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4页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从国家政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导向上来看,在 2014 年 5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采取试点、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接着,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2015 年 10 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以上政策有力的引导和推动了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步伐。应用型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优化升级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顺应了经济发展优化升级的需要,是国家战略;大众化教育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应用技术类教育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类型,是基于大众化的现实作出的政策选择;地方院校生存发展的选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选择,技能人才的缺乏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划出了“新跑道” 。 转型发展,与老牌本科大学差异竞争,另辟他径,办出特色,既是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学生诉求,更是学校的使命与挑战,也是学校“回归” ,或者“纠偏” ,再上台阶的必然选择。1、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特征(1)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要鲜明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应用性人才。学科专业设置紧扣地方经济,学生在当地企业实习就业,学校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地方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鼓励技术转让、技术指导、技术入股。探索科技推广的新路径。(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一致,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高层次技术人员。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培养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一线管理人员、社会服务领域专业从业人员。如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应用技术大学都为工程制造、电子、汽车等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学生直接到这些企业授课学习,人才培养针对性十分明确。(3)产学研合作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实现“六个共同” 。校企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 ,校企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实习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校企共同研发科技项目,校企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4)突出实践性的培养内涵转变强调以应用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行“注重实践、强化应用”的培养模式,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注重实务、强调实践锻炼,教学方法灵活。(5)鲜明的科学研究 教师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行业、区域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作为主要目标,为其提供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绩效表现形式以专利为主。企业提供研发经费、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大学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平台,助推企业技术升级。2、转型发展的核心内涵在这里,借鉴西昌学院校长夏明忠的观点: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有 8 个核心内涵,具体如下:专业建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监控体系,对于这 8 项内涵要整体谋划,综合决策,统筹推进,突出重点,打造特色。(1)专业建设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战略,跟踪地方产业升级,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 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设置专业方向,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与退出评估制度。(二)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推进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主型、入驻型、共建型和校外型多种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式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建立学校、地方、行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增大实习实训学分,采取“订单式”培养, “工作室”训练。(3)课程体系建设以作业流程和职业岗位(群)为导向而设置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质量标准对接。建立与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与企业(行业)合作研发在线开放课,建立课程共享联盟。(四)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环境和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心,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如建立工作室,实习站,为师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平台,形成“师徒”关系。建立学生到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实习实训的长效机制。(5)双师型师资建设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队伍,是实现转型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实践经历比高学历还要重要,教师缺少知识应用的实践经历和能力,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的教师队伍,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历,这样的经历靠学历是弥补不了的,需要采取多种渠道来培养。理论与实践一手硬一手软,教书与育人一手硬一手软。(6)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大众创新、万众创新” 。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强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培养;改善创新创业基本条件。通过拓展知识结构、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科技研发等等,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基本标准。素质教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应用型人才更需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素质教育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应用型人才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最擅长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是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强化“第二课堂”教育。(八)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价制度,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估的标准。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建立企业(行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和社会评价制度。健全质量考核保障体系和条件。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4、转型发展的策略地方高校应用性转型要明晰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向四个方面。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转型发展在中国是一项得大创新和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注定是一个难难的过程,势必要经历阵痛和障碍。明确定位。明确应用型办学的类型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重心下移,面向实际应用;需求导向,服务地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走“本科新建之路” ,坚持“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优化课程体系。第一,改变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为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而设置;第二,改变“教室、教材、教师” “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应试式、传授式” “三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培养方式的转型。提倡参与式、探索式、讨论式教学。提出实践减少课题教学。一是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重构、整合、优化) ,着力解决重知轻行;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的实验教学时数,着力解决重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而轻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问题;减少成绩评价中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分值,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突出实训和实践学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