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解读_第1页
体检报告解读_第2页
体检报告解读_第3页
体检报告解读_第4页
体检报告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检报告解读,齐刚 2017.12.05,.,体检的意义,通过体检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花一些钱投资在健康体检上,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自然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体检项目分类,各科检查: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等 体液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项目、肿瘤标志物等 影像检查:彩超、DR、CT、MRI等 特殊检查:心电图、骨密度、动脉硬化、C13orC14、经颅多普勒等,.,体检项目如何选择?,按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情况等选择个性化体检方案 如知识

2、分子注意心脑血管疾病和亚健康状态,体检项目的选择应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青光眼、更年期综合征和肿瘤。不同年龄的体检切入点应有所区别,如中年人要强调血压、血糖、血脂检测,早期肿瘤的监测和眼底及前列腺检查。而老年人需定期检测的项目应该有体重、血压、眼底、胸片、甲胎蛋白测定、大便潜血试验、肛门指检等。 必选项目必不可少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妇科(女性)、心电图、胸部DR、上下腹彩超、三大常规、血液生化等必须按项目是全面评估健康状况的基本数据和参考依据。 特殊项目选择的原则是无体征、潜在危害较大的项目 如幽门螺杆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肿瘤标志物、骨密度、动

3、脉硬化等。,.,大家都做过体检吧?,体检完成,拿到报告后是怎样的状态? 一头雾水 这些检查数据到底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这些数据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您是否有过疑问?,.,血液检查,血常规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单 位 白细胞 WBC (410 )109/L 嗜淋巴细胞 ly 19%-48% 嗜中性白细胞 Np 40%-70% 红细胞 RBC 3.55.5 1012/L 血红蛋白 HGB 11017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0.370.50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 平均红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 pg 平均红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

4、0 g/L 血小板 PLT (100400)1012/L (1)白细胞 白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布氏杆菌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结缔组织病、药物过敏,应用磺胺制剂、解热镇痛剂和抗甲状腺剂以及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等。 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感染、中毒、出血、溶血后、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白细胞记数影响因素很多,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分娩、饭后、剧烈运动、酒后、冷浴后、情绪突变、注射肾上腺素后均增高;正常人一般下午较上午高;此外取血部位不当、血凝集、混合悬液时产生大量气泡等均能导致误差。,.,血液检查,(2)红细胞(RBC):正常值:成人男性400500万/mm3;成人女

5、性350450万/mm3;新生儿600700万/mm3,两岁后逐渐下降。 红细胞增多:相对性增多,见于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见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引起铁、叶酸、蛋白质、铜、维生素的不足都可致红细胞减少。 (3)嗜淋巴细胞(ly):正常值:19%-48%。 嗜淋巴细胞增多:某些传染病,如百日咳、结核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一些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嗜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

6、缺陷病等。 (4)嗜中性白细胞(Np):正常值:40%-70%。 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早期汞、铅中毒;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嗜中性白细减少: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行性感冒等;化学药物中毒与放射线损伤,如放疗、抗癌药物、晚期砷(或铅.汞.锑.苯)中毒等;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5) 血小板(PLT):正常值:100-300万/mm3。 血小板增加: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和手术后等。 血小板减

7、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应用某些抗癌药后、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各种急性白血病、肿瘤骨髓转移、伤寒、黑热病、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等。,.,血液检查,血脂: (1) 总胆固醇(CHOL):正常值:130-200mg/dl。 显著升高:超过240mg/dl就必须接受治疗。 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甲狀腺机能低弱症、末端肥大症、閉塞性黃疸、脂肪肝、肥胖; 显著降低:肝硬化,甲狀腺机能亢进。 、 (2)甘油三酯(TRIG):正常值:成人50-150mg/dL。 临界性升高:250500mg/dL; 显著升高:大于500mg/dL。 主要见

8、于高脂饮食、糖尿病等。 (3)高密度脂蛋白(HDL-C):正常值:男性为40-60gm/dl,女性为50-70mg/dl。显著降低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 (4)低密度脂蛋白(LDL-C) 正常值:40-120gm/dl。 显著升高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血脂异常,概述: 血脂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是指由食物摄取的脂类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的 内源性是指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液的 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统称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高脂血症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血中胆固醇水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9、: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脂异常,危害: 高脂血症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其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的、进行性的、全身性的。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 1.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血脂等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沉积,使血管内膜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稍稍隆起的淡黄色斑纹或小块。这种病理改变可逐渐向血管壁深层扩张、沉积,使血管壁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损坏,并产生营养障碍,而引起病灶处坏死、变性、出血、破溃,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及脑卒中的

