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doc_第1页
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doc_第2页
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doc_第3页
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doc_第4页
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见义勇为模范白银成事迹材料老党员数次舍身救落水者茶店镇胡家沟村的白银生,1947 年出生,196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 70 岁的他,精神矍铄、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大家口里的 大英雄 .有关他见义勇为的故事,大家都可以一件一件地数下来。1972 年 5 月的一天,大家都正在抢收自家的麦子,忽然听见有人喊: 有人掉进水里了 ,快来救人啊!快来救人啊! 白银成闻言放下手中的麦子就朝呼叫声处跑 ,到了郭家沟小池边,只见溺水者在水中忽上忽下 ,连喊救命,他二话没说就跳进水里,几经努力终于把落水者救上岸来。获救者是本村的白某某,是不小心掉进水里的,他本人和家人很感激白银成的救命之恩,登门致谢却被拒绝。1990 年秋后 ,胡家沟村的路某某因家庭琐事与家人生气后,一时想不开,跳到了村委会门前的池塘里,因水深有四五米,无人敢下,闻声赶来的白银成又是二话不说跳下去,把水中的路某某救上来。1996 年 7 月,邻村路家庄有个小孩偷偷从家里跑到胡家沟村的郭家沟池塘边玩,后落入水中,白银成闻声跑去救人,把孩子打捞上来时,孩子却因溺水时间太久没有抢救过来。2010 年春天,张某某的母亲因家庭矛盾想不开,一头扎进村委会前面的大池塘里,家人们万分着急连忙喊救人,也抓紧时间找救人工具,63 岁的白银成再一次赶到出事地点,跳进水里把人救了上来。2012 年正月初四,同村的白某某因精神原因而上吊自杀,人们发现时乱作一团,又是白银成赶到把人解救下来。孝老爱亲模范张卫国事迹材料妈妈,请让我为您梳一辈子的头他有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母亲默默无私的奉献,爱人无怨无悔的持家,女儿懂事的成长,每当他和别人闲聊的时候 ,别人都会羡慕他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而他也会笑着对别人说: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一个深深爱我的母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张卫国初中刚毕业,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他就早早的上班了,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弟弟年幼,母亲瘦弱的身体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又要下地干农活,慢慢的也累出了一身病。看着母亲渐渐憔悴的容颜,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母亲撑起这个家。于是每天下班后,他主动帮母亲照顾父亲,喂父亲吃饭,帮父亲擦洗身子,清理大小便。天热的时候还没什么,到了寒冬腊月,一早起来就得到河边去拆洗床单被褥 ,河水冰冷刺骨,他的手被扎得生疼,可一想到父亲能有个干净舒适的被窝 ,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整整持续了十年 ,在他和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没有得过一次褥疮。这期间,张卫国有很多次机会能调到县城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不是他不想有更好的前程,而是忠孝不能两全,在照顾父亲和自己的前程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前者。因为他深深懂得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是怎样的一种遗憾。就这样父亲在全家的精心照料下走了,临别的时候他紧紧抓住卫国的手,眼睛却久久的望着母亲,充满了不舍 ,卫国明白,父亲是想要把照顾母亲的重任托付给他。父亲离开了,母亲显得更孤单了。常常是儿子一家三口在开心的笑时 ,母亲却落寞的说: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每当这时,张卫国赶紧安慰她: 妈,别难过,您不是还有我们吗?人总得向前看,您不能老活在过去呀! 为了让母亲从父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张卫国对母亲的照顾也更加细致入微。他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骑车足足得两个小时,可是为了能多陪陪母亲,不论严寒酷暑 ,他坚持每天骑车回家。因为他知道母亲需要他。母亲很爱美,但常年下地干活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 ,胳膊不疼的时候,她总是把头梳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没有一根头发露在外面,全部挽到发髻里,用发卡扎起来。可现在胳膊上的病痛让她很是气馁,刚开始几天,她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模样,头发乱蓬蓬的,心情很不好,连饭都不想吃了。看到母亲难过的样子,张卫国很心疼 ,他对母亲说: 妈,我来帮您梳头吧。 可母亲无奈的笑了: 你是个小子,你会梳头吗? 他憨笑着对母亲说: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您教教我,我肯定能帮您把头梳好。 母亲看他认真的样子,还真是手把手地教他 。真别说,这梳头看着挺容易,做起来却难,一个大男人,论力气肯定不小 ,可梳头并不是有力气就能梳好的,需要的是技巧和耐心。他一遍遍地练习 ,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把母亲揪得龇牙咧嘴,就是挽得松松的,一缕一缕的碎发还露在外面。每次做得不好,母亲总会宽容地笑笑。没关系孩子,再来。整整练习了一个月,才达到了母亲的要求。看着母亲满意的笑脸,他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从那时起 ,闲暇的时候母亲总喜欢让张卫国帮她梳头。