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车大修技术协议2015_第1页
天车大修技术协议2015_第2页
天车大修技术协议2015_第3页
天车大修技术协议2015_第4页
天车大修技术协议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汽机厂房 1、2 号天车大修技术协议书工程名称:*公司汽机厂房 1、2 号天车大修发 包 方:*公司 承 包 方:*公司 签订日期: 2014 年 12 月 3 日- 1 -*公司技术协议甲方:*公司乙方:*公司为明确甲乙双方在工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就委托乙方进行*汽机厂房 1、2 号天车大修工程的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条款: 一、有关技术规范标准GB/T14405-1993 通用桥式起重机GB/T 5972-2009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二、主要技术参数型号:QD工作级别:A3起重量:80/20T跨度:28.5 米主起升速度:0.181.8 m/min主起升高度:25 米- 2 -副起升高度:27 米副起升速度:0.636.3 m/min大车运行速度:3.333 m/min小车运行速度:1.313 m/min出厂日期:2008 年 9 月三、工作范围*公司汽机房 1、2 号机 80/20T 桥式起重机大修(1)天车机械部分大修项目及标准1.吊钩1.1 检查吊钩、轴、横梁、滑轮、轴承并检修更换润滑;1.2 检查危险断面的磨损和检查吊钩有无裂纹或冷变形;1.3 吊钩推力轴承检查、清洗、润滑,加注 3 号锂基润滑脂;1.4 拉板检修: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拔牙,轴承完好;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始的 10的应作更换;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以 1.25 倍的额定负荷悬吊 10 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 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 200mm; 1.5 主、副钩制动器检修1.6 超载限制器检修。2.钢丝绳- 3 -2.1 钢丝绳断丝检查;径向磨损量检查;2.2 钢丝绳变形检查;2.3 钢丝绳润滑:1 个检距内断丝数超过钢丝总数 10的应按标准报废;钢丝径向磨损超过原直径 40的,整个钢丝绳应报废;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至绳径 70的,扭结、绳芯外露、断股者应报废更换新钢丝绳; 润滑前先用钢丝刷、煤油清洗,用钢丝绳麻芯脂(Q/SY1152-66)或合成石墨钙基润滑脂(SYA1405-65)浸涂饱和为宜; 2.4 检查固定钢丝绳的塞块与压绳板,发现异常进行调整或更换。3.滑轮组3.1 检查滑轮有无裂纹;3.2 检查滑轮槽的槽深检查;3.3 滑轮轴孔的检查;3.4 滚动轴承发现异常进行更换;3.5 拆洗检查滑轮组并清洗润滑。3.6 装配滑轮轴装配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直径的 30,圆锥度不大于 5,超过此值应更换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臂厚的 30,否则报废。不超过标准者可以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 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线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 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 0.25 平方厘米的缺陷,深度不应- 4 -该超过 4mm;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D 为滑轮的名义直径; 4.卷筒4.1 卷筒绳槽检查;4.2 卷筒表面检查;4.3 卷筒轴及轴承检查;4.4 卷筒轴承加注 3 号锂基润滑脂;4.5 花键套加注 3 号锂基润滑脂。4.6 装配与安装绳槽磨损超过 2mm 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 85;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松动;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 5时,应更换新件;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1mm/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 0.15mm; 5.