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_第1页
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_第2页
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_第3页
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_第4页
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篇一:版权穷竭制度研究版权穷竭制度研究 一、版权穷竭制度概述 (一)版权穷竭制度的历史演进 版权穷竭并不是随着著作权法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在著作权法发展、完善乃至社会价值观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为了平衡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而创建的一项重要制度。依照吴汉东教授的观点,在历史上,对版权穷竭规定的渊源,可追溯至 1709 年安娜法案 ,之所以如此定论,是因为自安娜法案开始,著作权就由最初的“印刷翻印权”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 ,维护了使用者的利益,同时又促进了公众的知识进步。 安娜女王法作为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著作权法,它的独特个性之一即在于该部法从三个方面对文学艺术的公共领域进行了规定:1、规定创作是作品取得著作权的必备条件;2、规定著作权保护期限;3、著作权所有人在印刷、出版和出售方而享有有限的权利(即 著作权所有人对作品的再次出售时的著作权穷竭) 。诚然,当时英国存在把著作权与作品载 体混为一谈,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版权穷竭,但是,这些规定对版权穷竭制度的萌芽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启蒙意义,故而,在此,将版权穷竭制度的起源追溯到安娜法案也并无不妥。 现代意义上的版权穷竭制度是为了保障商品的自由流通而对版权人权利设置做出的一种限制。它最早是以联邦德国跟美国的判例形式出现,然后经过了长期演变的过程才在成文法中加以确定的。 大陆法系的版权穷竭制度最早源于 20 世纪初的联邦德国最高法院的相关案件判决。理论上,是由德国法学家Josef Kohler 首次提出“权利用尽”即“散布权用尽说”的。依该说,当著作权人或出版权人将著作物让与,则受让人获得合法散布该著作物的权利。其后,德国帝国最高法院则于 1906 年的 Guajokol Karbonat 案判决中将此学说确立下来,最高法院认为当由权利人行使权利而使商品交易流通时,该商品的散布权随之消减,如果权利人在享有独占权的条件下将其产品投放市场,那么该权利人就己经从其专有权中获利,从而将其权利用尽。德国版权穷竭制度于 1965 年修订著作权法时,被纳入该法第 17 条第 2项之中,予以成文化。该条规定:“当权利人同意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在在欧盟或欧洲经济区的另一成员国内以出售的方式予以发行时,本法则允许对该原作或复制件的进一步发行,出租行为不在 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蔡明诚.论智慧财产权之用尽原则J.载于财大法律评论,第 41 期,第 277 页. 此列。 ”从中可以看出,一旦版权作品经过许可进入流通领域,那权利人即丧失了专有发行权,作品的后续销售将会不受阻扰。英美法系的版权穷竭相关学说源于 1908 年美国的Bobb Merrill 案例,当时称之为“首次出售原则” 。该案中,原告 Bobb Merrill 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禁止被告 Snellenburg 以低于设定的价格,再次出售其买得原告拥有著作权的书籍。最高法院最后认为价格限定是双方契约问题,而非著作权法控制的,即使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的著作物,它的复制物出售后,权利人仅仅只有限制他人复制作品的权利,买受人有权自由处分该特定的著作物,因而,驳回了原告申请暂时禁止令的请求。其后,原告又依照相同诉由控告 Straus,在该案中,出版商 Bobb Merrill 在其书籍上插入如下告示:零售价低于一美元将构成侵犯著作权。而被告未考虑该告示以低于一美元的价格销售原告出版的书籍。联邦最高法院在此案中维持了最高法院的判决,其见解是著作权法所保障的“主要目的”是禁止他人复制、出售的权利,并不能授权著作权人限制合法取得著作物的购买人再出售的价格。著作权人的专有出售权只适用于第一次销售时。联邦法院的这种独特见解,使得“首次销售原则”初具规模。随后,美国国会将最高法院对该案的判决进行了编撰,并在之后的案例中经常引用,从而在司法实践中逐步确立和承认了“首次出售原则”这一制度。在美国版权法史中,对于“首次出售原则”的相关规定,有分别体现在 1909 年著作权法的第 27 条和1976 年版权法的第 106 条 (3)款、第 109 条(a)款的规定中。 (二)版权穷竭的内涵、特征及性质 1、版权穷竭的内涵 版权领域的权利穷竭,情况较之专利权与商标权领域要复杂的多,这不仅是因为各国版权法对此项制度的规定差异性很大,且由于版权穷竭制度与作品载体的形式、复制技术以及复制成本密切相关。在作品的有形载体时代,著作权商品的发行、销售和复制等行为是可以人为操控的,故版权穷竭制度可适用于这些有形载体作品;而到了“数字时代” ,数字作品的载体是无形的电子脉冲,在这种情况下,对作品信息的控制就无法通过对载体的控制来实现。这就使发行权和版权穷竭制度均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数字时代,版权穷竭无从谈起,我们在此谈论的版权穷竭自然也不包括“数字时代”的“数字作品” 。 理论界对版权穷竭的概念,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见解即最狭义、狭义、广义的观点: 支持最狭义的版权穷竭论学者们认为版权穷竭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发行权中的销售权,出 贺德芬.录音带之法律问题.载于著作权法论文集,第 264 页. Follow-up to the Green Paper on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A.