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强夯_第1页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强夯_第2页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强夯_第3页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强夯_第4页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强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T507562012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施工2013年4月杭州0概述UGB/T507562012按工法分类,新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按处理机理分类,其中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归入第六章夯实地基。U夯实地基是指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处理或置换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施工工法包括重锤夯实、强夯、强夯置换,近年发展起来的还有降水强夯法。2012版的两本规范未含重锤夯实和降水强夯地基。0概述U夯实法处理地基由于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施工期短、节约材料、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在适宜场地采用夯实法处理地基,可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0概述U为了使该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问题,GB/T507562012(JGJ792012规范对该技术的适用范围、设计要点、施工方法,以及检测评价作了原则规定。第一部分强夯法强夯及其适用性强夯地基处理设计基本要求强夯设计要点强夯施工要点强夯检测监测要点1强夯及其适用性强夯及技术发展强夯主要优缺点强夯的适用范围11强夯及技术发展强夯是反复将80400KN的锤(最重的达2000KN)起吊到825M高处(最高的达40M),而后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体中转化成很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均匀性,降低压缩性,减少工后差异沉降,消除湿陷性,改善其抵抗振(震)动液化能力等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11强夯及技术发展我国自1975年开始介绍与引进强夯技术,1978年开始在工程中开始试用至今,经历若干阶段的快速发展,强夯夯击能已由引进初期的1000KNM,提高到18000KNM,处理深度从5M,提高到15M左右。11强夯及技术发展施工机械设备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施工实现远程遥控操作和不脱钩,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11强夯及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工业与民用建筑,扩展到港口码头、石油石化、机场、道路交通等行业,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在原油储罐(钢储罐)地基处理中应用更为普遍。几乎所有更高能级强夯都先从原油储罐地基处理开始。12强夯主要优缺点强夯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土层本身的作用,在没有其它建筑材料介入的基础上,通过施加夯击能,改变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其突出优势是经济易行、节省材料。其次,在施工便捷、质量可控、施工周期等方面也有比较优势。强夯引起的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是该技术的显著缺点,制约该技术在建筑密集区的应用。13强夯的适用范围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法虽然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有关强夯机理的研究,尚未取得满意的结果。U工程实践证明,上述地基采用强夯法处理,只要强夯设计参数合理、施工工艺科学,检测评价方法适当,一般可取得显著效果;而对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一般不显著。2强夯地基处理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方案处理目标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工艺检测监测评价关注问题21设计方案U强夯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应根据场地环境条件、地基土类别、建筑使用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并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后确定。U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21设计方案由于强夯地基目前仍没有一套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GB/T507562012(JGJ792012)规范依然规定,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面积不宜小于400M2。这种试夯和试验性施工,不应理解为适用性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所选取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是否科学合理、试验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对相关参数进行必要调整。21设计方案强夯地基处理是一种信息化的施工过程,在每一阶段夯击结束后,即对这一阶段的施工状况及加固效果进行调查,并利用调查结果指导下一阶段的夯击,这种管理方法称为信息化施工管理。强夯地基处理借助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即对各夯点的夯沉量、击数、夯坑深度、夯坑填料成分、含水量变化及夯坑周围地面变形情况等诸方面监测以及夯后检测结果记录的分析,及时反复对强夯参数及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修正与调整,才能满足强夯加固的技术要求,满足承载力特别是减少沉降量和变形均匀性的要求,从而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21设计方案U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控制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22处理目标强夯地基处理设计应明确处理目的。包括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或变形模量、有效加固深度、消除液化深度、消除湿陷深度,对回填土一般还应明确干容重指标等。23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工艺试夯工艺参数夯击能夯击遍数夯击次数控制夯沉量夯点间距间歇时间以及夯锤参数夯坑回填方式设计标高(起夯面标高)强夯地基处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要求,详细说明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工艺要求。