车轮5.1 车轮踏面磨损检查;5.2 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直径偏差检查;5.3 轮缘磨损与折断变形检查;5.4 车轮裂纹检查;5.5 踏面椭圆度检查;5.6 车轮组装配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 15时应更换新件,没有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 5 -内,表面淬火硬度 HB300350,对车轮直径大于 400mm 的淬火厚度应大于 20mm;小于 400mm 时,淬火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 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 0.2;轮缘磨损量达原厚度的 50或折断面积超过 30 平方毫米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厚度 20应报废;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车轮踏面椭圆度达 1mm 应报废;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 1mm; 6.车轮轴承检查6.1 大车车轮滚动轴承间隙的检查;发现轴承异常进行更换;6.2 小车车轮滚动轴承间隙的检查;发现轴承异常进行更换;6.3 轴颈检查6.4 裂纹检查6.5 滑动轴承检查6.6 轴键间隙检查 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 0.03mm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下不 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 0.03mm 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 0.030.18mm 范围内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 0.51.5mm 范围之内 轴与轴瓦允许间隙:轴颈 2040:主动轴间隙 0.6 mm,从动轴间隙:1.2 mm轴颈 4090:主动轴间隙 0.8 mm,从动轴间隙:1.6 mm6.7 轴与键径向允许间隙:- 6 -轴颈 2040:径向间隙 0.10.3 mm轴颈 4180:径向间隙 0.10.4 mm轴颈80:径向间隙 0.10.5 mm键槽与键侧向允许间隙:轴颈 2040:侧向间隙 0.10.2 mm轴颈 4180:侧向间隙 0.20.3mm轴颈80: 侧向间隙 0.30.5 mm 7.齿轮与减速器7.1 减速器总体检查,箱体及齿轮啮合情况;7.2 发现渗油,更换密封垫消除漏油、渗油现象;7.3 减速齿轮箱注入符合要求适量的齿轮油。7.4 装配检查中心距、齿侧齿顶、啮合面积7.5 运转试验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原齿厚的 10,其余则应小于 20,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 15,其余则应小于 25;齿面点蚀损坏达啮合面的 30,且深度达原齿厚的 10时应报废齿轮,轮齿不应有裂纹或齿轮不能有断齿,否则更换;轴上不得有裂纹,轴的弯曲度全长不应超过 0.03mm,超标则校直;大修后轴承的径向间隙允许偏差:轴承内径 1730 允许间隙 0.02 mm 轴承内径 3550 允许间隙0.03 mm;轴承内径 5590 允许间隙 0.04 mm;- 7 -A、 中心距允许偏差:500, 允许偏差 0.15 mm;B、齿侧间隙允许偏差(mm):中心距 80120,齿侧间隙 0.130.25;中心距 120200,齿侧间隙 0.170.34;中心距 200300,齿侧间隙 0.210.40;中心距 500800,齿侧间隙 0.340.67;7.6 用红丹粉检查,啮合面积不低于齿高的 45,齿宽的 60;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中分面紧固后间隙不应超过 0.03mm,并保证不漏油。平行度在 1 米以上不得大于 0.5mm;空载情况下,以 1000rpm 转动时,正反转各不小于 10 分钟,启动时电动机不应有振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异常声响;箱体内温升不得超过 70,且绝对温度不高于 80;轴承温升不得超过 40,其绝对值不应超过 80。 8.制动器8.1 制动摩擦片检查;8.2 制动轮检查;8.2.1 制动轮表面检查8.2.2 制动轮与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及其中心线的偏差检查- 8 -8.2.3 制动轮轮缘摆幅检查8.2.4 制动轮与联轴器连接检查8.2.5 制动器杠杆系统检查 其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 50,铆钉应下降2mm;制动轮工作表面、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面积等标准:制动轮工作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R=1.6m,HRC 不低于 50,深度 2mm 处不低于 HRC40,工作表面凹痕或单边径向磨损量达1.5mm 时应小于原厚度的 70,对运行机构不应小于厚度的 50制动轮大修后,D200mm 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 0.05mm;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 0.1mm.