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实施方案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土地调查实施方案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土地调查实施方案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土地调查实施方案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土地调查实施方案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讨论稿),2017-10,.,2,提纲,一、目标任务二、工作内容三、工作分类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五、基本农田调查六、专项用地调查七、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八、三次调查成果与三次调查的衔接九、检查验收与核查,.,3,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标是全面查清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全和完善我国土地调查、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二)主要任务第三次土地调查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全国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展权属调查,结合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成果,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变化状况。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开展自然资源调查、湿地调查、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等专项用地调查。建设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4,二、工作内容,三次调查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开展前期准备。组织宣传和培训工作。获取遥感影像资料。制作调查底图。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开展基本农田调查。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共享服务云平台。进行统一时点变更。开展调查成果汇总。开展调查成果质量检查及验收。开展调查成果核查与确认。开展调查工作总结和成果上报。,.,5,农 村 外 业 调 查 主 要 工 作 内 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以国家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底图中每块不一致信息图斑的实地地类、范围、分布等利用状况,查清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土地权属调查。 将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 细化调查与标注。 对于耕地细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自然保护区、公益林、批而未用土地等内容,进行细化调查,并采用属性字段标注的方式实现分类统计。,.,6,调查原则及技术路线,.,7,调查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以实地现状为依据认定地类。(二)科学继承原则,以原有调查成果为基础调查核实。(三)外业调查与实地举证一体化同步开展的原则。(四)现状调查与管理属性有机结合的原则。,.,8,调查主要技术流程,.,9,基础影像:以最新1米左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重新纠正制作的DOM数据;调查界线:2017年底县级变更调查区域界线;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调查内容与精度: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实地面积200m2农用地实地面积400m2;其他地类实地面积600m2,荒漠地区可适当减低精度,但不得低于1500m2对于有更高管理需求的地区,建设用地最小调查面积可定为100m2。,调查基础和技术指标要求,.,10,三、工作分类,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标准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0102007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对部分地类及其含有进行了扩充、拆分和完善,并按照湿地的范畴进行了地类归统。(一)分类修改目的1.为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科学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明确土地利用各类型含义,统一土地调查、统计分类标准,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制定本标准。2.维护土地利用分类的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和继承性,满足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宏观调控,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11,三、工作分类,(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为满足生态建设、与湿地分类相衔接的需求,归并出湿地。2.为满足集约、节约评价,分类化管理及落实耕地保有量目标责任制等需求,还对部分地类进行了细化。3.对于耕地细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自然保护区、公益林、批而未用土地等,采用属性字段标注的方式,实现分类统计。4.关于建设用地调查:商服用地调查到一级地类,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调查到二级地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根据需要适当归并或细化。为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求,归并出城市、建制镇、村庄等,标注到相应属性字段。