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_第1页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_第2页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_第3页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_第4页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2016 届 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题 目:住宅的给排水设置学 号:2014FBH95114学 生:xxx指导教师:XXX评阅教师:XXX2016 年 4 月 10 日I摘要建筑华美的外部装饰就像是人体华丽的衣服,他决定着建筑的外观美丽与否;建筑的结构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决定着建筑坚固与否;建筑中的给排水管网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决定着建筑将来的运行好坏与否,决定着将来建筑是否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网不仅仅要满足供水的水压、水量问题还要合理的设置管道,从而达到节能、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目的。关键词:住宅;管道;形式;设置II 目 录摘要 .I绪言 .11、给水系统 .11.1 给水形式 .11.1.1 直接给水方式 .11.1.2 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11.1.3 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21.1.4 气压给水方式 .21.1.5 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21.1.6 叠压给水方式 .31.1.7 分区给水方式 .31.2 管道设置 .31.2.1 满足最佳水力条件的要求给水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短而直。 .31.2.2 力求美观与合理维护检修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呈直线敷设。 .31.2.3 应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41.2.4 应有利于避免损坏与污染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41.3 住宅水表设置 .51.3.1 水表的设置 .51.3.2 水表的分层设置 .51.3.3 水表集中设置在首层 .61.3.4 水表分别集中设在 .71.3.5 分户远传水表的设置 .72、排水系统 .72.1 排水形式 .72.1.1 异层板下排水方式。 .72.1.2 同层沉箱排水方式。 .82.1.3 同层后排水方式。 .92.2 管道设置 .92.2.1 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 .92.2.2 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10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1 绪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的 饱型居住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对环境、房型、实用、美观、安全等全方位求得精益求精。本文结合近年来住宅建筑设计和施工特点,谈谈住宅多种形式的给排水管道的设置。让设计施工更优化,更节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1、给水系统1.1 给水形式1.1.1 直接给水方式建筑物内部只设有给水管道系统,不设增压及贮水设备,室内给水管道系统与室外供水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管网压力直接向室内给水系统供水。这是最为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量和水压充足,能够全天保证室内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它的优点是给水系统简单,投资少,安装维修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供水较为安全可靠。缺点是系统内部无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1.1.2 单设水箱给水方式建筑物内部设有管道系统和屋顶水箱(亦称高位水箱),且室内给水系统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连接。当室外管网压力能够满足室内用水需要时,则由室外管网直接向室内管网供水,并向水箱充水,以贮备一定水量。当高峰用水时,室外管网压力不足,由水箱向室内系统补充供水。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回流至室外管网,在引入管上要设置止回阀。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及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它的优点是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系统具有一定的贮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缺点是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2 定困难。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1.1.3 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可采用这种给水方式。水泵从贮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时停泵,此后由水箱向系统供水,水箱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水泵重新启动。这种给水方式由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贮水池和水箱能够贮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1.1.4 气压给水方式利用密闭压力水罐取代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的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水泵从贮水池吸水,水送至给水管网的同时,多余的水进入气压水罐,将罐内的气体压缩,罐内压力上升,至最大工作压力时,水泵停止工作。此后,利用罐内气体的压力将水送至给水管网,罐内压力随之下降,至最小工作压力时,水泵重新启动,如此周而复始实现连续供水。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经常不足,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它的优点是设备可设在建筑物的任何高度上,便于隐蔽,安装方便,水质不易受污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但是,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1.1.5 变频调速给水方式离心式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达到节能目的,可采用变频调速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工作原理为: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随之发生变3 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如果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对应的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1.1.6 叠压给水方式传统的二次给水方式都设有贮水池,不仅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还由于市政管网剩余水压得不到利用导致能量浪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采用图 1-7 所示叠压给水方式。