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摘要:在 2006 年之前,就有许多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来调节利润,扭亏为盈,甚至逃避税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在上市公司中更是屡见不鲜,也有许多公司为了尽早上市融资,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虚增利润,使得会计信息真实性受到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我们如今急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于是,2006 年国家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了某些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是,虽然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范围做出了规定,但是仍存在许多非定量的规定,如是否发生减值,以及可回收金额的判断等,都需要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仍为利润调节提供了机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本文通过对某一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的财务数据的分析,说明了在现行的资产减值准则下,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诸多可能性,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社会审计监督的力量、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教育等一系列的对策。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利润调节;上市公司Using asset impairment to an empirical stud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bstract: Before 2006, there are many enterprises using asset impairment provision and return to adjust profits, profit, and even evade tax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use of asset impairment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in listed companies is more common, and many companies in order to lis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using asset impairment back inflated profits, m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are threatened, also, to some extent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Using asset impairment to curb enterprise surplu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problem we now i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and solve. So the state has issued a new asset impairment criteria in 2006, which defined a certain asset impairment once provision shall not return, partly inhibited the enterprise using asset impairment to the possibilit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But while the new guidelines on the scope of asset impairment provision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not quantitative regulation, such as whether happened impairment, as well as the recoverable amount of judgment, etc., all need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as a result, the new asset impairment standards still offered opportunities for profit adjustment, also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and modif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illustrates the under the current asset impairment criteria, the use of asset impairment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many possibilities, so as to put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perfect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trengthening the power of social audit supervision,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sset impairment,Earnings management,Profit regulation,Listed companies 目 录1 前言 .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 文章结构和研究内容 .1 1.3 研究方法 . 1 1.4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现状 .1 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2 2.1 资产减值的概述 .2 2.1.1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概念 .22.1.2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2 2.2 盈余管理的概述 .3 2 .2 .1 盈余管理的涵义 .3 2 .2 .2 盈余管理的动机 . 4 2.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4 3 具体案例与分析 .6 3.1 案例综述 .6 3 .1.1 企业简介 .6 3 .1.2 主要数据 . 6 3.2 案例分析 .8 3 .2.1 案例数据分析 .8 3 .2.2 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4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不足 . 11 5 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则的对策 .125.1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125.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25.3 加强社会审计监督的力量.125.4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育.135.5 完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135.6 放宽公司上市条件.136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11 前言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一直是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在 2006 年出台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新准则中对资产减值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明确了计算资产减值的时候,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而老准则对可收回金额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指南。新准则中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另一方面限制了资产减值的转回。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不可转回。通过上述调整可以看出,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新准则实施已有近八个年头。新准则的实施是否有效遏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带着以上的问题,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依据,旨在探索遏制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1.2 文章结构和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章结构和具体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了资产及资产减值的定义、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三部分是以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的具体案例的综述以及对案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第四部分是新资产减值的不足。第五部分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的相关建议和对策。第六部分是结论。