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_第1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_第2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_第3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_第4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制度:诺斯:“制度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 构成制度的三个基本部分:正规的规则:成文的法律、规定非正规的约束:习俗、传统和习惯形成的行为准则和框架。 实施特征制度的目的是为个人行为沿着特定的方向提供一种指引,为日常生活活动提供了一种行为准绳,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制度“界定了社会,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 (North,1990)新制度经济学: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制度对于经济运行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弗鲁博顿、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易成本和产权; 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 数量经济史 ;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制度如何兴起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也就是说,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注重对人类行动属性的深入分析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之一。重要问题:1、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对人的研究“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 (科斯) ;“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诺斯)科斯和诺斯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2、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真实的世界,这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地方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确定性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均衡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二章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理性”经济学涵义有三个层面:人的自利性假设、极大化原则、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存在一致性理性的形式:1、价值理性/手段理性价值理性是指经济主体追求目标本身是否理性,也可称为目标理性。手段理性是指强调达成既定目标的手段是否理性。2、本质理性/程序理性(西蒙)个人并不具备古典假设的本质理性(也叫实质理性,即特殊行为的最大化) ,但人类在知识、预见、技巧和时间上的有限性,能通过借助组织理性得以缓解选择过程的效率性可以通过理性组织中形成的规则与惯例等得到实现,即人类可以具备程序理性。 3、建构理性/演进理性(哈耶克)建构理性是指惟理主义建构论者们持有的理性观,他们认为理性可以设计秩序,立法者的意志就是法律的起源。演进理性则认为理性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的产物,而不是某些立法者理性设计的结果。 4、适应性理性与创新理性适应性理性的实质是有限理性,强调并非无所不知地最大化他们的既定目标的,而是根据经验调整其目标,使之更可行。创新理性是指企业家偶然地打破已知限制,如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约束,作出发现并利用这些发现。有限理性(西蒙):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3行为决策者并非像古典及新古典模型描述的那样,在已知的效用函数或偏好序列条件下追求最大化。因为人脑的计算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进行有限的、实际的和内植于环境的推理。其他经济学家关于“有限理性”的观点诺斯: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阿罗:人的有限性用就是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威廉姆森:只要或者是不确定性、或者是复杂性的存在达到了必要的程度,有限理性就会产生。所有复杂的协议、契约或合同都不可避免地是不完全的。重要问题:1、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2、有限理性3、机会主义倾向-威廉姆森把机会主义定义为“不择手段的牟求私利” 以及做出“不实陈述” 。简单地说,机会主义就是开拓有利于自己的情景。用经济学术语来定义: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是指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 -机会主义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 。-人的机会主义本性增加了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市场的效率。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2、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1 )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规范人类行为的方式:一是直接凭借外部权威,二是间接地以自发自愿的方式进行。制度有助于约束人类某些有碍于合作的本性,有助于增进可预见性,有利于缓解人类知识的不足,从而扩展人的有限理性。(2 )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个人塑造制度应该体现在人类行为会影响制度的构建方面,而不是人类对制度的设计。人类价值观念、认知特征等很大程度上决定制度的取舍。由于人类本身是不断演变的,这决定了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制度必然随人性的演变而变迁。(3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们在稀缺的社会如何进行选择的理论,在一个不确定极为普遍的世界,人们需要通过认知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相关的分析来解决不确定问题。