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C.COM(96)568 adopted, 租、出口、出借等发行方式均排除在版权穷竭的范围之外,一般称之为“首次销售原则” (The First-Sale Doctrine) 。美国学者 Patterson 和我国的郑成思、吴汉东等教授都赞同这种观点。Patterson 认为,著作权是控制著作权作品首次销售的权利,而未包括作品的二次销售的权利,换言之,法律允许著作权人控制对著作权的使用,但这种控制并未延及对作品本身的使用。郑成思教授认为:“与专利法中权利穷竭的原则相似,所谓版权人发行权一次用尽,仅指的是经其同意被售出的那一部分特定的原件或复制品。另外,权利穷竭原则的适用也有地域性。版权人许可将该 1/3 书籍在中国销售,并不导致他丧失禁止将该书向乙国出口的权利。就是说:其权利在甲国虽已穷竭,但在乙国仍处于未行使的状态,尚未穷竭” 。换言之,出口权是版权穷竭的例外。吴汉东教授也持相似的观点,并把出租权排除在版权穷竭之外。韦 之先生在其著作中则把权利穷竭称为“权利耗尽” ,并认为, “出租权并不受权利耗尽原则制约” 。即“作品经著作权人同意出售之后,著作权人仍对这些复制件享有出租权。购买者若将这些复制件用于出租,则会构成侵权。同样,追续权、公共借阅权也不受权利耗尽原则的限制。 ” 最狭义的版权穷竭论将版权穷竭的范围缩小在销售权方面,出口、出借、出租等权利都不会随着作品所有权的转移而穷竭的论断也是经不起考验的。其一,版权穷竭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本身就有适用的空间效力范围限制,超出法律预先设定的范围,其法律效力就不复存在。权利在一国穷竭,并不代表它在国际上就穷竭,故而出口权不在版权穷竭的限制之列;其二,出借与出租权在著作权法产生初期,并不与版权穷竭冲突,只是随着科技的更新,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作品的大量出现,这类作品的出租与出借又大有取代出售的态势,从而威胁了著作权人的财产利益,原有的著作权立法因此收到了巨大的挑战,此时,如若不改变初期出租与出借适用版权穷竭的立法态度,势必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落后于现实生活的需要。 狭义的版权穷竭论者也同样认为销售权穷竭,出口权不穷竭。但对于出租权和出借权是否穷竭,则依照作品的形态分两种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是一般作品,其原件或复制件只要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售出或经其许可售出之后便失去了支配权,因而出租权和出借权同销售权一样,均告穷竭;如果是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那么作品原件和复制件的出租权和出借权始终归著作权人专有,这些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并不适用于版权穷竭制 版权穷竭在美国被称为“首次销售原则” ,体现在美国版权法的 109 条(a)中 LRay Patterson, Stanlay WLindberg:“The Nature of Copyright :A Law of UsersRigh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e Press,1991,P187.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 ,法律出版社,1997 年版,第 432 页 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27230 页。 韦之:著作权法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 1 版,第 6667 页 度,而是作为版权穷竭制度的例外存在。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指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的复制件可以被轻而易举地以低于原件的成本制作,却几乎没有质量上的降低” 。因此,出租或出借的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存在着潜在的被擅自复制的可能。 “一旦这些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适用版权穷竭制度,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将受到极大减损。而在法律上将这些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归著作权人专有,通过许可费的收取,提高了侵权成本,就可以达到维护版权人利益的目的” 。阿瑟R 米勒和迈克尔H戴维斯认为, “首 次销售原则保证版权所有者在其放弃所有权之前,有权禁止任何人发行其作品。另一方面,一旦开始销售,首次销售原则即允许新的所有者将其占为己有。因此,虽然一位版权所有者在把所有权转让给买主时可附加某些条件,但该买主将作品销售给其他人时并不构成侵权,即使版权所有者要求买者承诺不进行再次销售。版权法和发行权只能保证版权所有者有权控制所有权的第一次转移。首次销售原则的一项法定例外是针对录音业的规定,即禁止录音制品的商业出租、出借或者属于出租、出借性质的其他任何行为” 。本文赞同此种观点,即版权穷竭是指销售权穷竭,出租与出借权是否穷竭要看作品的形态,无论何种作品的出口权,一律不适用版权穷竭制度。 广义的版权穷竭论者认为,版权穷竭不仅适用于发行权穷竭,还包括“精神权利部分穷竭” 。所谓“精神权利部分穷竭”是指版权人在转让经济权利的同时有条件地许可权利受让人行使其部分精神权利。在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实质上就是著作权人的人格权,而著作人格权具有不可转让性、不可继承性和不可放弃性,与著作权利主体密不可分,作品一经完成,无论之后作品原件或复制件辗转至何人之手,作品的四种人格权仍归著作权人所有。要是承认精神权利穷竭,就否认了人格权的专有性,违背了民法与著作权法的根本精神,与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精神权利部分穷竭的观点在理论上根本不能成立。 2、版权穷竭的特征 从版权穷竭的历史演进和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版权穷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版权穷竭的前提是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由权利人或经其同意之人以转移所有权的方式投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如果没有具备这一前提条件而将著作作品投放市场,著作权人依据物权的追及效力就可追及物之所在,而其相关著作权也不会穷竭。 