叠压给水系统由调速水泵、稳流罐和变频数控柜组成,取消了贮水池,水泵通过稳流罐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水厂至用户水嘴形成密闭系统,完全避免了来自外界的二次污染,并使得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得到利用。1.1.7 分区给水方式在多层建筑物中,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物下面几层供水要求时,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可将建筑物供水系统划分为上、下两区。下区由外网直接供水,上区由升压、贮水设备供水。可将两区的 1 根或几根立管相互连通,在连接处装设阀门,以备下区进水管发生故障或外网水压不足时,打开阀门由高区水箱向低区供水。1.2 管道设置1.2.1 满足最佳水力条件的要求给水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短而直。引入管从配水平衡或供水可靠考虑,宜布置在用水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当建筑物用水点分布比较均匀时,应在建筑物中央部分接入,以缩短管道向不利配水点的输水长度,减少管道的水压损失。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对于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侧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1.2.2 力求美观与合理维护检修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呈直线敷设。对于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给水管道可在管槽、管井、管沟及吊顶内暗设。4 为便于检修,管井应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地顶棚或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仪表附件等处应留有检修门。管道井当需要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 0.6m.室内管道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利拆换附件。给水横管宜有 0.0020.005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 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坡向阀门井、水表井,以便检修时排放存水。给水立管应布置在用水量最大的卫生器具附近,并靠墙角布置,少占建筑空间。走廓顶的管道不宜单层满布,宜分层布于两侧,以便维修。1.2.3 应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和产品的上面,并应尽量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面通过。不宜穿过商店的橱窗、民用建筑的壁橱及木装修等,更不得穿过配电间。对不允许断水的建筑物,给水引入管应设置两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以双向供水。每条引入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和逆止阀;对设置两根引入管的建筑物,应从室外环网的不同侧引入,如不能满足,且又不允许间断供水时,应采取下列保证安全供水措施之一。设贮水池、贮水箱或增设第二水源。有条件时,利用循环给水系统。由环网的同侧引入,但两根引入管应保持一定距离。每根引入管上应设水表和逆止阀,并在接点间的室外给水管道上设置闸阀。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建筑物外墙处时,应采取防水措施。给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管道布线时应尽量避免减少穿越结构剪力墙。1.2.4 应有利于避免损坏与污染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5 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烟道和风道内,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否则应当采取建筑隔断措施。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或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为 0.5m 和 0.15m,且在交叉埋设时,给水管宜布置在排水管上面。给水管道穿楼板、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管道通过楼板时,应设套管,套管顶端宜高出地面且小于 50.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0.1m.给水管不宜敷设在可能结冰的房间内,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通过铁路或地下构筑物下面的给水管,宜敷设在套管内。给水管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螺纹弯头法:丝扣弯头法,建筑物的沉降由螺纹弯头的旋转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软性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连接沉降缝、伸缩缝两边的管道。活动支架法:沉降缝两侧的支架使用管道能垂直位移而不能水平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的变化。给水管道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蒸气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管道同沟敷设。1.3 住宅水表设置1.3.1 水表的设置设置水表的目的在于计算水量、节约用水,同时在生产上有核算成本的作用。水表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城市供水管理部门按量收费,并能杜绝浪费和减少不合理的使用情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在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能源也不足的情况下,节约用水尤为重要,水表对节约用水起一定作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住宅建筑应装设分户水表,分户水表或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宜设在室外。”近年来,为保护居民的隐私权利,便于物业管理,在住宅给排水设计时一般都要集中布置水表,避免入户抄表。水表的设置主要分为水表的分层设置和水表的集中设置。1.3.2 水表的分层设置6 水表的分层设置(如图 1) 时,给水立管设于楼梯平台阴角处,暗装分户水表箱,墙体预留 500 mm 300 mm 220 mm 水表箱的孔洞,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将厨房、卫生间靠近水表箱,这样住户给水管经水表计量后直接进入厨房、卫生间。这种方式实现了水表出户,而且由于使用普通水表,工程造价降低,但仍不能彻底解决抄表工作量大这一问题。该水表设置方式如果对于户内厨房、卫生间布置分散的建筑,一般在走廊或楼梯休息平台处设一管道井(如图 2) ,将同层几户的水表集中于管道井内。抄表员须进入管道井内抄表,且水表后至厨房、卫生间管较长,但由于实现了水表出户。因此在许多住宅中采用此种水表设置方法。1.3.3 水表集中设置在首层在首层集中设置水表箱或水表间内(如图 3) ,各层住户给水支管设在楼梯间或管道井内,这种供水方式多适用于下行上给式供水。本人曾在珠海设计住宅室内给排水,因珠海冬季温度较高,无水管在室外冻坏之虑。因此,不仅将水表集中设在首层外墙外,且水表后的给水支管均沿外墙敷设。由于珠海是新建城市,市政水压较高,一些地区水压可达 5 层或 6 层楼,这样外墙就有 5 或 6 根给水支管。若一梯三户则外墙上有 15 或 18 根给水支管。7 1.3.4 水表分别集中设在首层和顶层水表间若是小高层住宅, 市政管网压力能够满足底下几层供水压力要求,则在首层集中设置水表间或水表箱,采用下行上给式,其余楼层由屋顶水箱供水,采用上行下给式,可在顶层设水表间或水表箱。给水支管是在楼梯间或管道井内敷设,或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如气候较温暖的珠海市,其布置方式如图 4 所示。此种方式增加了给水支管的敷设长度,管材消耗量大,若在外墙敷设则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但这种方式采用普通水表,且较为集中,成本较低,便于管理,同时也实现水表出户的要求。1.3.5 分户远传水表的设置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