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中文版)_第1页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中文版)_第2页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中文版)_第3页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中文版)_第4页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中文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 学 课 程 论 文1【中文版】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研究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儿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家庭教育对儿童来说是最初等的教育。世界上有许多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每一种方式都呈现出与之文化相关的独具特色的特点。其中美国的家庭教育最著名。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都存在着诸多显著的差异,本文将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不同结果等三个方面展开对比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比研究寻求一种令人满意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时,笔者希望可以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使儿童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关键字:家庭教育 孩子 差异 素质教育正文:一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一).教育观念的差异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孩子所受教育的不同。在中国,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他们更注重孩子能否找个好工作,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望,大多数中国父母认为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尽他们所能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让孩子生活得更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孩子做各种事情。简言之,如果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他们愿做出任何牺牲,因此,在孩子成长中,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外只关注发展他们的智力。基于学习好才能有个好未来的立场,除了学习他们不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对比地来说,美国家长一般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和经历,因此他们从孩子出生起就注重培养和锻炼孩子,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在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中国父亲大同在看到自己儿子与他的外国老板的儿子打架时,让他的儿子向老板的儿子道歉,遭到拒绝后给了自己儿子一个耳光。但这一幕却让他的老板感到特别吃惊,很迷惑为什么一个父亲要通过打自己的儿子来表示对别人的歉意?这就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的一个明显差异。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像大同一样的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正相反,美国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因为美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公正和自由。*大 学 课 程 论 文2(二).教育目的的差异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朝着某一方向成长。家庭教育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所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中美家庭教育目的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和美国父母“望子成人”的希望正好体现了这种差异。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家长毕生的期望,而美国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因此,中国家长的目的就是尽全力支持孩子考高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家长对孩子进行更多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他们试图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教育方式的差异不同的教育观念和目的导致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对孩子往往实行管束式和封闭式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在中国家庭生活中,孩子往往不用做任何家务。2.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3.学习上过于严厉。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所以孩子们经常应用“题海战术” ,不得不做家庭作业之外的一些练习。所以中国孩子在学习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美国孩子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电影超级奶爸 。在电影中,尽管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男主角培养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技巧。所以说,美国家长培养孩子是采用“放手而不放任”的方式进行的。(四).教育内容的差异二中美家庭教育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分析1.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价值观多是比较内敛和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接受新思想的环境。对比的来说,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有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因此,他们更多的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2.不同的经济形式中国人口众多,就业机会少,就业压力大,*大 学 课 程 论 文3找个能决定未来幸福的好工作就更难,而考取高分就成为了拥有一份好工作和美好未来的必要条件。美国的经济条件比中国好,所以就业机会也比较多。在美国,家长认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在社会立足即可。3 不同的社会条件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社会保障和养老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许多中国家长为了接受孩子的回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些在教育方式中有所体现。正因为这样,孩子的高分往往成为他们骄傲的资本。而在美国,经济繁荣,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所以美国家长不指望孩子的赡养。他们把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作为自己的责任。4.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比较推崇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的集体主义。因此,中国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孩子的兴趣,站在成人的角度设计孩子的未来。而且,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可以照顾孩子一辈子。然而,强调个人主义、崇尚个人发展、 ,注重个人利益是美国文化核心。理性主义的美国家长认为孩子过了 18 岁就不应该依赖家长了。三不同家庭教育产生的结果由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不同,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结果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1.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多数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能适应社会。他们更容易面对和战胜挫折。2.独立生活的能力与独立的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有非常多的要求和强烈的依赖性,而且他们总是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3.人际关系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中国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弱,在这一点上,美国孩子正好相反。4.赡养老人的责任一般说来,与中国孩子相比,许多美国孩子缺乏赡养父母的责任感。5.家庭成员的关系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美国家庭成员间和谐。中国家庭关系比较*大 学 课 程 论 文4亲密,而美国家庭成员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四讨论与建议:本文只是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一般性的对比研究,当然,两国的家庭教育中必然存在特殊性。通过与中国家庭教育对比,美国家庭教育也存在不足之处。所以本文的意图不是全盘否定中国家庭教育,也不是全盘肯定美国家庭教育。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研究,笔者希望对中国家庭教育提出改革的方法以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根据我国的特殊形势,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所以必须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提高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必须要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1) 中国家长应该在社会环境下教育孩子,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不仅要教授孩子生存的知识,还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2) 中国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立能力、合作和关心他人的精神。(3) 在中国,应该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4) 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互相学习。结语:第一次写英文论文,个人知识储备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所以其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多多指正。同时,我将努力学习以求了解更多关于中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大的进步。参考文献:1.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高维亮 王丽艳 (科学时代 2006.1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修订版) 李生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李盈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4)4. 刮痧 郑晓龙 导演5. 不同文化传统下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评价比较 唐梅 (世界教育信息2007.4)(加标注 12)6.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曾芝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校选修课 授课教师:8. 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与分析 (联合早报网 )9.超级奶爸 Adam Shankman 10.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子银 (当代教育论坛2007.06) (加标注 13)11.新浪博客“婷婷和妈咪” /jenniferyuting 12 American Family Educ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