,.,12,土地调查技术方法,.,13,调查资料准备,基础调查资料:包括界线资料、遥感资料和基础地理资料等。权属调查资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数据库成果、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图件等。地类调查资料:原有调查成果;公路相关资料、湖泊、水库、河流、沟渠等资料;耕地、林地、草地和湿地等相关调查资料。土地管理有关资料:基本农田资料;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建设用地审批资料;土地整治资料;土地执法资料。,.,14,外业设备准备,外业调查设备。采用平板电脑(PDA)辅助外业调查和定位的,其坐标定位精度一般应在5m以内;采用RTK技术或CORS网络定位技术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的,其测量设备定位精度应在1m以内。移动举证设备。用于互联网+实地举证的移动举证设备(手机)需具备方向传感器、坐标定位和上网功能,其定位精度一般不应超过20m。 其他调查设备。包括手持激光测距仪、全站仪、钢尺、皮尺等其他调查设备。,.,15,土地调查技术流程,将调查底图套合土地调查数据库,叠加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及相关部门调查数据,制作外业调查数据。将外业调查数据导入带定位功能的移动外业调查设备或打印外业调查纸图,辅助开展外业实地调查工作。实地逐图斑调查图斑地类,调绘图斑边界,填写土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X曾),记录图斑编号、地类编码、权属单位和其他属性信息。对土地调查数据库或不一致图斑信息与实地地类和边界一致的,无需重新调绘。道路、沟渠、河流等线状地物以图斑方式调查。对于路面宽度大于6.5米的道路,须调查为公路。道路被权属界线分割的,按不同图斑上图。地类图斑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16,16,综合调绘法,综合调绘法是内业解译判读、外业调查补测和内业整理建库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内业解译:依据遥感影像特征,采用直接目视判读的方式,对国家提取的图斑信息进行内业预判;同时,结合其他管理信息,对国家提取图斑以外、且影像判读地类与数据库地类不一致的部分,在调查底图上进行预判标绘。 外业调查补测:根据外业调查图斑位置,合理计划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重点以及一般查看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对内业解译内容进行全面核实和补充调查,保证成果质量,又要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内业解译的作用。,.,17,17,基于北斗/GPS的高精度土地调查外业数据采集技术,外业调查技术方法,.,18,外业调查要求,GPS定位精度检查:选取1至2个明显地物点,实地检查GPS定位精度,确保调查数据定位精度在设备定位精度限差内。图斑定位:利用移动外业调查设备的GPS功能,实现图斑导航和准确定位,或采用“远看近判” 方法定位。图斑调绘及补测:依据影像和实地现状进行图斑调绘,对实地地类、边界与基础库或内业判读信息一致的,直接标记或提取相应图斑信息;对实地地类、边界与基础库或内业判读信息不一致的,应进行实地调绘。对影像可以准确判读边界的,在外业调查设备上勾绘示意界线,并标记待内业进行准确矢量化;对新增地物和影像不能判读边界的,采用简易或仪器法补测。,.,19,农村道路图斑调查,农村道路:在农村范围内,南方路面宽度1.0米、6.5米,北方路面宽度2.0米、6.5米,用于村间交通出行,并在国家公路网络体系之外,以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用途的道路。田间交通运输:路面未硬化的田间道路可不调查;可不调查的农村道路:路面未硬化、宽度较窄的,非贯通性的农村道路可不调查。田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以县为单位选择采用实测或系数扣除方法确定田坎面积。采用系数扣除法确定田坎面积的,原则上田坎系数继续沿用二次调查测算的田坎系数。以省为单位上报全省各县级单位田坎面积的确定方式。,.,20,相关属性调查标注,耕地种植属性标注:按照耕地的实际利用状况,将耕地标注为:耕种(GZ)、未耕种(WG)、休耕(XG)、园木(YM)、林木(LM)、绿化草地(LH)、牧草(MC)和坑塘(KT)。草地标注:对灌木覆盖度大于30%小于40%的草地图斑,标注为灌丛草地(GC);对于草覆盖度大于5%小于10%的草地图斑,标注为荒草地(HC)。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标注:对城市、建制镇和村庄范围内的地类图斑,相应标注城市(201)、建制镇(202)或村庄用地(203)属性;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村庄用地范围内的地类图斑标注为村庄用地(203)属性;城镇村外部的采矿用地和特殊用地应按实地利用现状调查,并标注“204”或“205”属性;城镇村内部的采矿用地和特殊用地根据其坐落标注相应城市(201)、建制镇(202)或村庄用地(203)属性。,.,21,田坎调查,田坎有条件地区可按图斑调查,也可按系数扣除方法调查。但采用的调查方式不能打破县级行政辖区。坡度大于2时,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田坎系数由省(区、市)统一组织测算,测算方案及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22,调查接边,省级和地市级负责组织其辖区范围内相关地市和县级调查单位的调查接边工作,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省开展接边工作。依据影像辅助实地调查,对不同行政区界线两侧公路、铁路和河流等重要地物进行接边,确保重要地物的贯通性;对影像反映明显地物界线进行接边,保证同名地物的一致性;对地类、权属等属性信息进行接边,保证水库、湖泊等重要地物调查信息的一致性。当行政界线两侧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0.6mm、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2.0mm时,双方各改一半接边;否则双方应实地核实接边。,.,23,互联网+举证技术要求,.,24,互联网+举证工作要求,县级须使用统一的互联网+举证软件,对重点变化图斑进行举证,实地拍摄包含定位坐标和拍摄方位角等信息的举证照片,加密报送至国家统一举证平台。根据国家核查工作要求,地方须对重点变化图斑进行互联网+举证,国家将以图斑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实地举证照片为依据进行核查。,.,25,以往二次调查和变更调查工作组中,由于地方举证材料可信度问题,导致出现地方多次举证、上级反复核实现象,使得社会资源严重浪费、程序反复、工作周期长。