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_第1页
MRI与CT_第2页
MRI与CT_第3页
MRI与CT_第4页
MRI与C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RI与CT比较,MRI,MRI:磁共振成像,英文:Magnetic Resonaunce Image。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原理:就是利用人体中富含的大量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在强磁场内受到脉冲的激发后,产生的磁共振现象,经过把在磁共振过程中所散发的电磁波,以及与这些电磁波有关的质子密度、弛豫时间、流动效应等参数,接收转换的空间编码技术,再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最后形成图像,做出准确的诊断。,CT,CT的中文意思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英文是Computed Tomography。1972年柯马克和豪恩斯费尔德发明第一台CT扫描CT成像的基本原理:利用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环绕,并以一定层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最后变为数字化图像。,CT与MRI性能与指标的定性比较,CT主要性能和指标:X射线管的热容量与散热率;探测器的数量;扫描时间、周期时间、重建时间;CT扫描方式;计算机硬磁盘容量、距阵、高对比度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时间分辨率等。MRI主要性能和指标: 1主磁体的性能指标:磁场强度、磁场均匀度、磁场稳定度、有效孔径、磁场的逸散度等。 2梯度磁场的性能指标:有效容积、梯度场的线形、梯度场的强度、梯度场的变化率和梯度的上升时间、梯度场的工作周期。 3射频线圈的主要性能指标:信躁比、灵敏度、均匀度、品质因数、填充因数、有效范围。,磁共振成像的优势,CT只有一个成像参数,MRI至少有4个“组织参数”,即T1,2, N(H)和流速 f(V);同时还与脉冲序列及参数有关。,良好的组织对比度,如TR、TE 、TI、激励角(即翻转角)等。 MRI可充分利用上述参数,使软组织对比度明显高于CT. 如能很好地区分脑的灰,白质和神经核团。,良好的组织对比度,不用造影剂显示心脏房、室和大血管。选择适当的脉冲序列,可使脊髓、关节软骨、肌肉、韧带、椎间盘、半月板直接成像显示。,良好的组织对比度,提高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由于正常和病变组织的T1, T2驰豫时间不同,明显提高了病变的发现和定性。并根据其信号改变的特点而判定组织生物学成分。,如全身各器官和部位的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期正铁血红蛋白于T1WI、 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而含铁血黄素则均表现为低信号。,提高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不用注射造影剂,就能区分肺动脉和纵隔、肺门淋巴腺,区分纵隔肿块和动脉瘤,利用流空效应诊断心脏,大血管病变。,提高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可行非创伤性血管成像(MRA),利用“流空增强”效应和流动引起的相位改变,不用造影剂可作血管造影。,CT检查时于骨的边缘如岩骨、枕骨髁等处可出现条纹状伪影,严重影响后颅凹的检查质量和对病变的诊断。,无骨性伪影,MRI没有骨性伪影,MRI的图像质量和对病变的诊断明显优于CT,无骨性伪影,CT主要为横轴位断层。MR扫描在病人体位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切层方位变换,可行横断、矢、冠或斜位断层。,任意方位的断层,在显示病变范围、立体观察病变上很有帮助。尽管CT现在可以做矢、冠状重建,图像质量不如MRI,任意方位的断层,CT使用X射线成像,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损伤;MRI使用的射频波长数米,能量较人体有机物 C-H结合能量低得多(前者10eV, 后者为 1eV),-7,无损伤的安全检查,到目前为止还没观察到有什么副作用,既没有发现对组织细胞有诱变,致死效应,也没有发现对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有影响。,无损伤的安全检查,定性分析是影像学科的难题之一。MRI图像能反映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质,以及其多参数成像的特点,使其相对CT具有更强的定性能力。,更强的定性能力,缺点与不足,由于MRI射频脉冲为米,而CT线波长为, 这种差别使前者空间分辨率不如后者。,o,空间分辨率不如CT,一般而言MRI成像时间均较CT时间长。尽管MRI有快速成像技术,但信噪比等方面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成像速度相对慢,病人的呼吸、自主或不自主运动、血管的搏动均能引起伪影,导致检查的失败或图像质量的下降。,运动伪影,钙化灶在发现病变和定性诊断上都有很大作用,CT能很好地显示钙化灶的部位、范围和形态。,对钙化不敏感,钙化灶在MRI图像上一般表现为低信号,与其它表现为低信号的组织或器官不能区分,如韧带、纤维组织等。,对钙化不敏感,对装有心脏起博器、体内有金属异物、动脉瘤用银夹结扎的病人,都不能作此项检查。