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冷链物流研究_第1页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_第2页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_第3页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_第4页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烟台南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院 (部) 物流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专 业 物流管理专业 班 级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课题来源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课题类别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或立题依据):一、选题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1、选题理论依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瓜果蔬菜已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因此有关百姓“菜篮子”的许多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例如能否保证每日瓜果蔬菜的新鲜和安全、如何保证瓜果蔬菜等的供给需求和保持价格稳定等问题。自 1988 年起我国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以来, “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菜篮子”建设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为适应形势变化、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2010 年 18 号文件就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出意见 1。其中有部分内容涉及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建设,因此果蔬冷链物流工程的构建与发展也就凸现的尤为重要。2010 年 7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其中要求发展和完善果蔬冷链物流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2。这为发展果蔬冷链物流提出了政策依据,同时给地方政府指明了方向。为了宣传和学习、落实规划中的七个主要任务和八个重点工程,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于 2010 年 11 月 6-7 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暨国际冷链产业峰会” 。年会是行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冷链物流行业合作交流的最佳平台。为了推动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冷链流程、冷藏运输等,应当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运作模式,从而对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稳步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果蔬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发展果蔬冷链物流,引起了国内外实业家、学者广泛的关心和关注。2、本文研究意义:目前,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对如何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的研究凸显得重要。因此,在该背景下,本论文通过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的分析,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冷冻冷藏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先进技术与配套设施设备,使其赶上时代步伐,与国际接轨,保障果蔬始终保持低温状态下,减少成本、资源、能源上的损失和浪费,进而推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也是顺利完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重要举措的需要。二、国内外综述:1、国外研究:冷链起源于 19 世纪上半叶冷冻剂的发明,到 20 世纪 30 年代,欧洲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战中被摧毁,战后很快重建。美国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推动的。1958 年,美国的阿萨德等人提出的冷冻食品品质保证取决于食品的冷冻时间(Time ) 、温度( Temperature) 、耐藏性(Tolerance),即“3T”概念;接着左尔补充提出冷冻食品品质还取决于产品冻前质量(Produce) 、加工方式(Processing) 、包装(Package)等因素,即 “3P 理论” ;还有“3C”原则:冷却保鲜( Cool) 、清洁(Clean) 、小心(Care) ;“3Q”要求:冷藏保鲜链中的设备数量(Quantity ) 、质量(Quality)、冷却速度(Quick ) ;“3M ”条件:冷藏保鲜的工具和手段(Means) 、方法(Methods) 、管理措施(Management ) 。这些理论不仅成为低温食品加工流通与冷链设施遵循的理论技术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低温食品与冷藏链发展和完善、坚实的理论基础 35。现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已达 80%。以果蔬为例,果蔬采摘后一般经过:采摘、田间包装、预冷、清洗杀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所有果蔬包装材料均印有果蔬名称、等级、净重、供应商名称、地址等,以保证信誉。并始终保持其处于低温状态,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即采摘田间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使得果蔬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 1%2%6。1955 年至 1965 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流通革命,冷链保鲜技术应用在果蔬的分级、挑选、清洗、加工、包装、预冷、冷藏、运输和销售中;1975 年,日本为进一步提高与冷链相关的问题(包括生鲜食品的温度与品质的关系、适宜的温度管理方法和适宜的低温流通设施以及冷链机械的开发等)的研究水平,日本农林水产省成立了食品低温流通推进协议会,整理出低温管理食品的品质管理方法及低温流通设施完善方向 ,规定了食品低温流通温度带,并发行了低温链指南 ,使生鲜食品冷链保鲜技术进入了基本完善的阶段,前后花 20 年时间 7、8 。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果蔬安全、快捷、高效的集散、流通和销售的重要方式和保障。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果蔬冷链物流已经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不仅有相关的物流政策和法律法规,领先的物流技术和配套设施设备,还有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果蔬物流技术研究、推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具体体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技术水平上。例如:在采摘环节,机械化采收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在预冷环节,根据不同标准对果蔬进行分类,让各种预冷技术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在商品化处理环节,可以根据市场消费要求用光电技术、无伤检测技术等进行规范化商品化处理;在贮藏环节,根据被贮藏果蔬的生理特点,分别采用冰温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等贮藏保鲜技术;在运输环节,则采用专业的冷藏保温运输工具,蓄冷保温箱以及冷藏、气调集装箱等的配套设施在 RFID 无线射频技术、温度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配合下,运输过程采用 GPS 卫星定位系统对其进行全程的温度监控,减少不必要产后损失和浪费;在销售环节,批发市场配备有冷藏、气调和催熟的专用库房,零售连锁超市也配备有低温展示柜,真正做到果蔬从田间到市场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9。