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_第1页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_第2页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_第3页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_第4页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 一、流域概况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 (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嫩江河长 1370km,二松河长 958km,松干河长 939km。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 55.68 万 km2,其中嫩江 29.70万 km2,二松 7.34 万 km2,松干 18.64 万 km2。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 )的 4.38 万 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 60.06 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 1 万 km2 以上的支流有 16 条。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流域内山区占 42.7%,丘陵区占 29.1%,平原占 27.4%,其它占 0.8%。 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 5-3间,7 月绝对最高气温为 40.6,1 月绝对最低气温-47.3。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 500mm 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 400mm 左右;降水多集中在 78 月,占全年的 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 3 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全年日照时数 22003000h。无霜期100150d。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 776.7 亿 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 198.5 亿 m3、131.4 亿 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 24 亿 m3、14.6 亿 m3。 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60 年代中期以前以洪涝为主,平均 2 年一涝,间有旱灾; 60 年代中期以后以旱为主,10 年 4 旱 2 涝;80 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丰水期,洪涝又频繁发生。据统计,松花江的年均洪涝灾害耕地约 900 万亩。干旱也很严重,据黑龙江省统计年均旱灾耕地达 404 万亩。 松花江流域有丰富的林业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铜、铅、锌、钨等。 规划区内有县旗 84 个,有大小城市 24 座,其中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伊春、乌兰浩特,和长春、吉林、白城,以及最近设立的松原市(即原扶余市和前郭县 )。据 1988 年统计,规划区有人口 4698 万人,其中三江平原 120.5 万人,总人口中的农牧业人口 2774.3 万人,占 59%;规划区有工农业总产值 1020 亿元,其中三江平原 14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的工业和农业产值分别为 444.5 亿元和 575.5 亿元,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 6.6 亿元和 7.1 亿元;规划区 1988 年有耕地面积 2.15 亿亩,粮豆总产量达 308 亿 kg。人均 656kg。牧草地 1.4 亿亩、林地 3.1 亿亩。 二、流域主要问题(一)水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供需矛盾 流域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技术及管理水平较落后,加上对保护好水环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污水治理跟不上工业建设,且历史欠帐太多,以致水污染日益严重。 (2)城市地区污染严重城市由于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工业结构和建设布局不合理,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少且落后,使大量城市生活废物和工业“三废”未能得到很好处理即排于江河,以致城市附近的河段污染多较严重,且成为其以下河道的主要污染来源。 (三)工艺落后,管理不善 流域内工业用水重复率低,仅 20%,单位产品排水量大,工业污水排放量相应较大。