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_第1页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_第2页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_第3页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_第4页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1“即将入海是件喜事,但同时也令人紧张,因为那里的暴风雨太大了。”柳传志2005年12月8日上午,联想LENOVO集团的董事长柳传志面对着厚厚一叠文件陷入了沉思。一个多小时前,联想集团刚举行过记者招待会,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这是一次历史性意义的收购行动,对于联想集团来说,这次收购行动会产生什么影响和后果,联想是否从此进入发达国家甚至美国的PC市场,如何使合并后的新联想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合并后的新公司的财务风险有多大,这次收购是否合算,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联想的大家长柳传志根据协议,联想需要向IBM支付65亿美元的现金,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股票,以及承担IBMPC部门的5亿美元债务。收购完成后,IBM将持有联想集团大约18的股份。联想同时宣布,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STEPHENWARD将出任联想集团新任首席执行长,而现任联想首席执行长杨元庆,则改任公司董事长。联想新PC部门的总部将设在纽约,但主要业务中心仍设在北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洛里RALEIGH,这两个地方分别是联想和IBMPC部门的所在地。联想和IBM表示,将有大约1万名IBM员工加入联想。收购IBMPC部门以后,联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员工人数达到19万人,年度营运收入将达到120亿美元见附录一。这一交易有望在2005年第二季度完成。联想的竞争对手们还是受到了直接影响。在收购消息宣布当天,HP股票结束了连续五天的狂跌,股价涨幅达105,当日最高股价3086美元,接近于全年最高点(3281美元)。戴尔股价也一举走出近两天的颓势,上升了133,最高股价达到41901美元,距全年最高价42001美元仅一步之遥。甚至宏碁也有1的涨幅。相对应的,联想股价在12月10日开盘后先涨后跌,跌幅达374,市值蒸发掉7亿港元。(见附录二)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联想最终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公司规模将大大增长。作为中国第一大计算机厂商,联想今天的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标志着整个中国计算机产1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MBA学生曹雷在金融系陈百助教授指导下完成本案例,作为课堂讨论之用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本案例部分或整个内容美国南加州大学马协尔商学院CASEMSB2005012业的成功。纽约时报撰文分析认为,联想这个巨人此次初试身手,联手IBM进军国际市场,将会缓解部分的国内竞争压力。此交易一旦完成,联想集团将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从规模上也将成为世界级公司。不过,该公司也将面临诸多管理上的挑战,利润也可能将被稀释。CITIGROUPSMITHBARNEY分析师科克杨KIRKYANG表示,发展多种经营战略的失败使得联想只能赴海外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在一份报告中称“如果不走出中国,联想将失去PC市场90的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联想进行大规模的收购也可能使公司陷入困境,从而在国内的竞争中更加力不从心。第一大制造商戴尔公司的董事长戴尔在美国接受计算机世界采访时,表示不看好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戴尔说,“计算机行业,你看到的上个成功的并购是在何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戴尔结合自身成长的经验表示,“戴尔公司不是一个靠收购发展的公司,我们也不认为将两个公司合并能获得好的发展。”惠普执行副总裁杜亚尼吉特纳DUANEZITZNER表示“如果IBM彻底放弃PC部门,将会给该公司的用户群体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而要在美国和欧洲开展业务需要新的后勤保障和供应链。东芝对收购不置可否,“笔记本电脑是靠高额利润来维持的,关于这一业务的并购并不能为其降低成本。”东芝总裁兼CEOTADASHIOKAMURA日前在东京的一个年末聚会上对媒体说“除非收购IBM这样的公司能够明显地降低我们的部件成本,比如说降低的幅度能够达到2030。”联想和IBM最终能够脱离PC苦海并重塑辉煌吗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各个市场的全球化已经真正到来。一、PC产业及市场1全球和美国世界PC工业已经进入第三十个年头。1975年全世界只有50000台计算机出售,大约销售额6000万美元从那时起,计算机工业开始了惊人的增长。到2002年,计算机的销量达到128亿台,年销售额达2250亿美元。和任何其他步入成熟期的行业一样,计算行业经过了25年的飞速发展,将会继续增长但增幅将会明显下降。较低的增长率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的绝对量已经很大了。从2002年到2008年,全球计算机销售量预计会增长80,从134亿台增长到249亿,年复合增长率约109。(见表11)图11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销售的对比。美洲和亚洲是计算机保有量最大的两个洲。