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_第1页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_第2页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_第3页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_第4页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难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教具和学具教师准备 375 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 ,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练习(使用口算卡)5070 30600 303009020 4050 05002求 38 加 25 的和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3设疑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 1738 加上 625 的和” ,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 )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二)学习新课1不进位加法(突破相同数位对齐,重点是百位)出示例 1,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1)教师用投影出示图 122A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 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 122B,放在图 122A 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 个信封)(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5)请学生独立计算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243 是 2 个百 4 个十和 3 个一,132 是 1 个百3 个十 2 个一。个位上 3 个一加上 2 个一和是 5 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 ;十位上 4 个十加上 3 个十和是 7 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 ;百位上 2 个百加上 1 个百是 3 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 。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7)练一练(巩固相同数位对齐问题)4111367 28570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2进位加法。出示例 227058328(如下图所示)(突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 124) ,使学生明确算理、7 个长方形和 5 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 2 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5)练一练(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 ,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 1。3进位加法(突破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1)例 3 求 809 与 3764 的和。(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3)做完后同位子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 (三)巩固反馈(投影出示)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2列竖式计算238326 1629527 71586053判断正误并改正4课后总结(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2)解疑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1738625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共分五个层次。 (一)复习铺垫:两位数进位加法382563,从而总结出两位数加法笔算法则。(二)是新课内容例 1 是不进位加法;重点突破相同数位对齐,知识扩展到百位。教师用信封演示433275,然后再讲 243132。这样做能分散教学难点。 (三)是例 2 进位加法,教学重点是突出“满十进一”的算理,采用教具演示再讲清算理。(四)是例 3 也是进位加法,让学生自己先试做例题,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五)巩固反馈,在练习中总结出三、四位数加法计算法则。在法则教学中,总结计算法则和弄清计算算理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促进的。但是掌握了计算法则并不能代替算理的理解,所以要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 1,而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的道理。因此讲清算理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不仅要会做这样的题,还要会讲为什么这样做,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板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难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教具和学具教师准备 375 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 ,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练习(使用口算卡)5070 30600 303009020 4050 05002求 38 加 25 的和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3设疑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 1738 加上 625 的和” ,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 )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二)学习新课1不进位加法(突破相同数位对齐,重点是百位)出示例 1,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1)教师用投影出示图 122A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 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 122B,放在图 122A 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 个信封)(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5)请学生独立计算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243 是 2 个百 4 个十和 3 个一,132 是 1 个百3 个十 2 个一。个位上 3 个一加上 2 个一和是 5 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 ;十位上 4 个十加上 3 个十和是 7 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 ;百位上 2 个百加上 1 个百是 3 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 。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7)练一练(巩固相同数位对齐问题)4111367 28570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2进位加法。出示例 227058328(如下图所示)(突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 124) ,使学生明确算理、7 个长方形和 5 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 2 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5)练一练(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 ,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 1。3进位加法(突破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1)例 3 求 809 与 3764 的和。(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3)做完后同位子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 (三)巩固反馈(投影出示)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2列竖式计算238326 1629527 71586053判断正误并改正4课后总结(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2)解疑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1738625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共分五个层次。 (一)复习铺垫:两位数进位加法382563,从而总结出两位数加法笔算法则。(二)是新课内容例 1 是不进位加法;重点突破相同数位对齐,知识扩展到百位。教师用信封演示433275,然后再讲 243132。这样做能分散教学难点。 (三)是例 2 进位加法,教学重点是突出“满十进一”的算理,采用教具演示再讲清算理。(四)是例 3 也是进位加法,让学生自己先试做例题,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五)巩固反馈,在练习中总结出三、四位数加法计算法则。在法则教学中,总结计算法则和弄清计算算理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促进的。但是掌握了计算法则并不能代替算理的理解,所以要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 1,而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的道理。因此讲清算理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不仅要会做这样的题,还要会讲为什么这样做,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板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难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教具和学具教师准备 375 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 ,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练习(使用口算卡)5070 30600 303009020 4050 05002求 38 加 25 的和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3设疑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 1738 加上 625 的和” ,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 )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二)学习新课1不进位加法(突破相同数位对齐,重点是百位)出示例 1,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1)教师用投影出示图 122A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 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 122B,放在图 122A 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 个信封)(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5)请学生独立计算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243 是 2 个百 4 个十和 3 个一,132 是 1 个百3 个十 2 个一。个位上 3 个一加上 2 个一和是 5 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 ;十位上 4 个十加上 3 个十和是 7 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 ;百位上 2 个百加上 1 个百是 3 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 。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7)练一练(巩固相同数位对齐问题)4111367 28570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2进位加法。出示例 227058328(如下图所示)(突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 124) ,使学生明确算理、7 个长方形和 5 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 2 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5)练一练(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 ,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 1。3进位加法(突破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1)例 3 求 809 与 3764 的和。(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3)做完后同位子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