由于我国现行管理政策不完善,仅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率低,处理效果差,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当前乡镇企业多随意排放,较少考虑污水处理,形成量大面广的污染源,首先危害广大乡镇本身,也是其以下河道水质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旅游业和疗养业的发展,把大量人群引入风景秀丽的自然保护区,加上管理不善,影响了保护区或大中型湖泊水库的水环境。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植被破坏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六六六农药等均有检出。城区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地下水污染范围呈扩大趋势。 自五十年代起,流域内施用农药、化肥量逐年增加,平均每亩农药施用量折合原药 57.7g,化肥施用量为 26kg。未被植物吸收或蒸发、分解的化肥农药,随地表径流进入江水中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一定的污染。再加之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及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兴起,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三、.当前流域形势 1.防洪减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松花江流域防洪工程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规划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流域防洪骨干工程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虽已开始应急度汛建设,但与设计蓄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影响哈尔滨市的防洪安全;干支流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偏低,大部分河段未达到规划标准;防洪非工程措施尚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经济存量、人口密度、人民财产都有较大增长,洪灾损失越来越大,防洪减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2.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流域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北多南少、边缘多腹地少,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在不考虑水质性缺水情况下,现状多年平均缺水接近 50 亿 m3,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供水不足,流域内供水保障程度低,缺乏调蓄工程,现状蓄水工程供水能力仅占地表水供水能力的 21%,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效率偏低,用水浪费情况严重。 3.水环境恶化尚未根本扭转 目前,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地表水污染程度没有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水环境恶化及河湖纵横向连通受阻,导致河湖水生态功能退化,湖泊、湿地萎缩;部分大中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经多年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机制尚不配套,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4.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流域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尚有 1215 万饮水困难人口,存在饮用水水质超标、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低等问题;许多地区农田灌溉和排涝等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用水保证率普遍不高。 5.流域综合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够,高效节水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水土保持有效管理机制仍未形成,河道管理范围内无序开发、违规建设、挤占河道等现象依然存在。