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目标:1、了解闽台缘博物馆。2、了解闽台缘博物馆对两岸统一的重要意义;3、了解闽台渊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闽台茶缘”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老师读一篇文章和学生分享。这几年如果有朋友要到厦门,我总希望他们 去看一个地方。沿着环岛路向东走,到了东北部的钟宅,会看到一座新建的大桥, 叫做“五缘大桥” ,大桥跨过的港湾,叫“五缘湾” ,旁边新落成的一片校舍,是“五 缘实验学校” 。这个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港湾,是厦门岛上最后一片处女地,将 来会成为厦门很漂亮的“新客厅”。 这个面朝台湾海峡的新区就叫做“五缘湾”“五缘”是指福建和台湾之间,有 。 五种“缘”的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叫做“闽台五缘” 。在讲“闽台五缘”之前,我先说一下“缘”是什么意思。 “缘”字在古代,最早的意思是“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 。指顺着衣服的边 沿做装饰,今天叫做花边。做花边要循着衣服边沿来做,所以“缘”字后来又引申 出“连、循、顺”的意思。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缘”字又加上了另外一些色 彩。在民间里面, “缘”的意思很丰富,带着“缘”的话也很多。比如说“缘分” 、 “机缘” , “有缘千里来相会, 没缘对面不相识” , “千里姻缘一线牵”等等。 “缘” 不过 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和一 般的“关系” “联系”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缘”里面有感情色彩,是以感情 、 的关联为基础的,所以五缘的“缘”里,有特殊的亲切感、信任感和认同感。正因 为这样,才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没“缘”的感情,怎样会“两眼泪汪 汪”?这是五缘文化的一个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缘” ,在西方也是有的,但是不象我们这个民族表现得这 么强烈,在社会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 不一样的一个地方。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总的看法,是认为西方社会是以个 体为本位的社会,华族社会是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的社会。华族社会这种 群体主义、伦理中心的文化架构里面,最中心的是家庭,也就是血缘、亲缘。然后 从家庭这个中心开始,由小到大,由亲到疏,由近到远,不断向外延伸扩展。比如 说血缘,从家庭家族宗族到民族,不断延伸。地缘也是这样,你是厦 门来的,我也是厦门来的,我们今天在福州见面,这是缘分;他不是厦门人,是泉 州的,不过我们都是闽南人,今天在福州相聚,这也是缘分,这个闽南人“缘”的 圈子,比我们厦门人的圈子就大一些;到了台湾,我们遇到了讲闽南话的乡亲,大 家在一起,觉得是缘分,都感到很亲切,这个闽台闽南人“缘”的圈子又大了。从 “厦门人”到福建“闽南人”再到“福建和台湾的闽南人” ,这个地缘的 圈子不断扩大。 各种“缘”就是这样,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伸缩的、互相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华族社会的人,都是在这个“缘”的精神纽带中相互联系着。这就是我们这个 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不一样的一个特点。 中西方社会文化架构的不同特点,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西方社会象我们到地里捆柴,是一札一札,一捆一捆地捆起来的。而我们中国社会, 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里,一个波纹接一个波纹,从中间到外面,一圈一圈不断 扩大, 每一圈波纹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费先生以 “家” 字作例, 他说, “家里的”“厝 ( 内的”),是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 “家门”(“咱家口”),是指家庭的一大堆人; 如果说“自家人” ,就是表示任何你认为是亲近的、可以信任的人, “自家人”就是 “自己人” 。这样,“自家人”的范围,可以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不断扩大,大到 天下一家。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本位的中华民族社会的特点。这个社会靠什么来把 大家联系在一起的呢?不是到地里捆柴的那根绳子,那是西方社会的“契约” ,我 们主要是靠伦理,靠以伦理为基础的“缘”的精神纽带。 我们这个民族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但是她不折不挠,生生不息,为什么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精神纽带,这也就是文化的精神力量。 