10、主要危险因素。(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2.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猝死等。 3.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高血脂引起脑动脉硬化,官腔狭窄出现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合并有高血压时,血压突然升高,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 4.高脂血症与糖尿病:“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糖尿病并发动脉硬化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则是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

1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5.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脂、肥胖是形成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脂肪肝常合并血脂增高。,.,血脂异常的防治,非药物防治:包括膳食、运动、减肥和心理、行为矫正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是基础。 1.膳食:少吃或避免 饱和脂肪酸类:家畜肉类(尤其是肥肉)、动物油脂、奶油蛋糕、棕榈油等; 胆固醇类:蛋黄、蛋类制品、动物内脏、鱼子、无鳞鱼(蛇鱼)类 2.运动: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保健品能够取代运动的持久作用。 3.推荐降脂食物: (1)黑芝麻:含亚油酸和卵磷脂,亚油酸可结合胆固醇,卵磷脂可促进甘油三酯在肝内的转化和代谢,并维持胆汁和胆固醇的溶解度。 (2)山楂: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12、及脂质在器官的沉积,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3)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可增加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大豆中含有的皂苷类物质,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4)生姜:含有一种树油脂,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此外生姜所含姜辣素,有很强的抗自由基作用。 (5)大蒜:大蒜中至少含有六种有效成分可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6)洋葱: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和含硫氨基酸,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7)茶:茶叶中含有大量Vc、茶碱等营养成分,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8)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的作用。 (9)脱脂牛奶:含有可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一种因子,富含的钙,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13、(10)燕麦:含有亚油酸、B族维生素、卵磷脂,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11)其他:萝卜、甲鱼、蘑菇、玉米、木耳、芹菜、海带、蜜橘等都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血脂异常的防治,药物治疗: 1.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可选用胆酸螯合剂如:消胆胺;他汀类如:舒降之、普拉固等。 2.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选用菲诺贝特(立平脂)、吉非罗齐(诺衡) 3.混合型:可选用阿昔莫司 注意:降脂药大多有副作用,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一旦发现肝、肾功能受损,应立即停药。,.,脂肪肝,概述:正常的肝脏脂类含量约为肝湿重的3-5%,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以上时称为脂肪肝。 危害:

14、当肝脏脂肪含量超过35%时,可出现肝内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肝功能出现异常。 病因或发病危险因素 1.嗜酒:长期嗜酒者脂肪肝发病率约为57.7%; 2.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3.肥胖:大约半数的肥胖者存在脂肪肝变性,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60-90%; 4.糖尿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发病率约为50%; 5.慢性丙型肝炎 6.药物及毒物引起及急、慢性肝损害的人; 7.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营养不良者。,.,脂肪肝,症状与表现:脂肪肝的症状与肝内脂肪的浸润程度明显相关。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症状,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特别是病程长者,症状明显。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有压迫胀

15、满感,脂肪肝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者较多见,可出现较明显的右上腹疼痛和不适。约50%的脂肪肝患者(多为酒精性脂肪肝),可有各种维生素缺乏表现,如末梢神经炎、口角炎等;约75%的脂肪肝患者可有肝肿大、转氨酶轻度增高。 脂肪肝的防治:必要时可服护肝去脂药或保肝中药等。,.,高血压,诊断标准: 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 必须在不同时间测量2次,血压均升高才能诊断高血压。建议使用诊所外和家庭自测血压诊断高血压,并作为开始降压治疗的依据。 血压测量的方式和标准参照以下的值:诊所血压140/90mm Hg, 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 Hg,白天动态血压平均值135/85mm Hg, 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

16、120/70mm Hg,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 mm Hg。,.,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及测量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 诊室血压140/90 mmHg, 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 24h平均动态血压130/80 mmHg, 24 h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 mmHg。,.,高血压,病因或发病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高血压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集

