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管理_第1页
安全输血管理_第2页
安全输血管理_第3页
安全输血管理_第4页
安全输血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输血管理,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任丽青,1,护理安全输血制度,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4.血库工作人员将血制品送往申请科室,与科室护士双方交接核对:4.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4.2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及输血登记本上签字。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献血者编码、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渗漏、血袋内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7.输血前将血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震荡,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加入药物。8.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双人核对输血信息,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9.输血时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10.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11.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如有发热、过敏、溶血等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24小时,以备核查。12.输血完毕后记录,将血袋及“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回血库。,2,输血器使用规定及流程,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2.检查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针头规格符合要求。3.存储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蚀气体、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的环境内。4.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即三查八对) 5.在输血过程中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输血器的莫 菲氏滴管,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 高度应以 2/3 为宜,最低不可低于 1/2 高度。 6.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 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7.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观察15分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包括溶血反应、发热反应、避免引发各种传染病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并报告医生。8.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问题 (如溶液不滴、茂菲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9.输血完毕后如需继续输液,及时更换输液器;连续输血,输血器4小时更换一次。10.一次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规范化操作及时毁形、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6.4密闭式输血应用6.4.4.1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6.4.4.2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6.4.4.3输血起始阶段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4,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密闭式输血6.4.4.4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6.4.4.5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中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6.4.4.6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6.4.4.7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h。,5,2010年1月6日陕西省某医院在为一名O型血女患者手术时,对其输入了200毫升AB型血液,导致病人出现溶血反应。经过48小时抢救,患者转危为安。,6,2013年8月30日上午山东某医院脑外科手术中输错血,导致病人死亡,经核查发现,巡回护士在输血前未认真执行核对制度,错误将另一患者的备血(B型)输注到患者(O型)体内,术中有责任的人员被停职。,7,8,万分之一的误差就会造成100%的灾难,9,主要内容,输血原则输血的目的输血指征输血的护理血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期不良反应及处理,10,输血的原则,无论是输全血还是成分血,均应采用同型血。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必须重复做交叉 配血实验,以排除机体已产生抗体。,11,输血的目的,1、补充血容量2、增加血红蛋白3、补充各种凝血因子4、增加白蛋白5、补充抗体、补体促进造血功能、止血功能、解毒作用、补偿作用,12,输血指征,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在70100g/L,结合病人心肺功能情况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13,临床输血新观念,全血不全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输血有风险,14,临床输血新技术,自身输血白细胞过滤血液辐照,15,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申请输血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血输血,16,输血三个独立环节,为保证有效性,可将输血护理全过程划分为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17,一、输血前的护理,输血前的护理包括受血者信息、血液信息、输血记录单及以上三者间的核对和血液外观质量的检查。,18,患者输血的准备,护士在输血前应掌握病人的相关信息(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 史、妊娠史、传染病史、是否按有关规定监测不规则抗体、有无肝肾衰竭等)输血的目的病人输注的血液种类、血型、数量等资料。 这些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 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19,输血前心理护理,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的信心;也需要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20,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这样既增强了医患沟通,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明确了责任,一旦出现输血纠纷,作为有力的医疗证据。,2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因:10%在于医生处方和护士采样,36%在医院血库和51%在血样的收集和管理,而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操作程序错误的25%血液标本是安全输血的源头!,22,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1、采血护士 采集配血血样,护士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2、核对输血申请 姓名、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患者信息。,23,3、采集血液过程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核对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标识:床号、姓名、住院号与申请单一致正确的标本量标本无溶血、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24,4、采血完成后再次核对 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签字送输血科,并进行护理记录5、送血样人员 必须是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 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25,因血标本搞错造成的医疗事故屡见不鲜,找错人、采错血样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样方法错误、血样不合格 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血标本量少,溶血标签错误/误差 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26,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贴错等非医护人员送标本存在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27,血液的领取,护士接到取血通知后,应使用专门取血箱尽快到检验科取血(我院目前由检验科人员送到临床科室),取血前应与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对领取的血液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一确认”制度。,28,29,凡血液外观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领取,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样或暗黑色;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签名:配血者、复检者、发血者、取血者共同签名,30,输血前的核对,输血前的核对至关重要,是防止输血工作错误的关键。绝大多数输血引起的致命反应并非血库的技术差错,而是由于识别标本、血液成分或患者的错误,从而输入不符合的血液。此关键在于做好这些识别的标记。,31,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有两名护士在床边“持病历”进行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十对”程序,对病人的信息一定要认真核实(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障碍须询问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并记录核对护士和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时间(精确到分钟),以备查验。