台湾有一位我很尊敬的人类学家,他在一本书里说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说华人的 团结,不象一根木材,容易折断,而是象一根藤,怎么扭它,折它,可以弯曲,但 不会折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很大的特性。 闽台之间 “缘” 的文化,正是出自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 “缘” 文化的一个部分,是这种群体本位、伦理中心的民族文化在闽台地区的集中体现。 打个比方,中华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有各种分枝,闽台“五缘文化”是这棵大树 的一个分枝;在这棵大树的各个分枝中,福建和台湾的枝叉是靠得最近、连得最紧 的。闽台这种特别密切的缘的关系表现在哪里呢?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台湾离福建最近,从大的范围来说,我们就是厝边, 所以闽台有“地缘”关系;第二,台湾大部分人的祖家在福建,许多人同一个先祖,这是闽台的“血缘”关系;第三,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所以讲同一种方言, 有相同的风俗习惯, 相同的信仰, 也就是有同一种地方文化, 这是闽台的 “文缘” ; 第四,我们两个地方很近,所以古早时也有来来去去,行船走海做生理,这就是闽 台“商缘” ;第五,台湾和福建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清朝时期, 有二百年时间同属福建省,同一个行政系统,所以闽台以前有“法缘”关系。 这就是我们说的“闽台五缘” 。闽台这五个“缘” ,就好象是搭在福建和台湾之间的 五座大桥。 “五缘”把东岸和西岸变近了,我们就可以常常走亲戚。福建将这个向着台湾海峡的厦门新区叫“五缘湾” ,就是表示我们很珍惜闽台之间这种特别密切 的的五缘关系,闽台亲戚应该这样世世代代走下去。二、阅读资料,感受闽台两岸五缘。1、阅读书本资料“两岸五缘博览情” 。2、文中介绍了闽台缘博物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3、对于闽台五缘,大家有何感想?4、阅读加油站闽台五缘5、观看视频:闽台缘博物馆里话五缘。三、了解连战说乡亲,分享体验。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了解闽台源远流长的关系。2、完成说一说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2、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缘并填空。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目标:1、了解闽台缘博物馆。2、了解闽台缘博物馆对两岸统一的重要意义;3、了解闽台渊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闽台茶缘”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老师读一篇文章和学生分享。这几年如果有朋友要到厦门,我总希望他们 去看一个地方。沿着环岛路向东走,到了东北部的钟宅,会看到一座新建的大桥, 叫做“五缘大桥” ,大桥跨过的港湾,叫“五缘湾” ,旁边新落成的一片校舍,是“五 缘实验学校” 。这个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港湾,是厦门岛上最后一片处女地,将 来会成为厦门很漂亮的“新客厅”。 这个面朝台湾海峡的新区就叫做“五缘湾”“五缘”是指福建和台湾之间,有 。 五种“缘”的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叫做“闽台五缘” 。在讲“闽台五缘”之前,我先说一下“缘”是什么意思。 “缘”字在古代,最早的意思是“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 。指顺着衣服的边 沿做装饰,今天叫做花边。做花边要循着衣服边沿来做,所以“缘”字后来又引申 出“连、循、顺”的意思。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缘”字又加上了另外一些色 彩。在民间里面, “缘”的意思很丰富,带着“缘”的话也很多。比如说“缘分” 、 “机缘” , “有缘千里来相会, 没缘对面不相识” , “千里姻缘一线牵”等等。 “缘” 不过 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和一 般的“关系” “联系”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缘”里面有感情色彩,是以感情 、 的关联为基础的,所以五缘的“缘”里,有特殊的亲切感、信任感和认同感。正因 为这样,才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没“缘”的感情,怎样会“两眼泪汪 汪”?这是五缘文化的一个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缘” ,在西方也是有的,但是不象我们这个民族表现得这 么强烈,在社会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 不一样的一个地方。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总的看法,是认为西方社会是以个 体为本位的社会,华族社会是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的社会。华族社会这种 群体主义、伦理中心的文化架构里面,最中心的是家庭,也就是血缘、亲缘。然后 从家庭这个中心开始,由小到大,由亲到疏,由近到远,不断向外延伸扩展。