看到母亲为了操持这个家,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他的手更轻柔了,一梳一梳,把自己对母亲浓浓的爱,全部融入了其中。他孝老爱亲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周围的八方四邻,2012 年被评为 林州市五 好家庭 ,2012 年 3 月被评为 安阳市孝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说: 今天不论怎样的荣誉都不能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做的只是全天下儿女都该做的事,只希望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能让我为她梳一辈子的头,叫一辈子的妈。 敬业奉献模范路安生事迹材料身残志坚 敬业奉献 执着从教 精心育人身残教师路安生,男,出生于 1957 年 8 月,现任茶店镇路家庄小学三年级班主任。他身残志坚,执着从教,精心育人,用双拐在讲台上辛勤耕耘,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教师责任心和良心 ,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路安生同志扎根山区教育 38 年,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执着从教,精心育人。自 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 ,他爱护学生,用 心 去教,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循循善诱,教书育人,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他关心学校,团结同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写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在平时工作中 ,认真地完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主动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主动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他热爱本职工作,从不计较得失 ,任劳任怨,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凡事都考虑到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处处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路安生老师是一个下肢瘫痪 ,靠双拐走路的人,从不因为个人的身体不好或其它事情耽误学校正常工作 。他有好多感人的事迹。首先看看他的惊人毅力,离开双拐他就是一个根本不会站起来的一个人,他家住在路家庄村的西坡上 ,他所在学校座落在村东坡的台上,1976 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天都吃力地住着双拐下坡、过河 、上坡,每天都是家里学校往返三次到校上课,整整坚持了 22 年。1997 年为了去学校方便,经他本人申请村委批准,他在学校旁边的一个破砖窑废址上盖了五间房,把家搬了过来,(.fwsir)离校近了这样可减少他走路的体力。可是好景不长,2003 年学校危房改造,选了新校址,选在了距他家二里地的侯家庵村,学校迁到新址后,靠他的两只胳膊拄着双拐往学走,来回又得下坡上坡,真是吃力,走到学校得歇四五次,往往是累的满头大汗,别的老师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记得有一年冬天夜里突降暴雪,早上起来路上都是深没膝盖的积雪,四肢健全的人行走都困难。对于路老师这样一个靠双拐行走的残疾人更是难上加难。但他心里放不下学生,还是冒着大雪,踩着积雪向学校走去,摔倒后跪在地上用双拐支撑着身体艰难的爬起来继续前行。就这样摔倒后爬起来接着走,再摔倒再爬起来,一路上不知道摔倒几次,爬起来几次 。到学校后满身是雪,头上冒热气,身上也被汗水浸透的湿漉漉的。领导见了心疼,同事和学生见了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001 年冬天,一天晚上在学校改完作业准备睡觉时,因不小心摔倒砸倒了火炉,火炉倒了又砸在脚上,开水洒在腿上 ,砸伤烫伤摧残着他那本来就残疾的身体,脚肿的像发面的馍,脚上腿上都是血淋淋的水泡,惨不忍睹,巨大的疼痛使他靠双拐都不能行走,身体上巨大的疼痛使他夜不能寐。但这样的疼痛并没有打到他,领导和其他教师都劝他在家卧床养伤,但他说班里 40 多个孩子还在等着我上课,我不能休息,我就是受再大的罪也不能耽误孩子们。于是他拖着满目疮痍的伤腿,忍着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带着对班里孩子无尽的关爱和牵挂继续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生活无法自理就让媳妇到学校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腿上的伤痕使他举步维艰,就让他闺女到学校背他进教室,在教室一坐就是半天,因为上厕所不容易,他一天几乎不敢喝水以至于嘴唇干裂起泡,放学后他闺女再回到学校把他背回办公室。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一个多月。他的这种对工作尽职尽责的态度不仅感动了全校所有的教师,在全校学生和家长中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他班里有一个学生叫路燕飞,有一次她身患重感冒,难受的趴在桌子上直不起头来。老师让她回家看病,她就是不回去,非要坚持上完课。中午回家吃了点药又要来学上课,家长不让,她坚定地说老师身上带着那么重的伤,承受那么大的痛苦还坚持给我们上课,我这一点小病又算得了什么呢?2014 年 6 月 5 号,他妻子患肺积水到卫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他只是去了医院一趟,没有在医院陪妻子治病就赶回了学校 ,他们只有电话联系,妻子老是在电话里哭,只等期末学生升级考试结束批完试卷后,他才去了医院 。2014 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吃过中午饭,上课前他在教室辅导学生,顿时感觉胃有点不舒服,回到办公室就口吐鲜血,过了一会他想没事了,又回到教室辅导学生,结果还是不行回到办公室又吐血了,这次吐的不是鲜血而是黑血块并吐血不止,他被及时送医院,经治疗检查,胃出毛病了,经医生会诊需要手术,腊月初四进行了手术,腊月二十八出院。