,向上级举证说明,要求地方复核或外业核查,互联网+举证工作背景,.,26,加密综合举证数据包,使用带卫星定位功能和方向传感器的手机,利用国家统一下发的互联网+举证软件,拍摄包含图斑实地GPS坐标、拍摄方位角、拍摄时间、实地照片及举证说明等综合信息的加密举证数据包,报送至国家举证平台。,互联网+举证技术方法,加密,.,27,互联网+举证技术流程,.,28,需要举证的图斑,对国家内业提取的变化图斑,地方未按国家提取地类调查上图的,需实地举证。对原地类为耕地,内业提取地类为其他农用地,经地方调查为耕地,标注种植属性与国家判读地类一致的,可不举证。原则上重点地类变化图斑需实地举证。 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包括对于相对原数据库新增的建设用地图斑,原有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原有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的图斑。 对于依据遥感影像特征能够准确认定为住宅小区、规模化工厂等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可不举证;对于依据遥感影像特征能够确认的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可不举证。,.,29,需要举证的图斑,在国家未提取变化图斑的区域,相对原数据库调查新增的变化图斑原则上需实地举证,对于调查认定地类与影像特征明显一致的,可不举证。对于依据影像能够判定,由于纠正精度造成图斑偏移的,以及各地类上图面积以下或狭长地物图斑,可不举证。对于需要举证的同一条道路或沟渠等线性地物的图斑,可选择其中2-3个典型图斑,进行实地举证,其他图斑备注说明。,.,30,举证照片拍摄要求,举证照片包括图斑全景照片、局部近景照片、利用特征照片三类。图斑全景照片:1-2张,照片应能反映图斑整体利用情况;局部近景照片:1-3张,照片应能具体说明图斑实地利用现状,特别是对图斑地类与图斑影像特征明显不一致的区域,应拍摄局部近景照片,对影像特征与图斑地类明显一致的可不拍摄局部近景照片;利用特征照片:0-1张,对需要拍摄具体种植作物等特征照片来说明利用现状的,可拍摄作物特征举证照片。根据影像变化情况,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需要拍摄内部特征照片。,.,31,举证照片拍摄重点,国家将以图斑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实地举证照片为依据进行核查,对未提交举证照片或提交的举证照片不能说明图斑变化情况的,国家核查将认定为不通过图斑。,.,32,举证照片拍摄重点,对图斑地类与遥感影像特征基本一致的图斑,可拍摄1张图斑全景照片和1张局部近景照片即可。,.,33,举证照片拍摄重点,对图斑地类与遥感影像特征不一致的图斑,需重点对影像特征不一致区域进行举证,适当增加举证照片拍摄数量。,.,34,不需要举证的图斑,对地方基本按国家内业提取变化图斑地类和范围变化的图斑,不需要进行举证。,.,35,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二)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城市、建制镇、村庄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开展大比例尺调查。推进城镇、村庄权籍调查,充分利用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统一登记成果,查清城镇内部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特殊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1.资料收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城市总体规划数据库、大比例尺地形数字线画图(DLG)。2. 调查底图依据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为底图制作1:500或1:2000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覆盖不全的区域,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作为底图的补充。,.,36,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应以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成果为基础开展,将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宗地成果同类合并,按照三次调查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归并地类(见工作分类附录),被道路、水系等线状地物分割的同类宗地应分割为不同的图斑,道路、水系、绿地等应单独划分图斑,对有多种用途的宗地应按照主要用途调查,对于超大型宗地应按照宗地内用途划分为不同图斑。对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未覆盖和城市扩张等产生的新建区域,可参考最新的影像图与近期规划图、地形图,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街道办事处、土管所、及村委会相关人员配合建库单位技术人员,采用室内勾绘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城镇、村庄内部的每一块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则上按照三次土地调查工作分类汇总。,.,37,五、基本农田调查,将最新的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界线落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形成永久基本农田图层,并在相应的图斑中标注基本农田属性。,.,38,六、专项用地调查,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等调查成果和国土资源管理形成的各类管理信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及相关专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系列专项用地调查,并在完成三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启动系列专项评价工作。(一)自然资源调查,配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查清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类型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基础。