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创伤四项救护技术_第1页
急救中心创伤四项救护技术_第2页
急救中心创伤四项救护技术_第3页
急救中心创伤四项救护技术_第4页
急救中心创伤四项救护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市急救中心,创伤救护四项技术,创伤救护四项技术,先救命、后治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动脉出血:鲜红、喷射状、危险大静脉出血:暗红、涌出、可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鲜红、渗出、危险小,出血类型:按出血性质分,出血之后果,轻度小于 5% (200 400ml )可自动代偿。中度大于20%(8001000ml )面色苍白、肢体湿冷进入休克重度大于40%(2000 ml以上 )休克,逐渐进入死亡。,出血类型:按部位分,外出血,内出血,内出血应急处理方法,什么情况下应想到可能会有内出血:车祸伤、坠落伤、击打伤、腹部锐器伤或钝器伤检查可见:局部压痛、瘀斑、血管丰富器官的体表衣物压痕腹部僵硬、血性呕吐物、便血、尿血无明显原因的休克处理原则:休克体位 颅内出血禁止抬高下肢!,伤口种类,割伤 刺伤 挫裂伤,枪伤 撕裂伤 钝挫伤 挫伤,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屈肢加垫止血法,止 血 带止血法,方便、快捷、临时,适用广、最常用,最危险、最有效,创伤救护技术其一:止血,头、颈、四肢的动脉出血,保持伤肢抬高,动脉压迫点,将出血大血管近心端压迫于骨骼上,压迫力度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压迫10-15分钟,短暂急救止血,指 压 止 血 法,脸部受伤出血:指压面动脉止血(下颌角1cm凹陷处,双侧同时),头顶、额部和颞部出血:指压颞浅动脉止血,前臂出血:指压肱动脉止血(手臂内侧肱二头肌与三头肌之间),手掌和手背动脉出血:指压桡、尺动脉止血,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止血,指 压 止 血 法,指 压 止 血 法,优点:,1.是紧急的临时止血法,要与其他止血方法结合使用,且只适用于头部和四肢的大出血。,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缺点:,2.止血不能持久,3.多处.多人难以处理,4.不便于移动转运,不推荐在控制出血中应用指压止血法,因为有其他控制出血的途径更加有效。 更重要的是,实施这些未经证实的措施可能会影响到直接压迫这些经过证实有效的措施的实施。所以,它们会有害。 -201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翻译版244页,指压止血方法不再推荐使用,敷料盖于伤口(超过2-3cm),压迫止血 如果出血持续,再加更多 的敷料,用更大的力量压 迫。,压迫止血,人们对于急救员使用止血带来控制出血是有争议的。尽管如此,在手术室中使用止血带是常规和安全的止血方法。在手术时,需要仔细记录时间,它能准确地测量可控制压力和闭塞时间。但是,这些结论不能延伸到急救环境中。 - 2010年国际急救与复苏之南中中文版53页,止血带止血方法(完全阻断血流),止血带止血方法,(1)适应症: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 (2)部位:上臂:上臂上1/3;前臂:上臂上1/3处;下肢:大腿中下1/3处。,(3)松紧度:上带成功的标准是,刚好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阻断动脉出血,肢端变白。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上肢压力:250-300mmhg,下肢压力为400-500mmhg。,(4)注意事项:、连续阻断时间一般1小时,延长必须每30到60分钟放松1次,每次1-2分钟,最长不超4小时;必须做出显著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使用时应放衬垫。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5)需要断肢再植者不宜扎止血带,如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者,慎用止血带。,止血带止血方法,止血带有何副作用,使用止血带可能导致挤压综合征止血带有何副作用使用止血带会影响肌肉组织。在止血带充气时,急性缺血和压力的综合作用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充气后数分钟内即发生细胞缺氧。缺氧细胞释放乳酸、溶菌酶、肌红蛋白、蛋白水解酶、组胺、白介素、血小板激活因子和氧自由基等炎性介质。所有这些物质都会在松止血带后瞬间重新分布到全身循环中,并会引起明显的血管扩张和低血压。上止血带30分钟后,可能由于轴索缺氧导致神经传导中断。文献报道止血带使用后可出现从简单的感觉异常到瘫痪等各种神经损伤。止血带边缘处的神经最容易受到损伤,因为这里的压力最大。桡神经是止血带导致的最常见的神经损伤部位,其次是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包扎目的: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免受污染固定敷料和夹板利于转运包扎材料:绷带、三角巾等干净的棉织,创伤救护技术其二:包扎,打结避免压迫:伤口、眼、乳头、男性生殖器 松紧适中,包扎完观察血运情况 乳房下、腋下、两指间、骨隆起部分一定加垫,包扎注意事项,特点:相对较慢,持续时间长,需要敷料、绷带等材料和掌握包扎技术原理:通过直接用力按压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只是借用绷带的力量压得更紧,止血效果更好适用:四肢的小动脉出血,以及大动脉出血的辅助止血,加压包扎,绷带包扎分类,方法1.抬高或垫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2.