我们必须从认知科学领域,从心理学领域再挖掘对制度的理解。只有整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认知科学,甚至包括社会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理解制度以及制度的变迁 。第三章 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社会资本的性质主要有:第一,社会资本是一种达成的共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志的社会纽带。第二,我们可以将社会资本看作关系网的集合,一种社会组织。人们同时属于许多社会组织,而且这些组织可以具有不同的规则。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共享信息、协调行动、集体决策。社会资本与制度的关系:第一,制度构成着关键的社会资本。 第二,社会资本与制度一样,都影响经济绩效。 第三,非正式规则是制度和社会资本都共同具有的部分。合作与合作剩余:可能某种资源配置方式比另外其它的资源配置方式出现的频数高出很多倍,从而这种资源分配方式就变成一种惯例:分别规定谁拥有在草场 A 和草场 B 放牧的权利。一旦这种界定各方行为的规范或制度得以建立,每个人都会将惯例隐含规定的资源分配方式中自己的那部分视为当然的权利,同时也会将其他的部分视为别人的权利,而这种衍生出来的惯例影响人的预期,约束人的行为,也相应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这种惯例就是产权制度。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这就是合作的剩余,也就是制度的红利。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游戏中,有两个对策者,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人都必须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选择。不论对方选择什么,选择背叛总能比选择合作有较高的收益。所谓的“困境”是指,如果双方都背叛其结果比双方都合作要糟。 重要问题:简述制度与合作的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互惠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简述制度与合作的关系。合作的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个人通过何种方式来获知他人的偏好和可能的行动(诺曼.斯科菲尔德) 。也就是一个共同知识问题。 “共识”是合作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而为合作提供“共识”就是制度的基本功能。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越复杂,为实现合作结果需要的制度就越复杂,成本也越高。通过建立由第三方的实施或降低另一方的信息费用的自愿制度,可能使十分复杂的交换得以实现。一种制度要保证合作须有两部分:第,形成一种必要的交流机制形式,以提供知道什么时候进行惩罚的必要信息。第二,由于惩罚常常是一种公共品。在此共同体成员能获取收益,而成本却由少数人来承担,因此,制度必须要提供一种激励,使这些人在这样做时进行惩罚。恰当的制度安排是要为市场中和组织里的人际合作提供一套框架,并使这样的合作较具可预见性和可信赖性。一套协调框架是由如文化习俗、共同的伦理体系、正式的法律规章和管制条例那样的制度来提供。2、社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微观经济层面上,经济学家主要考虑社会资本促进市场发挥作用的能力。-社会资本与市场交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密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的倒 U 型关系。5-社会资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经济学家考虑制度、法律框架和政府在生产组织中的作用是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绩效的。-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差别无法通过生产资料的人均 分配解释。制度和社会资本的其他类型及公共政策,共同决定了一国能够从其资本的其他形式获取的成果。 3、互惠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所谓互惠制就是一种双方承担义务的制度,一方做出给予行动后,被给予的另一方必须给予相应的回馈。同理,一方不正当的欺骗行为也会导致另一方与之断绝关系。“互惠是典型的劳动交换模式的观念基础” ,也是一般的社会交换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则。法国人类学家莫斯:用物的灵魂来解释交换或赠予、回报现象。马林诺夫斯基:经济义务的约束力在于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诉诸制裁来中断交换联系,一切权利和义务都要“被植入互惠性服务的均衡链中” 。互惠行为并非是单一的经济上的交换,而是包含着许多感情与社会责任的因素在内。 (理性互惠模式)萨林斯:论证了互惠的普遍性,认为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和慷慨度是决定馈赠与交换的变量。波朗尼认为,互惠行为的动机不是个人私利,而是害怕在社会上受到轻视、排斥或降低声誉与丧失身份。波朗尼的解释扩展和深化了马林诺夫斯基和萨林斯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人类学关于交换学说的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博弈重复进行的时候,互惠互动机制是存在并且可以维持的。 第四章交易费用、机会主义、交易: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早期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康芒斯的“交易”:“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或取得,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交易”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不同:交换是物品移交、交易是财产权利的转让“交易”是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发生相互关系的基本单位交易维度:(1 )资产专用性-设厂位置的专用性-物质资本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2 )不确定性/复杂性(3 )交易频率(4 )组织形式之间的竞争一项交易的交易费用取决于交易的几个主要维度。对于资产专用性高、不确定性/复杂性高以及交易频率高的交易,其市场交易成本要比内部交易成本高得多。