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一些重点_第1页
生理学一些重点_第2页
生理学一些重点_第3页
生理学一些重点_第4页
生理学一些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状态还是在活动过程中均表现有电的变化,这种电的变化是伴随着细胞生命活动出现的,称之为生物电。二、静息电位 (resting potential RP)1.概 念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2.记录和数值: -10 -100mV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有关(二)静息电位的产生 机制 :电化学驱动力 =浓度差 +电位差l 静息膜电位值接近 K+的平衡电位。 膜两侧存在 K+的浓度差膜对 K+有通透性 浓度差的驱动, K+ 外流膜对有机负离子不通透 膜外正电位阻止 K+ 的进一步移动浓度差的扩散力与膜外正电场的排斥力相等时, K+的净移动为零K+达平衡弥散,此时的跨膜电位即静息电位-700-554.与 RP相关的概念:极化极化 :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去极化去极化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过程。过程。超极化超极化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加的方向变化的膜内负值增加的方向变化的过程。过程。复极化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 Q: RP的形成机制:RP: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1形成基本条件 细胞内外 K+分布不均 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钠 -钾泵活动的生电作用 2形成机制 离子驱散的动力 :膜两侧浓度差 离子扩散的阻力 :膜两侧电位差 当驱动力 =阻力 : RP5、影响 RP因素 : 膜内、外的 K+: K+o与 K+ i的差值决定 EK, K+o EK 膜对 K+、 Na+的相对通透性 : Na+-K+泵的活动水平三、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一)、细胞的 AP1.概 念 :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的电位变化 ,称为动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2.AP实验现象:负电位 正电位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3、动作电位的波形( 1) 静息相 -70mv( 2) 去极相(上升支): -70+50mv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的数值。( 3) 复极相(下降支): +50 -70 mv超射锋电位 :构成动作电位波形主要的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电位变化。后电位 :锋电位在其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之前所经历的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超射负后电位正后电位4.单一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 “ 全或无 ” 的现象:即同一细胞上的 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 可传播性。 非衰减式传导5.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2) 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离子浓度差电位差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上升支下降支后电位膜对 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膜去极化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钠迅速内流,超射达 Na+平衡电位K+外流、复极化至静息电位水平快 Na+通道失活、 K+通透性增加Na+ - K+泵活动、恢复离子分布阈刺激阈电位:使快钠通道大量激活,形成膜的去极化和 Na通道开放之间的再生性循环的临界跨膜电位水平。超射刺激后 ,膜对 Na+通透膜内外 Na+势能贮备Na+经通道易化扩散扩散的 Na+抵消膜内负电位 ,形成正电位正电位增加到足以对抗由浓度差所致的 Na+内流去极化 上升支:膜电位达平衡Na+平衡电位(+50 +70mV)阈(上)刺激阈电位Na+内流复极化 下降支: 膜对 Na+的通透性突然减小, 对 K+的通透性逐渐增大, K+外流Na+泵活动刺激 强 度 刺激的持 续时间 刺激 强 度 对时间 的 变 化率 刺激:种类: 化学、机械、温度、光、声和 电 等。兴奋 : 静息 活 动兴奋 性: 产 生 AP的能力 刺激 引起 组织兴奋 的条件 刺激与兴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阈强度 或 阈值 。 阈值可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 阈值阈值 1/兴奋性兴奋性阈刺激 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 引起细胞兴奋的关键: 阈电位水平 (三 )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 : 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相对不应期 : 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期间。超常期 : 小于原先的刺激强度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低常期 : 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组织兴奋后兴奋性变化的对应关系分 期 兴奋性 与 AP对应关系 机 制绝对不应期 降至零 锋电位 钠通道失活相对不应期 渐恢复 负后电位前期 钠通道部分恢复超常期 正常 负后电位后期 钠通道大部恢复低常期 正常 正后电位 膜内电位呈超极化 六、局部反应概念 : 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 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电位。特点: 不具有 “全或无 ”现象。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衰减性电紧张方式扩布。其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 。 五、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一)传导机制: 局部电流(二)传导方式 :无髓鞘 N纤维的兴奋传导有髓鞘 N纤维的兴奋传导肌膜 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 Ca2+进入肌浆C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