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_第1页
松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_第2页
松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_第3页
松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_第4页
松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来源:|发布时间:2011-08-242007 年下半年,根据我区农机水平和家庭经营能力,探索发展经营规模为 100150 亩的粮食家庭农场,经三年多来实践,取得了粮食丰收、农民增收的积极成效。截止 2011 年上半年,全区家庭农场已发展至 1069 户,经营面积 12.6 万亩,占粮田总面积的74.6%。结合粮食家庭农场生产,2008 年起发展“种粮养猪”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0 年全区已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37 户,形成年出栏 7 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按照计划,到 2011 年末要建成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50 家、形成年上市约 10 万头生猪生产,规模。为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我区在中央和市粮食生产扶持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并加强服务配套和培训提高经营者素质等方面工作,使全区家庭农场呈现健康发展。发展家庭农场,不仅稳定了粮食和生猪生产,保护了耕地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和专业农民的收入。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意义和成效: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稳定了粮食生产发展。组建家庭农场后,粮食生产效益直接关系到农户收入,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千方百计种足种好,二麦、水稻长势平衡,三类苗面积明显减少(推行家庭农场前,全区三类苗面积在三分之一左右),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也更有利于耕地保护,促进耕地质量提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有利于良种、栽培和防治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实行“小机家庭化、大机互助化”的农机作业方式,使全区粮食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2010 年全区水稻亩产 564 公斤,比推行家庭农场前增产 15 公斤,粮食生产实现持续丰收。二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推行家庭农场后,实现了现有生产条件下劳动力与耕地面积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劳动率,推进了粮食生产专业化进程,全区粮食种植户由 2007 年的4900 户减少到 2010 年的 960 户,户均经营面积由 33 亩提高到123.8 亩。2009 年、2010 年全区粮食家庭农场粮田亩均净收入分别达到 579 元、857 元。三是保护了基本农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推广发展家庭农场,一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和保护基本农田方面作用明显,另一方面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首先通过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改进和提高了肥料使用技术和效率,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其次是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和推进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肥力,养护农田作用明显,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化肥使用量折纯氮减少 4.52 公斤/亩,减 21.0%,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再次是推行家庭农场后,秋播实施二麦、绿肥和深翻“三三制”轮作,更有利于培肥地力,也使农田环境整洁,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下一步家庭农场的工作重点:一是完善家庭农场的经营机制,适当延长土地流转期限,对从事家庭经营的经营者,通过资格认定和目标考核,建立进入与退出机制;二是加快推进“种养结合”、“机农结合”家庭农场发展,使农场户既是生产者,又是饲养者和农机操作手,形成日常管理靠农场户,产前产后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方式;三是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家庭农场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逐步培育一支与家庭农场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专业农民队伍,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20082010 年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表年份户数面积(万亩)占粮食总面积比例水稻单产(公斤/亩)户均面积(亩)亩净收益(元)户净收入(万元)2008 708 11.5 70% 560 162.4 460 7.452009 745 10.34 65% 563 138.9 579 8.042010 960 11.89 73% 564 123.8 857 10.61关于松江区家庭农场考核和补贴的实施意见来源:|发布时间: 2012-04-092007 年以来,为鼓励粮食家庭农场发展,我区在坚持中央、市级粮食生产补贴的基础上,出台区级扶持政策,给予粮食家庭农场每亩 200 元的土地流转费补贴,为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年来,家庭农场发展顺利,取得了粮食生产稳定、农民增收明显、农业环境改善的积极成效。