2008年以后,亚洲地区将超过美洲成为最大的计算机市场。3由于不断下滑的价格,PC的销售收入增长得更慢。全球销售收入在2000年达到2470亿美元,而到2003年却下滑至229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全球PC销售将会超过3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7。PC细分市场下面的PC预测包括三个细分市场PC服务器,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主要是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将还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服务器和移动设备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移动设备包括了所有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不包括PALM等PDA设备。(见表12)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预计会在2005年成为最大的PC用户。(见图12)PC人均销售量和人均保有量预示了一个市场的成熟度。PC渗透率越高,成长率越低。表13是全球和美国每1000人PC销售量和保有量。这显示了美国的PC渗透率上升得非常快,PC的成长率可能会下降。西欧的情况也类似。其他地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PC主要竞争者DELL和HP是目前最大的两个制造商,并且至少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会保持他们的地位。表14是各个厂商的历史出货量和预测。为了便于比较,COMPAQ和HP的数据已经合并1990,1995和2000自从1994年以来,COMPAQ,DELLORHP/COMPAQ是美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份额的领先者。2001年DELL首次登上第一的宝座。2002年,HP通过和COMPAQ的合并超越了DELL。但DELL的市场份额预计还会继续增加,并再次在市场份额上领先(表14)。远景尽管全球PC销售额于2003年出现了反弹,但据GARTNER预计,今年全球PC出货量将维持在18亿部左右。而且,未来几年内的出货量同样不容乐观。IDC分析师ROGERKAY表示“随着PC市场的日益成熟,目前它已经与汽车市场没什么两样了。当前,全球汽车市场主要掌控在几家巨擘的手中,而且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各厂商市场份额的变化也就是此涨彼消而已。”KAY还预测“对于PC行业而言,其全球市场已经开发地差不多了,目前并没有多少剩余空间。据我们预计,全球PC市场的规模应该定格在152亿部左右。”GARTNER认为,在20032005年期间,全球PC出货量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13,营收额涨幅为47左右。尽管如此,但2006年对于PC制造商而言将是最困难的时期。届时,PC市场需求将明显下降,而厂商间的竞争却变得异常激烈。4预计到了20062008年间,全球PC市场将有所复苏。尽管如此,也只是略微好于20002002这段最低迷的时期。微不足道的反弹让不足以填饱全球PC制造商的胃口。总而言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PC制造商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GARTNER之外,IDC也表示,2005年之后,全球PC市场仅能保持一位数的涨幅。IDC的预计结果是,20062008年期间,全球PC出货量预计涨幅仅为8。2中国市场2002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实现销售额23584亿元,比2001年增长160,与2001年增长率168相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计算机市场依然没有从衰退中完全复苏,仍然处于调整阶段。(见表21,图21,图22,)从产品结构来看,随着笔记本计算机的平民化,笔记本计算机成为三个产品中增长最快的市场;2004年第一季度笔记本计算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高达437,与2003年同期相比,笔记本产品的销售额占整个PC市场的份额增加了35。而由于价格下降迅速,台式机市场销售额占整个PC市场的份额下降了36。(图23)台式机销量开始恢复,但是销售额增长迟滞。2004年联想、方正、同方等主要厂商完成了新一年的组织机构与渠道体系调整,在市场快速变化的同时,台式机厂商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台式机市场渠道趋于饱和,渠道利润下降;国内主要厂商渠道管理由粗放式扩大规模转向集约式提升效能。CPU、主板等零配件的价格下降带动了台式机产品的价格下滑,在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未来台式机价格将延续下降的走势。第一季度更多轻巧型商用台式机新品面世;家用台式机领域数字家庭、无线互联技术受到厂商追捧。在PC服务器方面,金融、电信行业的需求仍然低迷,而流通、能源和制造行业的采购增长明显。在中国市场上DELL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DELL凭借直销模式,在中低端产品上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DELL直销模式的冲击下,其他厂商加强了对低端PC服务器网上销售的力度,厂商直销的比例增长明显。受家庭、教育、政府等非商用市场用户购买特征的影响,台式机依然是驱动中国PC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二、联想集团1联想背景介绍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00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3年,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899(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5来连续9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至2004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6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3年,联想台式电脑销量全球排名第五。