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农业发展_第1页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_第2页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_第3页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_第4页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攀枝花市农牧局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植优势支柱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纵深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 “十一五” 期间农业执行情况,特制定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本规划参考攀枝花市特色种植业重点基地建设规划(20092020 年)和攀枝花市“打造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流域 ”新农村和特色农业基地规划。本规划仅限于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规划,不包括渔业、林业等产业。一、“十一五 ”农业发展运行情况“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三农”的方针、政策,以扎实的工作、坚强的斗志积极应对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起伏跌宕的金融危机、变化多端的动物疫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迎来了全市农业经济大发展、农村面貌大变化的好势头。(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10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6.52 亿元,比“十一五” 末的 2005 年增长 83.0%。其中:农业林业产值 20.04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72.6%;牧业产值 12.99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8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0.56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39.4%。2010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1.49 亿元,比2005 年增长 84.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6293 元,比 2005 年增加 2830 元,增长 81.7%,年均增长 12.7%,比“十五”加快 5.4 个百分点。全部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一五 ”规划目标。(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强力推进特色水果基地。2010 年全市水果面积 33.2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10.2 万亩,增长 44.3%;产量 15.68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8.68 万吨,增长123%。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芒果,2010 年种植面积 16.4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7.1 万亩,增长 76.3%;产量 4.5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3.73 万吨,增长 4.84 倍,成为我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早春蔬菜基地。2010 年蔬菜种植面积 17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1.8 万亩,增长 11.9%;产量 54.86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12.99 万吨,增长31%。2010 年早春蔬菜种植面积 11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1.3 万亩,增长 13.4%;产量 33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6.9 万吨,增长 26.4%。2010 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4.8 万亩,平均亩收入过 7000 元,高的达 3.5 万元以上。畜牧养殖基地。“十一五 ”期间,我市畜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猪稳步发展,牛、羊、家禽等养殖业发展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培育、引进大型生猪养殖龙头企业 10 个,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95 家,2010 年养殖规模达到生猪出栏 66.91 万头、羊出栏 37.16 万头、牛出栏3.93 万头、家禽出栏 583.87 万只。2010 年肉类总产量 7.04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0.63 万吨,增长 10.6%。猪肉 4.81 万吨,比 2005 年下降 0.8%。牛肉 0.49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 67.7%。羊肉 0.74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 33.9%。禽肉 0.95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 48.4%。禽蛋 1.22 万吨,是 2005年的 3 倍。畜牧业发展质量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猪、牛、羊的出栏率分别由 2005 年 111.24%、23.93% 、65.45%提高到 116%、34.46%、92.7% 。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非猪肉产品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24.4%提高到 31.38%。优质烤烟基地。由于烟基建设加大力度,烟叶生产、烘烤等先进科技得以运用,提升了烟叶生产能力,全市 2009 年已达到生产烟叶 43.1 万担。2010 年烟叶种植面积 11.5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4.15 万亩,增长 56.5%;收购烤烟 32.5 万担,比 2005 年增加 13.3 万担,增长 69%。