17、聚性,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明显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对照组高。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就很高。 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超重和体重增加过快,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内脏型肥胖,同时也是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饮酒、吸烟:长期饮白酒达50ml/日以上,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促使血液中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导致高血压发生。 少量饮红葡萄酒可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4. 膳食:长期高盐、低钾、低镁、低动物蛋白质饮食;膳食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高血压最密切相关的是钠离子。高钠可以促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5. 职业和环境:长期精神

18、紧张或超负荷工作和长期受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头疼、头晕、头胀、恶心。心慌、心悸、心烦、胸闷、失眠等。有并发症患者可以出现心脑肾方面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有神经系统表现、甚至意识改变。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一期高血压患者实验室检查可以无特殊。 二、三期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的改变。可有高血脂、高血粘度的表现。X线可以出现主动脉扩张、心影扩大、肺门充血等表现。心电图可有左室肥厚图形。超声心动图有瓣膜、心房、心室、室壁收缩及血流改变。 眼底检查可以出现以下改变: 视网膜动脉痉挛 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或重度硬化 视网膜动脉硬

19、化+出血或渗出 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神经乳头水肿,.,高血压,危害: 1.高血压与心脏病: (1)长期血压升高,加重左心室的负担逐渐肥大、扩张,心肌增厚,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 (2)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 2.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卒中,即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等。 3.高血压与肾病: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硬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4.高血压与其它血管疾病:可引起主动脉夹层破裂、眼底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失明等。,.,高血压,高血压诊治流程,.,高血压

20、,诊治策略要点: 小剂量开始,平稳降压 慎重选药,严密观察 多药联合,逐步达标 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 重视家庭自测血压及24 h血压监测,.,高血压,诊治策略要点: 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 mm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对于收缩压140149 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对于年龄8

21、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 mmHg;80岁的患者,建议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140/90 mmHg。 对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应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过度降压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了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 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强调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避免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低于60 mmHg时应在密切监测下逐步达到收缩压目标。,.,高血压,诊治策

22、略要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或靶器官损害,多数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并存的临床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同时评估并干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种类,逐步使血压达标,避免降压速度过快并密切观察有无降压治疗相关的脑供血不全及心肌缺血的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或过度降压带来的伤害。,.,高血压,高血压防治: 一、降压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平稳、有效降压; (2)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3)服用简便,依从性好

23、。 1常用降压药物 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及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初始治疗。应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并存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等个体状况选择降压药物。 (1)CCB: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降压疗效好,适用于低肾素或低交感活性的患者,无绝对禁忌证,不良反应少。非二氢吡啶类CCB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慎用于心功能不全、心脏房室传导异常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硝苯地平慎用于心动过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2)利尿剂: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及联合降压治疗,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

24、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常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6.2512.5 mg/d、吲达帕胺1.252.5 mg/d)。eGFR5.5 mmol/L时禁用,慢性肾脏病4期(eGFR30 mlmin11.73 m2)患者慎用保钾利尿剂。,.,高血压,(3)ACEI或ARB:推荐用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蛋白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需排除双侧重度肾动脉狭窄、监测血钾及血肌酐、eGFR水平,血钾5.5 mmol/L时禁用。慢性肾脏病4期(eGFR30 mlmin11.73 m2)患者慎用ACEI或ARB。 推荐ACEI用于伴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耐受者使用ARB。 (4) 受

25、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如无禁忌证,推荐用于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快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大伴交感神经活性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需从小剂量起始,根据血压及心率调整剂量。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度及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老年人常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5) 受体阻滞剂:伴有前列腺增生症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使用-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睡前服用,根据患者的疗效逐渐调整剂量。应监测立位血压,以便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2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当单药常规剂量不能达到降压目标时,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治

26、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需服用2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标。 可根据老年个体特点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可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确定联合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基线血压水平、并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固定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3. 特殊情况的降压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应根据个体特点选择降压治疗方案(表1)。,.,高血压,二、康复治疗 临床治疗和康复医疗相结合,可更好地降低血压,减轻症状,稳定疗效,同时可减少药物用量。康复医疗还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血脂代谢,防治血管硬化,减少脑、心、肾并发症。康复医疗的作