24检测监测评价强夯地基处理设计应明确监测检测评价方法。强夯地基处理检测和监测评价包括夯前、夯中、夯后,检测方法以及检测工作量,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选取和确定。检测方法包括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波速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目的是与夯后结果进行对比,客观评价强夯处理效果,为设计提供依据。24检测监测评价试夯过程中处理必须进行单击夯沉量、累计夯沉量、周围隆起量等的监测外,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孔隙水压力、振动加速度、水平位移等的监测。夯后检测处理应进行静载荷试验外,其它检测方法一般应与夯前检测方法相对应。检测工作量应满足规范要求。25关注问题地下水及土的天然含水量对强夯地基处理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强夯处理粗颗粒土地基,如果地下水位高,夯击过程中,夯坑积水,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强夯处理粘性土地基,如遇降雨,造成地基土天然含水量上升,处理效果变差。强夯处理砂土或湿陷性黄土地基,如果土天然含水量过低,将造成消除液化或湿陷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强夯地基处理设计时,要考虑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增湿措施的可行性。3强夯设计要点通过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后,设计文件中明确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夯击次数与停夯标准夯击遍数夯点间距与布点方式孔隙水压力消散与间歇时间处理范围典型剖面图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是夯锤重与落距的乘积,是影响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主要因素,而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既是反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又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强夯法创始人梅那MENARD曾提出下式来估算影响深度HM)式中M夯锤质量(T)H落距(M)。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采用上述梅那公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将会得出偏大的结果。从梅那公式中可以看出,其影响深度仅与夯锤重和落距有关。而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有效加固深度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目前尚无适用的计算式,所以GB/T507562012JGJ792012规范规定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下表为16项重大工程项目强夯地基处理效果统计,可以看出,相同能级强夯,处理效果并不相同。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要求处理效果备注1珠海高栏港油库10万非均匀回填且下卧淤泥质土地基的10000KNM能级强夯处理开山碎石回填土下卧淤泥及淤泥质土100009FAK300KPA;E030MPAFAK300KPA;E032MPA对于回填土地基,同时满足压实系数的要求30005FAK200KPA;E020MPAFAK240KPA;E022MPA2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海西湾造修船基地9万高能级强夯处理抛石填海夹杂淤泥质土地基碎石回填土下卧淤泥及淤泥质土80008FAK220KPA;E020MPAFAK300KPA;E031MPA3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码头及仓储工程227万块石地基10000KNM能级强夯处理块石回填土100008FAK300KPA;E020MPAFAK300KPA;E0336MPA4青岛重交沥青有限公司原料库75万填土地基强夯处理工程变质岩类、花岗岩风化物回填土下卧粉质粘土500075FAK275KPA;E023MPA700094FAK318KPA;E029MPA工程实例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要求处理效果备注对于回填土地基,同时满足压实系数的要求5青岛益佳阳鸿燃料油有限公司8万人工填土地基强夯处理工程素填土及海相中细砂50007090FAK450KPA;E032MPA80006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60万砾质粘性土回填地基的强夯处理砾质粘性土回填地基240085FAK200KPAFAK250KPAFAK170KPA150065FAK130KPA7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12万山区高填方地基强夯处理高填方大块石填土300045干密度21G/CM;回弹模量E150MPA干密度225G/CM;回弹模量E440MPA8贵州翁福磷肥重钙工程15万山区非均匀回填地基高能级强夯处理不均匀人工填土及部分红粘土800010FAK250KPA;E020MPAFAK340KPA;E021MPA60008300059岳阳石化总厂原料工程11万山区非均匀回填地基高能级强夯处理人工回填板岩、千枚岩及下卧冲积粉质黏土层80009E025MPAFAK290KPA;E029MPA30005FAK228KPA;工程实例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要求处理效果备注10北京乙烯工程23万液化地基的强夯处理第四纪冲积粉土和沙土300010FAK220KPA;E021MPA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消除液化,11中纺总公司廊坊生产基地24万液化地基强夯处理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夹湖积相地层320010FAK220KPA;E014MPA12中原油田黄河水源净化厂2万饱和液化地基强夯处理第四纪冲、洪、淤积的黏性土及粉土20009E011MPAFAK215KPA;E09MPA255011FAK270KPA;工程实例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要求处理效果备注13三门峡火力发电厂20万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第四纪冲洪积马兰黄土8000118FAK250KPA;E020MPA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消除湿陷性65009FAK250KPA;E017MPA300075FAK200KPA;E015MPA14国营七四四厂工程5万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坡、冲积为主的新近堆积黄土及素填土160045FAK180KPA;E012MPAFAK2200KPA;E015MPA19004615洛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46万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第四系冲、洪积黏性土、砂土及卵石600011FAK200KPAFAK200KPA800014FAK250KPAFAK250KPA16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呼延净水厂25万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工程湿陷性粉质粘土800011FAK220KPAFAK220KPA;压实系数095工程实例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考虑到设计人员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需要,有必要提出有效加固深度的预估方法。