发达国家在其较为完善果蔬供应链流通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健全的配套设施设备为其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出口贸易全球流通、提升整体果蔬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供保证,以及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升企业效益等提供可靠保障。2、国内研究: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部分保温车辆。1982 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 ,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 20 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作业手段简陋,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由于物流运作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先进、专业的物流技术与装备难以采Comment w1: 建议改为“关于 ”Comment w2: 没有“先进的经验教训”这个说法,换个方式表述用,大部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物流功能保障,使得农产品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包装简陋,性质效果差。而农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形态出现,物流活动也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使得其保鲜期缩短,难以实现远程营销。然而,果蔬的保鲜程度正是其生命和价值所在 1012。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果蔬冷链物流水平较低,物流设施设备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低,使得果蔬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 25%30%,每年果蔬损失有 1000亿元以上,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 5%以下。因此冷链技术和配套设施设备的发展和研究就凸显得越发重要了。目前,虽然我国的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和设施设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的较大的差距。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业的一个特殊和重要部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几年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果蔬冷链物流,鼓励相关技术的研发等,例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农产品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列为攻关项目,围绕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保鲜、加工包装、流通配送、全程质量监控、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1316。松冷冷链物流的董事长孙立军推广蓄冷的运输新模式,即:用普通车辆的模式来完成统一配送,把特定的物品放在保温箱里,然后在保温箱中加入相应的蓄冷剂,这样便可以减少因用冷藏车祸冷冻车同时配送生鲜、熟鲜以及其他不需要指定温度的普通商品带来的大消耗和成本,也保证货物品质安全 17。陆旭群针对中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中的主要症结,结合 RFID技术优势探讨了其在冷链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应用。结果表明:RFID 标签读写的便捷性,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通过 RFID冷链温度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机制,可以减少货物在流通及储运中的变质损耗,方便信息追溯,有助于质量事故责任认定,还可提高冷链食品的安全性,增强消费者信心,进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18。综上分析,为了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做了研究,本论文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目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背景下,整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教训,从冷冻冷藏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先进技术与配套设施设备,使其赶上时代步伐,保障果蔬始终保持低温状态下,减少成本、资源、能源上的损失和浪费,进而推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ED.(2010-3-9). /zwgk/2010-03/12/content_1554405.htm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ED.(2010-6-18). /zwgk/2010-07/30/content_1668124.htm3.Marija Bogataj,Ludvik Bogataj,Roben Vodopivec.Stability of perishable goods in cold logistic chainsJ.Int.J.Production Econonmics,2005,2(1):3453564.T F Anthony,F P Bua.Stratcgic purchasing schedulingJ.Joum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1997,13(3):27315.P L Abada,Vijay Aggarwa.Incorporating transport cost in the lot size and pricing decisions with downward sloping demand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5,(95):297-3056.Martin Christopher.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 edition).prentice Hall,19987. Donald J.Bowersox、David J.Closs、M.Bixby Cooper.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Hill,20028.张俊巧.日本水果流通保鲜技术的发展及现状J.广西园艺,2007,18(2):32 33Comment w3: 建议添加4.2.1*4.2.2*,因为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避免出现篇章结构比例不协调的现象9.何劲.中外果蔬冷链物流比较与借鉴J.经济师,2008(12):25225410.邓汝春.冷链物流运营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1.刘升.果蔬预冷贮藏保鲜技术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2.章建浩.生鲜食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3.国家科技部.“ 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农产品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ED.(2010-3-17). /kjbgz/200603/t20060316_29676.htm14.缪小红,周新年,巫志龙.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探讨J.物流技术,2009(2):24 2715.周云霞.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10):137 139.16.刘铮铮.我国食品行业冷链探讨J.物流技术,2006(8):677217.车宁.用新的模式解读中国冷链物流J.中外物流,2008(3):101418.陆旭群.浅谈 RFID技术在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 市场周刊,2008(3)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的分析,从冷冻冷藏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探讨如何运用先进技术与配套设施设备,使其赶上时代步伐,与国际接轨,保障果蔬始终保持低温状态下,减少成本、资源、能源上的损失和浪费,进而推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绪论 1.1研究背景1.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