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自查的情况汇报_第1页
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自查的情况汇报_第2页
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自查的情况汇报_第3页
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自查的情况汇报_第4页
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自查的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自查情况汇报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苏政发20*55 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20*76 号)文件有关精神,根据苏建办20* 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与市地震局、市人防局成立了我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检查领导小组,联合签发了相关文件,并于 3 月 14 号15 号对睢宁、新沂、邳州和 XX 区四个单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行了对照检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贯彻落实省政府相关文件情况县(市) 、区先后多次组织召 XX 县(市) 、区抗震工作座谈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XX18 号和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苏政发XX55 号, 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政发XX76 号等文件。研究制订县(市) 、区抗震防灾工作计划明确抗震防灾工作重点,加大抗震管理工作步伐。将文件要求内容落实到实处,并将我市抗震防灾工作的重点内容列入市政府与各县(市) 、区政府签订的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中,做到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拟文下发。二、规划与年度计划1、根据省厅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属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市政府十分重视抗震防灾规划工作,XX 年市政府拨付专项 200 万用于我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XX 年市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规划局委托北工大抗震减灾研究所,对原 XX 市抗震防灾规划进行了修编,XX 年 7 月 24 日由省建设厅组织的国内专家在徐州召开了XX 市抗震防灾规划论证会 ,XX 年市政府以徐政复XX34 号,批复了 XX 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目前正在实施中,规划中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位置、规模服务范围等内容。根据苏政办发XX76 号文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局向市政府申请关于申请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方案设计经费的请示报告 ,待批。同时,我市各县(市) 、XX 区、XX 县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都在进行中,其中 XX 区、XX 县抗震防灾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省级组织论证。同时我市每年制订抗震防灾工作目标计划落实、考核。各单位都能针对本辖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际较好的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前期选址、明确了规模、标牌和平面图制作以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等工作,XX 市先后投入经费用 100 万元用于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并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列入市重点工程,今年将完成市中心锦锈广场的改造,XX 市政府已投入专项经费 200 万元力争建成我市首个一类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此项工作的开展也为我市全面启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起到积极创新的作用。XX 县 XX 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先后投入经费 1 亿多元在建了三处应急避难场所(初具规模)(九月广场、天缘广场、云河广场) ,一个人防地下指挥中心。XX 市针对市区人口集中的特点,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建成了一个标牌规范、标识清楚,图示清晰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并充分利用场所周边的资源及医疗、通信设施,整合了资源、减少了投入,扎实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工作。2、我市于 XX 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市地震局建立了 6 处应急避难场所,由市政府拨款设置了一些标牌标志,做出了功能分布规划。同时结合人防工程已经建设使用建设 1 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基地容纳万人,储存物资 5000 吨,具有规模的大型人防工程(1万平方米以上)十多个,分布在市各个区域。我们还认真做好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试点工作,重点做好了省农房抗震试点单位奎西村应急避难场所。在充分利用现有广场休闲地段,投入了一定资金配套,完善了水电功能等设施,建立了明显的标牌标志,明确了专人管理,可容纳避难人员近 3 万人。3、严格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实施,执行中对确定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建设各地紧密的与经济建设节约型城乡建设结合起来,遵循“统筹规划,平实结合,结合利用,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三、主要措施1、是否建立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县(市) 、区基本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定相关推进抗震防灾工作的措施,地震民防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对有效推动我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积极指导各县(市) 、区防震减灾工作开展,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2、市、县(市)政府是否安排专项资金XX 市政府每年列入抗震专项经费 10 万元,用于全市抗震防灾研究的管理工作,县(市)政府也拨付一些资金。3、是否就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展监督检查市政府组织一次对我市应急避难场所检查工作,特别是对高烈度区的县(市) ,检查了县(市) 、区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同时市建设局与地震局、民防局一起开展多次的应急避难场所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相关落实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四、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制度建设1、维护管理措施制度制定情况对规划改造的公园广场等建立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标识,县(市) 、区均都明确委托了广场、园林、物业等部门专人负责管理,并相继建立了长效的管理机制。2、是否做到已建成避难场所设施妥善维护已基本建成市(县) 、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水、电等正常设施,包括标志、标识牌的维护,都有园林、城管、物业等部门管理。五、基本情况1、年度市县财政投入资金 10 万元,省财政补助资 10 万元,主要用于抗震管理工作业务培训;2、组织检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10 次;3、XX 年前已建成(改造)2 个,其中固定避难场所 2 个(人防办 1 个,奎西社区 1 个) ;XX 年开工新建(改造)2 个,固定避难场所 2个;XX 年计划开工新建(改造)7 个,其中中心避难场所 2 个(XX 市、XX 市各一个) ,固定避难场所5 个(其中 XX 市、XX 区、XX 县各 1 个) 。六、本行政区域推进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存在的问题:1、目前市(县) 、区只是依据抗震防灾规划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前期工作,对场所的功能、设施和管理还不够完善,只解决了当前有的问题,多数场所的建设还留有形式,不能保证在灾难来临时,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和作用。2、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维护和管理上责任不清,没有制定相关的场所管理规定和要求,有的没有明确指定相关的维护管理单位,造成个别场所标牌破损的现象。3、部分职能部门及人员对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识淡薄,抗震防灾的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对抗震防灾工作认识不到位。