27、用途径有功能调整与锻炼两个方面。 1. 气功疗法:以松静功为主,其要领是“体松、心静、气沉”。体质较佳者可练站桩功,较差者以坐位练功。 2 .太极拳:为低强度持续性运动,可扩张周围血管,给心脏以温和的锻炼。太极拳动中取静,要求肌肉放松,“气沉丹田”,有类似气功的作用。 3 .步行:在良好环境下散步或以常速步行15-30分钟,有助于降压及改善心血管和代谢功能。 4. 医疗体操:练习太极拳有困难者可教以舒展放松,配合呼吸的体操,可采用太极拳的模拟动作,分节进行。 5. 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风池、太阳及耳穴,抹额及掐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可助降压和消除症状。 6 .理疗:某些药物的离子导入、脉冲

28、超短波或短波治疗及磁疗都可用来作为镇静及降压的辅助治疗。,.,高血压,脉压差大小是怎麽回事?1. 收缩压高 脉压差大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约90%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认为,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原因。 治疗以利尿剂为首选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可减少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动脉的顺应性目前应用也较多。 2.舒张压高 脉压差小 影响舒张压最主要的因素是外周血管的阻力。周围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可使阻力增加导致舒张压升高。 治疗上以B受体阻滞剂为首选。其次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高血压,老人降血压达标别超标1.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29、一般应为130-140/85-90mmHG.不要求降压到120/80mmHG; 老年人有血管老化动脉管壁弹性下降。此时老年血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实际上是一种生理性补偿。 患者长期高血压已产生适应性变化,如突然降压过快过低,反而会导致局部组织灌注不足,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及老年痴呆。 老年人的特点是心率波动小而血压波动大。在一天内收缩压上下波动可达20-40mmHG.为了防止低血压的出现,降压必须留有余地。 2.70岁以上的老人,收缩压不再随增龄而升高,舒张压反而逐年下降,使脉压加大。此时应特别注意降压不要过低。如舒张压70mmHG时意外发生率越高。,.,高血压,降压药应何时服首先我们要了

30、解患者血压变化的特点。一般理论认为人体的血压在24小时呈现节律性变化:清晨醒后数小时内血压迅速升至峰值,即所谓的晨峰血压,半夜至凌晨降至谷值。通常夜间血压低于白天血压10%,一般低10-15mmHG.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波动的规律多有两峰两谷,即上午8-11点、下午3-6点为两个峰值;中午和夜间为两个谷值。但也有报道晨峰在早6-8点。不同患者有不同峰值但以早上峰值高多见。 1.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的目标值一般应为130-140/85-90mmHG.不要求降压到120/80mmHG; 降压药除了按作用机理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别外,还以其作用持续时间不同而大致分为短效(作用持续约8小时)、中长效(作用持

31、续约12小时)和长效(作用持续达24小时或更长)。鉴于药物的特殊性服药时间要听专家的更要注意个体化。具体做法是,有条件者先为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波动规律,找出血压波动的峰值时间再选药物治疗。,.,高血压,举例说明:假如患者血压峰值是上午10点,若选用服药后2-4小时达血药浓度或作用峰值的药物,则可在早晨7-8时服药;若选用服药后4-6小时达峰值的药物,则在早晨醒来的5-6点服药。这样服药恰好把患者的高峰血压降下来,从而避免了因血压过高造成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仅降压是不够的 高血压病的治疗除降压外,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改善大动脉僵硬度。控制高血脂、高血糖。改善血粘度。保护

32、心脏、肾脏。控制盐的摄入量。,.,血液检查,血糖(GLU) 1.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 2.糖尿病排除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3.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6.1毫摩/升,11.1毫摩/升 如果血糖值高于正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不提高警惕,不积极干预,很快会发展为糖尿病。 4.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5.6毫摩/升 当空腹

33、血糖超过该标准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时间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空腹血糖5.6毫摩/升者应尽快去医院查一次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定是否有餐后血糖升高因为在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阶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由遗传疾病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

34、不能控制血糖,造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形成长期血糖升高为特征,导致严重急、慢性脏器并发症的代谢病。 1 .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 2.糖尿病排除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3.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6.1毫摩/升-11.1毫摩/升 如果血糖值高于正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不提高警惕,不积极干预,很快会发展为糖

35、尿病。 4.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5.6毫摩/升 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时间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空腹血糖5.6毫摩/升者应尽快去医院查一次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定是否有餐后血糖升高因为在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阶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糖尿病,分类: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四