(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市农业产业规模和经营水平在“十一五” 期间得到了显著提高。 2010 年全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 55 个,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8 个,分别比 2005 年增加 41 个、4 个;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 12.94 亿元,比 2005 年增加 9.04 亿元,实现净利润 1.38 亿元,比 2005 年增加 1.2 亿元。田远现代、锐华公司、平达生物、万民养殖、行远牧业、跨越水产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实力明显增强。现在全市共有各类农业专合组织 320 个,比 2005 年增加 227 个。目前全市专合组织成员总数 21915 户,带动农户 83951 户。2010年全市专合组织销售总收入达到 32930 万元,销售收入 500 万以上的专合组织 16 家,专合组织成员户均纯收入 2.6 万元。(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加强2010 年,全市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2 个,比 2005 年增加 12 个;面积达 30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10 万亩;45 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得认证,比2005 年增加 25 个;有 5 个绿色食品和 1 个有机食品获得认证,申报认定 1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市场检测体系基本建立,动植物重大疫病监测、诊断、防治、管理等体系的建设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全市建立起农产品市场监管队伍 3 支,执法人员 141 名;农产品质量检测(验)站(点)11 个,攀西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了省农业厅和省技监局“双认证” ,农产品常年检测合格率 95%以上;兽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全市畜牧兽医形成了市县乡村的四级格局,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178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 441 名,动物疫病防治保障机制初步建立,防疫责任体系逐步完善,对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 100%。(五)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2010 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56.4 万千瓦,比 2005 年增加 10.3 万千瓦,增长 22.3%;机耕面积 39.5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20.9 万亩,增长 1.12 倍;机收面积 2.4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0.9 万亩,增长 57.2%;水稻机插实现了零的突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2228 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32.7%。农业机械广泛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六)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开展了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与集成、成果转化与推广,有效解决了制约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创新“市校” 、“市院”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科研、推广、生产 “三位一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农业发展与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 年累计农业技术培训 25 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 2.5 万人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 5000 人次,农业科学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给我市特色农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田秀才” 、“土专家”、“ 农经理”的农村人才队伍。2010 年,为了抵抗严重低温霜冻和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特大旱灾,各级农业部门开展节水灌溉、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培训,为我市农业的抗灾保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七)农村面貌有新变化从 2005 年开始,我市启动了新农村建设,2009 年省、市政府做出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组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进村社 ”活动,大力实施 “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维护清洁、建设美好家园的意识,使全市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先后成立 11 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3 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 个省级重点推进村,米易县的湾丘-垭口片和盐边县的红格片区被评为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共治理卫生村庄 130 余个,达标农村庭院 1.5 万余户,先后建成 20 个“进村社” 活动示范村,13 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打造示范点,2010 年度 30 个省级“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 示范村建设通过全面验收,并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了其余 200 多个村庄环境卫生治理。