接触面积不小于摩擦片总面积的 80,二者中心线的偏差值为:当 D200mm 时,不应超过2mm,D300mm 时,不应超过 3mm;制动轮安装后允许的摆幅(mm)直径 D200,径向 0.1,端面 0.15;直径 D 200300,径向 0.12,端面 0.20;直径 D 300600,径向 0.18,端面 0.25;与联轴器相连的制动轮,应把制动轮安装在靠近电动机(或减速器)一侧;小轴、心轴磨损量达名义直径的 20时应修复,超过此值应更换;制动臂和工作弹簧均不能有裂纹或断裂;空行程不得超过衔铁冲程的 10,试车时应反应灵敏可靠; 8.3 制动轮安装后,轮缘摆幅检查;8.4 制动器与联轴器的安装;- 9 -8.5 制动器小轴、心轴、轴孔的检查;8.6 制动臂与工作弹簧;制动器杠杆系统调整。9.联轴器齿形联轴器齿面检查内、外齿圈端面对中心线的摆动量的检查当轴中心线无倾斜时,检查联轴器安装径向位置无径向位移时,因两联轴器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齿圈轴线的歪斜角检查用中间轴联接的齿形联轴器径向位移可参考齿轮部分内外齿圈端面允许摆动量(mm)直径 40100,允许摆动量0.01;直径 100200,允许摆动量0.02;直径 200400,允许摆动量0.04;直径 400800,允许摆动量0.08;直径 8001200,允许摆动量0.12; 两根轴的允许径向位移量,根据模数不同(4) ,其值为 0.43.2mm,具体见标(5)准;内齿圈轴线歪斜角允许在 030 分范围内;径向位移最大值Y=0.0673A,A 为两外齿套从齿中心量起的中间轴长度;10.起重机构及小车部分10.1 起升机构轴的检查10.2 电动机与减速器轴位移检查10.3 卷筒和减速器轴线偏差检查10.4 小车轮距偏差检查10.5 小轮轨道标高偏差检查10.6 轨道中心线离承轨梁设计中心线偏差检查10.7 小车轨道接头偏差检查10.8 小车轮端面水平偏差检查- 10 -10.9 小车轮端面垂直偏差检查10.10 小车轮踏面偏差检查10.11 小车轮距偏差检查 探伤检查起升机构的主轴和传动轴,不允许有裂纹;应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3mm/m;由小车轮测量的小车轨距偏差:当轨距2.5m ,允许其偏差为2mm,且主从动车轮相对差不大于 2 mm;当轨距2.5m,允许其偏差不 大于3mm,且主从动车轮相对差不大于 3 mm;当小车轨距2.5m,允许其偏差为 3mm;当轨距2.5m,允许其偏差 5mm;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不得大于 1/2, 为腹板厚度(mm) ,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小于 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小于 23mm ;轨道接头处标高偏差及中心线偏差1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L/1000,且两主动轮偏斜方向相反(L为测量长度) ;不得大于 D/400;所有车轮踏面都必须在一个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 0.5mm;允许相对偏差为 4mm。 11. 轨道检查11.1 轨道外观检查11.2 纵向倾斜度检查11.3 轨距偏差检查11.4 两根轨道相对高差检查由车轮测量出的起重机跨度偏差检查;由车轮量出的对角线偏差检查大车车轮的水平,垂直偏差与小车轮相同;同一平稳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1mm;包括外观、倾斜度、轨距等项技术标准:- 11 -轨道不应有裂纹,轨顶、轨道头侧面等磨损量不应超过 3mm;起重机轨道纵向倾斜度不 6 应大于 5/1000;其值10mm;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偏差10mm ;钳口磨损量超过原厚 40的应更换,电动夹轨器要经常注意调节安全尺,使其指针处在规定的位置;当跨度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 5mm;当 L30m,其跨距偏差不应大于 8mm;当当跨度 30m,偏差不应大于 5mm;当 L30m,其偏差不应大于 10mm。12.大车运行机构检查各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发现异常进行调整或更换。(2)天车金属结构部分大修项目及标准1.