下一步工作落实:1、我们将按照省检查组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加大推进我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2、根据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市民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和大型露天停车场设施,通过规划增设必要的应急设施,规范统一标牌、标识和平面图设置,使其达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满足居民避难疏散需要。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相关的联席制度,明确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内容,定期开展城市避难场所的检查和维护工作。4、针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科学制定城市避难场所的疏散方案,确保在灾情发生时,市民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快速有序的到达指定场所,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5、通过学习和新闻媒体传播等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有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能够认识城市避难场所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苏政发20*55 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20*76 号)文件有关精神,根据苏建办20* 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与市地震局、市人防局成立了我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检查领导小组,联合签发了相关文件,并于 3 月 14 号15 号对睢宁、新沂、邳州和 XX 区四个单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行了对照检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贯彻落实省政府相关文件情况县(市) 、区先后多次组织召 XX 县(市) 、区抗震工作座谈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XX18 号和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苏政发XX55 号, 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政发XX76 号等文件。研究制订县(市) 、区抗震防灾工作计划明确抗震防灾工作重点,加大抗震管理工作步伐。将文件要求内容落实到实处,并将我市抗震防灾工作的重点内容列入市政府与各县(市) 、区政府签订的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中,做到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拟文下发。二、规划与年度计划1、根据省厅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属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市政府十分重视抗震防灾规划工作,XX 年市政府拨付专项 200 万用于我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XX 年市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规划局委托北工大抗震减灾研究所,对原 XX 市抗震防灾规划进行了修编,XX 年 7 月 24 日由省建设厅组织的国内专家在徐州召开了XX 市抗震防灾规划论证会 ,XX 年市政府以徐政复XX34 号,批复了 XX 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目前正在实施中,规划中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位置、规模服务范围等内容。根据苏政办发XX76 号文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局向市政府申请关于申请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方案设计经费的请示报告 ,待批。同时,我市各县(市) 、XX 区、XX 县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都在进行中,其中 XX 区、XX 县抗震防灾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省级组织论证。同时我市每年制订抗震防灾工作目标计划落实、考核。各单位都能针对本辖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际较好的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前期选址、明确了规模、标牌和平面图制作以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等工作,XX 市先后投入经费用 100 万元用于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并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列入市重点工程,今年将完成市中心锦锈广场的改造,XX 市政府已投入专项经费 200 万元力争建成我市首个一类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此项工作的开展也为我市全面启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起到积极创新的作用。XX 县 XX 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先后投入经费 1 亿多元在建了三处应急避难场所(初具规模)(九月广场、天缘广场、云河广场) ,一个人防地下指挥中心。XX 市针对市区人口集中的特点,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建成了一个标牌规范、标识清楚,图示清晰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并充分利用场所周边的资源及医疗、通信设施,整合了资源、减少了投入,扎实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工作。2、我市于 XX 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市地震局建立了 6 处应急避难场所,由市政府拨款设置了一些标牌标志,做出了功能分布规划。同时结合人防工程已经建设使用建设 1 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基地容纳万人,储存物资 5000 吨,具有规模的大型人防工程(1万平方米以上)十多个,分布在市各个区域。我们还认真做好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试点工作,重点做好了省农房抗震试点单位奎西村应急避难场所。在充分利用现有广场休闲地段,投入了一定资金配套,完善了水电功能等设施,建立了明显的标牌标志,明确了专人管理,可容纳避难人员近 3 万人。3、严格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实施,执行中对确定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建设各地紧密的与经济建设节约型城乡建设结合起来,遵循“统筹规划,平实结合,结合利用,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三、主要措施1、是否建立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县(市) 、区基本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定相关推进抗震防灾工作的措施,地震民防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对有效推动我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积极指导各县(市) 、区防震减灾工作开展,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2、市、县(市)政府是否安排专项资金XX 市政府每年列入抗震专项经费 10 万元,用于全市抗震防灾研究的管理工作,县(市)政府也拨付一些资金。3、是否就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展监督检查市政府组织一次对我市应急避难场所检查工作,特别是对高烈度区的县(市) ,检查了县(市) 、区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同时市建设局与地震局、民防局一起开展多次的应急避难场所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相关落实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四、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制度建设1、维护管理措施制度制定情况对规划改造的公园广场等建立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标识,县(市) 、区均都明确委托了广场、园林、物业等部门专人负责管理,并相继建立了长效的管理机制。2、是否做到已建成避难场所设施妥善维护已基本建成市(县) 、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水、电等正常设施,包括标志、标识牌的维护,都有园林、城管、物业等部门管理。五、基本情况1、年度市县财政投入资金 10 万元,省财政补助资 10 万元,主要用于抗震管理工作业务培训;2、组织检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10 次;3、XX 年前已建成(改造)2 个,其中固定避难场所 2 个(人防办 1 个,奎西社区 1 个) ;XX 年开工新建(改造)2 个,固定避难场所 2个;XX 年计划开工新建(改造)7 个,其中中心避难场所 2 个(XX 市、XX 市各一个) ,固定避难场所5 个(其中 XX 市、XX 区、XX 县各 1 个) 。