为了使家庭农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促使家庭农场户进一步做好日常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科技生产力水平,确保我区粮食收购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对 200 元/亩的土地流转费补贴方式进行调整,将其全部调整为生产管理考核性补贴、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补贴。具体考核和补贴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松江区家庭农场考核内容为六项,分别是:茬口安排、外围沟清理、秸秆还田、夏熟作物生产管理、水稻生产管理、向区国有粮库交售稻谷等。考核满分为 100 分。考核得分的基本前提是家庭农场经营户无转包现象,家庭农场经营户一经核实有转包现象的,考核得分即为零分,不享受本次考核性补贴。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茬口安排(5 分):能按镇农业部门要求合理安排茬口的得 5 分,不达标的扣分或不得分。2、秋熟作物外围沟清理(5 分):功能上能起到正常排水、形态上无明显杂草和淤泥的得 5 分,不达标的扣分或不得分。3、秸秆还田(10 分):全年分两次考核,一次为夏熟(5 分) 、另一次为秋熟(5 分) 。秸秆全部切碎、还田的得满分,不达标的扣分或不得分,出现秸杆焚烧现象的不得分。4、夏熟作物生产管理(10 分):绿肥、二麦田间沟系配套完善的得 5 分,长势较好的得 5 分,不达标的扣分或不得分。5、水稻生产管理(40 分):田内无明显杂草的得 10 分,能按要求统一进行病虫防治的得 10 分,亩产量550 公斤得 20 分,不达标的扣分或不得分。6、向区国有粮库交售稻谷(30 分):原则上每亩向区国有粮库交售稻谷 350 公斤,以粮食部门提供的家庭农场实际交售量为依据,不达标的扣分或不得分。 (未完成储备粮交售任务的不得分)家庭农场按考核得分享受相应补贴。补贴分四个等级:一是 90 分(含)以上的,补贴200 元/亩;二是 70 分(含) 90 分的,补贴 150 元/ 亩;三是 60(含)70 分的,补贴100 元/亩;四是 60 分以下的,不补贴。二、考核时间全年分三次进行考核:1、每年 4 月上、中旬:夏熟作物考核,包括茬口安排、上茬水稻秸秆还田、夏熟作物生产管理。2、每年 9 月底前:秋熟作物考核,包括外围沟清理、上茬二麦秸秆还田、水稻生产管理情况。3、每年 12 月 5 日前:向区国有粮库交售稻谷情况考核。三、考核程序1、各村(居)民委员会对本村内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后,按家庭农场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进行初评,并将初评情况报镇(街道)农业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 。2、各镇(街道)农业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收到初评情况后,对各村家庭农场进行全面检查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区农委。区农委组织有关部门随机选取各镇 30%的家庭农场进行抽查。3、各镇(街道)将考核结果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后,由家庭农场户对各自的考核结果进行签字确认,确认无误后,由镇(街道)农业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将考核资料妥善存档。4、补贴资金发放,根据考核分值,确定补贴标准,将补贴资金,以“一卡通”形式直接拨付给农户。四、加强宣传监管1、各镇(街道) 、村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使家庭农场能及时准确了解本次补贴方式调整的目的、意义和内容。2、各镇(街道) 、村农业管理部门要准确把握补贴评分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做好考核评分工作,确保家庭农场恰当享受此项补贴政策。3、各镇(街道) 、村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管,并妥善作好资料整理和档案保管工作,确保年底家庭农场考核补贴资金发放依据充足。本意见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松江区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区财政局上海市松江区粮食局二一一年二月十四日(一)市农委“致全市农民朋友的支农政策公开信”来源:|发布时间: 2011-08-11各位农民朋友们:2010 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为提高全市农民朋友对政策的知晓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现将 2010 年执行的有关支农政策内容告知如下:1、继续对种植水稻给予补贴。对全市范围内种植水稻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市级财政每亩补贴现金 80 元。