,32,33,二、输血中的护理,输血中的护理包括输血器的选择、输血速度、时限、药物禁忌、静脉通道、和受血者的监护等。,34,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成分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35,1、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又称红细胞悬液,是目前最常用的成分。红悬的适应症: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老年人、小孩、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要输血者外科手术内出血等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36,(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有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还有高钾血症,急性肝肾衰竭,自免溶贫都要选择洗涤红细胞。,37,2、浓缩血小板,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3、新鲜冰冻血浆(FFP)除了扩容外最重要的是里面的稳定的凝血因子。用于凝血因子障碍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尽量减少WBC输入患者体内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新观点:WBC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38,悬浮红细胞的输注与护理,输注前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血中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免越输越慢。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输血器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39,输注过程若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器,绝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以免凝块进入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中的余血;严格掌控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10ml/min,40,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急性大出血需要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在4h内输注完毕,如室温高,可适当加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41,血浆的输注与护理,正常血浆外观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液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如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存,不得超过24小时,不可再次冰冻保存。,42,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输注前要轻轻摇动使血袋内为云雾状,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注。用输血器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43,由于输注速度快,在输注过程中护士不应离开患者,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等输血反应血小板价格较高,输完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袋及输血器;血小板ABO血型同型注入,Rh阴性患者需要输入Rh阴性血小板,44,冷沉淀的输注与护理,为取得最好的疗效,融化后的冷沉淀要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一般每袋冷沉淀10min内用完,故护士不能离开病人。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2h内用完,如因故不能及时输注,不能再次冻存,冷沉淀应ABO血型同型输注。,45,对输血患者的监测,在输血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表现、体温、血压、呼吸、排尿情况皮肤黏膜情况,注意倾听主诉。输血反应多发生于输血后515min.常见症状:倦怠感、背痛、发热、皮肤瘙痒、胸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呕吐及沿输血静脉走行出现发热、疼痛、肿胀等;,46,输血反应的体征:颜面潮红、紫绀、出冷汗、皮疹、脉快而细弱、脉率不齐、血压下降以及休克等。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体征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迅速报告医生,并将输血装置,血袋等保留下来,连同相关表格、标签等一起送检,以便查明原因。,47,三、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的护理包括:输血后穿刺点的处理和对受血者的关爱、迟发性输血反应的观察、输血记录和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等。,48,血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期,1、浓缩红细胞422、少白细胞红细胞423、红细胞悬液424、洗涤红细胞42 24小时内输注5、冰冻红细胞42 解冻后24小时内输入6、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222 24小时(普通袋)或5天(专用袋制备)(轻震荡),49,7、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22+28、新鲜液体血浆4+2 24小时内输注9、新鲜冰冻血浆20以下一年10、普通冰冻血浆20以下四年11、冷沉淀20以下一年12、全血4+2,50,不良反应及处理,分类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缓急和临床表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型输血反应两种类型。,51,急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溶血性非溶血性,52,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定义 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的溶血表现 常出现高热、寒颤、心悸、气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甚至尿闭、急性肾衰竭和DIC表现等。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管内溶血。,53,原因 1、受、供血者血型不合(ABO血型或其亚型不合、Rh血型不合); 2、血液保存、运输或处理不当; 3、受血者患溶血性疾病。,54,输血导致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55,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处理,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开始利尿输液维持血压监测肾功能监测凝血状态避免输注抗原阳性血,56,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其他 一次过量输血可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左心衰肺淤血等; 多次输血或红细胞,可致受血者铁负荷过量; 反复异体输血,可使受血者产生同种血细胞抗体,继之发生无效输注、发热、过敏甚至溶血反应。,57,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发热,发热 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可40%主要表现 输血过程中发热、寒颤;用解热镇毒药或糖皮质激素处理有效原因 (1)血液或血制品中有致热源(2)受血者多次输血后产生同种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处理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对症处理或遵医嘱进一步处理。,58,非溶血性不良反应过敏,主要表现 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为全身皮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等原因 (1)所输血液或血制品含过敏原;(2)受血者本身为高过敏体质或多次输血而致敏处理 减慢甚至停止输血、抗过敏治疗、解痉、抗休克处理,59,迟发性输血反应,1、迟发性溶血反应临床表现:多有发热、黄疸、溶血性贫血、偶有血红蛋白尿处理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处理。监测抗人球蛋白试验、胆红素水平及血型再检验,60,2、输血后紫癜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510日发生急性血小板减少,PLT10010/L。皮肤黏膜出现紫癜及出血。处理方法:一般血小板高于5010/L时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低于2010/L或有明显出血表现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mg/kg; 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kg),连用5天; 血浆置换; 如血小板过低、出血明显,或重要脏器出血,可选用与患者抗体相合的血小板输注。一般而言,抗体不合者输注无效。,61,输血警语,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但如果没有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它便会成为邪恶与死亡的载体!,62,63,护理安全输血制度,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4.血库工作人员将血制品送往申请科室,与科室护士双方交接核对:4.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4.2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及输血登记本上签字。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献血者编码、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渗漏、血袋内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7.输血前将血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震荡,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加入药物。8.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双人核对输血信息,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