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2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西师大版(2014)一 . 文章概述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二 . 分析理解古诗虽离我们较远,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不难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学习:(1) 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 联系所查资料和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 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有几个生字、新词,通过预习查字典已经初步掌握了它们的意思: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
2、小路。留连:舍不得离开。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下面请你连起来说说句意。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2.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句诗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你知道诗人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诗人所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读了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美丽而自由、欢快的景象。如果你就是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可能非常喜欢这美丽的景象,一定会陶醉其中,细细观赏。但是
3、你知道诗人杜甫吗?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作业指导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江畔独步寻花主要写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飞舞、黄莺歌唱。【赏析】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写下了这首诗。诗的题目是“寻花”,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写花,从满蹊(分布)、千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这不同角度写,使人印象深刻,不觉得重复。后两句写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全诗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亚么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创新项目实施中的教育内容设计研究
- 技术赋能课堂变革打造高效教学环境研讨会
- 教育政策在医疗设备研发中的作用
- 打造智能教育资源体系设计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 烟草制丝培训课件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影响研究报告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戏曲剧目研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小动物麻醉与监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2025年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
- GB/T 41574-202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有云中个人信息保护实践指南
- GB/T 3672.2-2002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
- GB/T 18884.2-2015家用厨房设备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2239-2008工业阀门金属隔膜阀
- 军标类型整理文档
-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2021学年内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
- DB32T 4174-2021 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
- 基本原理与性能特点多自由度电磁轴承课件
- Q∕SY 1836-2015 锅炉 加热炉燃油(气)燃烧器及安全联锁保护装置检测规范
- 北京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图文并茂)
- 仪器使用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