二、“十二五 ”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经济的增效、农村社会繁荣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1政策环境有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着力推进解决发展“三农” 的瓶颈问题,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央作出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的决定,确定今后十年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及“ 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的安宁河”等战略决策。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定,以“提速增效、加快发展 ”为工作基调和工作重点,围绕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作出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 ”的战略部署。“三农”工作得到了全社会关注、支持,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规模场建设补贴、畜禽引进改良补贴到农牧业政策性保险,从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到家电下乡补贴,从公路的“村村通” 到广播电视的“户户通”工程,从调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推进整个“三农” 工作全面协调快速发展,随着国家财力的进一步增强,投入农业的资金将更多,并将吸引更多民间、社会资本投入二、三产业中来拉动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显著增强。2后备资源较为充足攀枝花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可供开垦的土地以及大量的饲草资源。“十二五” 期间水利部门已规划建设以大竹河为代表的中型水库 4 座,以悬麻箐为代表的小型水库 15 座,新增蓄水量 8 千万方,新增灌溉面积 25 万亩。全市待开发土地面积达 47 万亩,占幅员面积的 4.2%。全市有 529 万亩草场,22.5%的草场有待开发利用,已利用的草场目前产量低,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现有的人工种草面积规模小,产草量低,发展空间广阔。全市每年有农作物秸秆近 100 万吨,目前已利用的很少,大量的秸秆有待开发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为攀枝花特色农业扩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家致力于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加速推进对农村养老、医疗、计生、文化、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环境、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广覆盖、多层次的均衡发展,农民将享受到政府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安心于农业的生产与经营。4改善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经过连续多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过“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 ”公路工程、以及农业沼气池、标准化畜禽圈舍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等一系列农业基地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提高了农业发展的保障水平,为“十二五”种养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机制并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头好,潜力大,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将推进现代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5优势产业明确将亚热带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牧业作为今后攀枝花农业优势产业,得到农户、政府、社会、企业、科技人员高度一致的共识,倾力打造,全力推进,现在几大特色基地建设己初具规模,其农产品产量、产值占全市农产品产量、产值的 85%以上,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产品产销两旺,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多,品牌效益日渐显现,消费知名度正在崛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二)面临挑战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近半数的耕地无保灌能力,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 60;抗旱抗低温设施、防雹设施、防泥石流及滑坡设施缺乏;部分河道堤防标准低、质量差,难以抵御大洪水的袭击;农业灌溉用水蓄量总量不足,沟渠渗漏严重需修补。(2)畜禽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小区建设投入少,圈舍建设、粪污处理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配套,良种繁育、品种改良、疾病防控等服务体系普遍存在设施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3)农业信息设施落后,在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缺少电话、宽带网等信息设施,对外沟通交流困难,存在生产上盲目性与经营上的被动性,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存在分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4)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低,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少,特别是在二半山区、高山区农机化水平更低,广大农民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5)农村道路通达深度不够,覆盖面小,部分乡村道路建设标准低,晴通雨阻现象严重。