U?S? White Paper,P91. 杨志军: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研究 ,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第 3 期) ,厦门大学出版社,XX 年版 【美】阿瑟R 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知识产权法概要 ,周林、孙建红、张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15 页。 胡知武:贯彻“精神权利部分穷竭”原则版权转让的关键 , 知识产权 ,1998 年第 5 期。 (2)穷竭权项的特定性版权穷竭并不是指著作权人在首次销售其著作作品之后就丧失了整个著作权,而是仅仅指著作作品的某一权项在作品首次销售后被限制,被穷竭了。版权穷竭是指特定权项的穷竭,而不是所有权的穷竭。首先,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不会穷竭,穷竭的只是财产权;其次,穷竭的不是著作权本身,而是部分权项,即著作权中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与商品流通和购买者的使用有关的特定权利。引用郑成思教授的话来说, “专有权的穷竭”仅仅指的是权利人在如何销售自己作品这一点上,丧失了专有权。 (3)穷竭对象的特定性 穷竭对象的特定性指的是权利的穷竭不适用于同一类的所有产品或同一系列的所有产品,它不会导致著作权本身效力的中止,而仅仅是针对每一件合法投入市场的具体产品而言的,著作权人对其尚未投入市场或被非法投入市场的产品依然具有排他的绝对权,任何人未经允许仍旧不得复制著作产品。 (4)穷竭范围的特定性 版权穷竭的地域性表现在,通常情况下,著作权人在一国投放其著作作品并不会必然导致作品在其他国家的权利穷竭,著作权人依然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进口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大多数国家对于版权穷竭的适用领域都有一定的限制规定,有规定为国内穷竭的,有规定为区域穷竭的,不论规定的适用范围大小为何,版权也都是在所规定的区域范围内才存在穷竭的可能。当然,另一方面,在商品流通和国际合作的加强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地域性的特性也正在被逐渐减弱。 3、版权穷竭的性质 对于版权穷竭制度性质的相关理论探讨,目前主要有四种学说:默示许可说、所有权转移说、法律规定说以及权利限制说。 (1)默示许可说 此种学说的代表国家是英国与美国,根据“默示许可”理论,认为知识产权主体在首次转移商品时如果未对该特定商品的进一步流通进行明示的限制,则应视为“默示许可”了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该理论之所以能得以建立,其价值基础在于公平理念和当事人的合理期待,他们认为,在没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当权利人将产品卖给顾客,顾客也自认支付了足够价款之后,再次要求顾客在使用、再出售时仍然支付价款,是有违公平原则的。在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 (第 3 版) ,法律出版社 XX 年版,第 347 页。 马强: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研究 , 知识产权XX 年第 5 期。 篇二:版权穷竭制度研究(钟瑞栋)版权穷竭制度研究 钟瑞栋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 (上) 上传时间:XX-6-4 目 次 引 言 一、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版权穷竭问题的提起 (二)版权穷竭制度的涵义辨析 (三)版权穷竭制度的效力 (四)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权利穷竭版权穷竭与专利权穷竭、商标权穷竭之比较 二、版权穷竭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作品载体的演变与版权穷竭制度 (二)传播技术的演变与版权穷竭制度 (三)小结 三、版权穷竭制度的法哲学分析 (一)版权穷竭制度的权利哲学分析 (二)版权穷竭制度的价值哲学分析 四、我国版权穷竭制度的完善 (一)比较法上的考察版权穷竭制度的立法例及对我国著作权立法的启示 (二)我国版权穷竭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结 语 引言 现代著作权法的理念是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重保护,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是著作权立法的基本宗旨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著作权法以权利专有的形式确认了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同时为了使公众能接触和利用作品而以著作权限制制度对这种专有权予以合理约束,从而实现了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大致平衡。然而,这种平衡从一开始便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由于著作权权能的先天不足占有权能阙如,使用权能发达,加上使用方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日新月异,导致作者在控制作品的使用权,实现作者权益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和技术上的障碍越来越大。尤其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冲击破坏了旧有的利益平衡机制,出现了作者利益缩小、公众利益扩张的不平衡局面,因此各国对著作权法纷纷进行修改,对旧有的著作权限制制度予以反限制,以重塑作品创作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1这就是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制度。