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近真实的针灸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带你走近真实的针灸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带你走近真实的针灸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带你走近真实的针灸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带你走近真实的针灸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带你走进真实的针灸,.,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治病方法,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 针法是运用针灸针为工具,通过针刺穴位进行治病的一种方法; 灸法是运用艾条、艾绒等工具,通过熏蒸穴位达到治病的一种方法。,.,3,针灸的起源,针灸起源于中国。在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阴暗潮湿山洞的祖先,与野兽搏斗过程中,难免发生风湿和伤痛,他们除了祈祷鬼神外,很自然会用物去按揉、捶击痛处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或放出一些血液以缓解痛苦,这样就逐步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针刺的萌芽。石针骨针竹针金属针(铜、铁、银、合金、不锈钢针),.,4,灸法源于人类发明火之后。,.,5,得病原因,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阴阳失衡 不通则痛,.,6,针灸的功效,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7,针灸的功效,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驱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8,针灸的功效,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9,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经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结构,脏腑,肢节,(五官九窍),.,10,手六经彩绘图,.,11,足六经彩绘图,.,12,针灸分类,毫针 三棱针 火针 梅花针 耳针,.,13,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隔物灸,灸法分类,.,14,针灸治疗范围,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公开宣布针灸对64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针灸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上最能充分的体现,像面瘫、三叉神经痛,越早干预越能延缓病情的发展。,.,15,针灸的治疗范围,还有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浅表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对于个别疾病的疗效甚至好过服用中药。因为消化系统不好的患者不管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会腹胀,而针灸却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气血不畅的作用。,.,16,针灸有效的病症,头面躯体痛证,头痛牙痛落枕颈椎病 腰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17,针灸有效的病症,内科病证,中风面瘫癫痫失眠 感冒 咳嗽 便秘 腹泻 尿储留 尿失禁 呃逆 风湿,.,18,针灸有效的病症,妇科疾病,痛经 盆腔炎不孕不育症 缺乳 胎位不正,.,19,针灸有效的病症,胃肠系统疾病,食道、喷门失驰缓症呃逆 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急、慢性结肠炎 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 肠麻痹,.,20,针灸有效的病症,儿科疾病,小儿惊风小儿疳积小儿脑瘫,.,21,针灸有效的病症,皮外伤科病证,痤疮蛇串疮(带状疱疹)疔疮痄腮急性腰扭伤,.,22,针灸有效的病症,五官科病证,麦粒肿眼睑瞬动(面肌痉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失音,.,23,针灸有效的病症,急症及其他,晕厥高热抽搐肥胖,.,24,针灸得气,酸 麻 胀 痛 沉 得气是疗效与预后的标准。针刺得气说明扎针后效果必然好,若不得气,疗效必然差,或者是预后差。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得气是使用针刺手法的基础。但是不得气不等同于没疗效。不得气仅仅是疗效差,而得气虽然可以提高疗效,但针刺手法不对也会影响效果。有些年纪大的病人,机体反应性差,不易得气,但不是不可以扎针,也不能认为此时扎针无用。,.,25,针灸腧穴,腧穴(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国家明确规定的穴位有361个,其中还不包括经外奇穴、阿是穴。,.,26,.,27,中 风,.,28,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29,【病因病机】,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30,【辨证】,1中经络 主症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喎斜。 肝阳暴亢; 风痰阻络; 痰热腑实; 气虚血瘀; 阴虚风动。,.,31,【辨证】,2中脏腑 主症 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闭证; 脱证。,.,32,【治疗】 1基本治疗,(1)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33,【治疗】 1基本治疗,(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 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34,2其他治疗,(1)头针法 (2)电针法,.,35,【按语】,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针灸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