(二)湿地调查,查清各类湿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建立湿地专项数据库,提升土地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39,六、专项用地调查,(三)耕地细化调查,对基本农田外耕地进行细化调查,重点对河道内或滩涂上耕地、湖区或滩涂上耕地、林区耕地、沙荒耕地、草原耕地、城镇周边耕地、储备库中耕地、人为撂荒的耕地以及其他耕地等进行细化调查,分类标注,统计基本农田面积和基本农田外不同类型的耕地面积,建立耕地细化调查专项数据库,摸清各类耕地资源家底状况,夯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基础。(四)“批而未用”土地调查,在三次土地调查基础上,查清“批而未用”建设用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土地利用状况,建立“批而未用”建设用地专项数据库。,.,40,六、专项用地调查,(五)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调查,在三次土地调查基础上,将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成果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完善,建立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专项数据库。(六)城市开发边界及生态红线调查,在三次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批准界线等资料,将城市开发边界范围界线、生态红线范围界线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范围内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面积等状况,建立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专项调查数据库。,.,41,七、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以本次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正射影像及三次调查数据库建设采用国家规范标准、地方分级建设、成果统一汇交的模式开展。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与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专项调查数据等矢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DOM数据、扫描影像图数据等栅格数据和元数据。县级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包括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基础数据准备与处理、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数据接边、拓扑关系构建、数据检查与入库等。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支持三次调查成果公开格式,数据库建设完成后,按照数据汇交程序逐级上交数据成果,并通过国家质量检查。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能按照三次调查要求开展数据采集与入库工作,支持三次调查规定的数据交换格式;能对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检查,并具有增、删、改等编辑功能;满足地方日常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需求;数学基础、面积量算方法、数据统计表模版和图件输出格式等符合三次调查要求,支持土地调查数据更新。,.,42,七、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市(地)级、省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由市(地)级、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逐级开展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以县级土地调查汇交数据库为基础,开展市(地)级、省级土地调查数据的集成整合,建立市(地)级、省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构建各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分析共享服务平台,为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备份、更新、维护、应用和上报等日常工作提供系统支持。国家层面,依据三次调查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技术要求,组织修订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2017),编制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设计三次调查数据公开格式,规范建库软件核心功能,建立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指导地方开展数据库建设与数据成果汇交工作。国家组织开展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全面检查县级数据库成果质量,并建设三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与数据分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调查数据的快速汇总以及分级分类共享,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社会各界对土地调查数据的服务需求。,.,43,八、三次调查成果与三次调查的衔接,(一)衔接原则全面对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技术要求,本着“口径可比较、数据可分析、差异可处理”的原则,对历史调查成果进行分析和完善,与三次调查衔接。(二)衔接内容及要求二次调查及其后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应统一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调查界线应依据最新提供的国界、沿海滩涂、各级行政区等界线资料,对原调查的相应界线进行替换,并计算和调整各级调查区域的控制面积;应建立土地分类对照表,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对各地类进行对照检查,经调整、补充调查后转换成三次调查要求的分类;研究制定统一方法,建立统一的统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