这样的交易倾向于在组织内进行,至少从长远来看是如此。(5 )组织交易的方式:市场、企业和混合组织市场型交易费用:合约的准备费用(搜寻和信息费用)决定签约的费用(谈判和决策费用)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旅行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组织设计、组织运行费用):信息费用,即与制定决策、监管命令的执行、度量工人的绩效有关的费用与有形产品和服务在可分的技术界面之间转移有关的费用,如在企业内的运输费用政治性交易费用(集体行动提供公共品所产生的费用):建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和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政体运行的费用重要问题:1、试比较康芒斯、科斯和威廉姆森关于交易的分析。康芒斯的“交易”:“交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不同的具体交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即“制度”不过是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康芒斯的贡献:“交易”概念的一般化。但康芒斯没能完成将经济学的方法运用于制度研究的任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运动。科斯的“交易”: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生产就能在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组织为什么存在?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这一概念的首要含义是“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也是可比较的,因此可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轨道。科斯的“交易”是对康芒斯的继承。在继承康芒斯把交易关系作为法律上所有权转让的制度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认识“交易”的内涵。但科斯的“交易”的意蕴及其研究的思路又与康芒斯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多数场合,科斯的“交易”主要是指较狭小的市场交换或市场交易。把企业配置资源的活动在替代了市场交易的层面称为“被组织的交易” 。传统微观经济学没有认识到交易本身的稀缺性,甚至将其视为可以在市场中自动完成的,从而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时,没有考虑交易的影响科斯将制度分析与资源配置联系起来,将制度经济学与传统微观经济学融合起来,架起了桥梁。尽管科斯的交易概念不够一般化,却为深入研究介于市场交易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类型、为契约关系规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另一个必要的理论视角。威廉姆森的“交易”:威廉姆森对交易的解释:为了完成一项活动,如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等,该活动从技术上可分为一系列独立的活动过程,每个活动过程都可看作完成该项活动的一个阶段,一个活动过程完成后就进人另一个活动过程。一项活动在一个活动过程向下一个活动过程的转移,也就是由上一阶段向下一阶段移交,这一过程就是交易。 威廉姆森对“交易”研究的贡献:当一项物品或劳务在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发生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从交易维度分析交易的特性,对“交易”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一般化,使交易的经济分析更具可操作性。交易是由它的维度来限定的,交易相异的主要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法律意义上和转移意义上的交易相互交织在一起,制度分析的目标不局限于经济交易,还包括其他社会行为。2、试比较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对交易费用的界定。 (16-31)73、影响或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倘若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出现的话,交易费用就不会存在。第五章产权:各产权经济学家分别对产权加以不同界定。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 (恩格拉恩格特森)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 (巴泽尔)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德姆塞茨)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菲吕博藤和平乔维奇)产权是一些社会制度,即界定或划定了个人对某些特定财产,如土地和水所拥有的特权范围。 (利贝卡普)产权的综合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不仅是人们对财产使用的一束权利,而且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所有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产权主体把财产(产权客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 第一,它表明产权主体对客体的归属、领有关系,排斥他人违背其意志和利益侵犯他的所有物(有形财产或无形财产) 。 第二,所有者对他的所有物可以设置法律许可的其他权利,即对他的所有权进行分解的权利。 第三,利用所有者权能收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使用权:是指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 财产使用的三种情形:第一,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形态和性质。 第二,部分改变其形态,而根本性质不变。第三,完全改变,甚至使其原有形态完全消失,转换成其它的存在形式。 收益权:是指获得资产收益的权利。 转让权:是指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权利。它是体现产权完整性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确定了产权主体承担资产价值的变化的权利。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的分配。 ”这种权利并不是对物品可能用途施以人为的或强加的限制,而是对这些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分配。