一部著作权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制度的演变史。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版权穷竭制度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在著作权领域,无传播即无权利。而发行又是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大多数作品而言,控制了发行 权,也就控制了作品的传播权,从而也就控制着整个著作财产权。作品是作者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作品利益应为作者和社会公众共享。合理地分配和协调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著作权法的永恒使命。版权穷竭制度的设立为著作权法完成这一使命提供了有效途径。制度虽小,却凝聚着人类智慧与理性的精华,闪烁着公平正义的光辉。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足够重视。大部分论著对这一问题仅仅是有所涉及,而未能系统、全面、深入地展开讨论。许多著作对这一制度甚至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著作权法学界的一大遗憾。本文作者试图在这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以推动我国版权穷竭制度的建设和对版权穷竭制度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揭示这一制度。第一部分主要阐明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涵义、效力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等)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版权穷竭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权利哲学和价值哲学两个角度探索版权穷竭制度所赖以存在的法哲学基础;第四部分在比较各国关于版权穷竭制度的立法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构想。一、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版权穷竭问题的提起 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我国著作权法第 10 条规定十七项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和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该条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何者属于人身权,何者属于财产权,但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人身权(精神权利) ,其他权利属于财产权(经济权利) 。但无论是著作人身权还是著作财产权,都必须依托作品的广泛传播,才能充分实现。 1.传播与权利 著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时起便自动产生。然而, “无传播即无权利”2,如果作品完成之后,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只将作品死死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不将其向其他人或社会公众传播,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权利将难以充分实现。因为即使是“耻于言利,重在立言”的古代士人,其著书立说的目的“托书立言,发表真知灼见”也必须通过将其作品“公诸于世”的办法,方能实现。旨在实现“精神”与“物质”双丰收的近现代创作者们,更无法脱离传播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尽管为写作而写作,把写作仅仅当成一种乐趣或习惯的作者也不乏其人3。但绝大多数作者之所以愿意付出艰辛的劳动,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一部作品,目的都是为了公之于众,并且广为传播,以实现其人格和财产的双重提升。可见,传播在实现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权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播权也因此成为著作财产权中最具实质意义的一项权利。 2.发行与传播 著作财产权包含三类基本权利:(1)复制权,即以一定方式将作品再现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2)演绎权,即以原有作品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权利,包括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 (3)传播权,即将作品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行、播放、表演或展览的权利, 包括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在这三类权利中,复制权与演绎权都以传播权为依托,离开传播权,复制和演绎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显得毫无意义,而且还浪费在复制和演绎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在传播权的四项权利中,发行权又处于首当其冲的重要位置。因为播放、表演和展览一般仅限于特定作品的传播,而发行则几乎是一切作品的重要传播手段。一件作品,无论被制作成多少件复制品,或演绎成多少种派生作品,最终都必须通过发行出售、出租、出借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散发,作品中所蕴涵的经济价值才能最终实现。3.发行权的限制版权穷竭问题的提起 发行权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出售、出租、出借、出口等方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包括决定作品是否发行,以何种方式在何时以及多大范围内发行的权利。