36、大类: 1 . 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85%。 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病因: 1 . 遗传:95%的2型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 2.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膳食及运动:总热量摄入过多,而体力活 动减少。 4.年龄:年龄增长,器官衰退。 5.糖耐量减低: 6.其它: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吸烟、妊娠妇女和营养不良低体重人群,都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

37、病,危害: 急性并发症 1 . 糖尿病急性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非酮性高渗综合征; 3.其它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高三倍;脑卒中4-10倍;高血压哦1倍;因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17倍;并发视网膜炎而致失明的高25倍;因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感染坏疽而截肢的高20倍。以上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 2.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3.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病变:末梢神经炎 4.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冠心

38、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脑血栓、脑梗等 6.糖尿病足: 7.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下肢血管血栓形成,.,糖尿病,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关注高危人群,发现糖耐量减低和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病人。 2.长期治疗:需要终身防治,尤其是非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反复和恶化。 3.综合治疗:包括五项内容: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 治疗方案个体化 非药物治疗 1.饮食疗法: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标准体重,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减少脂肪摄入,蛋白质摄入接近正常人,适量无机盐和维生素,合理安排进餐次数。 2.运动疗法:适量、规律、持久。 药物治疗: 1.口服

39、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胰岛素治疗:,.,膳食要求顺口溜,少吃一两口(热量1500卡/d), 多动十五分 谷类三四两 油脂减二成(25克) 蔬菜一斤好(500克) 深浅各一半 荤素二比八 水果多几样 豆奶天天有 鱼虾菇耳多 贵在需恒久 吃出寿而康 每项做到是1分 做不到是0分。,.,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 1.尿蛋白(PRO) 阴性:正常阳性:或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此外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也会显示尿蛋白阳性。 2.尿白细胞(LEU) 阴性:正常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淋病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3.

40、尿糖(GLU-U) 阴性:正常阳性: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 4.尿酮体(KET) 阴性:正常阳性:(1)生理性:过度饥饿、分娩后、进食多量脂肪。 (2)病理性:糖尿病酸中毒、妊娠等。,.,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 5.酸碱度(pH)正常尿多为弱酸性,pH6.0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颠簸在5.08.0之间; pH降低: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析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 强呈强酸性,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 pH升高: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 6.尿比重(SG)1.0151

4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7.尿胆原(URO)尿胆原是联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被肠道细菌作用还原而成(粪便中称粪胆原)大部门随粪便排挤小部门在结肠重汲取入血液,由肾脏排挤; 阴性或弱阳性:正常 增高:在肝脏功能障碍、热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黄疽、肠梗阻等情况下增高; 减少:在总胆管梗阻及肝细胞黄疽极期; 8.隐血(BLO) 阴性(-)正常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 9. 胆红素(BIL):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网状内皮系统处理降解而成; 阴性:正常 阳性:在

42、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及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等,尿中胆红紊增高。 10.尿红细胞(RBC) 阴性:正常 阳性:红细胞过多提示泌尿体系炎症或结石等疾病 11.尿液颜色(GOL):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几乎无色: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见 桔黄色或深黄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 红色: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 乳白色: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

43、及尿酸盐时呈。 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 尿常规检查结果NEG,NEG代表阴性,是英文negative的缩写,大多数情况下表示正常。 同时出现“尿隐血+”和“尿蛋白+”,可能是隐匿性肾炎;如果两项都是“+”,可能为肾炎;尿糖出现“+”符号,则是确定糖尿病严重程度的依据。,.,血液检查,肝功能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40 偏低:- 偏高: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病如

44、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谷草转氨酶(AST) 037 偏低:- 偏高: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升高。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3.碱性磷酸酶(ALP) 53128 偏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偏高: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公众号脉脉养生只做最新最专业的养生知识。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常见的肝功能五项中,谷草转氨酶、

45、谷丙转氨酶指标如果高于参考值,说明出现肝功能损伤,需及时就诊。,.,血液检查,肾功能 1.血尿酸(UA) 202416 偏低: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 偏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原发性痛风、多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 2.血肌酐(CRE) 53108 偏低: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一旦上升,要警惕肾功能减退可能。 偏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3.尿素氮(BUN) 1.78.3 偏低: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人。 偏高:(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2)肾