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权利,多个人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 共有产权:共有产权,是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共有产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即完全重合的。 共有产权在共同体内部不具有排他性,因此,这种产权常常给资源利用带来外部效应。 国有产权:国有产权则意味着只要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它就能排除任何人使用这一权利。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不同的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私有产权高于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外部性、公地悲剧、科斯第一定理: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宗旨是使社会总产值最大化,而不应该拘泥于使 A 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应该强调的是,科斯把对别人造成损害的权利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使用能为其所有者创造价值,只有当 A 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总价值时,才应该给予 A 损人利己的权利。在这一意义上,任何外部性损害都是相互的。 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效率。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交易成本,没有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等规则,即没有产权制度,则产权的交易与经济效率的改进就难以展开科斯第三定理:其实质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真实世界里,如果政府选择了某种最优的产权初始安排,那么,经济主体之间的纠正性交易将变得没有必要,纠正性交易的交易费用就能节约。当然,该定理的假设是较为苛刻的,即政府能够成本较低地近似估计并比较不同权利界定的福利结果,同时它还假定政府能公平和公正地界定权利。重要问题:1、 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功能之一:激励和约束功能产权的激励功能是通过利益机制得以实现的,如果产权受到威胁和没收,就会造成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又是种责任关系。 “良好界定的产权限制人们使用资产的方式。要使人们对他们的行动或不行动的结果负责,产权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此外,产权界定保证人们以某种方式承担他们行为的成本。 ” 功能之二:外部性内在化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方式行事的权利。很显然,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 (德姆塞茨)功能之三: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与经济选择之间存在着系统关系。 “新产权方法的中心任务是要表明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资源使用”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任何物品的交换价值都取决于交易中所包含的产权束,因此资源中所包含的产权会进入决策者的效用函数,这样产权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对行为的这一效应,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 2、产权的属性?排他性 排他性是私人产权的决定性特征。意味着不让他人从一项资产受益,且资产所有者要排他性地对该资产使用中的各项成本负责。9排他性是所有者自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使私人产权得以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只有当其他人不能分享产权所界定的效益和成本时,这些效益和成本才可能被内在化,即才能对财产所有者的预期和决策产生完全的、直接的影响。产权完全排他是很少见的。产权的残缺或弱化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形:(1)一种资产的形式、地点或本质的改变;(2)对一种资产的所有权利以一个共同协议的价格转让给其他人;(3)大多数限制是由国家强制的。产权的弱化,会影响所有者对他投入的资产使用的预期,也会影响资产对所有者及其他人的价值,以及作为其结果的交易形式。可分割性 可分割性意味着产权能被“拆开” ,一项资产的完整所有权能与其各种具体用途上的权利相分离。产权的可分割性可以增加财产的有用性,使具有不同需求和知识的人们将某项独特的资产投入他们所能发现的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产权可分割性扩大了现代股份公司的基础。把权利的集合依财产的特定要素加以分割,从而使财产在不同的环境下,经济地用于各种广泛的目的。产权分割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创造性的不断增进而细化的,通过分立的个人和群体,财产的各种要素常常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可转让性(或可处置) 它涉及所有权通过出售或捐赠等方式的变化。不可转让的产权减少了这些财产对其所有者的价值。如果出售权或进行资本化的权利受法律或其他制度安排的限制,财产的价值就会下降。除非产权是可转让的,否则我们不能把资源从低价值使用者手里转移到高价值使用者手里。永久性(或安全性) 一旦产权不能保证个人安全获取其所能创造的净收益,人们就会失去创造这些净收益的激励。人们利用一种资源的权利得不到保护或不能延续,那么,他将改变甚至放弃对该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而转向使用那些需要较少预先投入的资源。3、产权保护有何意义?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有效的保护财产,那么财产的积累就会十分缓慢,或者财产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巴泽尔曾指出:任何个人的任何一项权利的有效性都要依赖于: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人们对资产的权利(包括他们自己的和他人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产权保护能提升财产的价值,进而使人们获得积累财富的持续激励。有效的产权保护既是一国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国稳定的基础。