4发行权实质上是对作品原件和复制件的控制权。作品的原件和复制件是作品和作品的有形载体的统一体,著作权人的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均蕴涵其中。因此,对作品原件和复制件的控制就成为著作权人行使其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的关键。各国著作权法为了充分保护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鼓励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一般都以专有权利的形式将发行权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许可,任何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擅自将作品的原件及复制件向公众散发,否则,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任何作品都是以前人已有的创作成果为基础创作出来的。一件作品的完成,既是创作者辛勤劳动的个人成果,同时也是包括前人在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共同的智慧结晶。作品利益应为作者和社会公众共享。著作权法在强调对作者利益充分保护的同时,也必须充分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并力求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发行权是专有权,即垄断权,其所垄断的是作为商品的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在市场上流通的权利。如果法律将这种垄断权毫无限制地赋予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在市场上流通的成本将大大增加,社会公众要想通过作品原件和复制件获取作品信息将困难重重。因此,法律必须对发行权加以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学者们称之为版权穷竭或发行权穷竭。5 (二)版权穷竭制度的涵义辨析 关于版权穷竭的涵义界定,目前有广义、狭义、最狭义三种不同的观点: 最狭义的版权穷竭论者将版权穷竭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发行权中的销售权,而将出租、出口、出借等发行方式排除在版权穷竭的范围之外,一般称之为“首次销售原则”(The First-Sale Doctrine) 。美国和我国的一些学者持这种观点。美国学者 Patterson 认为,著作权是控制著作权作品首次销售的权利,而未包括作品的二次销售的权利,换言之,法律允许著作权人控制对著作权的使用,但这种控制并未延及对作品本身的使用。6我国著名的版权法学者郑成思教授认为:“与专利法中权利穷竭的原则相似,所谓版权人发行权一次用尽(即发行权穷竭笔者注) ,仅仅指的是经其同意被售出的那一部分特定的原件或复制品。?另外, 权利穷竭原则的适用也有地域性。版权人许可将该 1/3 书籍在中国销售,并不导致他丧失禁止将该书向乙国出口的权利。就是说:其权利在甲国虽已穷竭,但在乙国仍处于未行使的状态,尚未穷竭” 。7质言之,出口权不在版权穷竭之列。吴汉东教授也持相似的观点,并把出租权排除在版权穷竭之外。8韦之先生则把权利穷竭称为“权利耗尽” ,并认 为, “出租权并不受权利耗尽原则制约” 。换而言之,作品经著作权人同意出售之后,著作权人仍对这些复制件享有出租权。购买者若将这些复制件用于出租,则会构成侵权。同样,追续权、公共借阅权也不受权利耗尽原则的限制。 ”9狭义的版权穷竭论者在销售权与出口权是否穷竭的问题上与最狭义的版权穷竭论者的观点相同。但对于出租权和出借权则分两种情况,分别对待。对于一般作品(主要是书籍) ,其原件或复制件只要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售出或经其许可售出之后便失去了对其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支配权,因而出租权和出借权同销售权一样,均告穷竭;但如果作品是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则作品原件和复制件的出租权和出借权始终归著作权人专有。换言之,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并不适用于版权穷竭制度,或者说是版权穷竭制度的例外。其理由是:“这些作品(指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的复制件可以被轻而易举地以低于原件的成本制作,却几乎没有质量上的降低” 。10当使用人有以低成本得到作品的机会时,他通常不愿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出租或出借的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存在着潜在的被擅自复制的可能。如果这些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适用版权穷竭制度,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将受到极大减损。而在法律上将这些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归著作权人专有,通过许可费的收取,提高了侵权成本,就可以达到维护版权人利益的目的。11阿瑟R 米勒和迈克尔H戴维斯认为, “首次销售原则保证版权所有者在其放弃所有权之前,有权禁止任何人发行其作品。另一方面,一旦开始销售,首次销售原则即允许新的所有者将其占为己有。因此,虽然一位版权所有者在把所有权转让给买主时可附加某些条件,但该买主将作品销售给其他人时并不构成侵权,即使版权所有者要求买者承诺不进行再次销售。版权法和发行权只能保证版权所有者有权控制所有权的第一次转移。首次销售原则的一项法定例外是针对录音业的规定,即禁止录音制品的商业出租、出借或者属于出租、出借性质的其他任何行为”12。 广义的版权穷竭论者认为,版权穷竭的适用范围除发行权穷竭外,还包括“精神权利部分穷竭” 。13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精神权利部分穷竭”是指版权人在转让经济权利的同时有条件地许可权利受让人行使其部分精神权利。这一原则包括三层含义:精神权利可以有条件转让,版权人在合同范围内行使一次即告穷竭;这种转让不是绝卖,而是有条件地放弃或暂时放弃其中的一部分;精神权利的转让仅仅是伴随相应的财产权的转让而发生的。