四、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建成防洪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完成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完善灌排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用水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2020 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04.77 亿 m3 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9;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80%,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并有所改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涉水事务管理全面加强。 到 2030 年,形成比较完整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干流、主要支流及城市均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2030 年用水总量控制在 430.24 亿 m3 以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1;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全面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全部退还,流域江河、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受损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保证水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黑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现代化。 五、规划基本内容: 1.提出嫩江、二松和松干河道防洪工程体系,完善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标准;提出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吉林、大庆、佳木斯和牡丹江等 7 座城市防洪方案和遇超标准洪水的临时应急措施意见。 2.预测不同水平年国民经济各业需水要求,提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引松济辽”(北水南调 )提出从松花江向辽河调水的可能与合理的方案。 3.调查嫩江、二松和松干等主要河道的污染状况及主要污染源,并对水质作出评价。预测不同水平年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提出污水的综合防治方案及水资源保护对策。 4.调查航运现状,预测年货运量、客流量,提出以松花江干流为重点的,包括嫩江、二松在内的松花江水系航运规划方案。 5.规划中还同时完成灌溉治涝、水力发电、水土保持和城市供水等规划内容六、 防 洪 规 划 1、洪涝形成原因松花江洪水多由暴雨形成。洪峰主要发生在 79 月,尤以 8 月为多;洪水主要来自嫩江和二松的上游山区,以及较大的区间。由于河槽调蓄的影响,传播时间较长。松干洪峰多发生在 8、9 月份。一次洪水历时,嫩江和二松在 4060 天左右,松干达 90 天,甚至更长一些,但一次洪水过程却主要集中在 30 天内。洪水的峰型,嫩江和松干由于受河槽调蓄影响较大,多为平缓的单峰,但松干下游佳木斯站受牡丹江和汤旺河等支流洪水影响,有时出现双峰型洪水,前峰多为支流来水,后峰多为松干上游来水;而二松因暴雨出现次数较频繁,洪峰年内可出现 23 次。 上述洪水特点,加上占松花江水资源主体的地表径流量,又多来于洪水之中,因此,要提高水资源利用就必须采取调蓄洪水的途径来实现,这说明松花江流域的防洪规划遵循“蓄泄兼筹”的方针是符合实际的。在嫩江中上游和二松修建控制性水库削减洪峰,拦蓄洪水,在中下游修建堤防、整治河道、清除行洪障碍,保证泄洪顺畅等,以达到防洪和用洪的目的。 2、防洪标准 嫩江、二松和松干干流河道和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吉林、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7 座城市的防洪规划标准,是根据有关规程规范,并考虑各河道及各城市现有防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 析选定的。嫩江库莫屯以下、二松丰满水库以下和松花江干流防洪规划标准均为 50 年一遇。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和吉林等 4 座城市为 100 年一遇;佳木斯和牡丹江 2 座城市为 50 年一遇;大庆市为 50100 年一遇(重要的防护对象为 100 年一遇,次要的为 50 年一遇) 。 3、防洪规划 (一)水库工程 水库工程是嫩江、二松和松干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二松现有以发电为主的白山水库(设为丰满错峰防洪库容 4.5 亿 m3)、丰满水库(设防洪库容 26.7 亿 m3)、规划的以供水、防洪为主的哈达山水库(设防洪库容 11.7 亿 m3);嫩江规划的以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为主的尼尔基水库(设防洪库容 24.6 亿 m3)、支流绰尔河文得根水库( 设防洪库容约 3亿 m3)等。 (二)堤防工程 嫩江、二松丰满以下和松干的现有堤防多年运行表明,堤线比较合理,只需做局部改线。根据各河段选定的防洪标准及相应的设计洪水流量,分别推求水面线按设计堤防标准断面进行整修加固,并新建局部堤段。 1.嫩江干流:嫩江的防洪标准选定为 50 年一遇,其中堤防标准为 20 年一遇,其余则由尼尔基和文得根水库来承担。