4、产权保护的社会机制有哪几种?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建立排他性; 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 ;由国家或其他代理机构强制实施的规则 。习俗和习惯法;科斯定理 123 的含义和意义。第六章契约:第一,契约可以指社会秩序。第二,契约与组织的形式有关。第三,契约指交易。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 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比如说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不完全契约是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就造成契约条款是不完全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机制以对付契约条款的不完全性,并处理由不确定性事件引发的有关契约条款带来的问题。 自我履约协议、第三方履行契约:一个自我实施的契约是如果一方违反契约的条款,另一方的惟一追索权是终止协议。也就是说契约不会由政府或任何第三方来强制执行。当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失效时,这就要求辅助性的机制,即来自契约外的第三方的干预。在第三方履行契约中,解决争端的程序是事前由各方商定的,参与调解行动的第三方可以是私人的,也可能是公共的,或者是二者的混合。 关系性契约:是一种长期性的契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过去、现在和预期未来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契约各方之间非常重要。因此,这种契约在某种程度上是隐性的、非正式的和非约束性的。大多数在关系性契约中签订的交易通常是不断进行着的一种长期性商业联合,各方并不是陌生人,他们大多数的合作发生在古典经济学契约之外,不需由法院根据看得见的条款来执行,契约的执行机制是合作与威胁,交流与策略。 关系性契约特点:关系契约具有较大的弹性。关系契约是自执行契约,依赖于自我履约机制。关系契约是隐性契约、非正式契约。关系契约是长期契约关系契约的作用:关系契约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关系契约可以激励专有性投资关系契约可以替代正式契约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当事人一方所持有而另一方不知道的,尤其是他方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信息不对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生性信息不对称:外生性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性质与分布状况等,不是由交易人所造成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这类信息一般是出现在契约行为发生之前。二是内生性信息不对称:内生性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签订以后他方无法观察到的、无法监督到的、事后无法推测到的行为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事前不对称与事后不对称(根据时间来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研究事前当事人之间搏弈的信息不对称的模型叫做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模型,研究事后当事人之间搏弈的信息不对称的模型叫做道德风险(moral 11hazard) 模型。逆向选择:二手车市场。道德风险:工人偷懒、投保人、医生、律师的行为等委托-代理问题:是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目标会偏离委托人的目标,或者说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无法实现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使得委托人利益受损的现象。 敲竹杠:在具有专用性资产安排的契约关系中,产生了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出现了一种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道德风险问题,在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人们把这种行为叫做“敲竹杠” (hold-up)问题、 “套牢” “要挟” 。 重要问题:1、论述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论述不完全契约产生的原因。第一,人的有限理性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第二,交易成本的存在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第三,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第四,语言使用的模糊性。第五,最新理论声称,只要至少市场一方是异质的,且存在足够数量的偏好垄断经营的当事人时,则契约就是不完全的。3、敲竹杠问题的解决。产权理论(GHM 模型)的基本思路: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以及预见、缔约和执行契约的交易费用,导致当事人只能缔结一个无法包括所有可能情况的不完全契约。如果当事人在签约后进行了人力资本或者物质资本的专用性投资,那么他将面临被对方敲竹杠的风险,这会扭曲投资激励和降低总产出。在不完全契约中,专用性投资激励由事后谈判力(外部选择权)决定,而谈判力又取决于对物质资产的剩余控制权,这种权利由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敲竹杠的风险,应该将物质资产的所有权配置给对投资重要的一方。换言之,GHM 模型认为关键是通过产权的配置来激励当事人的事前专用性投资,因此称为“新产权学派” 。第七章企业所有权:企业所有权具有产权概念的全部内涵,它集中体现为对财产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进行团队生产产生的合作剩余的要求权,或者是对企业总收入中扣除固定契约性报酬(固定工资、固定利息等)后剩余收入的要求权。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则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提出的,如前所述,他们将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没有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权利,并认为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有权决定资产除最终契约限定的特殊用途以外的所有用途。 