2、提高粳稻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从 2010 年新粮上市起,国家对主产区生产的粳稻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到 1.05 元/斤。3、继续执行农资综合补贴。对全市范围内种植水稻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中央和市级财政每亩补贴现金 76 元。对全市范围内常年种植商品蔬菜面积在 10 亩以上的农户,市级财政每亩补贴 60 元。4、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对全市水稻、麦子、油菜主推品种,按照精量播种的原则,实行免费定量供种;若所需种子高于精量播种量的,其超出部分由农户承担。对玉米、棉花种子实行现金补贴。具体供种和补贴标准: 水稻:常规稻每亩 4 公斤(实物) 、杂交稻每亩 2 公斤(实物) ;麦子:大麦、小麦每亩 10公斤(实物) ;油菜:直播油菜每亩 0.3 公斤(实物) ,移栽油菜 0.15 公斤(实物) ;玉米:包括籽粒玉米、鲜食玉米、饲料玉米,对在大田种植面积 3 亩(次)以上且使用良种的种植户,中央财政每亩(次)补贴现金 10 元;棉花:对在大田种植面积 3 亩以上且使用良种的种植户,中央财政每亩补贴现金 15 元。5、继续实行渔业油价补贴。对在一个补助年度内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正常渔业生产活动时间累计不低于 3 个月的渔民,按规定实行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6、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全市范围内对列入补贴计划的农户,购买补贴目录中的农机具,中央财政、市级财政资金按照统一的定额补贴标准给予补贴,总体上执行 50%的补贴比例。2010 年中央财政、市级财政补贴金额不少于 1.2 亿元。享受补贴购置的农机具,五年内不得转让。7、继续推行培肥地力的补贴政策。对全市范围内种植绿肥的农户给予补贴,市级财政每亩现金补贴 150 元,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配套并实行级差补贴。对列入商品有机肥和专用配方肥料(BB 肥)推广使用计划的农户,市级财政对每吨商品有机肥和专用配方肥料(BB 肥)补贴 200 元,2010 年市级财政补贴数量分别为商品有机肥 21 万吨、专用配方肥料(BB 肥)4 万吨。8、继续实行水稻、蔬菜农药补贴。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关键防治期药剂实行定额补贴,市级财政每亩补贴标准为 11 元,防治药剂实行政府采购,统一发放。对全市范围内常年种植商品蔬菜面积在 2 亩以上的农户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给予补贴,市级财政每亩补贴 40 元。9、继续实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生产补贴。对全市范围内采取机械化育插秧种植水稻的农户,市级财政每亩补贴现金 20 元。10、继续实行海洋渔船改造定额补贴。对列入年度计划更新改造的海洋渔船实行定额补贴,其中:近海桁杆拖网渔船(钢质)市级财政补贴 40 万元/艘、沿海定置张网渔船(钢质)市级财政补贴 10 万元/艘。11、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市、区(县)两级财政对农户投保水稻、能繁母猪、奶牛、生猪、家禽等 20 个险种给予保费补贴,相关险种补贴比例由 40%至 80%不等,其中水稻、能繁母猪险种保费补贴 80%,奶牛险种保费补贴 60%。12、实行农民培训补贴。继续实行对农民参加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免费政策,培训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治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等内容。13、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继续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四种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上述疫苗由政府按照疫病免疫方案向养殖农户免费提供。14、继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给予贴息扶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市、区(县)两级财政按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 90%给予贴息。农民朋友们,上述政策措施是党和政府重视“三农”工作的具体表现,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水平,为上海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作出新的贡献!(二)现金补贴来源:|发布时间:2011-08-111、农资综合直补。2010 年标准为 76 元/亩,其中:中央资金 56 元/亩、市财政 20 元/亩。2、水稻种植补贴。2010 年标准为 150 元/亩,其中:市财政 80 元/亩、区财政 70 元/亩。3、土地流转费补贴。2010 年补贴 100 元/亩,面积以 80-200 亩为标准,资金来源全部为区财政。4、家庭农场生产管理考核补贴。2010 年补贴 100 元/亩,全年分两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补贴标准。5、绿肥种植补贴。2010 年标准为 200 元/亩,其中市财政 150 元/亩、区财政 50 元/亩。(三)物化补贴来源:|发布时间:2011-08-111、药剂补贴。2010 年标准为 22.5 元/亩,其中:市财政 11 元/亩、区财政 11.5 元/亩,以实物形式发放。2、水稻良种补贴。2010 年标准为常规稻 16 元/亩、杂交稻 25元/亩,资金来源为市财政,以实物形式发放。3、二麦种子补贴。2010 年标准为小麦 35 元/亩,大麦 35 元/亩,其中:市财政补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