六、本行政区域推进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存在的问题:1、目前市(县) 、区只是依据抗震防灾规划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前期工作,对场所的功能、设施和管理还不够完善,只解决了当前有的问题,多数场所的建设还留有形式,不能保证在灾难来临时,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和作用。2、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维护和管理上责任不清,没有制定相关的场所管理规定和要求,有的没有明确指定相关的维护管理单位,造成个别场所标牌破损的现象。3、部分职能部门及人员对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识淡薄,抗震防灾的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对抗震防灾工作认识不到位。下一步工作落实:1、我们将按照省检查组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加大推进我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2、根据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市民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和大型露天停车场设施,通过规划增设必要的应急设施,规范统一标牌、标识和平面图设置,使其达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满足居民避难疏散需要。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相关的联席制度,明确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内容,定期开展城市避难场所的检查和维护工作。4、针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科学制定城市避难场所的疏散方案,确保在灾情发生时,市民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快速有序的到达指定场所,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5、通过学习和新闻媒体传播等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有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能够认识城市避难场所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苏政发20*55 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20*76 号)文件有关精神,根据苏建办20* 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与市地震局、市人防局成立了我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检查领导小组,联合签发了相关文件,并于 3 月 14 号15 号对睢宁、新沂、邳州和 XX 区四个单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行了对照检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贯彻落实省政府相关文件情况县(市) 、区先后多次组织召 XX 县(市) 、区抗震工作座谈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XX18 号和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苏政发XX55 号, 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政发XX76 号等文件。研究制订县(市) 、区抗震防灾工作计划明确抗震防灾工作重点,加大抗震管理工作步伐。将文件要求内容落实到实处,并将我市抗震防灾工作的重点内容列入市政府与各县(市) 、区政府签订的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中,做到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拟文下发。二、规划与年度计划1、根据省厅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属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市政府十分重视抗震防灾规划工作,XX 年市政府拨付专项 200 万用于我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XX 年市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规划局委托北工大抗震减灾研究所,对原 XX 市抗震防灾规划进行了修编,XX 年 7 月 24 日由省建设厅组织的国内专家在徐州召开了XX 市抗震防灾规划论证会 ,XX 年市政府以徐政复XX34 号,批复了 XX 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目前正在实施中,规划中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位置、规模服务范围等内容。根据苏政办发XX76 号文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局向市政府申请关于申请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方案设计经费的请示报告 ,待批。同时,我市各县(市) 、XX 区、XX 县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都在进行中,其中 XX 区、XX 县抗震防灾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省级组织论证。同时我市每年制订抗震防灾工作目标计划落实、考核。各单位都能针对本辖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际较好的完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前期选址、明确了规模、标牌和平面图制作以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等工作,XX 市先后投入经费用 100 万元用于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并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列入市重点工程,今年将完成市中心锦锈广场的改造,XX 市政府已投入专项经费 200 万元力争建成我市首个一类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此项工作的开展也为我市全面启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起到积极创新的作用。XX 县 XX 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先后投入经费 1 亿多元在建了三处应急避难场所(初具规模)(九月广场、天缘广场、云河广场) ,一个人防地下指挥中心。XX 市针对市区人口集中的特点,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建成了一个标牌规范、标识清楚,图示清晰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并充分利用场所周边的资源及医疗、通信设施,整合了资源、减少了投入,扎实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工作。2、我市于 XX 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市地震局建立了 6 处应急避难场所,由市政府拨款设置了一些标牌标志,做出了功能分布规划。同时结合人防工程已经建设使用建设 1 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基地容纳万人,储存物资 5000 吨,具有规模的大型人防工程(1万平方米以上)十多个,分布在市各个区域。我们还认真做好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试点工作,重点做好了省农房抗震试点单位奎西村应急避难场所。在充分利用现有广场休闲地段,投入了一定资金配套,完善了水电功能等设施,建立了明显的标牌标志,明确了专人管理,可容纳避难人员近 3 万人。3、严格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实施,执行中对确定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建设各地紧密的与经济建设节约型城乡建设结合起来,遵循“统筹规划,平实结合,结合利用,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三、主要措施1、是否建立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县(市) 、区基本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定相关推进抗震防灾工作的措施,地震民防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对有效推动我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积极指导各县(市) 、区防震减灾工作开展,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2、市、县(市)政府是否安排专项资金XX 市政府每年列入抗震专项经费 10 万元,用于全市抗震防灾研究的管理工作,县(市)政府也拨付一些资金。3、是否就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展监督检查市政府组织一次对我市应急避难场所检查工作,特别是对高烈度区的县(市) ,检查了县(市) 、区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同时市建设局与地震局、民防局一起开展多次的应急避难场所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相关落实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四、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制度建设1、维护管理措施制度制定情况对规划改造的公园广场等建立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标识,县(市) 、区均都明确委托了广场、园林、物业等部门专人负责管理,并相继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