嫩江堤防规划河段,上自库莫屯水文站下至三岔河口,长749km。现有农田堤防 641km,多沙基沙堤,且断面单薄,护岸护坡极少,穿堤建筑与堤身接触不良,堤防险工多,洪水时塌岸塌坡严重,需整修加固及险工处理。规划整修加固堤防 685km,改、扩建和新建穿堤建筑物 94 处和护坡 30 处长约 24km,工程土方量为3368 万 m3,抛、砌石量 18 万 m3,需投资 2.12 亿元。尼尔基、文得根水库建成前嫩江防洪标准可达 20 年一遇,水库建成后达 50 年一遇。可保护耕地 440 万亩,人口 44.3 万人。 2.松花江干流:防洪标准选定为 50 年一遇。二松和嫩江上的水库,对松干与哈尔滨市有一定的防洪作用,但由于区间面积较大,有时区间洪水造成较大威胁,为此,松干与哈市防洪还需由堤防承担。牡丹江莲花水库对松干下游的防洪作用亦很有限,故松花江干流哈尔滨以下的防洪任务也需由堤防承担。松花江干流堤防规划河段,上自三岔河口下至同江松花江口,长 939km。现有农田堤防 1249km,其中防洪效益较大的堤段防洪标准够定50 年一遇的有 739km,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的有 490km,其余 20km 因防洪效益过小而规划为民堤。这些堤防当前普遍存在断面瘦小,穿堤建筑与堤身接触不良和老化失修问题比较严重,需进行断面整修加固,穿堤建筑物改、扩建以及护岸护坡等工程建设。规划整修加固堤防 1229km,建穿堤建筑物 259 处,护坡 51 处,工程土方量 6687 万 m3,抛砌石量 49 万 m3,需投资 3.88 亿元。工程实施后,可达到 20 年和 50 年一遇标准,保护人口112 万人,保护耕地 696 万亩。 (3)河道整治与清障 1.河道整治 (1)嫩江干流河谷宽阔,河床形态复杂,多弯叉,局部河道有明显的冲淤与塌岸,威胁堤防的安全。据统计,塌岸严重的有 10 处,累计长 5650m。拟采用覆盖式平顺护岸工程,以固定河势,保护防洪堤的安全。 (2)二松下游河道演变较为剧烈,河床形态复杂,多弯叉,局部河段冲淤明显、河床摆动与塌岸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当前塌岸严重的有 30 处。根据各塌岸险工的不同情况,规划拟采用平顺护岸工程(19 处),建丁坝(7 处)与建锁坝(4 处)等不同整治工程。 (3)松干河谷宽阔,河床形态复杂,牡丹江口以下河道摆动、塌岸较重,危及堤防安全。据统计,塌岸严重的共有 47 处,牡丹江口以下占 34 处。规划拟全部采用覆盖式平顺护岸工程,以固定河势,保证大堤的安全。 2.河道清障 由于长期缺少管理,在河道行洪滩地设障日益增多,有村屯、工厂、公路、桥梁、民堤以及树木、高杆作物等,给防洪带来了威胁。据对 62 处阻水物推算,拥水增高值大于 30cm的占 40%以上,这不仅加重了沿岸地区的洪水危害,而且危及工程自身的安全渡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与河道管理条例 ,贯彻“谁设障,谁清除”原则,按照阻水影响大小,分清轻重缓急,对河道阻水障碍物的清除作了如下安排: (1)嫩江河道内有民堤、围堤、公路、桥梁、水渠等 52 处阻水物,其中齐齐哈尔市江段和富拉尔基至江桥江段占 25 处。规划要求对行洪影响较大 22 处,必须立即予以清除或采取恢复行洪能力的措施;行洪影响较小的 29 处,则严格禁止维护或限制规模,可缓期清除;对行洪影响极小的 1 处,可以维持现状。 (2)二松丰满以下河道内行洪障碍由来已久,据统计,有民堤 138 条,累计长 342km、居民6175 户,近 3.2 万人,房屋 18100 间、林木 61 片 2.4 万亩,还有堤外耕地 28 万亩,对行洪带来了很大影响。应逐步清除,其中耕地可耕种,但必须限制种植矮杆早熟作物。二松河道清障问题复杂,当地政府要加强领导,坚决贯彻有关法规,切实做好清障工作。 (3)松干河道设障,局部河段也很严重。据调查,有民堤、围堤、道路和桥梁等阻水物共 22处,其中 18 处集中哈尔滨市和肇源肇东江段。规划要求,立即清除的有 13 处,缓清并严格控制规模的 9 处。4.重要城市防洪规划1.哈尔滨哈尔滨市位于松花江干流上游,以上流域面积 39 万 km2,是黑龙江省省会,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 1637km2,1990 年有 282.7 万人口,工农业总产值约 200 亿元。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 哈尔滨自有水文记载的 87 年间,发生超过堤防警戒水位的洪水有 26 次, 1932 年特大洪水,道里、道外两区大部分被淹,街上可行船,灾害严重;1956年和 1957 年大洪水,虽经全市军民奋力抢险,仍有灾害损失。哈尔滨原有堤防 42.8km,堤线合理,但工程水毁严重,险工隐患多,断面不够,标准仅 3040 年一遇。 该市防洪规划已基本实现,即在丰满水库的一定拦洪作用下,按哈尔滨 100 年组合洪水进行堤防整修加固,改、扩建穿堤建筑物和河道清障等。现已基本达到规划的 100 年一遇标准。 2.长春市 长春市位于第二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中游,以上流域面积 2320km2,是吉林省省会,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 1116km2,1990 年 211 万人口,工农业总产值约 204 亿元。 长春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 1953 年和 1985 年洪水灾害最重,1953 年淹耕地约 12.8 万亩,受灾人口约 2.6 万人;1985 年淹耕地 8.6 万亩,受灾人口 1.8 万人。现有防洪工程措施是上游 20km 处的新立城水库(防洪库容 2.9 亿 m3)和 31.7km 堤防。