主梁几何形状1.1 主梁上拱度检查;1.2 主梁上桡度检查;1.3 水平旁弯检查;1.4 腹板波浪变形检查;跨中上拱度为 L/1000,允许偏差为上拱度的 20;满载跨中弹性下桡度量L/700 ,空载跨中下桡变形不应超过 0.6L/1000,超过此值应加固;跨中水平旁弯不应大于 L/2000;受拉区波峰不应大于 1.2, 为腹板厚度;桥架组装水平方向两对角线检查垂直方向两对角线检查小车轨道至桥架纵向中心距离偏差检查箱形梁允许偏差为 5mm;桁架梁允许偏差为 10mm;其允许偏差为 10mm;允许偏差应小于 3mm; 箱形梁裂纹检查金属结构漆装及防腐金属结构不应有裂纹和焊缝开裂处;应保持涂装的完好,防- 12 -止腐蚀,其腐蚀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 10,修后涂漆。 (3)天车电器部分大修项目及标准1.司机室电气设备1.1 手柄检查,发现异常进程更换;1.2 司机室电铃检查,发现异常进程更换;1.3 操作手柄至行车控制柜电缆检查,绝缘检测。2.电气柜2.1 所有电气设备清扫检查;2.2 端子排接线清扫、检查;开关、接触器动作检查。2.3 回路传动。3.安全回路3.1 检验各个限位的动作是否灵活、动作是否正常,发现异常进行更换;3.2 检查缓冲器,发现异常进行调整或更换;3.3 仓门及车门安全回路检查恢复。 4.滑触线、继电器4.1 炭刷磨损情况检查;4.2 滑触线检查。5.控制器与接触器 5.1 拆卸清洗调整压力、检查触头;5.2 手柄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5.3 触头正常压力为 1017N,触头磨损不应大于 3mm,触片不应- 13 -大于 1.5mm; 6.电机、电缆6.1 电机绝缘监测、相间电阻测量;6.2 检查接线有无松动;检查抱闸线圈测量;6.3 电机预试;电缆磨损情况检查。6.4 控制电缆、限位电缆、屏蔽电缆老化全部更换。6.5 对电机进行轴承检查并更换油脂,油脂变色的电机需更换轴承。6.6 电机轴检查;拆开电机,清洗轴承并换新润滑油,测量定子、转子绝缘电阻。6.7 绕组检查;6.8 端盖止口配合间隙检查;6.9 滑环与电刷检查对新安装的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 2M,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 0.8 M;对使用中的电动机, 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 0.5M,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 0.5 M;如达不到这一标准,应拆一来干燥,在烘干的情况下(5070)定子绝缘电阻达 1 M,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 0.5M;大修后电动机轴不得有裂纹,弯曲度不得超过 0.2mm,轴颈应达到图纸要求;绕组不允许有损伤,保证涂漆完好,在修理时,不准用汽油、机油、煤油等液体擦洗绕组;端盖轴承孔间隙不应大于0.05mm;- 14 -端盖止口外径 300mm,最在间隙 0.05mm;端盖止口外径 500mm,最在间隙 0.10mm;端盖止口外径 800mm,最在间隙 0.15mm;端盖止口外径 1000mm,最在间隙 0.20mm;刷架弹簧压力不应低于 0.52.0N/cm2,滑环椭圆度不应超过0.020.05mm; 7.电阻器 7.1 拆开清理7.2 电阻片锉掉氧化层,拧紧螺钉,要求限位器动作灵敏可靠;发现裂纹可以补焊,整处断裂应更换新件;8. 限位开关8.1 清理检查磨损件 8.2 调整更换磨损件,拧紧螺钉,要求限位器动作灵敏可靠; 当吊钩滑轮组上升至起重机主梁下盖板 300mm 时,其上升限位开关应动作,起重机运行至距轨道端 200mm 或两台起重机相近约 300mm 行程开关应动作; 9.集电器9.1 磨损变形检查9.2 检查瓷瓶铜铝线磨损不应大于原直径的 25,如有变形应校正;9.3 拧紧螺钉, 瓷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1 M10.导线检查更换老化、绝缘不良的导线、套管测量绝缘电阻 - 15 -按需要更换导线和套管,弯管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管径的 5 倍,管子弯曲度不应小于 90;导线与地面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 ;11.避雷与接地测量绝缘电阻,检查接地与避雷装置 接地电阻应小于 1,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150 mm2 的镀锌扁铁 10mm2 的裸铜线,30 mm2 的镀锌圆钢;司机室和起重机本体的接地连接采用 410mm 镀锌扁铁,连接线装置不应少于两处; 12.变频器12.1 变频器参数检查;12.2 变频器内部电路板、接线端子清扫检查;12.3 变频器冷却风扇清扫检查,工作完毕后将变频器内参数锁定。13.PLC 程序13.1 PLC 输入、输出检查;13.2 PLC 及相关继电器接线检查。13.3 PLC 检修完毕后备份 PLC 程序14.照明灯具及回路更换导线检查灯具 回路正确,接线整齐美观,控制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