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还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制约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1)农业耕地资源匮乏。目前全市 53 万农村人口,只有 59 万亩耕地,人口逐年增加,城市、工业、交通占地越来越多,人多地少、粮经争地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天然草地资源受到紫茎泽兰的入侵,面积锐减。(2)地形地域的约束。攀枝花山高谷深,土地零星分散,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地域空间发展限制,难以建成十万亩、几十万亩集中成片的单一特色产业,规模经济将难有更大作为。(3)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市主要特色农产品普遍存在生产经营规模小、缺乏品牌效应的问题,农业经营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市场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档次低,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地位。(4)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与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的内在要求差距较大。农民合作化经济组织起步晚、组织化程度低、制度不健全、动作不规范,农户(基地)与企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5)农民增收途径有待拓展。目前,全市农民收入还是集中在家庭生产经营上,继续扩面增量拓展空间有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资及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民在第一产业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主要生产营销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农民文化低、技能差,进城就业务工难、待遇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跟上。(6)科技对农业持续增效的支撑作用亟需增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总体水平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较低,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名无实,专业人员少,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经费不足,农技服务职能难以有效发挥。(7)二、三产业带动能力不足。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我市的阳光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总的还是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为主,层次比较低、规模比较小、设施不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强。地方工业经济、城镇化建设、服务行业不发达、不繁荣,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少、收入少。3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然突出(1)农业增效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打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城市带动和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农村公益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运转不协调。(3)农业农村融资难。面向农村服务的金融企业少,网点少,内容少,农村信用评定工作滞后,农民小额信贷门槛较高、利息偏高。(4)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狭窄,农民认同度不高,投保与被保二者积极性都不高。(5)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任务艰巨,在较短时间内持续增加农业效益难度较大。4农业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老弱妇女务农成为普遍现象,由于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难,使农业生产力水平长期难以大幅度提高。许多农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不愿意生活在农村,为农业发展增效带来严峻挑战。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转移,务农人员素质与现代农业、现代农民的需要水平相差甚远。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趋势,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短时间难以扭转,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重大制约。三、“十二五 ”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农业和农村发展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个核心、两个转变、三个提升”作为总体发展思路,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由家庭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纵深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普及科技和文化知识、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二)基本原则1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农民增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速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切实让农民长期受惠。2坚持效益优先,突出特色优势。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生物能源五大项目,促进其优势明显、产品质量优质、开拓广阔市场、突出经济效益。3坚持产业推进,突出适度规模。