这里的“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版权人的同意转让的意思表示;经济权利转让的种类;经济权利转让的期限; 经济权利转让的地域范围。14还有的学者虽不主张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可以穷竭或部分穷竭,但认为作品一经发表,发表权就使用完毕,即发表权是可以“穷竭”的。15 上述三种观点均对销售权穷竭持肯定态度,分歧在于两个方面:出租权、出借权、出口权等除销售权之外的其他发行权是否随着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所有权的移转而穷竭;作品中所包含的精神权利是否存在权利穷竭问题。对此,笔者的看法是: 首先,所谓精神权利,实际上就是著作权人格权。著作权人格权与普通人格权一样具有三性,即不可转让性、不可继承性和不可放弃性。16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是作者人格的体现,是个性的反映。17因此,著作人格权和权利主体密不可分,作品完成之后,无论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辗转至何人之手,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 权仍归原权利人所有。18发表权实为“隐私权的延伸” ,署名权属于“姓名权的延伸” ,19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则属于名誉权的延伸。主张精神权利穷竭的观点否认了人格权的专属性,违背了民法和著作权法的根本精神,并与现代弘扬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宪政理念格格不入,因而是不能成立的。至于某些学者所主张的发表权穷竭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所谓发表权一次用尽是一个客观事实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法律的强行规定所致。因为发(来自: 小龙 文档 网:什么是版权国际穷竭制度)表权即是“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作品一旦发表,作品中作包含的信息便已公之于众, “隐私”便成为“公开” ,权利人的“隐私”已无从存在,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谓 “(再次)公之于众(即发表) ”的问题了。而权利穷竭则是立法者为了消除作为商品的作品原件或复制件自由流通的障碍,衡平作品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创设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法律的强行规定。如果法律仅赋予著作权人以专有权而不创设权利穷竭制度,权利人完全可以凭借其依法所享有的这种“垄断权”控制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在市场上的流通,作品的传播者和使用者获得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成本将大大增加。总之,精神权利穷竭的观点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有害,必须坚决加以摒弃。其次,最狭义的版权穷竭即主张除销售权穷竭外,出租权、出口权、出借权等权利均不随着作品原件或复制件所有权的转让而穷竭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权利穷竭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适用只能及于该法的生效范围之内,超出这一范围,该法律制度的效力便荡然无存。正如我国著名版权法学者郑成思教授所言:“知识产权权利穷竭与知识产权权利本身一样,都是具有地域性的。就专利权与版权来说,权利(例如销售权)在一国穷竭,并不导致它在国际市场上穷竭。 ”20因此,出口权不应受版权穷竭的限制。其次,在著作权法诞生之初,出租权和出借权(包括公共借阅权)与版权穷竭并不冲突,即出租权和出借权均受版权穷竭的限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型作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的广泛产生,极大的冲击了原有的著作权立法。众所周知,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易于拷贝(复制) ,从而这些作品的出借和出租大有取代出售的趋势,以致危及著作权人的财产利益。如果版权穷竭制度仍然适用于这些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显然有悖于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因此,如果说在科技文化不甚发达、作品类型单一的著作权法创立之初,出租权和出借权穷竭可毫无例外地适用于一切作品,并与当时的现实生活相符的话,那么,在高科技复制手段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作品类型多样化的今天,如果仍然固守这一原则,则显然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了。 总之,我们在理解或剖析某一法律概念时,一方面要遵循起码的逻辑规则,在追求法律的体系化效果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该法律概念的真正内涵,否则极易得出违背法律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的错误论断。另一方面,法律概念并非希腊神话中的君主待客之床:高个子客人要被锯掉双足,矮个子客人要被拉长。相反,如果现实生活已经提出了法律概念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有必要修正原有的概念或创造新的概念。