由于梅那公式估算值较实测值为大,国内外相继发表了一些文章,建议对梅那公式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范围值大致为034080,根据不同土类选用不同修正系数。虽然经过修正的梅那公式与未修正的梅那公式相比较有了改进,但是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对于同一类土,采用不同能量夯击时,其修正系数并不相同。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单击夯击能越大时,修正系数越小。对于同一类土,采用一个修正系数,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本次修订不采用修正后的梅那公式,继续保持列表的形式。表中将土类分成碎石土、砂土等粗颗粒土和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细颗粒土两类,便于使用。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JGJ792002规范单击夯击能范围为1000KNM8000KNM,近年来,沿海和内陆高填土场地地基采用10000KNM以上能级强夯法的工程越来越多,积累了一定实测资料,JGJ792012规范,将单击夯击能范围扩展为1000KNM12000KNM,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最高达到18000KNM,可满足当前绝大多数工程的需要。8000KNM以上各能级对应的有效加固深度,是在工程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制定。同时将1000KNM8000KNM单击夯击能的有效处理深度进行了适当下调。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单击夯击能EKNM)碎石土、砂土等粗颗粒土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细颗粒土2002规范2012规范钢制储罐规范2002规范2012规范钢制储罐规范1,0005060405040504050304030402,0006070506050605060405040503,0007080607060706070506050604,0008090708070807080607060705,0009095808580858085707570756,00095100859085908590758075808,00010010590959010090958085809010,0009510010011085909010012,0001001101101209010010011014000120130110120150001301351201251600013514012513018000140150130140新老规范强夯有效处理深度对比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目前,国内强夯工程应用夯击能已经达到18000KNM(JGJ792012单击夯击能最大为12000KNM,GB/T507562012最大夯击能为18000KNM,高能级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虽然有一些实测数据,但还需要进一步积累数据,便于总结推荐)单击夯击能大于12000KNM能级强夯工程实例统计见下表。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效果备注1中国石油庆阳石化3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工程项目湿陷性黄土1500015FAK250KPA;E020MPA有效加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1200011FAK250KPA;E020MPA80008FAK250KPA;E020MPA30005FAK250KPA;E020MPA2中油惠印石化仓储基地一期工程块石回填地基1800015FAK300KPA;E030MPA有效加固大厚度块石回填地基80008FAK200KPA;E020MPA3中油惠印石化仓储基地二期工程块石回填地基1200015FAK300KPA;E030MPA40007FAK300KPA;E020MPA4中化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开山石回填地基1500012FAK300KPA;E020MPA有效加固开山石回填地基1200012FAK300KPA;E020MPA80008FAK300KPA;E020MPA60005FAK300KPA;E020MPA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效果备注5珠海高栏岛成品油储备库开山石回填地基18000155FAK300KPA;压缩模量ES25MPA。有效加固开山石回填地基1500013FAK250KPA;压缩模量ES25MPA。800085FAK200KPA;压缩模量ES20MPA。6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场平地基处理工程开山回填,深厚填土地基1200012分层强夯地基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FAK200KPA;压缩模量ES1210MPA;有效加固深厚回填土地基80008分层强夯地基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FAK200KPA;压缩模量ES1210MPA;40006分层强夯地基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FAK200KPA;压缩模量ES1210MPA;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目的或地基土性质主夯能级KNM处理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M处理效果备注7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库项目开山石回填地基1200011FAK150KPA,工后沉降S300MM有效加固开山石回填地基60007FAK150KPA,工后沉降S300MM8葫芦岛海擎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煤化工设备制造厂房、宿舍等浅部为素填土,下部为海相沉积土、海陆交互沉积土、冲洪积土、坡洪积土和基岩1500014FAK350KPA;24M的ES25MPA,48M的ES20MPA,8M以下的ES12MPA柱基下配合8000KNM柱锤1200012FAK300KPA;ES20MPA。1000010FAK300KPA;ES15MPA。80008FAK250KPA;ES12MPA。9浙江温州泰顺县茶文化广场商业用房和综合办公楼回填土主要由碎石、角砾粉质粘土和分化岩石组成,回填厚度为123593M18000KNFAK250KPA;ES15MPA。竣工两年的沉降量监测最大值为2CM15000KNFAK250KPA;ES15MPA。12000KNFAK250KPA;ES15MPA。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统计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强夯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关系曲线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对回填地基,当可采用夯实法处理时,如果具备分层回填条件,应该选择采用分层回填方式进行回填,回填厚度尽可能控制在强夯法相应能级所对应的有效加固深度范围之内。