这三种权力都内在地具有普遍性、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行为性等产权的基本属性。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存在不同的认识:-传统产权经济学将所有权定义为剩余索取权,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剩余索取者。-新产权学派则将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目的在于获得企业剩余收入。-罗伯茨则主张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来定义企业所有权。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具有高度互补性的权利,因此应该配置给同一缔约方,否则就会产生激励扭曲,出现敲竹杠问题。有控制权而无收益权,经济人就会缺乏实现最优产出的激励;相反,有收益权而无控制权,经济人就会只顾实现私利最大化而不关心资源的损耗。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代理成本重要问题:1、科斯、威廉姆森、GHM 模型(产权经济学) 、团队生产理论对企业的本质与边界的观点。2、国有企业产权特征。1、国有企业“国家利益至上论 ”2、国有企业产权“虚置”3、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错配3、国有企业改革措施有哪些?1、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2)问题:缺乏自主经营权,负盈不负亏,不受产权约束、市场竞争约束,不处在价格信息的引导下。2、利改税阶段(1983-1986)用依法纳税的办法来代替过去实行的利润留成。3、承包制阶段(1987-1992)“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原则,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带来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情况的改善。在短时期的增产增收以后,承包制企业出现了行为短期化、财务管理松弛混乱等乱象。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1997 )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5、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规范公司制改造并举阶段(1997-现在)十五大以后,明确提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认为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不再盲目追求公有制经济占国有经济的比重,开始了“国退民进” 、 “抓大放小”为特征的国有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推向了更深层次。2003 年 10 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1、对国有小型企业逐步改为非国有企业。2、国有股减持。3、落实排他性的国有产权责任。通过国资委的建立和运作,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监督运营体系,使国有经济健康有序地参与企业购并,包括国际并购的基本条件趋于成熟。4、推动异地产权交易。5、进一步寻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6、探索股权多元化形式:(1 )债转股(2 )管理层收购。2000 年 4 月,粤美股份通过受让等形式,使公司管理层持有了美托1378的股份,间接拥有上市公司 18的股份,初步实现了管理层对公司的间接控股。(3 )跨国重组并购第八章搭便车:拉坦指出,当制度在团体层次上予以供给时,会遇到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即每个人都只想其他成员去做出组织的努力或承担维持组织的成本,而自己却坐享其成。 解决方式(拉坦):一是强迫成员参与;二是提供超常规的经济利益激励。利益集团:杰弗利.贝利(Jeffrey Berry,1989)将其定义为“一个由拥有某些共同目标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实体。 ” 分利联盟、选择性激励、寻租:就是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行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所获更多的报酬。政治学:寻找是公务人员为私利而违反法律和制度的一种权利滥用行为;传统经济学:寻租是指经济人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政治经济活动。公共选择学:寻租是指有关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行贿等行为追求一种高额垄断利润(即租金)的行为寻租行为的非生产性:寻租行为所得到的利润并非生产的结果。寻求租金如果离开了政府的干预,没有政府干预所提供的特殊垄断地位,租金便无从寻求。寻租行为的结果是社会资源的浪费:首先,为了获得政府的特殊保护,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进行游说,或用礼品或金钱去疏通层层关系。 其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也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 再次,由于寻租行为,相关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将由于政府的干预而付出代价,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寻租的不良后果:一、既浪费资源又降低经营效率,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二、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三、改变了财富分配格局,危害社会稳定制度决定中的“数量悖论”:奥尔森认为在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决定中,往往是人数少的利益集团容易形成一致行动,容易克服搭便车现象,从而能影响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决定,而人数多的利益集团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在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决定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制度的非中性:中性制度,即对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有益、或至少不受损的制度;非中性制度,即给社会的部分成员带来好处并以另一部分人受损失为代价的制度。第一,制度可能只为部门利益服务,而且还可能损害其他群体或社会整体。