堤线基本合理,但断面瘦窄,工程质量差,险工隐患多,其防洪标准除有 8km 河段因经前几年建设可达 80 年一遇外,其余大多不足 10 年一遇。 规划意见,按有新立城水库的拦洪下长春城区段 100 年一遇,效区段 50 年一遇组合洪水进行整修加固与新建堤防,共 49.1km,改、扩和新建穿堤建筑物 21 处,护岸 31.4km,工程土石方量 394 万 m3,需投资约 6200 万元。 3.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位于嫩江下游,以上流域面积 12.3 万 km2,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滨洲、平齐和齐北铁路在此交汇,公路四通八达,为黑龙江省西部物资的集散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主城区面积 132km2,全市区 1990 年有 138.3 万人口,工农业总产值近 138 亿元。据文献记载,近 200 年来发生洪水达 30 次,据调查推算,1794 年洪峰最大达17000m3/s,其次为 1886 年、1932 年和 1969 年的洪峰流量均超过 10000m3/s,洪灾损失较大,如 1969 年嫩江大堤决口数十处,滨洲铁路中断 29 天,淹没耕地 141 万亩,房屋1510 间。齐齐哈尔市现仅依靠堤防防洪,现有堤防 53.5km,堤线基本合理,沙基沙堤,且断面单薄,穿堤建筑与堤身接触不良,堤身险工多,加上河道设障严重,防洪能力仅为15 年一遇左右。 主城区的小圈堤 63.7km 按 50 年一遇洪水进行整修加固,与穿堤建筑物改、扩建和修建护坡工程的规划意见,已付诸实施,可达 50 年一遇标准,在尼尔基水库投入运行后,可提高到 100 年一遇。 4.吉林市 吉林市位于第二松花江中游丰满水电站以下 20km 处,以上流域面积 4.25 万 km2,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化工基 21 地之一。土地面积约 1200km2,1990 年有近 128 万人口,工农业总产值约 165 亿元。 本世纪吉林市发生较大洪水灾害的年份有1909、1923、1932、1934、1938、1953、1954、1957 年等,如 1909,江南一带被淹,死亡上千人;1953 年淹没城区 9km2。吉林市现有防洪工程体系由丰满水库和 12.2km 堤防组成,堤防保护范围已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且现有堤防质量较差,达不到设计标准。 规划意见,按有丰满水库吉林市 100 年组合洪水进行整修加固和新建堤防共 40.5km,进行穿堤建筑物和护坡等工程的建设。工程土石方量 304 万 m3,需投资约 7000 万元。现在,除有些护坡工程尚未完成外,其余工程已基本完成,可防约 100 年一遇标准的洪水。 7、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比水资源相对较丰,也是我国北方少水地区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水的供需矛盾将与日俱增,结合松辽两流域水资源统筹规划,做好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本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1、 水资源量(一)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是以水文测验资料为基础计算的。根据选定的 19511982 年水文系列分析,流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734.7 亿 m3,其中河川径流量 725.8 亿 m3,闭流区径流量 8.9 亿 m3。三江平原河川径流量 42 亿 m3。松花江流域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 776.7 亿m3。(二)地下水资源量扣除与地表水的重复量后,全规划区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分别为 338.3 亿 m3 和131.4 亿 m3,其中流域内分别为 310 亿 m3 和 116.8 亿 m3。(三)水资源总量 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二者的重复水量),即水资源总量。全规划区水资源总量为 942.8 亿 m3,其中流域内 880.3 亿 m3,三江平原 62.5 亿 m3。水资源量分区见表四、需水量预测 1.河道外用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和用水定额的预测,2000 年需水量为 356 亿 m3,其中流域内为 336 亿 m3;2010 年需水量为 403 亿 m3,其中流域内为 381 亿 m3。 2.河道内用水:主要是航运用水和环境用水。 (1)航运用水 航运用水重点研究了松花江干流,经与航运部门商议,以哈尔滨、三姓浅滩和佳木斯三个断面的航运流量为代表,2000 年哈尔滨为 550m3/s,航道进行整治,并在三姓浅滩下游修建依兰航运枢纽,佳木斯为 950m3/s;2010 年当航道进一步整治后则分别为 400m3/s 和 750m3/s。 (2)环境用水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题规划中,以嫩江的齐齐哈尔、二松的扶余和松干的哈尔滨为控制断面,2000 年的环境流量分别为 35 m3/s、100 m3/s 和 250m3/s。 (3)河道内用水 规划阶段按 4 月至 10 月共 7 个月通航期计算,其余月份按环境要求计算。河道内 2000 年用水量约 176 亿 m3,2010 年约 149 亿 m3。 