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_第1页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_第2页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_第3页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_第4页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篇一: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 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寒证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 36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 内静滴,每日1 次。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 4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 内静滴,每日 1 次。 3 外治疗法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 1 滴,每日滴 35 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 1 次。适用于风寒证。 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第二节咳嗽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4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增高。 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6 肺部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或见斑片状阴影。 7 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及肺癌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咽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2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汗出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例方:桑菊饮。 3 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细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例方:桑杏汤。 4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 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 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例方: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例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7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午后低热,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例方:沙参麦冬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 6g,每天服23 次。 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 10ml,每天服3 次。 2 中药针剂 鱼腥草注射液 100ml,静脉滴注,每日 2 次。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热郁肺者。 双黄连粉针剂 3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 1 次。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 篇二: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肠痈诊疗常规 病因病机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阑尾炎,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而固定的压痛。据统计该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 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10-40 周岁年龄组发病最高。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诊断要点 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婴幼儿 则较少见。 2、 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初起在脐周围 或上腹部,为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经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阑尾点附近,呈持续性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性绞痛。 3、 可伴有头晕,头痛,身倦无力,发热,恶心呕吐,纳 呆,便秘或腹泻等证。 右下腹阑尾点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 4、 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为盲肠后位阑尾炎;闭孑 L肌试 5、 验阳性及直肠指检在直肠前壁右侧有触痛,提示为盆 腔位阑尾炎或脓肿的可能。6、 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 115 万之间,中性粒细 胞比率增高。 鉴别诊断 肺热病(右下肺肺炎和右侧膈胸膜炎) 胸部体检及胸部 X 检查可鉴别 石淋(右侧输尿管结石) 以突发性绞痛,并放射到会阴部或大腿内侧,尿频、尿痛、 血尿,或尿出沙石为主证,X 线腹部平片及 B 超检查可以确诊 异位妊娠 育龄妇女,有停经史,突感腹痛,伴有会阴部重坠感,恶 心呕吐,头晕,面色无华,血红蛋白下降,阴道内诊及后穹窿穿刺可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1)热毒蕴肠症右少腹疼痛触痛明显,有反跳痛 或可扪及局限性包块,发热口渴,恶心欲呕,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行气祛瘀,通腑泄热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或阑尾清化汤加减。 大黄 10g 丹皮 10g 桃仁 10g 芒硝 10g金银花 20g 蒲公英 15g 赤芍药 10g 川楝子 10g 生甘草 10g (2)肠道瘀滞证 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呈跳痛或刺痛,或可触及包块压痛或反跳痛;发热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大便秘结;舌红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 行气宽肠 方药:阑尾化瘀汤加减 金银花 10g 蒲公英 15g 丹皮 10g 大黄(后下)8g 赤芍药 10 川楝子 10g 桃仁 10g 生甘草 10g (3)热盛酿脓证 腹痛剧烈,弥漫性压痛及反跳痛,恶寒或寒战,高热烦渴欲饮,或满腹膨胀,呕吐不能食,大便秘结或似痢而不爽,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洪大。 治法: 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方药:阑尾清解汤加减。若热毒伤阴,症见心烦口渴者,加生地、玄参、天花粉清热养阴,热毒伤阴损阳,见四肢发冷,腹痛绵绵,加热附片、干姜温阳散寒。 金银花 10g 蒲公英 15g 冬瓜仁 20g 木香 10g 丹皮10g 大黄(后下) 8g 赤芍药 10g 川楝子 10g 桃仁 10g 生甘草 10g 2、西医疗法 急性阑尾炎较重时,应进行静脉补液,并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及头孢类抗生素抗菌消炎。3、手术治疗硬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预防调摄 1、 预防肠道感染性疾病,节制饮食,避免餐后剧烈运动。 2、 卧床休息,一般平卧位,有腹膜炎者取半卧位。 3、 饮食以流质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为宜,后期饮食宜由半 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普食、且以清淡为主。 4、 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痛腹胀、体温、 二便、体征、舌苔脉象等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评论 在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中,急性阑尾炎位居首位,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有效率达到 80%左右,死亡率已下降至%以下,按中医辨证肠痈多属于阳证、热证、实证,从病机上分析由热瘀、毒互结而成,以临床过程而言,分为初期、酿脓、脓肿三型,基本治法为活血化淤、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我科对今年收住的 41 例阑尾炎,其中 4 例合并有周围脓肿采用内服、外贴中药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3 月后2 次手术治疗,对 37 例急性期阑尾炎均采用了手术,术后静滴抗生素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大大缩短了疗程,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XX 年 12 月 21 日 肠痈诊疗常规病因病机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阑尾炎,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而固定的压痛。