31夯击能与有效加固深度对人工填土地基,如具备分层回填条件,分层宜薄,选用能级宜低。32夯击次数与停夯标准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的原则。可从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有效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有效夯沉量是指夯沉量与隆起量的差值,其与夯沉量的比值为有效夯实系数。通常有效夯实系数不宜小于075。32夯击次数与停夯标准应该指出,精确测量有效夯沉量并不容易。规范同时规定的停夯标准是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满足控制值,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能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的情况。因为隆起量太大,有效夯实系数变小,说明夯击效率降低,则夯击次数要适当减少,不能为了达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控制值,而在夯坑周围出现太大隆起量,起夯困难,夯击效率低下的情况下,继续夯击。32夯击次数与停夯标准32夯击次数与停夯标准强夯法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规范修订前后对比)JGJ792002规范JGJ2012规范GB/T50756规范单击夯击能EKNM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MM)单击夯击能EKNM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MM)单击夯击能EKNM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MM)E400050E400050E4000504000E60001004000E60001004000E60001006000E2006000E80001506000E80001508000E120002008000E1200020012000E25033夯击遍数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由粗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强的地基,夯击遍数可少些。反之,由细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弱的地基,夯击遍数要求多些。根据我国工程实践,对于大多数工程采用夯击遍数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夯击效果。对于渗透性弱的细颗粒土地基,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33夯击遍数U必须指出,由于表层土是基础的主要持力层,如处理不好,将会增加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因此,必须重视满夯的夯实效果,除了采用2遍满夯、每遍23击外,还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等措施。U透水性弱的地基强夯时,一个夯点或一遍夯点因夯击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不能及时消散,引起夯坑周围隆起,影响夯击效果时,应暂停夯击,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满足设计要求后继续夯击,即夯击需要分次完成。34夯点间距与布点方式夯击点间距的确定,一般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要求处理的深度而定。规范规定,第一遍夯点间距一般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34夯点间距与布点方式对于细颗粒土,为便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夯点间距不宜过小。当要求处理深度较大时、夯击能高时,第一遍的夯点间距更不宜过小,以免夯击时在浅层形成密实层而影响夯击能往深层传递。此外,若各夯点之间的距离太小,在夯击时上部土体易向侧向已夯成的夯坑中挤出,从而造成坑壁坍塌,夯锤歪斜或倾倒,而影响夯实效果。34夯点间距与布点方式夯击点布置是否合理与夯实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进行布置。34夯点间距与布点方式U对于基础面积较大的储罐等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便于施工,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夯点;U对于办公楼、住宅建筑等,可根据承重墙位置布置夯点,一般可采用等腰三角形布点,这样保证了横向承重墙以及纵墙和横墙交接处墙基下均有夯击点;U对于工业厂房来说也可按柱网来设置夯击点。35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与间歇时间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与土的类别、夯点间距等因素有关。由粗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强的地基,夯击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瞬间即可消散,可连续夯击。如下图所示地基。35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与间歇时间对细颗粒土,试夯前埋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定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从而决定两遍夯击之间的间隔时间。35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与间歇时间由细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弱的地基,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需要时间,即为两遍夯击之间的间歇时间。一般要求夯击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达到70以上的时间为间歇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渗透性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35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与间歇时间36处理范围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和抗震设防需要,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虑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对可液化地基,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扩大范围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GB/T507562012规定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JGJ792012规定,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于5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有关规定。