他说开学还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家人、亲戚朋友劝他在家养病,但谁说也没用,在家休养了二十天,正月十九开学 ,(w w w . f w s i r . c o m)他还是按时走进了教室。在医院他和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离开我的学生这么长时间,我想我的学生。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领导,感动了教师,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路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熏陶着学生,让他们明白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不畏艰难 ,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潜心钻研 勇于实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他处处为学校大局着想。工作中,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他深信只要踏实肯干,定能赢得学生与家长的认可 ,同事的认可,社会的认可。他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课程改革,走在课改的前列 ,作为学校一名教师,他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因他身体状况无法出外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他便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观看光盘,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 ,他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 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新课程改革和有关 高效课堂 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多次承担学校学区的教学示范课和一些教研课题,承担过一次县级课堂教学观摩课。在 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中,学校学区还多次推荐他参加乡 高效课堂 教学评选候选人。走近路安生老师,你会发现,他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他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辛勤的耕耘 总会有收获他获得过安阳市教研室颁发的教学成绩优秀辅导奖证书 、林州市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学成绩优秀辅导奖证书 ,承担过县教研室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观摩课,先后被评为县、乡级、校级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乡 、校级优秀教师,在2007 教师节被评为林州市 优秀教师 ,2013 年被评为林州市 师德楷模 、2015 年被评为林州市 十佳园丁 好老师。他坚信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作为教师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不能预测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不能时时顺心,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 。消极地对待工作,永远不可能出色。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中国梦,为教育梦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和不做都是一天,为什么不做呢?孝老爱亲模范路先芹事迹材料孝敬老人显大爱路先芹,女,1954 年 2 月出生。从小家境贫寒,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的好品德。她孝敬婆婆的事迹 ,传遍了四邻八乡,是茶店镇东区好媳妇的学习典范。1974 年,20 岁的路先芹嫁入了张大郊村的一个贫穷的家庭。爱人王增才是为红旗渠献身的 81 人之一王玉林的儿子。王玉林在修筑红旗渠时意外离世,只留下了一男(11岁)一女(8 岁)两个孩子,路先芹的婆婆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毅然选择终身守寡 。这个刚强的女人从没向国家索取任何照顾,将一双儿女拉扯成人,儿娶女嫁后,正当她该享福的时候,1979 年 6 月她不幸摔成了腰椎截瘫。从此开始了长达 21 年的卧病在床的生活。路先芹的婆婆因病欠下巨额债款,为了还债,丈夫只好把照顾母亲养育和养育年仅 1 岁的儿子的重担交给路先芹 ,出外打工。这个柔弱女子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任 。而这一挑就是 21 年。婆婆是个刚强的人,看到给家里人带来了负担,就寻死觅活。路先芹就一遍又一遍地劝说,饭热了又凉,凉了又热,老人看拗不过媳妇就只好顺从,半年后终于放弃了寻死的念头。而路先芹往往是忙了老人忙小孩,忙了家里忙地里。常言道: 久病床前无孝子 ,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媳妇?婆婆又是一个刚强得说一不二的人?然而让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路先芹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婆婆,也从来没有跟婆婆吵过一句嘴 。婆婆下肢瘫痪,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每天早上起床,她要先把比自己重得多的婆婆扶起,靠坐在床头给婆婆梳头、洗脸,然后再去做饭。每半个小时 ,就要给婆婆翻一次身,防止长时间不动压出褥疮 。饭做好了,第一碗一定盛给婆婆,等婆婆开始吃饭了,其他家人才可以吃 。饭后,再给婆婆端水洗手,将痰缸放到婆婆手能拿到的地方,才去刷锅、洗碗、喂猪、喂鸡。服侍婆婆大小便后给婆婆翻身 ,这才匆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