五、可供水量预测 为满足国民经济各业发展的需水要求,除继续抓节水措施外,还要建设一批大、中型蓄水工程,并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增加可供水量。 1.地下水可供水量 根据地下水分布特点,合理开发地下水,增加供水量。在平原区根据条件安排井渠联合灌溉水田灌区和井灌旱田灌区,加速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全规划区 2000 年地下水可供水量,即计划开采量为 97 亿 m3,2010 年为 104 亿 m3。 2.地表水可供水量 在充分发挥现有供水工程作用、适当兴建支流中小型水库的同时,规划推荐重点建设尼尔基、文得根和哈达山等控制性蓄水工程,以增加地表水的可供水量,从根本上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4)水资源供需分析1.供需分析原则 地下水的开采在可供水量的范围内供需是平衡的。地表水的供应顺序,按用水保证率的高低排序,并考虑破坏年供水和回归水利用。工业、城镇生活和航运、环境供水保证率90 95%,河道外破坏年按 0.9 控制,回归水按 0.6 计;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水田 75%、旱田 50%,破坏年供水按 0.7 控制,水田回归水按 0.2 计。 2.供需分析 按水资源规划分区,对 19511982 年代表系列以月为单位,先上游后下游,按时历法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在供需平衡计算时,将辽河流域的工业和城市生活缺水,作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一个用户来考虑。计算时计入了石佛寺(兴利库容 6.7 亿 m3)、三王泡(兴利库容 2.7 亿 m3)和花道泡( 兴利库容 14 亿 m3)三个反调节水库的作用。 经计算,2000 年和 2010 年不仅本流域供需平衡,而且还有约 28 亿 m3 和 66 亿 m3 的水可供辽河流域调用。具体的供需分析成果见表四、2030 年水资源供需展望 2030 年水资源供需展望除遵守 2000 年、2010 年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原则外,还考虑了 2030年时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要求的提高,以及工农业用水定额的大幅度降低等因素。在充分利用本流域水资源的基础上,如供需不平衡,则考虑从外流域(如从黑龙江流域)调水以满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1.需水量预测河道外需水 2030 年的工业产值,拟在 2000 年指标基础上翻两番左右,全规划区为 5594亿元;2030 年的农林牧业灌溉面积、城镇人口和牲畜等指标,则在省区发展规划指标基础上进行综合调整后拟定的,其值分别为 8497 万亩、5983 万人和 8016 万头。各业的用水定额:工业万元产值用水定额平均比 2010 年降低 20%左右,农业灌溉净定额比 2010 年降低20%左右,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用水定额比 2010 年提高 1030% 。据此,推算出 2030 年全规划区河道外需水量约 598 亿 m3。 (2)河道内用水 环境用水维持在 2010 年的水平。航运用水预测的基础是松花江干流航道全部渠化,哈尔滨断面最小通航流量由 400m3/s 降至 250m3/s,同江断面最小通航流量降至 400m3/s。河道内用水约 109 亿 m3/s。 2.可供水量预测 (1)地表水 地表水可供水量是在 2010 年可供水量的基础上预测 2010 年至 2030 年可能修建的水源工程新增加的供水量。2030 年全规划区地表水可供水量为 669 亿 m3。(2)地下水 地下水可供水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开采条件的限制,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 81%,可供水量比 2010 年增加 2.8 亿 m3。2030 年规划区地下水可供水量为 106.8 亿 m33.供需展望 2030 年时,松花江规划区规划的各类水源工程可供水量为 776 亿 m3,可以满足包括可调给辽河流域的 65.7 亿 m3 在内总共为 773 亿 m3 的需水量的需要。也就是说,只要采取一切可行的节流和开源措施,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在 2030 年时供需是平衡的,不仅可满足本流域的需要,而且还可以维持 2010 年向辽河流域调水 65.7 亿 m3 的规模。八、水资源保护规划(一)自然保护区规划 松花江流域内各类风景名胜较多,属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地表水体有长白山天池、镜泊湖等。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顶峰,是第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天池处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现状水质为类,水质很好。但由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自然退化及人类不合理采伐,造成水土流失,加之对旅游管理不善,使水质有被污染的趋势。为很好地保护这三江之源,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控制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