4强夯施工要点夯锤参数设备现状施工过程控制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振动检测施工记录休止期41夯锤参数U夯锤参数包括锤重,锤形,锤底面积,排气孔的大小、位置、数量等。强夯夯锤质量应根据要求处理的深度和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选择。我国至今采用的最大夯锤质量已超过60T,常用的夯锤质量为15T40T。国外多边形夯锤41夯锤参数夯锤底面形式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夯击效果。正方形锤具有制作简单的优点,但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起吊时由于夯锤旋转,不能保证前后几次夯击的夯坑重合,故常出现锤角与夯坑侧壁相接触的现象,因而使一部分夯击能消耗在坑壁上,影响了夯击效果。N根据工程实践,圆形锤或多边形锤不存在此缺点,效果较好。41夯锤参数锤底面积可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KPA80KPA,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应与夯击能相匹配,单击夯击能高时取大值,单击夯击能低时取小值。对粗颗粒土和饱和度低的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取值大时,有利于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对于饱和细颗粒土宜取较小值。41夯锤参数UJGJ792002规范规定强夯的夯锤静压力为10KPA40KPA,最近几年,由于夯击能的提高,所使用夯锤质量最大有80T的报道,60T左右的夯锤比较常见,即按质量60T、直径25M计算,面积为5M2左右,锤底静接地压力达到120KPA,已经达到2002规范规定的强夯置换静止压力。U这种夯锤在粗颗粒地基中使用,效果良好,但在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中施工,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偏大时,不易达到停夯标准,且容易出现过大的隆起现象。41夯锤参数为了提高夯击效果,锤底应对称设置不少于四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以利于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迅速排出和起锤时减小坑底的吸力。排气孔的孔径一般为300MM400MM。42设备现状国内用于夯实法地基处理施工的起重机械以改装后的履带式起重机为主,施工时一般在臂杆端部设置门字型或三角形支架,提高起重能力和稳定性,降低起落夯锤时机架倾覆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同时也出现改装后的起重机实际起重量超过设备出厂额定最大起重量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利于施工安全,因此,应予以限制。42设备状况42设备现状国外强夯施工设备以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和强夯施工设计制造的。强夯施工设备性能先进,起重能力巨大,可实现40000KNM能级强夯,如下图所示。有些能够实现不脱钩夯击,施工效率设备可靠性较高,但由于夯锤在高空不能完全自由下落,实际夯击能比脱钩夯击要低,且不易进行大能级强夯。42设备状况最近几年,国内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较快,随着强夯设计夯击能的提高,专门用于强夯施工的机械研发也有较大突变,先后出现塔式、井架式、不脱钩式若干种机型。43施工过程控制夯击过程中,当最后两击夯沉量尚未达到控制标准,地面无明显隆起,而因为夯坑过深出现起夯困难时,说明地基土的压缩性仍较高,还可以继续夯击但由于夯锤与夯坑壁的摩擦阻力加大和锤底接触面出现负压的原因,继续夯击,需要频繁挖锤,施工效率降低,处理不当会引起安全事故。遇到此种情况时,应将夯坑回填后继续夯击,直至达到控制标准。44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在表层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地表形成硬层,确保机械设备通行和施工,又可加大地下水和地表面的距离,防止夯击时夯坑积水。44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当砂土、湿陷性黄土的含水量低,夯击时,表层松散层较厚,形成的夯坑很浅,以致影响有效加固深度时,可采取表面洒水、钻孔注水等人工增湿措施。土的天然含水量低细砂44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强夯工艺和参数是通过试夯确定的,而这些试验都是在某一特定的含水量下进行的。由于强夯工程工期较长,因此地基土的含水量变化较大,会直接影响夯后地基土的效果。雨季施工,如果土体含水量过高,可能造成孔隙水难以排出,形成橡皮土现象;旱季强夯施工时,如果土体含水量过低,主夯夯坑浅,很难达到加固要求;同时,夯坑深度也会随土体含水量逐渐增高而越来越深。44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一些工程因雨季造成的地基表层局部含水量过高,结果导致夯实效果不佳。实践表明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强夯的最佳含水量为低于塑限13的含水量。因此,强夯施工要注意气侯条件如雨水、阳光等和其他外来水对土体含水量的影响,加强对土体含水量的测试,及时修正强夯工艺与参数,并做好场地的防雨排水措施,如施工中辅以夯坑抽水、挖泥、晾晒、封闭夯坑等措施,将降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44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土的天然含水量偏高44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地下水45振动监测对振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或精密仪器设备等,当强夯产生的振动和挤压有可能对其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施工时,在作业区一定范围设置安全警戒,防止非作业人员、车辆误入作业区而受到伤害。45振动监测振动监测测点布置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现场情况确定,一般可在振动强度较大区域内的建筑物基础或地面上布设观测点,并对其振动速度峰值和主振频率进行监测,具体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执行。对于居民区、工业集中区等受振动可能影响人居环境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要求执行。45振动监测46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监测内容首先,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因为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质量减少,落距未达设计要求,也将影响单击夯击能;其次,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在每遍夯击前,均应对夯点放线进行认真复核;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认真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量测每击的夯沉量,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起止时间,防止出现少夯或漏夯。