戴上手套,如果没有手套,可用塑料袋或布包手进行防护3.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完全覆盖伤口,绷带环形包扎,4.右手握住绷带,卷心朝外,将绷带一端斜向压住纱布5.将绷带沿伤口水平环绕一圈后,在第二圈时提起第一圈留下的边角内折;6.第二圈环绕时压住边角,以防止包扎完成后环形打滑不稳定;,绷带环形包扎,绷带环形包扎,7.连续环绕至少三圈以上,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调节松紧度;如果是加压止血,则需要适力包扎,但不能太紧而导致远端缺血8.最后将绷带反折打结固定,或直接用胶布进行固定,但注意打结避开伤口,或胶布粘贴。,特点:在环形包扎的基础上加长包绕范围,以用于范围更大的伤口原理:同环形包扎适用:四肢非关节部位较长的纵形伤口,绷带螺旋包扎,方法4.在起点环形包扎三圈进行固定,绷带螺旋包扎,5.三圈固定后再开始往上延长,以螺旋形向上包绕,每一圈与前面一圈重叠约1/3至1/2,以保证包扎的严密和稳定6.完全包绕伤口,且边缘超过3厘米后,在末端再次环形包扎三圈进行固定,绷带螺旋包扎,7. 最后将绷带反折打结固定,或直接用胶布进行固定,绷带螺旋包扎,1:三角巾头部伤包扎:,三角巾包扎,单 胸 包 扎,顶角系绳置伤侧肩部,两底角在后背部打结,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处理:1:内脏脱出的包扎:,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处理:2:异物贯穿伤的包扎:,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处理:3:开放性气胸的包扎:封闭伤口转为闭合性,呼气末封闭伤口加压包扎,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处理:4:肢体离断伤(断肢/指/趾、残臂/端)的包扎与处理:敷料加压包扎残端,适用:骨折、脱位、肢体挤压伤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制动。作用:减轻疼痛,防止疼痛性休克。防止骨折活动造成二次损伤,创伤救护技术其三:固定,骨折的种类,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嵌入性骨折,青枝 骨 折,复杂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原则:注意全身全身情况。外露的骨折端暂不应送回伤口,畸形的伤部也不必复位固定要牢靠,固定完查血运 -英国红十字会教材,骨折处理-制动!,1:伤肢有明显出血应先止血。2:应将跨伤处上下关节一起固定。3:现场固定时,一般不得进行整复,不能回纳外露断骨。4:对于下肢和脊柱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员。5:肢体突出部位固定包扎时应加软垫。6:固定包扎时松紧应适宜,並应露出指(趾)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包扎伤口,前臂骨折固定要取屈肘位,手心朝向躯干夹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夹板下要加衬垫先固定骨折近心端,再远心端。用大悬臂带将肢体吊于胸前,手应高于肘关节。末端露出,检查血液循环,前臂骨折固定,怀疑上臂骨折之小悬臂带固定,怀疑锁骨骨折三角悬臂带固定,健 肢 固 定(小腿骨折为例),1,骨折上端,2,骨折下端,5,8字包扎,3,4,大腿中段,怀疑小腿骨折之固定方法,怀疑大腿骨折之固定方法,任何对头、颈、躯体或脊柱产生的猛烈撞击突然对颈或躯体产生的加速、减速或侧弯力的事故任何跌倒情况,尤其是长者从任何机动或其他动力运输工具中被抛出或跌下高处坠落,怀疑脊柱损伤之固定,脊柱创伤原因,脊柱固定的目标,是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脊柱固定的方法,徒手制动颈托的使用脊柱板固定,头锁头胸锁作转换其它制动锁或放置头枕时的制动手法头肩锁利用整体翻身法来翻动伤病者时之头部固定法双肩锁主要用作把伤病者向上下或横移胸背锁用作把坐着的伤病者躺卧在脊椎板上或脱除头盔的头颈胸背固定法,颈椎损伤病人搬运时的制动手法,目的:制动可保护颈椎适用:脊柱损伤,怀疑脊柱损伤的昏迷病人方法:颈托分前面、后面,使用时先固定后面,在固定前面。另外颈托有大小码,要求颈托上缘顶住下巴,下缘达胸骨,保证颈部不能前后伸屈、左右侧曲以及左右旋转活动,松紧度为佩戴颈托后颈部的旋转与肩部同步转动为适度,戴颈托的目的和方法,创伤救护技术其四:搬运,创伤救护技术其四:搬运,受伤后有下列症状之一者,均应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可能:1)明确述说颈项部和腰背部有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者;2)四肢、躯干未见明显外伤,却有感觉和活动障碍者;3)伤情一时不明者;严重多发性损伤者;4)有意识改变,不能述说和定位者;5)其他怀疑有脊柱损伤者。,怀疑脊柱骨折之搬运方法,怀疑脊柱骨折不应采取的搬运方法,怀疑脊柱骨折采用制式担架搬运,1、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脑组织,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注意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2、胸部伤 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气胸,需包扎。搬运已封闭的气胸伤病员时,以座椅式搬运为宜,伤病员取坐位或半卧位。有条件时最好使用坐式担架、折叠椅或能调整至靠背状的担架。3、腹部伤 伤病员取仰卧位,下肢屈曲,以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脱出的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