第二,制度非中性表现为产权变化的再分配效应。 第三,公共选择理论学者也论证说,许多制度都是由独裁者、强势利益集团和政治上的多数派创立的,他们建立这些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牺牲他人利益从而使自己获利。重要问题:1、影响集体行为的因素。(一)集团的规模集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集团规模有关:集团规模越大,个体越多,个体的份额就越小,集团的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就越远离最优水平。 (二)个人获益度如果集团规模相同,集体公共物品能否产生就取决于集团中每个成员从一定水平的集体物品供给中的获益程度。 (三)集团的组织成本组织成本是集团中个人数量的一个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不会受到激励为获取集体物品而采取行动,在小集团,集体物品就有可能被提供甚至不需要任何集团协议或组织。 (四) “选择性”激励选择性”激励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既可以通过惩罚那些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也可以通过奖励那些为集体利益而出力的人来进行诱导。 2、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利益集团既可能有益于制度调整,也可能不利于制度调整,这要取决于有影响力的寻租集团如何影响他们;而这种集团中会盛行部落保护心态。 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如何阻止有效的制度变迁呢?一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往往从舆论上打着国家利益的招牌,进行院外活动,影响政府制定对自己有利的产业政策或保护政策;二是对新的进入者设置障碍,即斯蒂格勒所说的一种管制需求,强调管制,以行政的手段分配资源等;三是在这种有利益集团影响的行业或部门往往形成以行政垄断为支撑的产权结构,其他经济主体很难进入这些行业,产业缺乏竞争,从而导致低效。 第九章国家:国家是一个具有合法使用暴力和强制提供法律、秩序的组织,以及拥有垄断权,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的制度安排。 无为之手、扶持之手、掠夺之手:首先,从理解不同国家现存的制度差异、解释这些制度构建的原因,以及研究它们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利弊这些问题上,从“掠夺之手”的视角出发都是很有益的。 其次,掠夺之手模型的一个中心内容是如何构建支持改革的政治联盟。掠夺之手的分析会寻找限制政府的方法,反对扩大政府的范围。 再其次,从的角度来研究问题有利于制度改革。 诺思悖论:指由国家来界定保护产权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而国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时又不是中立的,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致非效益的产权结构。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强化市场型政府: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 。民主、法治重要问题:1、国家的职能。15(一)作为最大制度供给者的国家 (二)作为产权界定和保护者的国家 (三)作为第三方实施者的国家(四)作为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关系协调者的国家2、诺思的国家理论、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一)诺斯国家理论的特征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诺思)揭示了国家的内在矛盾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诺斯悖论)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物权法) ,国家权力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强制性国有化、征税等) 。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二)奥尔森的国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缺乏对集体行为与制度关系的分析奥尔森理论亮点在于:解释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如何体现在政策和制度中的问题。奥尔森否定了国家的契约起源论而将最初创建国家的功劳归于匪帮。匪徒如果能够长期控制某个地方,将以各种税收的形式垄断偷盗物品并使之合理化。人类社会的许多制度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3、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条件是什么?强化市场型政府的产生条件,也就等价于如何使政府或执政者具有共容利益的条件。民主制度与法治化社会是建立强大市场型政府的基本前提条件。为什么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的是低效率的产权?第一,政治制度有一种形成低效率产权制度 的天生倾向。 第二,统治者偏好的多元性与有限理性。 第三,不同集团利益的冲突。 第十章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制度变迁也就是制度变革、制度变化、制度更新。 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等,正是制度变迁构成了一种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诺思)有效的制度变迁是指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无效的制度变迁则是一种本来有效的制度被无效的制度代替了。路径依赖: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边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在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为什么历史会选择那些经济绩效较差的经济制度并使其长期存在?诺思把路径依赖引入制度变迁分析,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对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重要问题:1、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比较。(1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 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往往是在制度主体的一致同意的、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时是政府或国家力量默许、默认的情况下进行的,或在政府的精心安排但不是直接发动下,用获利的机会去诱导人们去自发地变革旧的制度,创设新的制度。