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的实例分析方法。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资产的概念、资产减值的定义、盈余管理的含义。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根据新准则实施后的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对我国某一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得出结论。 1.4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现状资产减值理论引入我国己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 1992 年引入谨慎性原则并允许企业计提坏账至今,资产减值的理论在我国己有 20 个年头,这期间资产减值政策还经历了三次重要修改,分别是 1999 年将减值准备扩充到四项资产,2000 年又扩充为八项,2006年限制了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相关研究理论却没有那么丰富。 由于国外资本市场比较健全,财务数据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司股票在2市场上的表现,经理人也很在意自己的业绩表现,所以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是受到社会大众关注的而不是只局限于学术领域。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畸形,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不分红造成投资者很少有长线投资,因此,对财务数据真实性的理论研究没有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以上原因造成了我国减值准备及盈余管理理论的现状。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2.1 资产减值的概述2.1.1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概念所谓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下降,变现能力减弱,以至于该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只能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一部分,这时,资产就发生了减值,我们就应该对该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关于资产减值的定义还有其他不同角度的解释,如国际会计准则(IASC)对资产减值的定义是: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通过使用或销售该资产而收回的价值,那么该资产就被视为发生了减值,企业应该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我国 2006 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定义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且其差额即为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以及会计人员对减值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为了进一步严格约束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来调节盈余的现象,2006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更加严格和明确的规定,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明确资产减值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规定部分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就使我国的资产减值政策更加完善,企业可以更加有章可循。2.1.2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首先,资产减值的所有环节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减值迹象的正确判断对资产减值的后期确认是很关键的。引起资产减值的原因可从外部和内部分开考虑。外部因素:(1)资产市场价格于当期出现非正常的大幅度下跌,且跌幅明显超出预计范围;(2)企业经营环境,还有资产所处的市场环境预计可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以及相关市场投资收益率己经得到提高,影响到折现率,使得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减少。内部因素:(1)有证据显示资产太过陈旧,己经过时且实体己被损毁;(2)资产己经或者即将处于闲置状态,预计停止使用或者企业管理当局决定将其提前进行处置;(3)企业的内部报告资料显示,资产产生或本身就有的经济效益己经低于或将低于企业的预期;(4)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己经发生减值的迹象。其次,是减值数额的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理想的计量标准。它使资产的价值确定与资产的定义相统一,克服了采用销售净价所产生的问题。由于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会给计算减值数额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资产评估的原理,采用收益法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我们可采用资产定价模3型来确定贴现率,也可采用风险贴现率、加权资本成本等作为贴现率。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与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定减值额。但在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是多项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现代企业中的流水线等类似的生产设备中的某一部分,很难确定其准确的现金流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现金产出单元”的概念,并解释为“现金产出单元只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并认定是最小的资产组合”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个现金产出单元其中一部分发生减值,而现金产出单元整体没有减值时不能确认为减值。因为现金产出单元中单项资产的减值并不影响整体的现金产出,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减少从而符合“资产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确认原则。若整个现金产出单元没有发生减值,企业可以根据稳健性原则,采取缩短折旧期或加速折旧的方法,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弥补资产的损耗,增强企业资产抗风险的能力。若整个现金产出单元发生减值,应采用收益法估计现金产出单元的现金流量,然后在现金产出单元的单项资产中分配减值额。2.2 盈余管理的概述2.2.1 盈余管理的涵义对于盈余管理理解,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首先是美国的会计学者,斯考特(William.K.Scott)在其著作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到,盈余管理是指在 GAAP(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引起的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只要企业管理当局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那么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自身收益最大化或者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其次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其实是企业管理人员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最后是 Hedy 和 Wahlen 在 1999 年对盈余管理做出了如下解释:当企业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表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数据,从而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所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因此而产生了。上述对盈余管理的三种不同解释,都有其共同点: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董事会、经理层、财务总监)作为会计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变更会计估计,有权选择会计政策等。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种蓄意行为。企业管理当局都是有目的地、刻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交易安排,甚至操纵利润报表,可以说是一种故意的行为。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取一定的利益。盈余管理也可能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的益处,其直接结果是歪曲企业的经营4成果和现状,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收益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但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管理当局为其自身谋取最大化的利益。2.2.2 盈余管理的动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经被证实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防止亏损动机、配股动机、利润平滑动机、避税动机、摆脱政策限制动机等。