46、前因素如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3)肾后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引起的尿少;尿滞留。(4)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5)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肾功能主要是看尿素氮、肌酐、尿酸三项指标。单纯尿素氮偏高不能说明肾脏有问题。短时间出现肌酐波动,有很多外在因素,例如是否在此期间使用过抗生素或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是否有发烧感冒症状;当然,没休息好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实验室误差等因素。,.,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30ng/ml,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女性妊娠期也会升高。 2.癌胚抗原(CEA)

47、: 2.5ng/mI胃肠道肿瘤、胰腺恶性肿瘤,肺癌等,此外也会存在结肠炎、胰腺炎、肝脏q疾病、肺气肿等。 3.糖蛋白抗原15-3(CA15-3): 35KU/L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胃肠道癌中指标均有升高,可作为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在其它乳腺疾病和部分孕妇也有升高。 4.糖蛋白抗原19-9(CA19-9):37kU/L,胰腺癌患者该项指标较高。手术切除肿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和胃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 5.糖蛋白抗原125(CA125): 35U/ml,是上皮性

48、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胰腺癌、肝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炎,急性胰腺炎、腹膜炎、肝炎、肝硬化腹水也可使CA-125升高,CA-125升高还与肿瘤复发有关。 6.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g/L,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前列癌的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诊断及治疗后的监测。小于4正常,大于4要考虑到前列腺是否有问题。 检测肿瘤标志物一般轻度升高提示的可能是其他疾病,如果升高的比较明显,如3倍,就要到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血液检查,乙肝7项 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

49、BcAb) 阳性即“大三阳”,多见于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2.HBsAg、乙肝E抗体(HBeAb)、HBcAb 阳性即“小三阳”,多见于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3.HBsAg、HBcAb 阳性见于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4.HBsAb、HBeAb、HBcAb 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5.HBeAb、HBcAb 阳性表示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6.乙肝表面抗体(HBsAb) 阳性表示接受过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7.HBcAb阳性表示急性HBV

50、(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如果检查报告数值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不必太过紧张,要判断是否得病,通常要结合多项指标以及临床体征才能诊断,光看一项指标不能乱下结论,.,C13呼吸检查,C13呼吸检查,查什么?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就是我们说的Hp,通常寄生在人的胃黏膜表面。 一旦感染,终身携带,抗酸能力强,.,C13呼吸检查,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造成的伤害,胃内幽门螺杆菌的鞭毛在胃粘液层内部移动、并附着于上皮细胞的表面。 尿素酶遇上黏液中的尿素而产生氨,中和了胃酸。 没被胃酸杀死的幽门螺杆菌在黏液层进行增殖。此外,趋化因子将周围的其他幽门螺杆菌引来。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各

51、种分解酵素破坏了黏液层,让失去黏膜保护的上皮细胞发炎(参考图中央)。 此外细菌分泌出的VacA等毒素(右)、透过IV型分泌装置注入上皮细胞的反应器(effector)分子(左)对上皮细胞产生伤害,让发炎的症状恶化。,.,C13呼吸检查,感染后的表现,HP是胃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C13呼吸检查,HP是胃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近50%胃癌新增数和死亡数在中国 2014WHO报告,2012年全球 胃癌死亡数72万(45%);胃癌新增数1百万(42.6%),Stewart BW, Wild CP, editors (2014). World cancer report 2014. Chapter 5

52、.4: Stomach cancer.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C13呼吸检查,中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中国胃癌发生率 男性:36.21/10万 女性:25.88/10万 中国胃癌死亡率是恶性肿瘤第3位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31);7:361-377,.,C13呼吸检查,63.4%胃癌与HP感染相关 我国人群Hp 感染率:56.22% (40%-90% )中国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同,HP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感染,

53、全球发病率约为50% 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占胃癌病例的60% 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可高达90%,.,C13呼吸检查,小细菌可导致大毛病: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幽门螺杆菌从何而来? Hp感染患者的粪便、呕吐物、唾液中均可带有不同量的HP。 动物:家猫、绵羊均可携带HP。 Hp主要通过粪-口、口-口途径传播。 儿童期高感染现象与家族聚集性是Hp感染的显著特征,提示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途径。,进食了被Hp污染的水或食物,聚餐时可能传播Hp,.,C13呼吸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隐匿:多数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顽固:一旦感染,终身伴随,上腹痛或不适,早饱,