比如 说血缘,从家庭家族宗族到民族,不断延伸。地缘也是这样,你是厦 门来的,我也是厦门来的,我们今天在福州见面,这是缘分;他不是厦门人,是泉 州的,不过我们都是闽南人,今天在福州相聚,这也是缘分,这个闽南人“缘”的 圈子,比我们厦门人的圈子就大一些;到了台湾,我们遇到了讲闽南话的乡亲,大 家在一起,觉得是缘分,都感到很亲切,这个闽台闽南人“缘”的圈子又大了。从 “厦门人”到福建“闽南人”再到“福建和台湾的闽南人” ,这个地缘的 圈子不断扩大。 各种“缘”就是这样,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伸缩的、互相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华族社会的人,都是在这个“缘”的精神纽带中相互联系着。这就是我们这个 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不一样的一个特点。 中西方社会文化架构的不同特点,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西方社会象我们到地里捆柴,是一札一札,一捆一捆地捆起来的。而我们中国社会, 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里,一个波纹接一个波纹,从中间到外面,一圈一圈不断 扩大, 每一圈波纹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费先生以 “家” 字作例, 他说, “家里的”“厝 ( 内的”),是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 “家门”(“咱家口”),是指家庭的一大堆人; 如果说“自家人” ,就是表示任何你认为是亲近的、可以信任的人, “自家人”就是 “自己人” 。这样,“自家人”的范围,可以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不断扩大,大到 天下一家。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本位的中华民族社会的特点。这个社会靠什么来把 大家联系在一起的呢?不是到地里捆柴的那根绳子,那是西方社会的“契约” ,我 们主要是靠伦理,靠以伦理为基础的“缘”的精神纽带。 我们这个民族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但是她不折不挠,生生不息,为什么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精神纽带,这也就是文化的精神力量。 台湾有一位我很尊敬的人类学家,他在一本书里说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说华人的 团结,不象一根木材,容易折断,而是象一根藤,怎么扭它,折它,可以弯曲,但 不会折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很大的特性。 闽台之间 “缘” 的文化,正是出自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 “缘” 文化的一个部分,是这种群体本位、伦理中心的民族文化在闽台地区的集中体现。 打个比方,中华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有各种分枝,闽台“五缘文化”是这棵大树 的一个分枝;在这棵大树的各个分枝中,福建和台湾的枝叉是靠得最近、连得最紧 的。闽台这种特别密切的缘的关系表现在哪里呢?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台湾离福建最近,从大的范围来说,我们就是厝边, 所以闽台有“地缘”关系;第二,台湾大部分人的祖家在福建,许多人同一个先祖,这是闽台的“血缘”关系;第三,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所以讲同一种方言, 有相同的风俗习惯, 相同的信仰, 也就是有同一种地方文化, 这是闽台的 “文缘” ; 第四,我们两个地方很近,所以古早时也有来来去去,行船走海做生理,这就是闽 台“商缘” ;第五,台湾和福建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清朝时期, 有二百年时间同属福建省,同一个行政系统,所以闽台以前有“法缘”关系。 这就是我们说的“闽台五缘” 。闽台这五个“缘” ,就好象是搭在福建和台湾之间的 五座大桥。 “五缘”把东岸和西岸变近了,我们就可以常常走亲戚。福建将这个向着台湾海峡的厦门新区叫“五缘湾” ,就是表示我们很珍惜闽台之间这种特别密切 的的五缘关系,闽台亲戚应该这样世世代代走下去。二、阅读资料,感受闽台两岸五缘。1、阅读书本资料“两岸五缘博览情” 。2、文中介绍了闽台缘博物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3、对于闽台五缘,大家有何感想?4、阅读加油站闽台五缘5、观看视频:闽台缘博物馆里话五缘。三、了解连战说乡亲,分享体验。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了解闽台源远流长的关系。2、完成说一说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2、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缘并填空。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设计两岸五缘博览情教学目标:1、了解闽台缘博物馆。2、了解闽台缘博物馆对两岸统一的重要意义;3、了解闽台渊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闽台茶缘”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老师读一篇文章和学生分享。