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测量管理制度_第1页
项目部测量管理制度_第2页
项目部测量管理制度_第3页
项目部测量管理制度_第4页
项目部测量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部测量管理制度篇一:项目测量管理办法细则项目测量管理办法 1总 则 为了规范我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测量管理水平,促进测量技术进步,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根据XX 公司测量工作实施细则 、XX 公路项目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办法和施工现场测量工作特点制定。本办法使用于中铁 XX 公路项目项目部的测量管理工作。 2、施工测量管理职责 施工现场测量技术实行分级管理。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技术管理,并在测量技术上接受公司职能部门的指导。 总工程师 (1)制定项目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具体落实测量复核制和测量事故责任追究制; (2)组织编制本项目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测量计划和方案; (3)定期对项目施工测量工作检查通报,并将技术人员施工测量工作质量与技术考核、绩效考核挂钩; (4)督促建立本项目的测绘仪器设备台帐;指导本项目所有测绘仪器的日常保养、维修、检定、安全防范等项工作; (5)配合公司对测量事故以及测量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的调查处理。 项目工程部长 (1)落实项目部施工测量管理办法,特别是测量复核制、测 量交底制和仪器的管理等;(2)组织工程部与施工队做好控制桩位的现场交接及测量成果资料的复核工作;组织项目部复测工作;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控制桩及护桩进行复核检查; (3)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的各施工部位几何尺寸和平面位置及高程等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 (4)协助公司测量工程师或组织项目部做好本项目内重点工程的复测工作; (5)督促本项目所用测量仪器的日常保养及标定工作;测量主管岗位职责 (1)负责施工测量技术管理和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及技术交底,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测量交底制、仪器管理制度等; (2)负责施工测量的质量、安全、进度,施工测量内外业的数据审核,施工测量成果报验; (3)具体实施控制测量、特殊过程的测量、管段内的过程复测、竣工测量等工作; (4)具体负责项目部首件制的分项工程的施工放样;复核重点工程的内外业测量工作; (5)建立各类测量资料管理台帐,将现场记录、测量成果、报检资料及相关文件分类编号归档管理,电子版测量资料按类别归档到对应完整命名的文件夹进行管理;建立施工放样台帐和测量记录本发放台账; (6)负责帮助测量人员提高素质、技能,并进行考核;(7)负责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范等有关文件; (8)解决有关测量技术问题; (9)负责督促测量仪器的定期自检自校工作和送检工作。 (10)积极、参与,支持、配合项目部相关部门的工作,保证一体化体系在本部门的有效运行。 项目技术主管 (1)建立仪器使用台账,负责保护仪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确保仪器始终处于使用人或保管人的控制范围内。 (2)负责测量仪器的维护及保养工作。完成管段内重点工程的开工测量、控制测量和管段内的过程复测等工作,负责保护本项目的控制桩橛。 项目测量员、技术员 一丝不苟地做好现场各分项工程各施工部位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认真向现场施工员做出书面交底,并及时向测量监理工程师上报放样资料。 篇二:项目部测量设备管理办法项目部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严格测量设备的管理,保证测量设备完好率,深挖设备潜力,提高利用率,特编制本办法,经理部各作业队必须依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条 测量设备涵盖内容:根据公司现阶段及后续可能开展业务范畴,测量设备指各种全站仪、数字水准仪、水准仪、以及所有辅助测量设施。测量设备的管理部门指经理部测量队,仪器使用单位指经理部测量队。 第三条 测量设备统一由经理部测量队管理并建立台帐,各作业队只有使用权。为使有效的固定资产发挥其最大作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止测量仪器的统一调拔。 第四条 各作业队在接受新的测量项目时应根据经理部测量队下达的施工任务单合理配置测量设备及相关配件,并将该项目需求设备计划发经理部测量队,由经理部测量队出测量设备,双方签署设备/配件出库单 ,见附件一。交接设备时双方应对设备进行数量上的清点和性能上的测试。 第五条 各作业队项目完成后应将所有设备及配件交还经理部测队,同时填写设备/配件入库单 ,见附件二。交接设备时 第六条 如作业队本项目完成后未返回公司即进行下一个测量项目,亦应根据下一个项目的设备需求,将测量设备需求计划经理部测 量队,根据该队设备情况对设备配置进行相应的增减,富于设备及配件必需返还公司设备管理部。第七条 禁止测量设备及配件在各作业队间自行调动,各作业队测量设备的增减必须以的经理部测量队设备/配件调出单或设备/配件调入单为调配依据。 (附件三:设备/配件调出单,附件四:设备/配件调入单)。 第八条 为保证测量设备的利用率,延长其使用寿命,每台测量设备应建立台帐并放置于仪器箱内,便于每天工作前后进行亲点,防止测量使用过程中出现配件丢失情况。第九条 经理部测量队每年将对各作业队员工使用测量设备的情况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送达工程管理部. 