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事业编写作_第1页
2011事业编写作_第2页
2011事业编写作_第3页
2011事业编写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山东事业编写作真题1 来自 新华网一问三不知?丁肇中笑言 15 年只做一件事前不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到中山大学访问。面对记者的一系列提问,他“一问三不知”。因为这 15 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一问三不知”,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他的“不知道”却给我们留下一个珍贵的启示: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据丁肇中自己说,他 100%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只做实验。跟他一起工作的有 600多位教授,丁肇中的唯一要求是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其他事情他都不了解。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这个标准似乎有点低。但真正做得到、做得好的又有几人呢?现如今,科研人员的职称越来越高,但很多人直接参与科研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人这样戏称一些科研人员“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在走穴讲课,就在走穴讲课的路上。”在一些高校,一提到搞科研似乎就是为了写论文,写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于是造假案、抄袭门、学术腐败案频频曝光,科研人员建立在专业知识之上的公信力和形象严重受损。有网民说,曾经,专家和教授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号,高校、研究所更是社会的精神高地和净土。然而,在学术丑闻频出的现实面前,这片高地和净土正面临被污染的危险。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莱特兄弟为了让飞机能离开地面,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他们幽默地说:“我们没有时间既照顾飞机,又照顾妻子,一生只能干好一件事。”“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以其毕生的信念和精力,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永远镌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从投身发动机事业之后,一天也没有改变努力的方向。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这种坚忍和执著,是滴水穿石的意志,是百折不挠的勇气。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我国医学外科界公认的“宝刀”裘法祖等等,许多科学巨匠,无不倾其所有,毕其精力,“用心做好一件事”。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两个字:用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志向远大、坚韧不拔,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能脚踏实地用心做好一件事,其实就是了不起的成功。2 抄自 新华网党报评干部三种工作态度:把工作当副业易砸“饭碗“有这么一种说法,如今干部的工作态度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另一种是把工作当作职业,还有一种是把工作当成副业。对这种说法,不妨当作一面镜子,揽镜自照,扪心自问,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态度反映境界,态度决定状态。三种不同的工作态度,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折射出高低分明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的人,不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理想抱负。把工作当作一份职业的人,则完全是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是为了糊口养家,上班是为了稻粱谋,在他们眼里工作只是谋生之道、安身之术、立命之所。而把工作当作一门副业的人,工作仅仅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他们心不在焉,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本职之外,有的甚至利用公职、公权揽私活、谋私利。态度折射品质,态度影响成败。把工作当事业来对待的人,往往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在工作岗位上肯钻研、立标杆、当旗帜。把工作当职业来对待的人,往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满足于不出错、不出局,工作上难有大起色、大作为。而把工作当副业来对待的人,公事“磨洋工”、私事“打冲锋”,工作中慵懒散漫,敷衍了事,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结果误己误事更误人。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凡有大作为者都视工作为事业,甚至视工作胜于生命,他们的人生也因事业有成而精彩纷呈,富有意义和价值;而大凡平淡无为者多因只为工作而工作,结果工作完了,人生也到头了,退休便褪了色,退位便失了志;至于那些把工作当副业的,不但会因为“不务正业”而砸了“饭碗”,而且常常会因为一己私利而误入歧途。有志者有为,有为者在于把一份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创造和实现。说到底是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人为什么而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作当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更应该是有志者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舞台,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把有限的工作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这样的工作意义深远,这样的人生价值非凡。把工作当事业,就是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工作成为自己割舍不下的一份牵挂,让事业成为人生风景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这一段考题删了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究竟把工作是当成事业,还是权当职业,甚至是只当副业,检验着我们的人生状态、生命质量。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属于哪一种?应该成为哪一种?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切思之、好自为之。】3 摘自 人民网(人民论坛)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学者张世英先生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境界不同,领略的人生风光、享受的精神愉悦是有差异的。要想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要不断提升境界。超越自我提升境界。现代社会色彩斑斓,最易撩拨的就是人的心理。看到他人暴富,艳羡不已;看到别人出名,心生嫉妒;看到身边人当官,心理失衡。诸如此类,彰显的是一种低境界。提升境界,必须走出自我、超越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找对了参照点,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正反、得失、成败,清醒地把持住自己;找对了支撑点,就能理性地对待人生的荣辱、进退、取舍,在进取中成就和完善自己。专注事业提升境界。“功贵其久,业贵其专。”人生境界的提升,最需要的是专注。专注于学习,才能学有所得;执着于事业,才会业有所成。一些人之所以行为庸俗、层次不高,主要是因为心态浮躁、缺少静心、不够专注。“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汉代学者董仲舒著书立说,“三年不窥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终成一代鸿儒。在人生道路上,专注给人激情、给人定力,让普通走向伟大,让平凡成就卓越。升华心态提升境界。有这样一则故事: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忙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墙”,第二个说:“我在建一幢大楼”,第三个回答:“我在建一座城市”。多年以后,第一个工人仍是工人,第二个工人成为工程师,第三个工人成为城市管理者。同一种工作,因为从事者的心态不同,结果迥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由良好心态、较高境界决定的。严格自律提升境界。现代社会,诱惑增多,潜规则盛行,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保持操守和原则实属不易。一个人走上歧途,很大程度上由于自律不够。“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自律,贵在一个“慎”字。慎独,每日三省吾身,真正摒弃不健康思想和杂念,做一个纯粹的人。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防止晚节不保。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无境界则流于低俗。“人禀有了境界,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真自由、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