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小脑、间脑2_第1页
第十三讲--小脑、间脑2_第2页
第十三讲--小脑、间脑2_第3页
第十三讲--小脑、间脑2_第4页
第十三讲--小脑、间脑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 -小脑、间 脑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程程 炜炜l 一内容:间脑、小脑l 二要求l 1掌握间脑的位置和分布l 2掌握第三脑室的位置交通情况l 3掌握丘脑的位置和分布概念l 4了解丘脑下部的组成l 5了解丘脑外侧核的分部及各部纤维联系的概要情况l 6了解丘脑前核丘脑内侧核的纱和机能概念l 7了解丘脑下部结构的机能意义l 8了解丘脑后部丘脑上部的给成结构l 9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小脑扁桃体所在部位及临床意义l 10了解小脑的分叶小脑三对脚小脑中央核的一般联系l 11了解小脑的功能目录l 一、小脑l 、小脑的位置和 外形l 、小脑的分叶l 、小脑的内部结构l 、小脑的功能l (五 ) 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二、间脑、间脑的位置及分部、背侧丘脑1、外形2、内部结构(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上丘脑、后丘脑、底丘脑、下丘脑1 、边界 2、 细胞特点 3、 纤维联系 4 、功能、第三脑室提问?一、小脑(一)、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cerebellum1、位置 :位于颅后窝,在延髓和脑桥的后方2、外形 :l 上面平坦,盖以小脑幕l 下面中间凹陷,包围脑干,称小脑谷l 中部狭窄,卷曲呈环状称小脑蚓 vermisl 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l 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 (近枕骨大孔处) 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l 小脑半球上面前 1/3与后 2/3交界处的深沟为原裂3、 连接 :借 小脑下脚、小脑中脚和小脑上脚 与脑干相连小脑位置小脑蚓原裂小脑 (上面 )小脑 (下面 )小结绒球蚓 垂蚓 锥体水平裂小脑扁桃体小脑的外形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 -小脑脚小脑借三对脚与延髓、脑桥和中脑相连。小脑上脚(结合臂 )小脑中脚(脑桥臂 )小脑下脚(绳状体 )小脑上脚 含有来自齿状核、栓状核、球核的全部传出纤维以及一小束来自顶核的纤维。小脑中脚 由发自脑桥核的纤维组成。 小脑下脚 含有来自脊髓和延髓的纤维,包括脊髓小脑束、三叉小脑束、楔小脑束、网状小脑束和橄榄小脑束。小脑上脚(结合臂 )小脑中脚(脑桥臂 )小脑下脚(绳状体 )、 小脑的分叶l 1、按形态结构和进化: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 lobe(原小脑或古小脑 ):包括绒球和小结两部分。小脑前叶 anterior lobe(旧小脑 ):蚓垂和蚓垂体小脑后叶 posterior lobe(新小脑 )l 2、 按机能 :前庭小脑 (原小脑或古小脑 archicerebellum)脊髓小脑 (旧小脑 paleocerebellum)大脑小脑 (新小脑 neocerebellum)小脑分叶和机能分区前叶后叶前叶绒球小结叶后叶小脑 (上面 )小脑 (下面 )原裂脊髓小脑(旧小脑 )大脑小脑(新小脑 )前庭小脑(原小脑 )引 部半部中间部半球外侧部绒球小结前叶后叶绒 球小结叶前庭小脑 接受前庭神经与前庭核来的纤维,最初是水栖动物平衡器调节躯体运动的整合中枢,在高等动物仍然保留了下来。调节前庭刺激引起的肌紧张变化以维持身体平衡。脊髓小脑 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的纤维,此束传导深部的感觉,与肌张力的调节密切相关。大脑小脑 在进化中出现最晚,随大脑皮质的发展而发展。接受大脑皮质通过脑桥核中继的信息,主要参与对大脑皮质起动的精巧的随意运动的调节,是锥体外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小脑的内部结构l 皮质 :位于小脑表面附: 小脑皮质的细胞构筑特点l 髓质 (髓体 ):白质的深面l 小脑核 :顶核、中间核 (拴状核、球状核 )齿状核皮质灰质分子层梨状细胞层颗粒层白质小脑皮质的细胞构筑特点齿状核栓状核顶核球状核顶核 接受旧小脑的纤维,它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下脚止于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球状核和栓状核 此二核接受新、旧小脑皮质的纤维,发出纤维和齿状核发出的纤维一起组成小脑上脚。 齿状核 接受小脑半球皮质的纤维,并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上脚的主要部分。(四)、小脑的功能l 1、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或古小脑 ) :调整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l 2、脊髓小脑 小脑前叶 (旧小脑 ) :控制肌肉的张力和协调。l 3、大脑小脑 小脑后叶 (新小脑 ):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五 )小脑的纤维联系 (自学 )(六)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 共济失调(新小脑病变) 眼球震颤 意向性震颤二、间 脑 diencephalon: 、间脑的位置及分部l 间脑 位于两侧的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脑干和端脑)。l 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球掩盖,腹侧部的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露于脑底l 可分为丘脑 (背侧丘脑 )、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五部分。间脑的内腔称第三脑室。、背侧丘脑l 1、外形:由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粘合 (中间块 )连接而成,其前端的突出部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称丘脑枕。 l 2、 内部结构 :丘脑被 “Y”形纤维板 内髓板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 3部分。其中外侧核又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 (又称腹外侧核 )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此外,在内髓板内有板内核,在第三脑室室周灰质内有正中核,在背侧丘脑外面有丘脑网状核。丘脑核团按功能分类254311.外髓板2.内髓板3.前核群4.内侧核群5.外侧核群丘脑核团按功能分类l 1)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包括正中核和板内核等。l 2)联络性核团:包括内侧核、外侧核的背层及前核。l 3)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外侧核腹层的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其中,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腹中间核和腹后核接受运动纤维、上丘脑epithalamus包括松果体、缰三角和丘脑髓纹。、后丘脑包括内侧、外侧膝状体。l 内侧膝状体接受下丘来的听觉纤维l 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 (大箭头 )、底丘脑subthalamus底丘 脑 (又称腹 侧 丘 脑 )位于 间脑 和中 脑 被盖的 过 渡地区,内含丘 脑 底核。、下丘脑 1 、边界位于丘脑腹侧,构成第三脑室侧壁的下部和底壁。上界:室间孔延至中脑水管的下丘脑沟。前界:终板和 视交叉 。下界: 灰结节 、 漏斗和乳头体 。漏斗的中央称正中隆起,漏斗的下端连垂体。从脑底面有由前到后可见、视交叉、视束、灰结节、和一对乳头体。2、 细胞特点1)核团边界多不明显,细胞大小不一;2)多数核团有神经内分泌功能,主要的核团有: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