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大力开发招商引资工作,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在最佳适宜区域内发展特色产业。通过适度规模调整土地和种、养业布局的前提下,形成相对连片,规模布局,建立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带。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4坚持市场开拓,突出品牌打造。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意识。加强政府对农业服务与管理职能,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实施“集体注册商标,联合打造品牌,依靠品牌张力,带动产业发展” 的策略,强化品牌策划和宣传,加大品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创立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势品牌 ”,培育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以优质产品、名优品牌拓展市场,扩大产品市场份额。5坚持科技支撑,突出循环节约。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手段,努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重产量轻质量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传统管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的集约经营型转变,由原料生产为主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树立“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坚持政府引导,突出资源优化。坚持政府引导,做好协调工作,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资本、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项目、优势产业流动,通过招、拍、挂等手段,使资源配置市场化,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7坚持改革创新,增强体制活力。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构建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环境。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其他中介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发展千家万户农民参与市场竞争。8坚持对外开放,突出海峡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农业经济体系。全面建设攀枝花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开创更有效的途径、模式和经验,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推进攀枝花特色农业向创汇农业发展。(三)发展目标1经济目标到 2015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 47 亿元,比 2010 年增加 10.48 亿元,年均增长 5%;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7.42 亿元,比 2010 年增加5.73 亿元,年均增长 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000 元,比 2010 年增加 5707 元,年均递增 13.8%。2生产目标到 2015 年,蔬菜 22 万亩(其中早春蔬菜 15 万亩,早春蔬菜中设施蔬菜 10 万亩),产量 65 万吨;水果 35 万亩,产量 18 万吨(其中:芒果 20万亩,产量 8 万吨;枇杷 5 万亩,产量 0.7 万吨;梨 2 万亩,产量 1.8 万吨;桃 2 万亩,产量 1.6 万吨;葡萄 2 万亩,产量 1 万吨;发展莲雾、番荔枝、番木瓜、火龙果、油梨等热带珍稀果品 1 万亩);烤烟 27 万亩,产烟叶 80 万担;肉类产量 8 万吨。3综合目标到 2015 年统筹城乡的发展要取得明显成效,东、西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仁和区的大部分地区实现城乡统筹,米易县安宁河谷和盐边县红格片区实现城乡统筹,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表 1 攀枝花市农业“ 十二五”发展目标规划表2009 年 2010 年 2015 年20102015年均发展速度农林牧渔总产值 34.03 亿元 36.52 亿元 47 亿元 5%农民人均从第一产业获得纯收入 3193 元 3543 元 4520 元 5%农民人均全部纯收入 5475 元 6293 元 12000 元 13.8%粮食产量 23.14 万吨 23.2 万吨 23 万吨 水果产量 12.17 万吨 15.68 万吨 18 万吨 2.8%蔬菜产量 52.5 万吨 54.86 万吨 65 万吨 3.5%烤烟产量 43 万担 32.55 万担 80 万担 19.7%油料产量 2723 吨 3013 吨 5000 吨 10.7%甘蔗产量 15.19 万吨 15 万吨 15 万吨 茶叶产量 70 吨 78.6 吨 140 吨 12.2%中药材面积 3045 亩 3712 亩 10000 亩 21.9%花卉面积 1000 亩 1300 亩 5000 亩 30.9%蚕茧产量 3214 吨 3566 吨 6000 吨 11%肉类产量 6.77 万吨 7.04 万吨 8 万吨 2.6%禽蛋产量 8283 吨 12239 吨 14600 吨 3.6%四、“十二五 ”重点产业规划根据以上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十二五 ”期间,全市农业发展重点规划为:(一)水果以芒果为代表的南亚热带果树是我市最具特色的新兴产业,也是近年发展最快的一个项目,产品影响力与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坚持增加面积,突出特色,提高品质,强化产后处理,打造品牌。以建设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晚熟芒果产业基地和全国知名的冬春优质枇杷基地为重点,抓好南亚热带果树商品基地建设。到 2015 年,全市果树面积发展到 35 万亩,产量 18 万吨。表 2 攀枝花市“ 十二五”水果规划表2015 年合计 芒果 枇杷 石榴 梨 桃 葡萄 其他面积(万亩) 35 20 5 1.3 2 2 2 3.7产量(万吨) 18 8 0.7 0.7 1.8 1.6 1 4.21芒果。攀枝花芒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产品及市场优势,需重点发展。发展目标:继续调整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重视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品种搭配,提高产量与品质,大力开拓市场,打造名优品牌,将攀枝花建设成享誉国内外的南亚热带晚熟芒果产业基地。