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space_第1页
V-R space_第2页
V-R space_第3页
V-R space_第4页
V-R space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MR成像,血管周围间隙简介,V-R腔最早由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与法国生物学和组织学家Robin提出,也称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是神经系统内正常的解剖结构,随年龄增长可变大。VR腔一般横径为12 mm,2 mm时即被认为扩大,血管周围间隙的解剖V-R间隙是与软脑膜下腔接续的V-R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的小血管(动脉、小动脉、静脉、小静脉)壁周围,并不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是软脑膜随着穿通动脉和流出静脉进出脑实质的延续而成,Figure 1. 前穿质冠状面示两个动脉(直箭)和环绕的VR间隙(弯箭),Figure 2. 线图示有VR间隙环绕的皮层动脉穿过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右侧局部放大图显示动脉、VR间隙和脑实质直箭的解剖关系,V-RS直径约12mm,充满组织间液,而不是脑脊液V-RS的生理意义是作为脑组织间液排除的一个主要通路。V-RS内液体主要含有淀粉样蛋白P组分、内氨酰胺基肽酶S和N、载脂蛋白E、蛋白多糖、免疫球蛋白G、白蛋白、乳转铁蛋白等,V-RS还与头颈部淋巴通路相连接,构成了组织间液经脑脊液排入淋巴系统的直接通道,事实上是脑的淋巴回流通道V-RS也提供了外来抗原进入脑、细胞间液和脑脊液的机会或 可能。在脑炎、多发性硬化症、HIV脑炎等,V-RS可出现局部性免疫反应。V-RS还可能作为疾病扩散或肿瘤细胞转移的一个常见途径,节段性坏死性血管炎或其他原因引起动脉壁通透性增高脑脊液回流受阻使组织间液排除障碍,从而导致V-RS扩大血管迂曲及脑萎缩导致的细胞水分的蓄积沿动脉长轴分布的血管周围间隙纤维化和闭塞阻碍了液体流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机制,直径2mm的V-RS可见于任何年龄随着年龄增长,V-RS增多,直径增大(2mm),可称为大V-RS根据大小可将血管周围间隙分为3级,即:级:直径在2mm以下;级:直径在23mm之间;级:直径超过3mm,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信号特征,肉眼观察血管周围间隙在MRI的各种成像序列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在T2WI测量这些信号值却比脑脊液信号低,这也说明血管周围间隙内包含的是组织间液DWI上弥散不受限增强后血管周围间隙无强化小至中等大小(直径25mm)的血管周围间隙的邻近脑实质一般无信号异常,部位和形态,扩大的V-RS常分布于三个特征性部位: 型,最常见,见于豆纹动脉经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处,分布在基底节区周围(壳核外下部和外囊下部,常位于前连合两侧),Bilateral type I VR spaces in a 6-year-old boy,(a)PDWI示双侧前穿质高信号区域(箭)(b)相同层面FLAIR示相同区域CSF样成分(箭)。周围脑实质信号强度正常(c)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d)显示该区域无弥散扩散受限(箭),Bilateral type I VR spaces in a 53-year-old woman.,Figure 4. 冠状位T1WI示前穿质对称性低信号区域(箭),型,见于脑的穿髓动脉(髓质支)进入大脑凸面并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处,分布于皮层下白质(中央半卵圆区、胼胝体和侧脑室附近),Type II VR spaces in a 73-year-old woman.,Figure 5. (a) 轴位PDWI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局部多发高信号灶 (b) 相同层面轴位FLAIR示周围无高信号的低信号点。注意左侧半球的中央低信号和边缘高信号环的两个小病灶 ,不是VR间隙是陈旧性腔梗,Type II dilated VR spaces in a 6-year-old boy,Figure 6. (a) 轴位T2WI示线状、小斑点状高信号围绕在侧脑室后角旁,尤其是左侧(箭) (b) 相同层面FLAIR 示没有异常高信号(箭),与VR间隙一致,型,见于脑干,在中脑下部,VR间隙在中脑脑桥交界区;在中脑上部,在中脑间脑交界区可见VR间隙,Type III VR space in a 25- year-old man.,Figure 7. (a) 轴位PDWI示脑干高信号点(箭) (b) 相同层面轴位FLAIR 示点状信号与CSF类似,周围没有异常信号(箭)。这些表现确定点状信号示VR间隙,. Type III VR spaces in a 68-year-old man.,Figure 8 (a)轴位PDWI示脑干多发小斑片状高信号(箭) (b)随访T2WI清楚显示小斑片状形式 (c)FLAIR示这些点的CSF样内容(箭)。没有周围高信号。典型分布、外观和FLAIR上没有高信号的事实确定这些点示VR间隙,其他较少见部位:丘脑、小脑、岛叶、最外囊及海马根据扫描层面的不同V-RS可呈椭圆形、圆形、线状或管状,通常双侧对称、边界清楚,直径在5mm以下,不典型血管周围间隙,型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可仅见于一侧大脑半球,甚至有报道称在大脑凸面见到单侧、单发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有时,血管周围间隙可显著扩大并产生占位效应,从而可能被误诊为囊性肿瘤等病变大部分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附近,需与囊性肿瘤、寄生虫囊肿、囊性梗塞、神经上皮囊肿、粘多糖沉积症等疾病相鉴别有报道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多呈不同大小、成簇出现的囊样结构,多见于中脑丘脑区、中脑丘脑旁动脉区域和脑白质。中脑丘脑区巨大VR间隙可直接压迫第三脑室或中脑导水管导致脑积水,需要外科治疗;有近一半白质内巨大VR间隙周围信号在T2WI和FLAIR上呈现异常,从而诊断困难,此异常信号时因为扩大的VR间隙周围反应性胶质增生所致而不是恶性征象,Giant VR spaces in a 19-year-old man,Figure 9. (a, b) 轴位l (a) 和矢状位(b) T2WI示中脑丘脑区域多囊病灶,从左侧大脑脚延伸到左侧丘脑。囊肿的内容与CSF类似,临近脑实质信号正常。未见实性成分 (c) GD-DTPA轴位T1WI示无强化。该过程导致中脑导水管梗阻,产生脑积水。病变大小和脑积水程度与2年前MRI比较无变化,血管周围间隙的鉴别诊断,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位于大脑皮质下深部或脑干的小梗死灶起源于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基底动脉,少数由大脑前动脉、椎动脉的穿通动脉阻塞引起多见于基底节、丘脑、内囊、外囊、脑桥腹侧和脑室周围白质区前穿质和基底节区上2/3的空腔通常为腔隙性脑梗死,而下1/3的空腔为豆纹动脉分支的VR间隙(I型)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比血管周围间隙大,直径大于5mm,通常两侧不对称;很难凭形态区分二者,但是形态上楔形的空腔更倾向于腔梗信号强度特征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急性期腔梗T2高信号、T1低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强化形式多样慢性期T1低T2高信号,FLAIR为中央低边缘高信号(反应性胶质增生),DWI信号不高发病8周内可以有强化表现,Chronic lacunar infarction of the pons in a 59-year-old man,Figure 10. (a) PDWI示脑桥高信号灶(箭)(b) FLAIR示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箭),此表现反应胶质增生,Acute and chronic lacunar infarctions in a 66-year-old man.,Figure 11. (a) PDWI示双侧基底节、内囊和丘脑(箭)多发高信号。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强度异常增高 (b) FLAIR示相同区域多发小高信号灶和边缘高信号围绕的低信号灶(箭) (c) ADC(表观扩散系数)图示右侧内囊后肢新近梗死(箭),囊性脑室周围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