54、最近饭量变小了, 才吃一点就饱了,.,C13呼吸检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虽然Hp感染十分普遍,而且危害严重,但幸运的是 经过正规的诊断和治疗,90%以上的Hp感染可以根除,.,C13呼吸检查,哪些人应该进行根除治疗? 根据我国最新的专家共识,有下列疾病的患者推荐进行Hp根除,.,C13呼吸检查,治疗原则:应经过严格评估: 年龄45岁, 无报警症状者,支持根除治疗; 年龄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不予支持,需先行内镜检查。,如何有效治疗?,.,C13呼吸检查,Hp根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治疗前: 主动提供药物过敏史:如青霉素、克拉霉素等 戒烟:吸烟会影响Hp根除率 服药注意: 疗程10-1

55、4天,个体化根除效果好,大约90%的成功率 皮疹、呼吸困难-警惕药物过敏马上停药 便秘、胃肠不适、味觉异常咨询 按处方服药,餐前,餐后有讲究 复查: 停药1个月后呼气试验 或复查胃镜(咨询医生),.,C13呼吸检查,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病从口入 注意保持食物和环境卫生 饭前便后勤洗手 积极治疗也是帮助家人的预防方式,.,关爱健康从我做起,.,饮食与健康,均衡饮食 = 饮食中包括不同种类的食物 + 份量和比例配搭适宜 + 三餐定时定量,食物金字塔,主副相辅 干稀平衡 荤素搭配 营养全面,.,饮食与健康,健脑食物 1菠菜 菠菜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减缓由于年龄增长造成的认知障碍和中枢神经

56、系统损坏。菠菜是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佼佼者。 2深色绿叶菜 深色绿叶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 3 三文鱼 每周至少吃一顿鱼特别是三文鱼、沙丁鱼和青鱼的人,与很少吃鱼的人相比较,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要低很多。吃鱼还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4葡萄汁或葡萄酒 常饮葡萄汁有益于延长寿命。适当饮用葡萄酒也有同样效果,但由于酒精会对神经产生麻痹作用,因而葡萄汁是更好选择。葡萄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高过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且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输能力。除了益寿延年,葡萄汁还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记忆力。 5热可可 热可可不但能够暖身,而且对健脑同样有效。两茶匙纯可可粉冲出来的饮品,其

57、抗氧化物质含量几乎是等量红酒的2倍,绿茶的3到4倍,红茶的4到5倍。可可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脑细胞,预防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饮食与健康,健脑食物 6全麦制品和糙米增强肌体营养吸收能力的最佳途径是食用糙米。糙米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对于保持认知能力至关重要。其中维生素B6对于降低类半胱氨酸水平最有作用。 7杏仁和核桃干果,特别是杏仁和核桃是聚会上的常用食品,不仅美味,而且同样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杏仁和核桃由于含有欧米伽3系列脂肪酸,具有更明显的功效。中国素有“吃核桃补脑”的说法。 8橄榄油橄榄油中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提倡在食油中加入一部分橄榄油、红花油等植物

58、油。 9大蒜大脑活动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葡萄糖,要想使葡萄糖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有足够量的维生素B1的存在。大蒜本身并不含大量的维生素B1,但它能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因为大蒜可以和B1产生一种叫“蒜胺”的物质,而蒜胺的作用要远比维生素B1强得多。因此,适当吃些大蒜,可促进葡萄糖转变为大脑能量。 10蓝莓果野生蓝莓果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杂质。长期摄取蓝莓果能加快大脑海马部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分化,提高记忆力,还能减少高血压和中风的发生几率。,.,饮食与健康,避免肥胖的饮食法则 一、身边可准备一些低热量而又可满足咀嚼欲望的食物,像小黄瓜和胡萝卜。 二、多喝水。水对身体有益,又可充填胃部,使你少吃一点。 三、可用柠檬、莱姆果汁代替酱油、食盐和会令人发胖的豆瓣酱、胡椒等佐料。 四、选择比较适合你的减肥食谱,否则才开始实行两天,就消受不了,半途而废。 五、要预先控制好每餐食物的分量,免得为不愿剩下而吃多了。 六、用小的餐盘和碗,会感觉吃得较满足。 七、给自己订一个减肥奖励办法,比如说,每减轻2公斤,就要买个小礼物或看场电影什么的,有了这个诱因,你会更愉快地继续瘦下去。 八、参加餐会之前,先多吃点莴苣或其他蔬菜;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