第一,防止亏损动机。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内连续净利润为负时,其将会对该公司股票进行特殊处理;若上市公司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净利润连续为负,则该公司的股票将被暂停交易。所以,当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小于零时就会萌生强烈的扭亏为盈的意识。不得不说,处于盈亏边界线商的公司一般都会倾向于少计提减值准备而多转回减值准备,并且必要的时候,管理层还会在扭亏年度将以前年度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大量的冲回以制造“扭亏为盈”的虚假现象,从而逃避证券市场的监管。第二,配股动机。所谓配股就是指上市公司向原来的股东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认股权的行为。原有股东认购配股的过程是公司筹集资金的过程,也是原有股东行使优先认股权的过程。上市公司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再次融资,就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配股的目的。但是,企业要想取得配股资格,就必须达到证监会对配股公司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所以,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不满足规定时,有些上市公司则会通过一些手段来调高利润;若当期净资产收益率超过所规定的值,企业则可能会调低当期账面利润为未来年度利润做准备。 第三,利润平滑动机。会计理论中的条分红假设理论认为,红利计划会驱使管理当局对当期利润进行平滑。当公司当期利润超出红利计划规定的上限时,管理当局便会想尽办法调低盈余,把超额盈余向以后会计年度递延。上市公司的利润平滑动机是以业绩平稳增长为基础的,所以,上市公司都倾向于披露逐年上升的经营业绩并且向投资者转递公司健康发展的信号,以达到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的目标。第四,避税动机。在我国国家税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选用上的灵活性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第五,摆脱政策限制的动机。我国公司法对公司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即必须在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了达到尽快上市的目的,许多企业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节企业利润。不仅如此,许多已经上市的公司,为了抬高自己股票的价格,也往往会利用盈余管理的一些方法来粉饰报表。还用一些企业为了避免退市的风险,在公司首次出现亏损的年度非常明显地调减盈余,以便在第二年制造出扭亏为盈的假象。2.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一方面,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此便引发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资产的更新速度加快迫使资产减值的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影响资产减值的因素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解决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问题,我国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5则企业会计准则 8 号-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范围。除了原有的八项资产外,新准则又增加了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商誉等项目,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防止了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第二,可回收金额更加明确。相比于旧的准则按销售价格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来说,新的准则做了进一步的调整,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以后的余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中较高者来确定,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可信性。第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禁止转回。这样就更加限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权力。第四,引入了“资产组”和“资产组合”的概念。改善了曾经某些企业以某资产是一个整体,无法获得单一资产可变现价值为理由,拒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综合以上几点,新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另一方面,新资产减值准则给盈余管理提供的便利,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第一,资产减值的确认条件比较模糊。新的准则没有对资产减值准备做量的分析,是否减值以及减值的多少都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便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企业可以因为减值迹象不明确而不计提减值,或者,因为严重减值而加大计提比例。第二,部分资产减值仍可转回。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贷款、应收账款等减值仍可转回。同时,即使大型资产减值不能转回,但一样可以通过当年多计提减值的方法来降低下一年度的资产净值,从而减少下一年度的折旧额,这样可以达到企业操控利润的目的。第三,可回收金额存在操控空间。因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处置费用如何确定都要依靠会计人员在依据企业实际情况上的估计,不仅如此,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以及折现率的估计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职业判断。第四,商誉的减值也可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对于合并形成的商誉而言,企业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而无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但是由于商誉单独不能产生现金流,所以必须和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一起测试。由于商誉和不同的资产或者资产组结合会产生不同的现金流量,这样就有了很大的利润操纵空间。3 具体案例与分析3.1 案例综述3.1.1 企业简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的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在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基础上,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东方航空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1997 年 2 月 4 日、5 日及 11 月 5 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CEA) 、香6港联合交易交所(港交所:0670)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600115)成功挂牌上市。是中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其余二者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之一。 东航主要从事国内和国际航空的客、货、邮、行李运输、通用航空等业务及延伸服务。辖山东、安徽、江西、山西、河北、甘肃、西北、云南、浙江、北京分公司。控股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四川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东方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东航在航空运输主营业务方面,实施“中枢网络运营”战略,建立以上海为中心、依托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全球市场、客货并重的航空运输网络。航线除了包括国内航线外,也经营从上海等地至国际各大城市的国际航线。拥有贯通中国东西部,连接亚洲、欧洲、澳洲和美洲的航线网络。构建“统一运营管理模式” ,建立起与世界水平接近的飞行安全技术、空中和地面服务、机务维修、市场营销、运行控制等支柱性业务体系。东航机队主要的机型包括了 空中客车 A300、A320、A330、A340、 波音 737、 波音 767、MD-90 和 CRJ-200、ERJ-145 等。截至 2012 年拥有各型飞机 460 多架,通达世界 187 个国家、1000 个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网络。3.1.2 主要数据东方航空 2010-2013 年计提资产减值数据及变动情况如表 1 到表 2 所示。7表 1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2010-2013 年部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数额(单位:千元)2009/12/31 本年计提吸收合并上航增加转出 核销2010/12/31本年计提 转出 核销2011/12/31坏账准备 387155 1545 32013 -2335 -2985 415393 161048 -16048 560393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21816 2880 11003 -1316 -2985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