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_第1页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_第2页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_第3页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_第4页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血型检测,李宝华临床基础检验学教研室,1,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内容: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学基础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多凝集红细胞,2,一、免疫学基础原理,3,(一) 抗原(antigen),免疫原(immunogen)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它可以在体内和体外与其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产生免疫反应。,4,完全抗原(antigen,complete) 具有免疫原性、反应原性两种性能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半抗原 (hapten) 缺乏免疫原性而只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半抗原。,5,抗原的基本特征,1、外源性2、分子量大,结构复杂3、特异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4、抗原性 反应原性(specificity),6,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7,抗原的功能,抗原能够刺激缺乏此物质的机体发生体液免疫(humoral response)或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response) 反应。 前者通过浆细胞合成抗体输送到血液或体液中;后者由淋巴细胞介导,出现延迟性超过敏反应或排斥移植物的生物效应。,8,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种属间的抗原性 同种间的抗原差异 个体间的差别进入途径抗原分子及量的大小、抗原性的强弱及刺激频率,9,红细胞血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分布在红细胞膜的表面,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或没有某一个抗原成份,形成了不同的血型。 红细胞血型抗原必须是用相应抗体检测到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属于遗传性状。,10,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生化结构,由结合到蛋白或脂上的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 决定 如: ABO 、 Lewis 、 Hh 、 P、 Ii等由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决定 如: MNSs、 Rh、 Kell、 Kidd等大多数血型抗原,11,血型系统(blood group system) 由单一基因座位控制,或是由二个或更多的紧密连 锁、彼此之间没有重组发生的同源基因控制血型集合(blood group collection) 抗原是以遗传、生化或血清学的相关性进行组合高、低抗原频率组 ( high and low frequency antigens ),12,高频抗原 (high frequency antigens) 为大多数人所具有的血型抗原,表示1000个人中至少有999人存在此抗原。低频抗原 (low frequency antigens) 为少数人所具有的血型抗原,表示 1000个人中最多只有1人有此抗原。又称为私有血型组抗原。,13,(二)红细胞血型抗体(antibody),抗体是机体对外来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即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14,15,16,红细胞血型抗体的分类,按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大致可分为三类天然抗体 natural antibody 免疫抗体 immune antibody自身抗体 autoantibody同种抗体 allo-antibody,17,18,按照与相应红细胞是否在盐水中产生凝集,完全抗体(complete antibody)不完全抗体(incomplete antibody),19,20,自然状态下的红细胞,21,22,按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最适温度,分为两种冷型抗体 cold antibody温型抗体 warm antibody,23,24,按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依存关系,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意外抗体),25,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分为五类 IgG IgM IgA IgE IgD,26,IgG的四种亚类,27,IgG和IgM免疫球蛋白的特征,28,补体 complement,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种正常成分,由球蛋白、糖和磷脂结合而成,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它能补助各种特异性抗体溶解相应的细菌和细胞。,29,补体系统 complement system,补体是由20多种血清蛋白成分组成的具有类似酶性质的一组复杂的血清蛋白系统。各成分均以不活动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只有被激活后,把酶原变成酶,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所以也叫做补体系统。,30,补体的性质,补体的性质是非特异性,不稳定,易被紫外线、机械振荡、化学药物以及加热破坏其活性 。,31,(三)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是机体防御系统功能的一部分,借以排除外来物质对机体的损害,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健康生存。 不相宜的抗原抗体反应也会给机体带来严 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32,抗原抗体反应主要类型,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溶血反应 hemolysis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33,凝集反应的原理,是抗体分子在相邻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之间搭桥,使之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集团块。 直接凝集 direct agglutination 间接凝集 indirect agglutination,34,IgM抗体造成的直接凝集,35,36,间接凝集反应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致敏阶段,第二阶段 真凝集阶段,37,IgG抗体借助抗球蛋白试剂产生的间接凝集反应,38,试管中红细胞凝集强度的判断,39,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的判读评分标准,4+ 1个凝块,背景清晰,无游离红细 3+ 23个凝块,背景清晰,无游离红细 2+ 多个小凝块,背景清晰,无游离红细 1+ 无数的小颗粒,背景混浊,有游离红细胞 W+ 镜下较少凝集,有较多的游离红细胞阴性 肉眼观察不到凝集,镜下全为游离红细胞,40,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高度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两个反应阶段:致敏和凝集阶段,41,影响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因素,抗原抗体的比例 反应温度 溶液的pH值 孵育时间 离子强度红细胞间距离,42,常用红细胞抗原和抗体鉴定试验,生理盐水法 saline agglutination test抗球蛋白试验 antiglobulin test , Coombs 蛋白水解酶试验 enzyme-treated cell agglutination低离子强度试验 low ionic- strength solution, LISS聚凝胺试验 polybrene technique 凝胶试验 gel technique 吸收放散试验 absorption elution test,43,红细胞抗体检测,什么情况下对输血患者做抗体检测?妊娠史输血史近期需要多次输血患者,44,二、红细胞血型检测,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内容常用的检测技术,45,(一)、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验,输血前检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供血者进行的检查,另一方面是对实际 接受输血的患者(受血者)进行的检查。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在于为每一名受血者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使其有正常的存活时间,并且不引起受血者本身红细胞临床上的明显破坏,46,输血前检查的要求,输入的红细胞 在受血者体内必须 不凝集或不溶血输入的血浆成份 不导致受血者红细 胞的明显破坏,,47,输血前检查的主要程序,受血者的病史和血样本等的检查、 核对及处理。ABO和Rh定型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标签和发血,48,受血者病史和血样的检查、核对及处理,输血申请单 血标本要求,49,受血者血样本,血液标本的要求血液标本必须经鉴定和标记,并和血液申请单上内容核对、确定标本必须能代表患者的当前免疫状况防止血液标本的稀释和溶血输血前检查最好使用血清,也可以使用血浆。每次输血后标本至少保存7天。,50,为什么输血前检查用血清比血浆更好?,首先,有时血浆中可形成小的纤维蛋白凝块使认读困难。其次,一些通过补体激活才能反应的抗体,用血浆不能检出。因为血浆中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枸橼酸盐能螯和钙并阻止补体激活。,51,ABO和Rh血型定型,ABO血型定型 供血者和受血者常规ABO血型检测应包括正反定型两种试验,并相互验证。对于已知ABO血型的供血者的ABO 血型确认或6个月内的婴儿的ABO定型,可以只检查红细胞,52,解决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基本方法,欲解决被检者自身ABO血型问题 了解被检者的年龄、诊断病症、输血史、用药史、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妊娠史等。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欲解决技术问题 应洗涤红细胞3次并配盐水悬液进行重新正反定型试验并检查红细胞直抗,53,被检者自身ABO血型问题1、血清异常 2、红细胞致敏3、异常基因 4、近期输血5、嵌合体血型(开米粒,chimerism ) 6、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 7、红细胞多凝集现象 8、获得性B 9、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10、近期内进行大量血浆置换11、异常的血浆蛋白 12、意外抗体的存在1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4、药物等因素15、年龄因素 16、防腐剂因素17、单克隆定型试剂与人源多克隆定型血清在判读和 分析弱抗原时的差异,54,技术问题1、不干净的试管2、血清与细胞的比例3、离心速度。 4、 污染的试剂和标本5、记录结果错误 6、 漏加试剂。7、弄错标本8、阳性溶血反应误认为阴性。,55,Rh血型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定型时应按抗D血清试剂使用说明进行,并注意有严格的对照试验,包括抗原的阴性、阳性对照以及试剂对照试验。,56,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