到 2015 年,实现芒果种植面积 20 万亩,产量 8 万吨。区域布局:我市芒果产业规划布局在海拔 1500 米以下河谷区为主,到 2015 年发展到 20 万亩。分布于全市 23 个乡(镇),重点规划在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西区的:大龙潭、总发、前进、桐子林、红格、益民、格里坪、新山、白马、草场等 10 个乡镇。表 3 攀枝花市芒果产业发展规划表 全 市 仁和区 盐边县 米易县 西 区 东区面积(万亩) 13.58 7.5 3.5 1.8 0.11 0.672009 年产量(万吨) 3.58 2.46 0.35 0.6 0.1 0.07面积(万亩) 16.4 7.944 4.5925 2.4286 0.8168 0.6662010 年产量(万吨) 4.547 2.8825 0.7984 0.6826 0.12715 0.0563面积(万亩) 17.1 8.1 4.8 2.6 0.9 0.72011 年产量(万吨) 4.8 2.95 0.9 0.75 0.14 0.062012 年 面积(万亩) 17.8 8.3 5 2.8 0.95 0.75产量(万吨) 5.6 3.2 1.16 1 0.16 0.08面积(万亩) 18.5 8.5 5.2 3 1 0.82013 年产量(万吨) 6.4 3.46 1.43 1.25 0.17 0.09面积(万亩) 19.2 8.6 5.3 3.1 1.3 0.92014 年产量(万吨) 7.2 3.71 1.69 1.51 0.19 0.1面积(万亩) 20 8.7 5.5 3.2 1.5 1.12015 年产量(万吨) 8 3.96 1.94 1.76 0.2 0.142枇杷。枇杷产业是我市近年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十二五” 期间将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科技投入,重点研究枇杷的 “控花控熟”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与普及,着力提高单产与商品率。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实现枇杷种植面积 5 万亩,产量 0.7 万吨。区域布局:我市冬春枇杷产业规划布局以二滩库区及安宁河流域海拔 13001700 米区域,主要分布在米易县、盐边县。重点布局在米易县丙谷镇、白马镇、攀莲镇、湾丘乡、新山乡、撒连镇;盐边县渔门镇、惠民乡、永兴镇、国胜乡等 14 个乡(镇)。表 4 攀枝花市冬春枇杷产业发展规划表全 市 盐边县 米易县面积(万亩) 3.9 1.4 2.42009 年产量(万吨) 0.48 0.08 0.40面积(万亩) 4 1.5 2.42010 年产量(万吨) 0.5 0.18 0.32面积(万亩) 5.0 2 32015 年产量(万吨) 0.7 0.35 0.35(二)蔬菜我市蔬菜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南菜北调”重要基地,特别是早春蔬菜更具有发展优势,蔬菜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己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蔬菜产业的发展将择重于早春蔬菜,设施栽培,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实现蔬菜种植面积 22 万亩,产量达 65 万吨,总产值 12 亿元。其中早春蔬菜种植面积 15 万亩,产量 50 万吨,产值 9 亿元。设施蔬菜面积 10 万亩,产值 6 亿元。区域布局:全市重点布局在 27 个乡镇,其中米易县攀莲镇、丙谷镇、撒莲镇、草场乡、垭口镇、白马镇、湾丘乡、得石镇等 8 个乡镇;盐边县红格镇、益民乡、桐子林镇、永兴镇、惠民乡、渔门镇、国胜乡、和爱乡 8 个乡镇;仁和区仁和镇、总发乡、中坝乡、大龙潭乡、大田镇、平地镇、同德镇、布德镇、金江镇 9 个乡镇;东区银江镇;西区格里坪镇。表 5 攀枝花市蔬菜产业基地发展规划表全 市 仁和区 盐边县 米易县 东、西区总量 其中:设施蔬菜总量 其中:设施蔬菜总量 其中:设施蔬菜总量 其中:设施蔬菜总量 其中:设施蔬菜面积(万亩) 16.2 4.4 5.85 0 4.25 0.09 5.57 4.3 0.53 0.012009 年产量(万吨) 52.5 15.5 21 0 9.8 0.3 19.9 15.16 1.8 0.04面积(万亩) 17.0 4.8 6.2 0.04 4.3 0.11 5.9 4.64 0.6 0.012010 年产量(万吨) 54.86 16.8 21.46 0.17 10.1 0.39 21.6 16.2 1.67 0.04面积(万亩) 18 6.2 6.5 0.4 9.86 0.7 6.3 5.1 0.4 0.012012 年产量(万吨) 57 21.5 22.5 1.5 11.3 1.8 21.86 18.2 1.1 0.04面积(万亩) 22 10 6.8 0.9 5.6 2 7.4 7 0.2 0.12015 年产量(万吨) 65 32 24 5.4 14.0 6.0 26.3 20.6 0.7 0.04(三)烤烟烤烟作为近年新兴发展的一个产业,己成为二半山区特别在彝族区农民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受到广泛欢迎与支持。发展目标:作为受国家政策“双控” 的一个特殊农产品,到 2015 年,全市收购烟叶 80 万担,建成基地单元 16 个,建设基本烟田 60 万亩,全面实现“基地化、特色化、现代化” 目标,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烟叶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保质高产,具备年产优质烟叶 100 万担的能力。区域布局:全市重点布局在 28 个乡镇,米易县攀莲镇、丙谷镇、得石镇、草场乡、白马镇、湾丘乡、普威镇、白坡乡、麻陇乡、撒莲镇、新山乡等 11 个乡镇;盐边县共和乡、鳡鱼乡、红果乡、箐河乡、红宝乡、永兴镇、惠民乡、渔门镇、国胜乡、红格镇、新九乡、和爱乡等 12 个乡镇;仁和区有大龙潭乡、啊喇乡、同德镇、布德镇、平地镇等 5 个乡镇。(四)畜牧以草食畜牧为主的畜禽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十二五 ”末,我市畜禽产业要实现肉类总产量 8 万吨,禽蛋 1.46 万吨,出栏猪 76 万头,出栏牛 4.25 万头,出栏羊 47 万只,出栏家禽 660 万只,出栏兔 18 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 16 亿元。表 6 攀枝花市“十二五” 畜禽产业规划表2015 年合计 牛 羊 猪 兔 家禽 禽蛋出栏数(万头或万只) 4.25 47 76 18 740 1.46肉类总产(万吨) 8 0.53 0.93 5.47 0.029 1.07 产值(亿元) 16 1.牛、羊。牛、羊养殖业作为我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目标:到 2015 年,规划区域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市肉牛和肉羊出栏分别达到 4.25 万头和 47 万头,产肉 0.53 万吨和 0.93 万吨。出栏兔 18 万只。初步形成肉牛肉羊生产核心区和优质牛肉肉羊供应基地,形成 1-2 个攀枝花本土畜产品品牌;优势区域内良种及良种推广面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现代肉牛肉羊产业体系。