21 综上所述,笔者赞同狭义的版权穷竭概念,包括三方面涵义:首先,版权穷竭是指发行权中的销售权穷竭,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首次销售权归著作权人专有,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擅自行使作品的首次销售权;其二,销售权只能行使一次,一旦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经权利人同意而进入市场后,则该作品作为商品的进一步销售,著作权人均无权 篇三:版权穷竭制度研究引言 现代着作权法的理念是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重保护,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是着作权立法的基本宗旨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着作权法以权利专有的形式确认了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同时为了使公众能接触和利用作品而以着作权限制制度对这种专有权予以合理约束,从而实现了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大致平衡。然而,这种平衡从一开始便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由于着作权权能的先天不足-占有权能阙如,使用权能发达,加上使用方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日新月异,导致作者在控制作品的使用权,实现作者权益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和技术上的障碍越来越大。尤其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冲击破坏了旧有的利益平衡机制,出现了作者利益缩小、公众利益扩张的不平衡局面,因此各国对着作权法纷纷进行修改,对旧有的着作权限制制度予以反限制,以重塑作品创作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这就是着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制度。一部着作权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着作权限制与反限制制度的演变史。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版权穷竭制度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着作权领域,无传播即无权利。而发行又是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大多数作品而言,控制了发行权,也就控制了作品的传播权,从而也就控制着整个着作财产权。作品是作者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作品利益应为作者和社会公众共享。合理地分配和协调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着作权法的永恒使命。版权穷竭制度的设立为着作权法完成这一使命提供了有效途径。制度虽小,却凝聚着人类智慧与理性的精华,闪烁着公平正义的光辉。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足够重视。大部分论着对这一问题仅仅是有所涉及,而未能系统、全面、深入地展开讨论。许多着作对这一制度甚至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着作权法学界的一大遗憾。本文作者试图在这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以推动我国版权穷竭制度的建设和对版权穷竭制度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揭示这一制度。第一部分主要阐明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涵义、效力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等)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版权穷竭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权利哲学和价值哲学两个角度探索版权穷竭制度所赖以存在的法哲学基础;第四部分在比较各国关于版权穷竭制度的立法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构想。 一、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版权穷竭问题的提起 着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我国着作权法第 10 条规定十七项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和应当由着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该条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何者属于人身权,何者属于财产权,但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人身权(精神权利) ,其他权利属于财产权(经济权利) 。但无论是着作人身权还是着作财产权,都必须依托作品的广泛传播,才能充分实现。 1.传播与权利 着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时起便自动产生。然而, “无传播即无权利” ,如果作品完成之后,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只将作品死死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不将其向其他人或社会公众传播,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的权利将难以充分实现。因为即使是“耻于言利,重在立言”的古代士人,其着书立说的目的-“托书立言,发表真知灼见”-也必须通过将其作品“公诸于世”的办法,方能实现。旨在实现“精神”与“物质”双丰收的近现代创作者们,更无法脱离传播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尽管为写作而写作,把写作仅仅当成一种乐趣或习惯的作者也不乏其人.但绝 大多数作者之所以愿意付出艰辛的劳动,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一部作品,目的都是为了公之于众,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