46施工记录由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强夯地基开挖剖面47休止期JGJ792012规定基础施工必须在休止期满后才能进行,对黏性土地基和新近人工填土地基,休止期更显重要(新增内容)。5强夯检测监测要点检测方法间歇时间检测工作量监测51检测方法U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检测监测内容施工过程检查抽查测试数据,原始记录;处理后均匀性检测原位测试;承载力检测静载荷试验。51检测方法验收检验的抽检原则定抽检点宜随机、均匀和有代表性分布;设计认为的重要部位;局部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部位;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51检测方法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的检验除了静载试验外,对细颗粒土尚应选择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检测方法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综合检测评价;对粗颗粒土尚应选择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检测方法进行综合检测评价。夯实地基的质量检验,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及夯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其中前者尤为重要。所以必须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强夯地基的检测强调前后对比与多种方法的综合判断评价。51检测方法JGJ792012新增附录A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适用于确定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夯实地基、注浆加固等处理后地基承压板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平板静载荷试验采用的压板面积应按需检验土层性质确定,且不应小于10M,对夯实地基不宜小于20M不能以比例界限确定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取S/B001所对应的荷载确定。52间歇时间经强夯处理的地基,其强度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步恢复和提高的,因此,竣工验收质量检验应在施工结束间隔一定时间后方能进行。其间隔时间可根据土的性质而定,即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取714天,对于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取1428天。53检测工作量夯实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其它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检验点的数量,主要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考虑到场地土的不均匀性和测试方法可能出现的误差,规范规定了最少检验点数。对强夯地基,应考虑夯间土和夯击点土的差异。国内夯实地基采用波速法检测,评价夯后地基土的均匀性,积累了许多工程资料。作为一种辅助检测评价手段,应进一步总结,与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结果验证后使用。53检测工作量强夯地基均匀性检验,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检验点的数量,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按每400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每300M2不少于1个检验点,且不少于3点。强夯地基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每个建筑地基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测结果的评价,应考虑夯点和夯间位置的差异。静载试验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53检测工作量GB/T507562012面积(M)检测数量60069009110010280010320010GB502022002面积(M)检测数量6003900311001128002832001154监测强夯施工应进行夯击次数、夯沉量、隆起量、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当夯实挤密、旋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柱锤冲扩桩、注浆等方法施工可能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时,应对施工过程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噪音、地下管线、建筑物变形进行监测。大面积填土、填海等地基处理工程,应对地面变形进行长期监测;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土体位移、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54监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时,应进行邻近建(构)筑物竖向及水平位移监测、邻近地下管线监测以及邻近地面变形监测。N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标准为止(强制条款)。第二部分强夯置换法强夯置换及适用范围强夯置换地基处理设计基本要求强夯置换设计要点强夯置换施工要点强夯置换检测监测要点1强夯置换及适用范围强夯置换及技术发展强夯置换适用范围强夯置换典型剖面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实例11强夯置换及技术发展强夯置换概念GB/T507562012采用强夯法边夯边填碎石,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由碎石墩、墩间土以及上部碎石垫层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JGJ792002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颗粒,使其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11强夯置换及技术发展UGB/T507562012的强夯置换,处理后地基按复合地基进行计算,而JGJ792002(2012)的强夯置换,并不一定按复合地基计算,当满足一定条件后才按复合地基计算。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除灵敏度较高的土外,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可按地区经验确定;M复合地基置换率。11强夯置换及技术发展目前,强夯置换夯击能已由初期的1000KNM,提高到12000KNM,置换深度从7M左右,提高到10M左右。规范规定设计置换深度不宜大于10M。12强夯置换适用范围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2强夯置换地基设计基本要求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该条在JGJ792012中是强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