,对检查人群有选择,CT和MRI病例对比,CT和MRI在急性脑出血诊断方面,资料:分析1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GBA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常规T1WI、T2WI、3 mm薄层T2WI、MRCP、平扫CT、螺旋CT胆道造影(SCTC),以及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图像显示罗阿窦和胆囊病变的能力。观察结果与病理标本所见对照。结果19例GBA包括局限型11例,节段型5例,弥漫型3例。MRI显示罗阿窦优于CT。胆汁显著浓缩时,SCTC可补充MRCP的不足。 结论:MRI诊断GBA的作用优于CT。,与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资料:方法对60例病人行ct和mri检查,比较其影像学表现。结果ct0期14个部位,i期20个部位,期24个部位,期16个部位,期和v期共有10个部位;mri 0期14个部位,i期19个部位,期25个部位,期15个部位,期和v期共有11个部位。 结论: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诊率要优于CT,CT与MRI在颅脑损伤方面,资料:对近2年诊断有争议的28例颅脑损伤患者CT和MRI检查结果行回顾性分析.首次CT扫描均在伤后6 h内进行,对CT诊断有争议的颅脑损伤患者行MRI检查.结果: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的诊断,CT与MRI结果相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诊断,CT较敏感;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裂伤的诊断,MRI明显优于CT. 结论:MRI能明显提高脑叶挫裂伤和脑深部挫裂伤诊断敏感性,减少漏诊和误诊.,CT和MRI在肝微小转移瘤方面,资料:对27例肿瘤肝转移疑似患者行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和MRI动态增强扫描,有直径1cm的病灶者归入研究对象。按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3种检查方法,分别计算3种方法诊断肝微小转移瘤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27例患者中23例有肝微小转移瘤,共检出117个转移瘤;7例患者28个瘤灶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余病灶根据6个月以上的CT或MRI随访得到证实。,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微小转移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5.2(88117)、77.8(91117)、94.0(11011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4、82.7、97.3,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比CT及MRI平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微小转移瘤敏感性高于CT和MRI平扫,是排除早期肝转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与MRI在鼻咽癌方面,资料: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250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CT及MRI资料。在CT和MRI上分别评价各个解剖部位的受侵犯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92分期。结果:MRI对于鼻咽超腔、茎突前间隙、口咽、咽后淋巴结、颅底骨质、海绵窦、鼻窦、颈椎和颞下窝等侵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有统计学意义。CT与MRI对于鼻腔、,茎突后间隙侵犯及颈部淋巴结的检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RI使32.0%的T分期发生改变;11.6%的N分期发生改 变;30.0%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MRI对于诊断鼻咽癌的超腔侵犯、颅底骨质、鼻窦、海绵窦受侵,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要明显优于CT;而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方面与CT结果一致。MRI主要影响鼻咽癌92分期的T分期;对N分期影响不大,临床分期的改变将有利于指引治疗方案的调整。,CT和MRI在宫颈癌方面,资料: MRI或CT检查的宫颈癌患者42例,其中MRI检查22例,CT检查患者20例,在CT和MRI图像上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影像特征及宫旁和盆壁侵犯情况进行分期,并与临床FIGO分期结果相比较。结果 在治疗前进行盆腔CT检查的20例宫颈癌患者中,CT诊断A期为5例,临床诊断7例,低估2例;B期患者CT诊断6例,临床诊断5例,高估1例;期以上患者CT诊断6例,临床诊断8例,低估2例。20例患者中CT检查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者15例。,在治疗前进行盆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