这几年如果有朋友要到厦门,我总希望他们 去看一个地方。沿着环岛路向东走,到了东北部的钟宅,会看到一座新建的大桥, 叫做“五缘大桥” ,大桥跨过的港湾,叫“五缘湾” ,旁边新落成的一片校舍,是“五 缘实验学校” 。这个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港湾,是厦门岛上最后一片处女地,将 来会成为厦门很漂亮的“新客厅”。 这个面朝台湾海峡的新区就叫做“五缘湾”“五缘”是指福建和台湾之间,有 。 五种“缘”的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叫做“闽台五缘” 。在讲“闽台五缘”之前,我先说一下“缘”是什么意思。 “缘”字在古代,最早的意思是“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 。指顺着衣服的边 沿做装饰,今天叫做花边。做花边要循着衣服边沿来做,所以“缘”字后来又引申 出“连、循、顺”的意思。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缘”字又加上了另外一些色 彩。在民间里面, “缘”的意思很丰富,带着“缘”的话也很多。比如说“缘分” 、 “机缘” , “有缘千里来相会, 没缘对面不相识” , “千里姻缘一线牵”等等。 “缘” 不过 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和一 般的“关系” “联系”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缘”里面有感情色彩,是以感情 、 的关联为基础的,所以五缘的“缘”里,有特殊的亲切感、信任感和认同感。正因 为这样,才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没“缘”的感情,怎样会“两眼泪汪 汪”?这是五缘文化的一个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缘” ,在西方也是有的,但是不象我们这个民族表现得这 么强烈,在社会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 不一样的一个地方。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总的看法,是认为西方社会是以个 体为本位的社会,华族社会是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的社会。华族社会这种 群体主义、伦理中心的文化架构里面,最中心的是家庭,也就是血缘、亲缘。然后 从家庭这个中心开始,由小到大,由亲到疏,由近到远,不断向外延伸扩展。比如 说血缘,从家庭家族宗族到民族,不断延伸。地缘也是这样,你是厦 门来的,我也是厦门来的,我们今天在福州见面,这是缘分;他不是厦门人,是泉 州的,不过我们都是闽南人,今天在福州相聚,这也是缘分,这个闽南人“缘”的 圈子,比我们厦门人的圈子就大一些;到了台湾,我们遇到了讲闽南话的乡亲,大 家在一起,觉得是缘分,都感到很亲切,这个闽台闽南人“缘”的圈子又大了。从 “厦门人”到福建“闽南人”再到“福建和台湾的闽南人” ,这个地缘的 圈子不断扩大。 各种“缘”就是这样,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伸缩的、互相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华族社会的人,都是在这个“缘”的精神纽带中相互联系着。这就是我们这个 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不一样的一个特点。 中西方社会文化架构的不同特点,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西方社会象我们到地里捆柴,是一札一札,一捆一捆地捆起来的。而我们中国社会, 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里,一个波纹接一个波纹,从中间到外面,一圈一圈不断 扩大, 每一圈波纹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费先生以 “家” 字作例, 他说, “家里的”“厝 ( 内的”),是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 “家门”(“咱家口”),是指家庭的一大堆人; 如果说“自家人” ,就是表示任何你认为是亲近的、可以信任的人, “自家人”就是 “自己人” 。这样,“自家人”的范围,可以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不断扩大,大到 天下一家。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本位的中华民族社会的特点。这个社会靠什么来把 大家联系在一起的呢?不是到地里捆柴的那根绳子,那是西方社会的“契约” ,我 们主要是靠伦理,靠以伦理为基础的“缘”的精神纽带。 我们这个民族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但是她不折不挠,生生不息,为什么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精神纽带,这也就是文化的精神力量。 台湾有一位我很尊敬的人类学家,他在一本书里说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说华人的 团结,不象一根木材,容易折断,而是象一根藤,怎么扭它,折它,可以弯曲,但 不会折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很大的特性。 闽台之间 “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