区域布局:以盐边、米易、仁和为主,具体分布情况为: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盐边县和爱乡、格萨拉乡、鱤鱼乡、永兴镇;米易县垭口乡、攀莲镇、草场乡、得石镇、普威乡;仁和区大龙潭乡、啊喇乡、平地镇、大田镇、中坝乡。 优质肉羊生产基地:盐边县格萨拉乡、共和乡、红宝乡、温泉乡、箐河乡、红果乡;米易县白坡乡、麻陇乡、得石镇、新山乡、草场乡、白马镇;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太平乡、布德镇、中坝乡、务本乡;西区格里坪镇。表 7 攀枝花市草食牲畜主要目标规划表 年份项目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牛出栏(万头) 3.89 3.925 3.98 4.04 4.1 4.17 4.25羊出栏(万只) 35.91 37.156 39 41 43 45 47兔出栏(万只) 5.24 11.46 12.5 14 15.5 17 182生猪。养猪是我市畜牧业的主体,在畜牧产值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尽管近年来猪肉价格受到市场影响较大,猪价起伏较大,但是全市生猪生产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作为全市畜牧业的基础产业,养猪业仍然将作为全市畜牧业的基础产业,稳定推进发展。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年出栏生猪 76 万头,产肉 5.47 万吨。区域布局:东区、西区及仁和区的部分乡镇,利用其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好和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率先迈入养猪业的现代化。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位于二半山以下的乡镇,发展重点是进一步转变传统养殖方式,并利用其粮食资源丰富、养猪业基础较好等优势,采取农牧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猪业,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加快建立生猪养殖基地。表 8 攀枝花市生猪产业发展规划表 年份项目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猪出栏(万头) 65.05 66.91 68.7 70.5 72.5 74.3 763家禽。我市养禽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快速,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今后重点扶持推进发展的产业。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年出栏家禽 660 万只,禽蛋产量 1.46 万吨。区域布局:在农区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加快良种的推广,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市郊发挥科技、人才和市场优势,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发展。东区:以发展现代化的蛋鸡业为主。西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肉鸭为主。仁和:运用现代化的饲养设施和设备,发展现代化的蛋鸡业。规模化、标准化的肉鸭、肉鸡生产。发展适合攀枝花特点的种禽生产和经营。盐边:规模化、标准化的禽蛋生产,适度规模饲养。米易:加快米易鸡的保种、选育、开发并适度规模饲养,提高米易鸡的生产性能,提高产品风味特点。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禽蛋生产。表 9 攀枝花市养禽业主要目标规划表 年份项目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禽出栏(万只) 605.72 584.3 600 615 630 645 660禽蛋产量(万吨) 0.8283 1.2239 1.28 1.35 1.4 1.43 1.46(五)粮油粮食生产坚持稳面积、调结构、抓品质、重效益的原则。严格执行基本粮田保护政策,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挖掘增产增收潜力。发展目标:粮食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 60 万亩,粮食产量达到 23 万吨以上。加强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产稳产粮油产业基地 30 万亩。加速产品结构调整,突出品质优势与经济效益,坚持稳定水稻面积,减少小麦面积,扩大冬春鲜食玉米、马铃薯、胡豆、豌豆等菜用粮面积,建设优质高效外销菜用粮基地 6 万亩;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运用,着力技术的集成与普及,实现水稻和玉米良种推广率达到 95%以上,着力更换全市的小麦品种与荞麦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提高整个粮食产品的质量,实现种粮增产增效。水稻。到 2015 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22 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达到 560 公斤,总产达到 12.3 万吨。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 7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的优质稻达到 8 万亩。优良品种推广率达到 95%以上,在适宜地区发展优质粳稻。以旱育秧、抛秧、强化栽培为主的集成配套技术覆盖率达到 85%以上,精确定量栽培、优化定抛、机插秧等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 40%以上。玉米。到 2015 年,种植面积达到 16 万亩,亩产达到 400 公斤,总产达到 6.4 万吨。加大鲜食玉米发展力度。推广优质蛋白饲用玉米,发展青贮(青饲)玉米,大力推广抗旱耐旱玉米新品种。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达到 10 万亩。3小麦。到 2015 年,种植面积减少到 9 万亩以下,平均亩产达到 290 公斤,总产达到 2.6 万吨。着力推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4薯类。到 2015 年,种植面积达到 5 万亩。重点推进早春菜用马铃薯发展。加快良种繁育体系、产业化及市场流通体系、优质专用生产基地建设,商品率达到 70%以上,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 50%以上。5豌豆、胡豆。到 2015 年,豌豆种植面积稳定在 5.5 万亩。胡豆种植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以鲜食菜用为主,重点抓好良种推广与市场流通建设。6油料。油料生产坚持逐步扩大面积、种植优良品种。扩大小春油菜种植面积,全面推广“双低” 油菜品种,适度集中种植,做好专收、专销、专加工,提高加工技术和产品档次;在大春生产中,利用轮歇地、新开垦出的生地种植花生。