1984年11月1日,柳传志、李勤、王树和、张祖祥等11个“完全不懂得市场、不懂经营管理的科技人员,靠中科院计算所20万元投资起家,在一间传达室里,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开业。为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第一次采用“LEGEND“作为自己的英文品牌标识,这也是联想海外战略第一步,也为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1989年11月联想集团公司成立,对于“联想“品牌建设的积累开始初步尝试。联想新品的不断推出,市场活动和理念在全国的推广成为联想品牌发展的助推力。第一台联想自有品牌电脑在1990年推出。1992年“联想11“、“家用电脑“概念的提出,成为中国家用电脑的创始。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同年成立联想微机事业部。1996年成为中国电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联想产品连续四次大降价,“万元奔腾“使得联想第一次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1994年1月1日,当时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在给中科院的批复中指出同意北京联想新技术发展公司控股的香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股票并申请上市;同意香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股票18225万股。1994年2月14日,香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代号0992。香港联想的上市,标志着联想集团公司已正式成为一个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技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进入2001年,已经在国内IT市场占据首席的联想进入了“LEGEND联想“品牌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阶段。2001年4月1日联想分拆,从2000年5月开始,联想将业务分为互联网相关业务及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两个方向,并以此为导向,分拆重组为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集团。2001年6月1日,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至此,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共有两家由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企业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联想制定了三年规划,成立了面向四大类客户的6大业务群组,坚决推进向技术转型、向服务转型的企业战略,加大研发力度,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的信息产品、并大力发展服务业务。联想品牌承诺是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这时的联想品牌被赋予技术和服务的内涵,初步树立“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的品牌形象。6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想集团将在未来四年内(20052008)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市场人士认为联想有别于国内其他科技企业的最重要特征是,它是一个基本成就于境外资本市场运作,又同时能够享有国内特权的混合型企业。由于境外资本市场运作,使联想较早地受制于境外市场规则的约束,远离国内传统行政干预的影响,心无旁骛地循着产业化的轨道前进。与此同时,联想作为中科院所属的国家级企业,又像所有其他“国“字头企业一样,享有资产、金融、技术、市场方面的特权。2困难与策略全球化和多元化使联想集团年来追求的核心策略。在过去的三年中,新的领导层内完成预定的规划,在多元化方面和全球化方面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业绩增长减速。随着中国加入WTO,更多的竞争对手将会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也将不断饱和。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在产业链上定位,特别是要对抗DELL和HP这样的国际巨头,联想面临着一个日益严峻的竞争局面。三IBM1IBM基本情况IBM,1914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八百八十多亿美元。IBM是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最大的商业技术服务公司,最大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和最大的信息技术研究组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BM一直是IT业变革中的领导者,从软件,硬件,服务,到为客户创造解决方案。在英特网早期,提供全面接入是IBM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而现在IBM专注于帮助客户整合业务流程,如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从组织上分,IBM分为一个全球服务部,三个硬件部系统组,个人系统组,和技术组,以及一个全球金融服务部和一个软件部。