表作为信息展示媒介,如全景摄像、巡航信息、偏离预警提示等等。据此,我们做出以下两条假设: 假设一:所有新能源汽车标配液晶仪表。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0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假设二:前装 ADAS 的非新能源车汽车,50%配臵液晶仪表。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 2020 年智能驾驶舱(液晶仪表口径)的渗透率保守估计有望达到 30%。 图 312020 年智能驾驶舱(液晶仪表口径)渗透率有望达到 30%数据来源:工信部、Lux Research、国泰君安证券研究5.3 智能驾驶舱:一片有
40、望达到三百亿元的新蓝海仅就液晶仪表部分进行预测,智能驾驶舱有望达到 300 亿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增长和 ADAS 在新车中配臵推广,智能驾驶舱将在汽车领域加速渗透,我们对未来几年的液晶仪表的渗透率状况进行了如下预估假设: 假设一:液晶仪表 2017 年渗透率加速提升有望达到 11%。 假设二:2020 年渗透率保守估计达到 30%。 图 32 预计液晶仪表 2020 年渗透率保守有望达到 30%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调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而遵循 IT 类产品价格规律,随着未来液晶仪表在技术上实现更为成熟稳定的集成模式,总体成本预计有所降低,则售价可能受到影响。基于此增加
41、假设: 假设三:液晶仪表售价 2020 年在悲观情况下降至约 3000 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1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根据以上假设估计,我们得出核心结论,仅考虑液晶仪表部分,智能驾驶舱 2020 年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元。图 33 仅考虑液晶仪表部分,智能驾驶舱 2020 年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元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调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受益于智能驾驶舱,中控行业增长中枢有望提升 50%,达到 30%+。在 过去传统的预测中,中控行业未来五年增长预计仅在 20%左右,相关厂商成长受限于单一中控产品。在智能驾驶舱产业潜力背景下,车载信息终端系统(In-Ve
42、hicle Infotainment,IVI)作为汽车座舱信息交互载体的重要性凸显,处于智能驾驶舱产业链的中游核心地位。受益智能驾驶舱趋势的推动,未来中控行业未来五年增长预计提升至 30%以上。依托中 控基础,相关厂商的产品线有望实现进一步延伸。 图 34中控行业增长中枢有望提升 50%,增速从 20%至 30%+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调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6、投资建议:新产业,新机遇新产业价值,亟待市场认知。投资者目前对智能驾驶舱这一产业新趋势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2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基本忽视,市场预期几乎为 0。而根据我们的预测,智能驾驶舱有望重新定义人车交互,
43、并且正从概念期进入渗透率加速下的高成长期。受益于此,整个前装中控行业增长中枢有望从 20%提升 50%至 30%。 智能驾驶舱组合如下:1) 上游硬件:推荐四维图新。全志科技、深天马、景嘉微有望受益。2) 中游入口:推荐索菱股份、路畅科技。东风科技、均胜电子、盛路通信有望受益。 3) 下游软件:推荐中科创达、东软集团。万安科技、亚太股份、科大讯飞有望受益。 表 4: 智能驾驶舱组合盈利预测和估值EPSPE收盘价市值评级公司名称2016/12/282015A2016E2017E2018E2015A2016E2017E2018E亿元36.0549.5752.2820.2019.660.470.15
44、1.5030.400.330.150.350.950.540.420.350.451.280.740.900.460.5076.7330.4734.9118.893.657.22123.93158.42134.6756.1737.9591.80124.4857.7143.6928.1666.9958.0943.9139.326660211215244索菱股份路畅科技中科创达四维图新东软集团增持增持增持增持增持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主题有望迎来价值演绎行情。受益于行业和公司层面的密集催化,市场 有望认知这一产业价值。2017 年年初的CES 展会引领 IT 产业变
45、革方向,我们预计汽车创新仍然将是重要一环。 相关催化剂,我们整理如下:1)1 月初,CES 展会相关产品发布; 2)4 月底,北京车展相关车型发布; 3) 下半年,英特尔和英伟达智能驾驶舱芯片发布;4) 相关上市公司向智能驾驶舱产业趋势靠拢。 7、风险提示1)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汽车产业对车内电子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因为汽车行驶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可能非常恶劣,例如夏季太阳直射时高温可达 70,冬天也会有剧烈的温差变化,此外还包括阳光直射看不清屏幕读数等其他技术问题。智能驾驶舱领域如果无法通过研发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造成产业 发展不及预期。 2)智能驾驶舱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渗透推广受限相比传
46、统仪表盘,智能驾驶舱中的 TFT 液晶仪表和其他 HMI 屏幕的造价更高,给相关厂商带来成本压力。整车生产企业需要衡量数字液晶屏 所带来的收益与造价成本,如果转嫁到汽车售价增量超过消费者的承受 度,则可能导致智能驾驶舱的渗透落地进度受到影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3 of 24 行业专题研究本公司具有中国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股份(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毯采购投标方案
- 注册会计师企业合并专题培训课件
- 企业商务礼仪课件
- 透光卷帘施工方案
- 人员录用管理方案模板
- 农场水管防冻措施方案
- 饲料学考试题及答案
- 车间用电运行方案
- 乡镇申论考试题及答案
- 网络净化面试题及答案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全套教案课件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招考编外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610-2025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复垦技术规程
- 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预防及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021年秋修订)
- 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附答案
- 夏季安全生产八防
- 2025-2030年中国写字楼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8 Once upon a Time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5课时)
- 上海2025年上海市第一批面向西藏籍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邹平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