第十条 为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减少设备折旧给公司带来的负担,应努力提高测量设备的利用率,经理部测量队应服从设备管理部的测量设备统一调配,在使用过程中爱护测量设备,经常对测量设备进行保养,延长测量设备的使用时间。 第二章 仪器的购置 第十一条 各作业队无设备购置权限,经理部测量队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及自有设备及配件数量报公司设备采购领导小组,以决定设备及配件的购置与否。 第三章 设备/配件的调配第十二条 为保证公司所有测量项目的正常开展,各作业队必须无条件的执行经理部测量队的设备调拨,不得借故拖延。 第十三条 各作业队在收到经理部测量队的设备/配件调出单后应在 1 日内将拟调出设备/配件进行清点,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以保证调出设备/配件处于完好状态,可随时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 各作业队在收到经理部测量队下达的设备/配件调入单后应立即安排人员去设备/配件所在地进行设备/配件的接收。设备/配件调出和调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备/配件调出单和设备/配件调入单进行设备/配件的交接,同时应进行现场查验,查验内容应含测量设备外观情况、开机并查看能否正常使用,签认交接记录,交接记录由各作业队自行留存,如交接测量设备有问题,应在交接记录及设备调出单和设备调入单上注明,设备/配件交接完毕后各作业队应及时将双方签认的设备调出单和设备调入单 。 第四章 测量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一、全站仪的使用规程及注意事项 第十五条 为保证施测精度及全站仪的使用寿命,全站仪必须由熟练的测工进行操作,见习和实习人员需操作时必须有熟练人员在旁指导或经过足够的培训时间。 第十六条 新购置全站仪在使用前必须经全站仪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后方可使用,学习新购全站仪的使用说明,了解新购全站仪的性能及其注意事项,充分发挥新购全站仪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不规范操作导致全站仪的损坏和精度下降。第十七条 全站仪是集光学与电子于一体的高精密仪器,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雨天原则上不得使用,如确需使用应做好防雨措施,使用完后应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受潮;高温环境下全站仪的精度较低,应错开高温时段使用,在晴天使用时应避免阳光的直射,采取遮阳措施。第十八条 全站仪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搬运、震动、碰撞、温度的波动变化、时间的影响(如长期搁置、存放)以及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仪器自身出现偏差,从而使测量精度下降。因此,在全站仪精度下降时需对全站仪进行检查与校准,全站仪检查与校准必须在天气条件较好情况下完全按照全站仪操作要求进行检查与校准,且操作人员必须为使用全站仪较为熟练的人员进行,检查与校准完成后应检查全站仪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重新进行检查与校准。 第十九条 各作业队人员在使用全站仪前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后方可进行全站仪的操作,培训可通过内部“传帮带”的形式进行,也可通过全站仪厂家对队员进行深层次的培训。 第二十条 在全站仪使用过程中,禁止随意拆、卸仪器各部件。发生故障后,要认真分析原因,如为全站仪软、硬件问题需进行维修,应上报经理部测量队,送至就近全站仪专业维修点进行维修。同时应 书面写出仪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界定上报至经理部测量队。第二十一条 在全站仪开始测量前,应将仪器箱打开约十分钟使全站仪适应外界环境,这样有利于仪器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二条 作业途中迁站,主机和棱镜应装箱,严禁将全站仪装在三角架上搬运;乘车迁站途中,仪器注意防震,主机应由专人抱在膝上乘坐汽车。 第二十三条 全站仪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全站仪,防止外来人员及器物碰撞全站仪。 第二十四条 全站仪电池是全站仪的重要组成配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站仪必须使用专用电池进行供电,在全站仪长时间不用情况下必须将电池卸出,再次使用前应对电池重新冲满后方可使用。 2、全站仪电池必须使用配套充电器进行充电,应避免在过热、过冷、潮湿环境下充电,电池充电时间应严格按照全站仪说明书中的时间进行,防止过充损坏电池。 3、在现场测量过程中,若不需测量时应关闭全站仪,以节约电池电量。 二、数字水准仪的使用规程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五条 为保证施测精度、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数字水准仪必须由熟练人员进行操作,在操作前应通过系统的培训(培训方式 篇三:测绘工程部管理制度测绘工程部规章制度 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一章 质量管理方针 优质测绘、高效创新,诚信为本,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依据法律、法规和用户的需求。信守合同、遵守承诺,为用户提供适用、可靠的测绘资料和先进、可行的设计成果。以高质量的测绘产品、服务,从而达到用户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训练有素的管理人才、测绘科技人才的测绘队伍。