全球服务部是公司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种解决方案主要利用IBM自身的软件和硬件,其他供应商的产品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而采用。系统组为客户提供全面地解决方案。大约有50的销售是在客户和企业无伙伴之间的。大约46的销售是针对客户自身的。其中有50的通过IBM的网站。7技术组为客户提供了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和产品,打包技术和工程技术。这些客户包括了OEM客户(大约78)。系统组和技术组在产品规划和策略方面紧密合作。个人系统组包括公司的个人计算机,打印机,和销售终端,帮助客户提高生产率,降低综合使用成本。软件主要包括中间软件和操作系统。大约70的软件是直接对终端客户的,另外20是为针对客户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附录三IBM五年财务数据比较附录四PC事业部背景四并购据联想的收购文件显示,在美国会计准则USGAAP下,被收购的IBM资产截至今年6月中的账面亏绌为68亿美元,即资产账面值为935亿美元,但承担负债1615亿美元。收购文件解释IBM在PC业务的亏损逐步扩大,其中原因是保养费用非常高,IBM方面已承诺在头两年对新联想作出最多1亿美元的补贴,但这可能不足以降低联想的财务承担。IBM的PC业务2002年亏损为171亿美元,2003年亏损为258亿美元。1绝对价值分析模型绝对价值分析模型是建立在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的。这种模型是认为企业的价值是和他带给带给所有权人的未来收益相关的。基本的原理是对未来各年度的净现金流入用合适的折现率进行折现。VCF1CF2CFN1R11R21RNV企业(资产)的价值N企业寿命CF每年的净现金流入如果考虑企业的寿命是有限的,在若干年后会关闭并清算,更一般的公式为VCF1CF2CFTTVT81R11R21RT其中TV为清算价值根据不同的净现金流入的定义,在投资银行界比较流行的主要有ENTERPRISE现金流折现法,EQUITY现金流折现法,ADJUSTEDPRESENTVALUEAPV现金流折现法和DIVIDENDS现金流折现法但对于企业的一个部门进行估价时,适当的财物费用,支出收入,内部关联交易的调整是必要的。这是因为,部门作为一个非独立核算的实体与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现金流。而现金流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价值。对于并购交易来看,最基本的原则是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交易后收购者增加的价值要大于收购成本。收购成本通常为现金和定向增发的新股。而价值的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了有形的资产,还包括了被收购公司的商誉,销售网络,现有客户群体潜在的客户等,也要包括收购对象被竞争对手收购后的机会成本。2相对价值分析模型企业价值横向比较DELLHPIBMSUNIBMPC部分注解股票市值99356432155321446125亿负债0571322931141255亿负债企业价值9985714517825156175收入492799965112395部门总收入(未剔除服务器部分)企业价值/收入比203089185139018相对价值模型主要通过比较相同类型的企业来得到企业的价值。由于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资产去年是亏损,而且资产净值是负数,市盈率及账面值均不能用作估值标准。唯一比较简单、又能够应用的估值标准就是ENTERPRISEVALUE(企业价值)对营业额比率。以9此计算,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作价只是018倍EV对营业额,相比戴尔计算机的205倍和联想的072倍都要低。这种比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关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差。根据IBM年报的数据显示,其个人计算机业务过去数年都在轻微亏损和获利之间徘徊,根据其发布的通告则显示,有关业务去年的营业额约9566亿美元,净亏损约258亿美元,相当于27的边际亏损。联想管理层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这个被IBM的PC部门扭亏为盈并保持盈利。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营业额差不多是联想的三倍,如果这业务能够获利,对联想的盈利贡献可以大得惊人。目前联想一年的纯利约为11至12亿港元,边际纯利约4至5。据管理层日前表示,估计IBM和联想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合并后,到07年大约可体现每年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的协同效益,比联想一年的纯利还要多。此外,原有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只要能够将边际利润提升至1(已经远比联想本身的4至5为低),纯利已达1亿美元(约78亿港元),差不多是联想原有盈利的68当然,运用相对价值比较法是有其局限性。例如,一般要求参照企业具有类似的资本结构,发展前景,业务收入的利润率也要基本相同。由于IBM的PC部门一直是处于亏损,这就是为什么IBM愿意低价出售的主要原因。附录五联想股权结构变动表附录六PC部门的独立财物报表五策略近年来联想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战略。2001年,联想提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企业愿景。2003年4月,联想正式启动新英文标识由LEGEND变为LENOVO,继续为国际化做准备。联想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走的是以贸易为主的路子。其后,联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仅在与国际品牌之间的较量中杀出一条血路,还在亚太市场推广和巩固了自有品牌。