到 2015 年,油料面积争取达到 7 万亩,产量 0.5 万吨。表 10 攀枝花市粮油产业规划表20112015 年度粮食合计水稻 玉米 小麦 薯类豌豆胡豆其他油料2015 年面积(万亩) 60 22 16 9 5 7 2 7产量(万吨) 23 12.3 6.4 2.6 0.6 0.9 0.2 0.5五、“十二五 ”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围绕我市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禽四大农业优势产业,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高标准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重点园区建设为核心,着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产业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积极扶持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加速农产品流通市场综合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物流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管理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一)强化基地建设,带动产业纵深发展“十二五”期间,以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禽四大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力争在全市分区域重点打造 20 个以上万亩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扩大晚熟芒果、早春枇杷的种植面积;稳定大田石榴生产基地;扩大米易县、盐边县设施蔬菜面积,新建设施大棚 5 万亩;完成 4 个烤烟新区(单元)开发,着重抓好烟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继续扶持壮大肉牛、肉羊、禽蛋、生猪等优势畜禽产业,建设规模化生猪基地 30 个,规模化养牛基地 5 个,规模化养羊基地 15 个,建设无公害优质禽蛋生产基地 10 个,每个基地年出栏禽蛋 2 万枚以上。建立起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覆盖主要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良种质资源。 到 2015 年全市优质特色水果基地、蔬菜基地、烤烟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基本建成,高产稳产优质粮油基地建设达到预定目标。表 11 芒果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建设投资(万元)备注良繁体系 150 亩,年出苗 35 万株 30 亩钢架大棚、改土、培肥、水利、道路 450 基础设施 水型水利、道路建设 5000 新建基地 5.5 万亩 改土、培肥、种苗 9900 每亩 1800 元老果园改造 4 万亩 改土、培肥、品种改良 2400 每亩 600 元小计 17750 表 12 枇杷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建设投资(万元)备注良繁体系 50 亩,年出苗 5 万株 钢架大棚、改土、培肥、水利、道路 150 新建基地 1 万亩 改土、培肥、种苗 2000 每亩 2000 元老果园改造 2 万亩 改土、培肥、品种改良、水利、道路 2200 小计 4350 表 13 石榴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建设投资(万元)备注良繁体系 20 亩,年出苗 3 万株 钢架大棚、改土、培肥、水利、道路 60 新建基地 0.5 万亩 改土、培肥、种苗 900 每亩 1800 元老果园改造 0.5 万亩 改土、培肥、品种改良,小水利、道路 1300 每亩 600 元小计 2260 表 14 蔬菜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建设投资(万元)备注规范育苗场 100 亩,10 个 田型调整、改土、建钢架大棚,育苗设施,控温设备 6000 每亩 6 万元新建设施蔬菜基地 1.4 万亩 道路、沟渠建设,田型调整、改土、建钢架大棚 42000 每亩 3 万元老蔬菜基地改造 3.6 万亩 田型调整、改土、建钢架大棚 72000 每亩 2 万元小计 120000 表 15 蚕桑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万亩)建设内容 建设投资(万元) 备注新建基地 2 改土、培肥、种苗 2400 每亩 1200 元老果园改造 3 改土、培肥、品种改良、小水利、道路 1200 丝厂技改 设施设备更新 600 小计 5 4200 , , , , 表 16 其他作物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万亩) 建设内容 建设投资(万元) 备注新建茶园基地 1 改土、培肥、水利、道路 1400 改造老茶园 0.5 改土、培肥、水利、道路、品种改良 300 新建花卉基地 0.5 改土、培肥、水利、道路,500 亩钢架大棚 1850 中药材基地 1 改土、培肥、水利、道路 800 小计 4350 表 17 畜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及投资概算表 18 高产稳产优质粮油基地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作物种类 建设规模(万亩)建设内容 建设投资(万元)水稻 15 8000 玉米 8 3400 小麦 4 1200 马铃薯 2 800 油菜 1实现土壤优质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投入无害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品牌化350 小计 30 13750 (二)着力科技创新,发挥园区带动作用种类 建设规模(个) 建设内容 项目投资(万元) 备注生猪 8 改(扩)现有种猪场基础条件,种公(母)猪引进 1920 牛 2 新建,存栏在 100 头以上纯种繁育场,良种引进 800 羊 4 新建,存栏在 300 只以上的纯种繁育场,良种引进 700 鸡 2 新建存栏在 1 万只以上的繁育场,良种引进 800 良繁体系建设鸭 3 新建存栏在 1 万只以上的繁育场,良种引进 800 生猪 30 新建,每个基地年出栏 1500 头以上 9000 牛 5 新建,每个基地存栏 200 头以上 1500 羊 15 新建,每个基地存栏羊 500 只以上。 1500 肉鸡 27 新建 5 个,每个基地年出栏 2 万只以上;改(扩)22 个,完善设施,扩大规模 400 鸭 13 新建,每个基地年出栏 0.5 万只以上 1050 免 10 新建,每个基地年出栏 0.5 万只以上 700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蛋鸡 4 新建,每个基地年饲养蛋鸡 1 万只以上 800 米易鸡保种 2 扩建保种选育场 2 个,新建米易鸡生态养殖场 10 个(年出栏 20000 只以上 7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