保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营造适宜的生产环境。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和质量方面保持行业的先进水平。 第二章 质量管理目标 质量交付测绘产品合格率达 100% 信誉保证测绘合同履约率达 100% 服务追求用户满意率达 100% 科技始终保持行业的先进水平为实现我公司的质量目标,单位全体员工应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的内容和要点。结合本单位职能和承担的工作,对单位的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制定年度质量目标。 第三章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是指测绘单位从承担测绘任务,组织准备,技术设计,生产作业直至产品交付使用全过程实施的质量管理。 它贯彻“质量第一, 注重实效” 的方针,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满足需求为目标,防检结合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促进本单位走质量效益的发展道路。一、外业生产管理 1、外业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操作各种测绘仪器、熟悉并理解作业依据的测量规范及项目的技术设计书内容。 2、对技术设计书有关条款如有不同意见,不得擅自修改,应报单位复议,作业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操作。 3、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良好运行,并按规范规定的检验项目对仪器进行检验。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应每年一次送检。 4、仪器必须有专业人员操作,任何未经培训并没有上岗证的人员均不得使用仪器,仪器操作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人员应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不当操作造成仪器损坏或测量成果不合格者,以待岗培训的方式处理。 5、注意生产安全。牢固树立生产安全的观念,生产作业中时时不忘安全。 6、测量工作结束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交外业组长复查,复查合格后,提交质检组。外业观测记录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各专业外业工作结束后,应提交规范的成果资料。 二、内业生产管理 1、由专人负责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格式,闭合差是否超限,若检查不合格,应补测或重测。2、内业作业人员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整理数据。内业计算资料均应有计算人、复核人、审核人签名。 3、内业作业中有不清楚的地方,绝不能凭主观推测处理,应询问外业人员确认,如有必要亲赴作业现场确认。4、内业操作中使用的软件应验证,作业员应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避免丢失数据或错误发生。 5、内业工作结束后,应会同外业组长编写本次工程的技术总结及测绘报告,迎接质检组的质量检查。 第四章 测绘技术管理制度 1、接受测量任务后,应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收集资料,起始点资料应由甲方以书面形式签字盖章后,才能交外业组。 2、根据甲方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以规范为依据,编写测量任务书和技术设计书,可以指定一人起草,再由测绘管理技术人员会审,编写结束后签名。 3、应定期组织测量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引进和吸收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4、应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和实践,积极响应劳动管理部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技术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5、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技术应用,针对实际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鼓励动脑筋、想办法,努力把每个环节做到规范化,以提升单位的技术水平。6、一项测绘工程结束后,都应提交完整的资料并归档,应十分重视资料整理工作,对不完整或不合格的资料应坚决重做。 7、测量成果和资料不得私自提供他人,应严守保密制度。如发现私自提供他人测量成果者,以批评教育或下岗的方式处理,情节严重者由党政部门按党纪国法处理。 第五章 测绘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每个员工都必须有自觉的质量观念。产品质量是一把尺子,质量好坏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和综合管理水平,应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2、外业组严格按规范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作业,严把质量关。外业记录应全面推行电子记录方式作业,外业观测应遵守各类工程对气象因素的要求,决不能蛮干。 3、仪器精度是测量精度的重要保证,因此测量前的仪器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全站仪必须检查其测距精度,水平角,垂直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