据统计该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 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10-40 周岁年龄组发病最高。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诊断要点 7、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婴幼儿 则较少见。 8、 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初起在脐周围 或上腹部,为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经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阑尾点附近,呈持续性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性绞痛。 9、 可伴有头晕,头痛,身倦无力,发热,恶心呕吐,纳 呆,便秘或腹泻等证。 右下腹阑尾点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 10、 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为盲肠后位阑尾炎;闭孑L 肌试 篇三:常见病中西医诊疗常规目录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二节 肺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三节 高血压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 肝硬化 溃疡性结肠炎 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梗塞 脑出血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结缔组织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疾病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食管癌 胃癌 大肠癌 原发性肝癌 乳腺癌 卵巢癌 子宫体癌 妇科疾病 乳腺增生 盆腔炎 阴道炎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节。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属中医“暴咳”的范畴。 【诊断依据】 1 症状 (1)急性起病,常有受凉史。 (2)临床表现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咳嗽、咳痰、病程在 2 个月以下。 2 体征 体格检查偶可听到较局限的哮鸣,或支气管干性啰音,少有湿啰音。 3 辅助检查 (1)胸部 X 线检查 可见双肺纹理增多。 (2)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注意保暖,休息,多饮水。 (2) 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二)中医治疗 1分证论治 1 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咽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2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汗出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例方:桑菊饮。 3 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细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例方:桑杏汤。 4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 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例方: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例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7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午后低热,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例方:沙参麦冬汤。 2中成药 (1)口服中成药 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 6g,每天服23 次。 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 10ml,每天服3 次。 (2)中药针剂 鱼腥草注射液 100ml,静脉滴注,每日 2 次。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热郁肺者。 双黄连粉针剂 3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内,静脉滴注,每日 1 次。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 3针灸疗法 可选用列缺、合谷、外关、尺泽、肺俞、曲池、大椎、太白,丰隆、太渊等穴位。 (三)西医治疗 1抗感染 发热不退,痰黄,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考虑为细菌感染,可予口服或静滴抗菌素,在痰培养之前,可用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 2化痰止咳 安普索:30mg 口服,每日 3 次。 强力稀化粘素:口服,每日 3 次。 化痰片:2 粒口服,每日 3 次。 达先片:10mg 口服,每日 3 次。 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 5mg庆大霉素 4万 U,雾化吸入,每日 2 次。 第二节 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其病因以感染最常见,临床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肺炎属于中医“风温” 、 “肺热病”病证范畴。 【诊断依据】1症状:发病前常有受寒、疲劳、淋雨、病毒感染史,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急,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铁锈色痰,重症者可有呼吸困难和紫绀。 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减低,肺实变时局部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罗音。严重感染时可伴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精神症状。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80,并有核左移。痰涂片或培养可确定致病菌。 4X 线检查:肺炎球菌性肺炎早期 X 线胸片可见均匀的淡影,大叶实变为片状均匀致密阴影,多成叶、段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早期可呈大片絮状、密度不均的阴影,呈支气管播散,在短期内病灶迅速扩大,呈蜂窝状改变伴空洞,常伴脓胸或气胸。肺炎杆菌性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样实变,以上叶多见,水平叶间隙下坠,有不规则透亮坏死区。 【治疗】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吸氧。 (二)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1 风热犯肺 证候发热,恶风,乏力,头晕,干咳,或咳痰粘稠,胸闷,气短,口干,唇红而干,尿黄。舌边尖红,苔薄或薄黄。脉数或浮数。 治法宣肺疏表,清热化痰。 例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冬桑叶、桑白皮,杭菊花、连翘、黄芩、枳壳、桔梗、生甘草、杏仁、象贝母、鲜芦根、枇杷叶。 2 表寒肺热 证候鼻塞声重,流清涕,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头项痛,全身酸楚,喉痒,咳嗽,咯痰稀白,胸闷不畅。舌质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缓或浮紧。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例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 3 肺热炽盛 证候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例方 清金化痰汤。 常用药 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竺黄、白茅根等。 4 温燥伤肺 证候咳嗽少痰或无痰,或略有粘痰难咯出,或痰中带血,喉痒、咽干咽痛,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初起可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 例方桑杏汤加减。常用药冬桑叶、桑白皮、杏仁、鲜沙参,生山栀、淡豆豉、前胡、象贝母、枳壳、桔梗、生甘草、生梨皮、鲜芦根。 2中成药 (1)口服中成药 银翘解毒片:4 片,每日 3 次,适用于肺炎初期邪在肺卫者。 羚羊清肺片:2 片,每日 3 次,适用于咳嗽、痰黄、发热者。 人工牛黄粉:1g,每日 3 次,适用于痰热壅肺,咳痰不爽便秘者。 蛇胆川贝液:1 支,每日 3 次,适用于肺热咳嗽咳痰者。 (2)静脉制剂中成药 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 2040ml,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静滴,每日 1 次。 清开灵注射液(来自: 小 龙 文档网: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