至2010年之前,联想希望将企业规模升级至100亿美元以上,同时把联想变成国际化的“巨头”。今年3月26日,联想正式跻身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联想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都灵奥组委签订的四方合作协议规定,联想将在未来四年内,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有史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和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源讯、恒康人寿、三星、通用、麦当劳、松下电器、VISA等跨国巨擘同台共舞。10携手国际奥委会进军TOP计划,站在全球奥运营销的平台上,搭建了将品牌影响扩展至世界的“奥运平台”,由此,联想获得了国际化发展的有利契机。联想2003年第三財季的业绩发布会上,杨元庆表示,今后,联想将逐步落实三个方面的变革其一,专注于核心业务和重点发展业务,保证资源投入与业务重点相匹配;其二,针对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建立更具客户导向的业务模式;其三,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联想“变革”的核心内容是,将业务锁定为“个人电脑及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等相关产品”,这既可以理解为联想对市场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把PC作为其获得营收和利润的最可靠保障,也可以理解为联想希望以芟夷枝节业务为代价,更其专注地投身于自己的优势业务,并以此为国际化的业务筹码。到今天整合IBM公司全球电脑业务,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IBM将与新的联想公司共享品牌、研发、销售体系,强大的品牌以及面向企业客户的全球销售、服务和客户融资能力帮助全新的联想展翅腾飞国际市场。显而易见的,一举收获了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品牌认知、更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及庞大的分销网络、全球一流的管理团队、世界级的领先科技、更丰富的产品组合、更高效的市场运作能力,联想的全球化战略得以实施。六未来的路真正的并购才刚刚开始。和艰难的谈判一样,联想现在要经历的是一段更为艰难的整合过程。1品牌的整合根据收购规则,联想将完全获得THINK商标和相关技术,新联想在5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也就是说,在品牌的整合上,留给联想的时间只有五年,在这段时间内以“双品牌”的方式运作。在收购了IBM之后,联想只能走高端化品牌战略,一方面,联想的收购成本很高,另一方面,要维护原有的客户就必须比IBM做得更好。因此,在这5年内,联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自有品牌的技术和服务含金量,以提高联想的品牌附加值;如何改善制造成本结构,降低成本;如何从目标客户或市场区域方面对双品牌进行分别定位,从而使联想拥有高端市场的两个不同调性的强势品牌。2文化的整合联想和IBM的文化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双方的企业不同特点造成的差异,二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IBM,1914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目前拥11有全球雇员30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八百八十多亿美元。联想,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财年营业额为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4000余人。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规模、历史还是市场布局IBM都比联想更具有优势。如何解决文化的碰撞至关重要。3人员的整合联想要做的是国际化,因此目前联想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国际人,必须要有混合血液,在这点上,联想显然已经有了准备,并在收购后立刻就行动了起来,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将出任联想集团新CEO,杨元庆则改任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区CEO将由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担纲,同时将有1万名美国员工加入到新公司的整体编制之中。如何从而使自己具备国际人的血液,管理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是一个新课题。4业务和客户的整合联想只有做得比IBM更好才有机会挽留IBM原来的客户,所以联想要做到以下几点继续保持技术优势;增强研发和设计能力;丰富产品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品牌价值。联想虽然获得了IBM现有的品牌和技术,但是要保持并且提升,则需要做更多的努力。5渠道与服务整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收购是国际化的一个很好的手段,而其重点就在于对渠道的把握。IBM的渠道面对的是高端客户,联想如何整合自身的产品线,在融合新渠道得同时,确保原有渠道的畅通和高效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正文完)12附图及附表附录一联想将跃居全球第3位戴尔,164惠普,139联想,72富士通/富士通西门子/计算机,38宏基,32其他,555附录二1314表11美国和全球PC市场(03年以后为预测)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320052010美国PC销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