特点:1、具有盈利性。2、具有自发性。3、具有渐进性。(2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政府凭借国家的力量,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其社会成员是否愿意,所进行的制度创新都带有强制性,所以,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创新也称为行政性制度创新或强制性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变迁却常常是在制度主体非一致性同意,即存在异议或反对者、非全部自愿的基础上,由某种行政权力作为强制力进行的。特点: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改革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具有激进的性质,制度一出台就一步到位;强制性制度变迁能从核心制度开始进行改革,而不必像诱致性制度变迁那样先从外围开始。(3 )两者的比较制度变迁主体和诱因不同。组织和谈判成本不同。新制度安排的效率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两者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前者绝对地、始终地优于或劣于后者。 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了制度安排的变迁。2、渐近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度变迁的比较。(1 )渐进式制度变迁是采取分阶段、分部门、分地区、分群体的方式,在较长时间内,从局部到全局,从部分到整体,从一部分人到全体人,从体制(体制也即制度)外到体制内,从增量到存量等逐步推进改革的,它具有时间长,但社会震动小,社会冲突弱,风险小,阻力相对较小等特点。渐进式改革往往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着力于增加物质财富,为继续推进社会其他制度的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使怀疑和反对改革者得到改革的收益,变阻力为动力;渐进式改革采取局部推进方式,因而容易控制,可及时消除改革中的社会矛盾。(2 )激进式制度变迁,是一种大爆炸式的跳跃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其特点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整体性制度变革,一般是较迅速地废除或破坏旧的制度,制定和实施新的制度。“休克疗法”这一医学术语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经济领域。是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所为。休克疗法概括为三化,即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3、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是什么?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制度变迁主体希望获得制度变迁的最大潜在利润(外部利润) ,这种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无法获得。只要潜在利润存在,就说明整个经济中还存在着可以改善的余地,通过帕累托改进可使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得到提高,而制度变迁就是将外部利润内在化的过程。正是潜在利润的存在,才是制度变迁主体进行制度变迁的根本性诱因。17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也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1 市场规模的变化(电子商务)2 技术的影响3 社会团体收入预期的改变(凯恩斯革命、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4 知识的积累及教育体制的发展。5 团体推动制度变迁的组织费用的变化6 政府权力的影响。4、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路径依赖的原因是什么?诺思总结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产生原因:一是制度的报酬递增;二是由显著的交易成本所决定的不完全市场。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阻碍了生存活动的发展,它会在现有制度下创造出一些组织和强有力的利益集团,它们以自己的利益来影响政治实体。案例分析1 最近在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女老师高高兴兴地拉着自己的丈夫去办离婚,有的一家三口在办完离婚后还要吃顿大餐庆祝一番。原来一些中小学校规定已婚女教师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待遇,所以已婚女教师才想出了如此对策。据了解,由于教育系统前几年有福利购房待遇,在购房制度上男女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所以很多女教师也住进了新房,而且产权人是自己,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报销取暖费由谁的单位承担。由于惯例,取暖费一直是由夫妻双方中的男方单位负责,其余的女教师都不给报销取暖费。但是记者了解到,有些女教师的丈夫由于失业下岗等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过重,只能靠女方的收入维持生活,为了符合规定,一些家庭想出了这个办法。一时间,女教师们见面的问候语常常是“离了吗?”问题:(1)请对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里的“已婚女教师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待遇”的制度加以评价;(2)女教师高高兴兴拉着丈夫去离婚还说明了什么?(提示: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方面考虑)2 我国的古币收藏鉴赏领域的资深专家陈林林讲述过这样一段收藏经历:“有一天接到一个来自郑州的电话,说发现一个金枕头你们收不收” ;“以我多年的经验就判断它一定是个金锭,因为它长的和金锭比较相似,所以人们就叫它金枕头,我就马上问他,我说这个金枕头有没有刻字,他说有。更证明了我的判断。 ”陈林林隐瞒住自己的这一判断,只告诉对方将东西送过来再说。这是一枚明朝的金锭,上面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 。这些文字让陈林林感觉到这是一枚很有历史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